東南網-海峽都市報5月6日訊(本網記者 李熙慧)「我一到產房就很害怕,不知道生產會有多痛苦。」說這話的,是一名80後的準媽媽。「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有時會讓在外面的老公寫情書給老婆。」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的助產士付麗冬告訴記者,在等待新生兒的過程中,助產士會陪在產婦身邊,不但準備接生,還要分擔產婦的各種感受,幫助產婦減少焦慮情緒。可以說,產婦生產,助產士是「守護神」。
昨日是國際助產士節,記者從全省新生兒出生數量最多的醫院——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每年在這裡誕生的寶寶逐漸遞增,現在達到一年13000名左右,平均一個月就有1000多個。就省婦幼保健院來說,隨著分娩人數的增多,每年都增加助產士的人數,但目前只有32人,缺口仍很大。
累
一陪產婦,就是十多個小時
32歲的小劉做助產士已經快10年了,她告訴記者,幾乎每個助產士都患有腰椎疾病。「我們的工作時間比較長,一陪產婦,常常要超過8小時,陪10多個小時也是家常便飯。」付麗冬告訴記者,嬰兒出生的幾個小時內,她們要保持一個姿勢接生,需要斜著身體坐著,並長時間保持,這也是造成腰椎疾病的源頭。
助產士的工作是陪伴產婦全程,包括肚子痛、開宮口、臨產、接生、護理新生兒……也就是說,從臨產到孩子出生,如果是順產,助產士需要有十多個小時陪在產婦身邊。她們要有接生的技術,還要給產婦做心理輔導。
高素麗主任護士告訴記者,如果產婦順產過程順利,全程只需要助產士,不需要醫生的介入。而她們也比普通護理專業多了一項技能,就是接生和護理新生兒。「現在的80後、90後,一到產房就顯得很焦慮。」付麗冬說,她們每天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做產婦的「心理師」,反覆講解整個生產過程,舒緩緊張情緒。
苦
工作累風險大,不少助產士轉做普通護理
小劉說,以前只有衛校有助產士專業,現在一些護理學校也有這個專業。不過她的很多同學都覺得做這行太累,而且接生時萬一產婦和孩子有意外,自身承受的壓力太大,有些畢業後做幾年就轉做普通護理了。
目前,產婦都要求能夠得到助產士的全程服務。省婦幼產房郭護士長告訴記者,該院目前助產士人手不夠,還沒法做到一對一全程陪伴,現在忙的時候,經常要把已下班的助產士叫回來上班。不過省婦幼保健院也計劃增加招聘人員,在新大樓建設好之後,對現有產房條件進行升級和完善。屆時,一名產婦將有多名助產士陪伴,家屬也可以在產房內一起等待新生命的誕生。
甜
看到新生命誕生,就覺得很幸福
「每天面對新生命的誕生,內心湧起幸福的感覺。」從業已經快50年的高素麗助產士現在仍有這樣的感覺。
她說,小傢伙生出來時聽到他們啼哭,看著媽媽幸福的表情,助產士的內心也被充得滿滿的。
不過,在孩子沒有誕生前,她們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生怕產婦和寶寶出現意外。
她告訴記者,有一次從外地來了一名急診產婦,馬上要生了,可之前沒有做過任何孕前檢查。在給產婦聽胎心的時候,發現有兩個胎心,能判斷是雙胎,但是胎心距離很近,就建議她去做剖宮產。結果生出來是連體嬰兒,如果當時沒有判斷清楚,產婦很容易出現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