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體育訊 MLB新賽季於今日在日本東京揭幕,棒球在美國和日本都是國球,但在中國,還屬於小眾項目。其實棒球入門簡單輕鬆易懂,從一個人自娛自樂到十幾人玩得熱火朝天,這也反映出棒球並不局限於時間、空間。看似繁瑣的規則讓人望而卻步,下面我們就用最簡單的語言讓大家了解棒球規則,帶您走進這項充滿魅力的運動。
座無虛席的紐約揚基隊主場
扇形場地變化無窮 棒和球才是真正精髓
正規的棒球場一般都成扇形,將場地分為內野和外野,一壘、三壘兩側的邊線將場地分為界內界外。在場上的防守隊員包括投手、捕手、一壘手、二壘手、三壘手、遊擊手、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和右外野手,進攻一方除了擊球者以外就是已經上壘的跑壘員。
球員位置分布(圖片來自網絡)
棒球顧名思義是有球棒和棒球組成的運動,職業的比賽球棒均為木製,而業餘的比賽以及大眾防身用的普遍都為金屬材質。職業棒球是由棉線、羊毛線縫合而成,對於製作要求非常精細,而普通業餘球迷或者兒童採用的棒球有不少是採用橡膠材質。
棒球的構造
比賽計局不計時 得分說難也易
棒球比賽不像籃球、冰球和橄欖球一樣採用計時的規則,而是將一場比賽分為9局,每局又分為上、下兩個半局。上半局為客隊率先進攻,防守方拿到三個出局後換為下半局主隊進攻,9局過後得分高者獲得比賽勝利,如果打平將進入到延長賽直至分出勝負。
一場MLB美職棒比賽通常在3小時左右,也可能打到4-5個小時甚至更久才結束。常見的計分板中R代表得分數、H代表安打數、E代表失誤數。
棒球賽場的記分牌
棒球比賽和足球一樣得分並不容易,一場比賽下來很可能一分未得,也可能一個半局就得到超過10分。規則中進攻方通過在本壘板前打擊來爭取上壘,在三出局以前將跑壘員送回本壘即算作得分,比賽中最快也是最難的得分方式就是轟出本壘打(Home Run),將棒球打出本壘打牆外,此時打者和壘包上的跑者可以全部回來得分。
本壘打
打棒失敗機率超過六成 投手自力更生還得依靠隊友
有人說棒球場上這麼多人怎麼來區分誰是進攻誰是防守,其實有個小竅門可以一眼看穿。球場上戴著棒球帽拿著手套的球員就是防守隊員,而帶著打擊頭盔的球員就是進攻隊員,進攻隊員可能拿著球棒準備打球也可能已經上壘準備跑壘。
棒球場上的守備
棒球比賽中進攻一方會在本壘板前打擊區進行揮棒,打擊分為左右兩側,球員根據自己的慣用方式來選擇。打者在擊出球後爭取上壘,同時可以通過選到四壞球保送和觸身球保送上壘,此後逆時針依次向一、二、三和本壘前進,三出局以前跑回本壘算得一分。職業比賽中幾乎所有的球員能夠上壘的機率都不到40%,也就是在六成的情況的進攻都會失敗,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真的無法從事這項運動。
波士頓紅襪隊貝茨擊球瞬間
投手是棒球場上唯一能夠控制比賽的人,他能夠獨立地去解決一名打者的進攻,用俗稱的三振方式拿到一個出局數投手投出三個球,擊球員揮棒都打不到,被捕手接到了(三振出局),拿到一個出局數。投手投出三個球,擊球員揮棒都打不到記錄上會記做三振出局。
此外投手投出的球擊球員打到了,但是被防守方在落地前直接接到了記為接殺出局,還有一種出局叫封殺投手投出的球擊球員打到並落地了,他在使勁跑向下一個壘包的時候,防守方任何一個球員撿到球並傳回給該壘包的看管員。
大谷翔平在投球
勝利絕非唯一目標 團隊協作才能感受魅力
任何一項競技運動當然都是為了追求勝利,職業棒球同樣也不例外。但這項運動在於光靠一個人無法進行,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需要團隊協作,而教練、隊友、球迷之間的才是棒球真正的魅力所在。喜歡運動的你還不快來看一場騰訊體育直播的棒球賽,相信看過之後會愛上它。(陳暉)
棒球是一項需要團隊協作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