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華人酋長」胡介國的故事

2021-02-26 一帶一路高參

非!洲!酋!長

說到酋長

你也許會想到這樣的形象

或者是這樣的

然而,你一定沒想到,

有一位上海教師,

在非洲當酋長,已經15年了!




近日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即將召開之際,非洲首位華人酋長胡介國作為特邀嘉賓,穿著代表身份的酋長服,登上了《世界聽我說》節目。


他·是非洲首任華人酋長,非洲著名僑領,前奈及利亞總統顧問 。

他·還是奈及利亞金門集團董事長,《西非統一商報》董事長。

他·還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西非/奈及利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奈及利亞中國友好協會第一副會長,上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本期打聽非洲大咖故事——為大家介紹在非洲擁有私人武裝部隊的酋長胡介國。


非洲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一直是片神奇的土地,包括這裡的氣候和環境,奈及利亞是西非東南部的國家,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大國,這裡也有著非洲歷史上第一位華人酋長,胡介國,他的產業已經涉及到8個領域,總統將他封為終身酋長,並且擁有一支由他全權指揮的武裝警衛隊,並且人員全部由胡介國親自挑選。

01.

上海教師工農兵出身,被"綁架非洲」


上海市南海中學

1948年胡介國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一直和兄弟姐妹跟隨母親在上海生活。父親早年在香港做紡織品生意,後來到奈及利亞並在尼國與人開設當地最大的紡織加工廠,在當地享有很好的聲譽。1975年,父親寫信給當時在上海學校當老師的他,希望他能到奈及利亞來幫他打理生意。3年後,胡介國隻身懷著對父親的思念之情來到奈及利亞和父親團聚。他笑著說,當時自己想到非洲就比較忐忑,像「被綁架到了非洲一樣」。

奈及利亞城市拉各斯

出了機場的那一刻,胡介國就發現,非洲根本不像想像中那麼窮,車馬滿街跑,到處塵土飛揚。當時,市區到處都是三層的高架橋,就連工廠值班老大爺都有一臺雙卡錄音機聽。胡介國心想,這回來對了。

02.

非洲打拼,撈得人生第一桶金

胡介國父親在非洲歡迎當年國防部長耿飆到訪非洲

雖然父親有一份現成的事業可繼承,想讓他來經營棉紡織業,可是胡介國不喜歡經營工廠,他對這個不感興趣。「我更喜歡對著人,而不是機器「。而且他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份事業。

他在中國學的是英語專業,語言上不成問題,就到一家五星級賓館的餐廳做助理經理。他非常努力地學習酒店管理知識,工作很認真。在酒店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胡介國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一行。勤勉敬業的性格使胡介國很快脫穎而出,擔任了酒店總經理。後來,酒店股東因為對他的管理能力和敬業精神十分欣賞,送給他股份,胡介國也從一個打工仔成為股東。這為他後來從事酒店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了獲得更大的發展,1983年,他到加拿大學了4年的酒店管理專業。學成之後,他並沒有留在環境優越的加拿大,而是再次回到了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人口是非洲最多的,達到1億5000萬。尼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其出口量在全世界排名第六,大量的西方國家的大石油公司在那裡開採石油,而且那時中國也逐步開始實施「走出去」的政策,不少代表團和公司不斷湧入,當地酒店供不應求。經過認真的市場分析,胡介國感覺酒店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決定投資建造酒店。這是當地最大的酒店,由貝聿銘的學生設計,非常前衛時尚。很多國家的政要訪問奈及利亞時,都下榻在他的酒店,柴契爾夫人也曾住過。酒店生意一下就打響了,奈及利亞的很多政府官員經常來這裡吃飯,包括總統、外交部長、文化部長等都成為了他的好朋友。靠著經營酒店,胡介國賺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03.

打下家業,兩代人都吃不完

1997年,他又斥資500萬美元興建金門大酒樓,「這次是我自己設計,自己裝修。」為了讓酒樓更具中國特色,從建築公司到裝修材料,胡介國都從國內選擇。然而,就在酒樓工程過半的時候,尼國政局發生變化,西方一些國家因尼國人權問題惡化撤走在尼國的全部投資,並對其實施經濟制裁,當地經濟一度陷入困境。一些朋友見此情形,也勸胡介國趕緊撤資,但他審時度勢,決定堅持下來。

不久,高達6層、每層擁有500平方米營業面積的大酒樓開業。酒樓裝飾用料考究,工藝精湛,成為尼國標誌性建築和餐飲中心,目前仍是非洲最好的餐館。在酒樓的開業儀式上,特地前來祝賀的尼國旅遊文化部長說:「金門大酒樓不僅為我們帶來中國飲食文化,也帶來了中國人民與奈及利亞人民患難與共的友誼,和共創明天的氣概!」在胡介國的科學管理下,金門大酒樓以其熱情的服務、可口的飯菜和舒適的環境贏得良好的口碑,成為尼國上層人士和眾多中國商人以及來訪的中國政要設宴的首選之地,也是中國飲食文化在尼國集大成和當之無愧的「首席代表」。

胡介國投資建造的奈及利亞金門大酒店

如今,家族中的紡織業已日薄西山,他的酒樓卻因為地處黃金地段而價值暴增了不知道多少倍。即便入夜時分,街道上依然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胡介國坦承,近40年來打下的家業「兩代人都吃不完」。在他眼中,這個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遍地商機。

非洲人普遍不愛吃魚、蝦等海鮮。一尺多長的螃蟹、大蝦隨地爬,爛在海裡也沒人吃。魚就更不用說了,豐產期,捕魚時根本不用漁網,拿著魚叉往河裡一叉,到處都是魚,用簸籮一兜就沉甸甸的。但是,通過中式烹飪方式,把這些魚和海鮮烹飪成美味,一下子就能賣出好價錢,很多在奈及利亞的外國人也常來光顧。


在金門大酒樓的經濟效益和影響力與日俱增的同時,胡介國又先後投資建造了千禧飯店、金鴻建築集團公司等。那段時間,胡介國工作非常努力,在酒店,他和服務員一起端菜上飯,在工地,他同工人一起扛磚拉沙。他每天睡眠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我如果坐在車裡的時間超過10分鐘,就一定會睡著。」

此後,胡介國在奈及利亞的生意逐漸擴大,逐步組建金門集團,形成以金門大酒店為核心,集餐飲、旅遊、建築、裝潢、建材生產、機械加工、木器加工、國際貿易於一體的綜合性股份公司,現擁有子公司和控股企業10多家,資產總額達1億美元,職工超3萬人!中國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師級技術人員達150人。

04.

幫助中國企業,投資非洲

當年在很多人印象中,非洲國家政局很不穩定,胡介國也曾經歷過四五次政變,他多次面臨抉擇:到底走還是不走?當時西方國家的很多人都走了,西方國家的很多投資也都撤了,但是,胡介國還是留下來了。「當時促使我留下來的原因,第一,奈及利亞還是一個處在發展中的國家;第二,可能和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對黑人兄弟有感情;第三,我在當地有很好的合作夥伴,他把我當作兒子一樣對待,我們合作了30年了,非常愉快。」胡介國語帶感情地說。

從1998年開始,胡介國開始幫助一些中國企業進入非洲。胡介國說,自己的目標永遠都是鼓勵更多的中國企業去奈及利亞或其周邊國家投資。

前奈及利亞總統奧巴桑喬與胡介國

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尼兩國的經貿往來,2004年7月,奈及利亞總統奧巴桑喬委任胡介國擔任總統特別經濟顧問,要他幫助該國中小企業的發展。2005年4月,胡介國陪同奈及利亞總統訪問中國。訪問期間,尼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先後走訪三峽大壩、南京等地的大型企業與重點工程,與中國籤訂了一系列經貿合作項目。

在胡介國的熱心引薦和悉心安排下,天津金圓蠟業、江蘇開元集團等一大批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紛紛落戶奈及利亞。目前,他準備在當地建造一個大型工業園,以吸引更多的中國企業進駐。

生活中熱愛運動,永不放棄的胡介國

目前在奈及利亞約有3萬多中國人,他們主要包括:上世紀50年代就移民去了奈及利亞的老華僑,多為香港人;有一部分是中資公司,如中石油、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等;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國的個體業主、民營企業等。這些人主要來自福建、浙江及東北等地。 在尼國生活了幾十年,胡介國喜歡上了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黑人兄弟們,黑人兄弟對他的真誠和友好令他感動。在他的發展歷程中,胡介國也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各種困難,但是他沒有退縮,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最終獲得了成功。

05.

回饋非洲,免費幫助當地建4所學校

在非洲待了近40年,胡介國發現,奈及利亞和中國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注重家庭和教育。

1999年,胡介國得知,奈及利亞政府有一個給山區建學校的工程。胡介國心想,既然是小學,就算賠錢也得幹。選址都在深山裡的熱帶雨林。「這麼潮溼的地方建水泥房子很難,地基打了十幾米還要繼續往下打,但打得更深,意味著成本更高。」當時,政府給的工期是一年,但胡介國和工人們加班加點,吃、住都在工地上,用了6個月時間就把4所學校建成了。

這個工程,他虧了2億奈拉(奈及利亞貨幣),折合成人民幣大約3000萬元。「不過這錢虧得好。通過這個工程,我打出了一個好名聲。」從此以後,他再也不用找別人要工程,政府會把上好的工程送上門來。投資建學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得人心。校舍建成後,胡介國明顯感覺到,當地人對他的好感倍增。正是因為胡介國的堅持,他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也受到了黑人兄弟們的擁護,同時胡介國的事業也蒸蒸日上。

談到捐資助教的初衷,胡介國說:「我們所在的這個州叫拉各斯州,這個州非常重視教育。我當過老師,感到培養學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我們培養的學生知道中國人對他們那麼友好,這個學校是中國人蓋的,那麼一代傳一代,也就是說我們把中國人和非洲人的友好種子撒播在他們心中,這樣一來我感到比給他們錢和藥更重要。」

06.

獲得榮譽,成為非洲首位華人酋長

因為胡介國的突出貢獻,2001年,胡介國被當地人推舉,大酋長埃米爾正式任命胡介國為奈及利亞一個部落的酋長。授勳儀式當天,胡介國身著奈及利亞當地傳統服飾,頭戴具有特殊意義的小帽,長老用樹枝在他身上灑下香水,他從幾位酋長手中接過了酋長任命書,身邊當地民眾載歌載舞。他也成為非洲首位華人酋長。在尼國,民間推舉一個外國人為酋長尚屬首次。

大家印象中的非洲酋長形象是20世紀40年代以前的事了,」當選為酋長的胡介國介紹說,「酋長並沒有什麼特權,不過大家都很尊重我,我可以「隨時見州長見總統!」

胡介國還是有不少特權,他擁有有關部門特批的由他全權指揮的近百人的武裝警衛隊,這些人員由胡介國親自挑選,但工資由當地政府負擔,並且獲得終身豁免權。他還能以酋長的身份和政府談判為同胞爭取更多的權益。

在非洲,中國人必須要跟非洲人合作做生意,而且非洲人要佔比較大的股份。不過實際上很多企業中,非洲人都沒有控制權。在一些商業的決策以及主要的發展方向上,都是中國人做主意。

但胡介國認為,華人融入當地的程度還遠遠不夠。很多人只是把這裡當作短期賺錢的地方,把自己當做過客。「華人企業要在這裡做大做強,必須融入當地社會。」


非洲在很多中國人的眼中,就是窮困的代言者。可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前往非洲創業,看準了非洲巨大的發展空間。就正如馬雲所說的一樣:「非洲正在加速發展,將會接替亞洲成為世界的增長引擎。」

對於未來,胡介國也充滿信心地表示「現在的非洲就是1985年以前的中國,下一個世紀是中國和非洲的世紀,中國和非洲的聯合是強強聯合,雙方聯手可以有效互補共同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六人在非洲當酋長,權力極大,相當於一方諸侯,擁有警衛部隊
    來到非洲當酋長對於中國人來說既高興又好奇。高興的是聽說非洲酋長的權力很大,在自己管轄的地方像中國以前的諸侯一般,好奇的同樣是非洲酋長的權力真的有那麼大嗎?難道真能獨霸一方,唯我獨尊。 中國現在已經有六個人在非洲被封為酋長。
  • 非洲最有權勢的中國人,曾只是一名英語教師,如今擁有私人軍隊
    胡介國是非洲唯一一位中國酋長,那麼他是怎樣一步一步走上如此高的位置的呢?這真的是一段非常傳奇的經歷。其實最後胡建國能夠成為酋長,並且擁有自己的警衛隊,和他當初堅持留在奈及利亞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當時非洲地區的局勢非常的動蕩,有人勸胡建國離開,但是他還是堅持認為奈及利亞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以後還會有很多的機會,所以堅守在奈及利亞,在這個過程當中他也不斷的做慈善,甚至在1999年的時候他投了2億的巨資,在奈及利亞蓋了4所學校,所以他在當地是具有很高的聲望的,在2005年的時候,胡介國甚至陪同奈及利亞的總統來訪中國,並且,讓兩個國家都實現了,互利互贏。
  • 現實版《我在非洲當酋長》
    在多年後的21世紀來自亞洲的黃種人會進入非洲大陸拿起屬於酋長的權杖而且...還不止一個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非洲酋長到底是幹啥的了眾所周知,非洲有很多部落群而酋長,就是部落的首領其實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廣大地區酋長制度仍然比較普遍尤其盛行在廣大偏遠、落後的地區因為酋長制度在非洲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中國人被冊封為酋長就顯得格外怪異離奇
  • 我,28歲,中國人,前往非洲5年,如今是兩個部落的酋長
    其實我以前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非洲奈及利亞的一個酋長,說起來也是機緣巧合,有時連我自己也感到十分神奇。在西科大時和同學的合影那麼我是怎麼當上非洲酋長的呢?當上酋長以後我的生活又有什麼改變呢?今天借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 蕪湖人在非洲當酋長
    看蕪湖最新發生的事兒 蕪湖人都在看 關注 在中國 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蕪湖人、廈門大學教授 奈及利亞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但在非洲
  • 地球青年| 戒毒後他闖蕩非洲成酋長,這次向戒毒所捐萬隻口罩
    鄭嶽峰是非洲奈及利亞的酋長,酋長在當地人心中很有威信,鄭嶽峰承諾「出了問題責任一起擔」,貨運公司的工作人員答應試一試。 2月14日,鄭嶽峰懸了兩周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14000隻口罩順利到達福建省,其中1萬隻到達榕城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4000隻來到福清市鏡洋鎮。 前者是鄭嶽峰在毒癮中掙扎了15年的地方,後者是鄭嶽峰的老家。
  • 非洲部落首個中國人酋長,有封地可世襲,老婆隨便娶
    在非洲這個大陸上,有很多國家都非常落後,甚至還在過著原始的部落生活,當然這些部落也需要有一個領導者,酋長就是他們的「皇帝」,權力當然也是最大的,能夠決定部落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是在眾多的非洲部落中,居然有一個酋長是中國的小夥,這是為什麼呢?
  • 來到非洲大酋長兒子家,走進去的那一刻,總算是見識到了!
    來到非洲大酋長兒子家,走進去的那一刻,總算是見識到了!非洲有一片廣闊無際的大草原,在這裡經濟發展受到限制,所以當地人的生活是非常艱難的,不同的環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但生活在這裡的人並沒有因此而感到不快樂。
  • 世界上唯一的酋長國聯邦——阿聯
    說到酋長,很多人想像中的樣子,應該是一個強壯的非洲黑哥們——光著膀子赤著腳、身上掛滿珠寶黃金、手拿棍棒圍著篝火跳舞的情形。但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非洲被封為酋長,酋長的形象是不是應該該改一改了?當然這些中國酋長頭銜更多的是榮譽性質的,並不會參與當地部落的日常事務處理,大多是協調一下華人與當地人的關係。那麼什麼是酋長,世界上還有哪些酋長國?
  • 華人去非洲打工後,為什麼願意留在當地,與黑人女性結婚?
    華人去非洲打工之後,為什麼願意留在當地與黑人女性結婚呢?難道那些去了非洲打工的華人,更容易發現非洲等地民族女孩的美嗎? 從華莉絲的故事當中,大家可以得出兩個點。第一是華莉絲可以代表非洲女性的那種美。也就是說,來自於非洲地區的女孩,長相也可以非常標誌。第二就是也有很多像華莉絲一樣的非洲女孩,擁有野性美。這種美是對自由的嚮往,也是一種獨立意識。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陽光體現,自然也能夠化成個人身上的獨特魅力,吸引著他人。
  • 【封面故事】隆力奇的非洲舞臺|中國投資
    12月封面故事非洲舞臺隆力奇的商業故事● 隆力奇的非洲舞臺肖齊家● 在研究市場中開拓市場—2018年,出於同當地社會的密切往來,以及領導隆力奇奈及利亞分公司為當地社會經濟所做的貢獻,29歲的賈典還受封為奈及利亞埃努古州酋長,成為了當時該國最年輕的華人酋長。而對公司來說,這些鮮活的地方文化知識不僅很快幫助隆力奇穩住了當地市場,也為公司的商業模式指明了方向。
  • 徐薇:蹲點非洲部落,「開墾」田野學問
    編者按:徐薇,非洲人類學學者,浙師大非洲研究院中國非洲人類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浙師大中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長期從事南部非洲種族與族群關係研究、非洲華僑華人研究。多年來,她以學者的敏銳與理性、女性的溫柔與堅韌頻繁往返於中國、非洲之間。
  • 一山東大漢在非洲,憑啥當上部落首領?妻妾成群,還得感謝祖國
    還真別說,我們國家就有一個男人成功的娶了很多個妻子,不過不是在我們國家,這是在非洲的一個國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前面我們說了,非洲很多國家都還保留著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其中就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奈及利亞。這個國家不光是保留著這種制度,他們還有部落的劃分習慣。在部落裡,有能力的男人就可以娶很多個女人做老婆。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奈及利亞這個國家。
  • 世界最有錢的國王,不是中東土豪酋長而是此小國,祖先是個中國人
    上比較亮眼的就是中東的酋長國王王子們,可謂個個都是土豪,一出門前呼後擁,香車美女,豪華私人飛機等,簡直都亮瞎了我們的眼睛。但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國王並不是他們,而是下面這位,中東土豪們在它面前都得稱小弟,而且國家起源還跟中國有關。這個國王既不是英國國王,也不是日本天皇,而是亞洲很不起眼的一個小國的國王。
  • 盤點非洲政壇的那些華裔面孔!
    程志平1933年移居加彭,後娶當地一名部族酋長的女兒為妻。據媒體公開報導,1990年起,讓•平開始長期在政府任職,1996年當選國民議會議員,1999年被任命為加彭共和國政府外交、合作和法語國家事務部國務部長,2004年當選為聯合國大會第五十九屆會議主席,2008年當選非盟委員會主席。讓·平曾多次訪問中國,2008年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
  • 華人非洲生存指南,教你如何同非洲當地人打交道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前往非洲投資,如何同當地人打交道成了許多新公司和新員工必修的課程。很多從國內前往非洲投資或者工作的人大都對非洲存在不切實際的想像,有的人過度估計了非洲的風險,也有人則屬於天真爛漫型的,對非洲大陸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
  • 非洲內陸國波札那,創造經濟奇蹟的秘訣是什麼?
    波札那擁有非洲最穩定的政府,在政府效率和控制腐敗方面一直得分很高,堪稱非洲眾多政府中的「三好學生」。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的國家不少,但如若沒有穩定廉潔的政府,個個窩裡鬥,爭得頭破血流,再好的資源也不能為國家和普羅大眾帶來長期的福祉。與一些南部非洲鄰國一樣,波札那也有一筆寶藏:鑽石。但波札那的認知格局就不一樣了,鑽石是錦上添花,不能光靠它吃飯。
  • 百萬華人在非洲為何不願回國?當地人:太舒適,不願回
    世界上一共有七大洲四大洋,而其中有一個並不宜居的地方,那就是非洲,非洲位於熱帶,有令人望而卻步的炎熱,更有令人膽戰心驚的疾病,更別提現如今已經被化為「原罪」的貧窮了。而那時的中國人主要去的是毗鄰的國家,遠涉重洋去美國、歐洲和非洲基本上不存在。但是近現代以來,出國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去往非洲的中國人數目也達到了100萬左右。那麼究竟他們是為何選擇去往了非洲,去到那裡之後又為何沒回來呢?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想法,很多中國人響應號召去到了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