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少兒編程賽道利好頻出。11月底,北京市海澱區教委印發通知,將信息技術納入初中學業水平測試,考試不合格將不予頒發畢業證,編程是五項考試內容之一。
12月初,教育部在政協提案答覆函中表示,根據需要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值得注意的是,在答覆函中,教育部特別提到,將包括編程教育在內的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計算思維,還可以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數字時代?各國爭分奪秒開展行動
對80後、90後而言,數字時代是他們親身經歷的一次重大社會革新。但對00後乃至10後而言,數字時代是他們一睜眼就面對的世界,他們是天然的數字時代原住民。面對數字時代天量信息的包圍和衝擊,他們要如何恪守正確的價值觀?
2017年,新華網一次調查顯示,54%的95後最嚮往的職業是主播和網紅。在此之前,也有機構在北京多所小學做過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八成的小學生希望長大後成為一名網紅,許多家長甚至為孩子報了「網紅培訓班」。
在中國,這顯然不是值得倡導的價值觀。從2017年起,國務院、教育部就頻繁發文,開始在中小學推進人工智慧和編程教育。其目的,自然是讓中國的中小學生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成為生產力工具的創造者,而非單純的工具使用者、甚至是信息接收器。
2013年,歐巴馬開始倡導「編程一小時」活動,並對學生說「你們不能只滿足於玩手機,而要開發手機的應用」。也就在同一年,由歐巴馬主導的美國製造業回流計劃,出臺了《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從網際網路到機器人》,以確保在先進位造業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
美國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玩手機不能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在這一點上,中美兩國觀點高度一致。人民日報也在近期評論社區團購的文章中表示,在當今時代以及更長遠的未來,科技創新能力,掌握關鍵領域核心科技的能力,成為國家競爭和長遠發展的關鍵要素。
因此,歐巴馬不想讓孩子玩手機遊戲,和我們不想讓孩子去當網紅,本質上是出於同樣的考慮——既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也是為了國家的未來。
當務之急,正是教育部答覆函裡提到的: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
著重培養四大核心能力,少兒編程教育助力提升國家未來競爭力
在這個過程中,編程教育能起到什麼作用?少兒編程教育培訓品牌童程童美在最近的一次發布會上,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童程童美未來教育研究院首席教育官孫瑩認為,編程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數字思維,幫助他們篩選、辨別、整合信息,推開通往未來的大門。其中,數字信息的辨識與分析、數字信息的調用與編輯、數字信息應用與協同和數字信息反饋與創新這四個能力,是他們勝任未來社會的核心能力。
數字信息的辨識與分析,這將是孩子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的基石,他們要在海量信息的包圍和衝擊中,篩選並判斷信息的真假,讓信息為自己所用,而非成為信息的所謂「受眾」。
在此基礎上,他們通過學習編程,製作解決問題的工具,再通過協同分工合作,獲得執行系統性項目的經驗。在這過程中,環境和需求會不斷發生變化,他們的能力也將不斷迭代升級。
這就是孫瑩認為的編程教育乃至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事實上在少兒編程教育階段,學會寫代碼並非是最終訴求,讓孩子學會這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學會與同伴溝通、協同工作,掌握與計算機對話的底層邏輯,這才是面向未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正確方向。
據了解,童程童美目前正在全國50多個城市230多個校區,面向10萬名以上3-18歲學員貫徹這一教學理念,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提供軟硬體結合的編程課程。今年第三季度,童程童美實現營收2.9億,同比增長146%。
中國對少兒編程教育的重視程度正在與日俱增,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少兒編程市場為74.5億元,預計在今年可達377億元。另有數據顯示,少兒編程的滲透率每提升1%,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再擴大100億元,目前中國的滲透率大約為1.5%,美國目前這個指標已經超過了40%。
未來中國面對的競爭必然是價值鏈高端的競爭,中科院集成電路創新研究院(籌)院長葉甜春在近期的環球時報年會上表示,面對競爭,中國或許可以著手建立一個「以我為主、不依賴於某一個國家的」全球合作新生態。
毫無疑問,未來的中國對擁有科學思維和科技素質的人才需求量會不斷上升。編程教育作為培養孩子科技素質的重要手段,也將會獲得從政府到教育機構,從家長到資本的廣泛重視。
圖片來源:童程童美提供
免責聲明:本號所轉載文章只做信息存儲之目的,不做商業用途,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與立場,不對內容真實性負責,請謹慎選擇與投資,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