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至下依次為廣東金達公司生產的「日美」牌放大鏡指甲鉗、德國「雙立人」牌多功能指甲鉗、韓國「777」牌指甲鉗護理套裝。
「匠人」是一個社會的寶貴財富,是促進消費的重要因子。今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鼓勵「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倡導「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不僅引起消費者熱議,也受到生產者關注。錢包鼓起來的人們,越來越期待商品的品種更豐富、品質更優良、品牌更過硬、品位更講究。「工匠精神」對於推動消費升級,有著特殊意義。
好匠人會催生什麼樣的新消費?新消費需要什麼樣的好匠人?本報記者鎖定您身邊最熟悉的幾樣商品,從品種、品質、品牌、品位等方面分別進行市場調查,深入探析好匠人與新消費的關聯,了解消費群體的新需求,尋找我們與「工匠精神」的差距,以及努力追趕的方向,希望廣大消費者和企業也來參與討論。
——編者
作為日常生活用品,指甲鉗常擺在國內超市最不顯眼的角落,一向被認為技術含量不高,很少受人關注。國產指甲鉗普遍較粗糙,並且大同小異,品種單一,有的老字號甚至長期只生產兩款產品。美容鉗、去死皮鉗、兒童專用鉗、寵物鉗、斜口鉗等特色指甲鉗,對於大多數國內消費者和企業都是陌生的。
出國狂買指甲鉗,圖啥?
與國際頂級產品相比,國產指甲鉗的整體供給水平還差得遠,不僅反映在工藝上,也反映在品種上
「這些設計獨特的指甲鉗,實在是太帥了。」在德國法蘭克福街頭一家免稅店,北京遊客肖騫對德國雙立人指甲鉗讚不絕口,一下子買了八九把。
「這款指甲鉗的上刃口完整地切合到下刃口裡面,不可反著剪,所以特意設計成旋轉刀頭,能方便地把刀頭拿出來,再反插進去,方便左右手互剪指甲。」
「這款指甲鉗的鋼片採用反套疊式設計,用起來不需要翻蓋,很新鮮。」
「這款指甲鉗採用鑲嵌式全包設計,不僅讓修剪指甲變得毫不費力,並且修剪之後不需要用傳統的方式打磨,指甲碎屑也不會到處飛濺……」
肖騫粗略算了一下,在免稅店的貨架上,各款雙立人指甲鉗有近十種。最贊的是,每款雙立人指甲鉗都與市場上常見的指甲鉗不同,讓人大開眼界。
作為日常生活用品,指甲鉗常擺在國內超市最不顯眼的角落,一向被認為技術含量不高,很少受人關注。與國際頂級產品相比,國產指甲鉗差了一大截。這不僅體現在工藝上,也體現在品種、設計上。小小的指甲鉗,真實反映了我們與國際先進位造水平的距離。
國內指甲鉗企業眾多,但由於資金、技術、理念等方面的問題,多數企業生產的指甲鉗較粗糙、大同小異,競爭的重心幾乎都集中在價格上,幾元錢一把的佔了絕大多數。
反觀國外,以雙立人為例,雖然指甲鉗只是該公司的附屬產品,但它推出的每款產品都令人耳目一新。日本、韓國企業生產的指甲鉗不像德國雙立人那麼「帥氣」,但也注重品種開發,日韓生產的美容鉗、去死皮鉗、兒童專用鉗、寵物鉗、斜口鉗等特色指甲鉗,對於大多數國內企業都是陌生的。目前,韓國777牌、日本貝印牌等指甲鉗鎖定中等消費群體,走商場路線,搶灘中國中高端市場。
實際上,國內指甲鉗製造行業並不缺少老字號,「雙箭」「555」等都曾是有名的指甲鉗老牌子。但近年來,在市場轉型大潮面前,這些企業有的倒閉破產,有的奄奄一息,市場份額一落千丈。
「老字號」為什麼沒競爭力?有體制機制問題,有創新能力問題,但說到底也是品種設計問題。有的老字號長期只生產「211」「311」標號的一大一小兩款產品,品種單一,效益低,對外拼不過洋品牌,對內贏不了小企業,很快就敗下陣來。
「對製造企業來說,匠人精神不僅體現在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也體現在對市場細分、新技術研發的專注,以及對消費需求的用心。」廣東金達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指甲鉗生產企業之一,總經理郭清良對記者說,現在人們更加注重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逼著企業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變著花樣生產出品種更多、個性更強的產品,「指甲鉗企業也不例外。」
放大鏡指甲鉗熱賣,靠啥?
思路上一個精巧的改變,原本普通的指甲鉗就打開了一片消費新天地
最近,廣東金達生產的一款指甲鉗賣得特別火:在刀口的上方裝上了放大鏡,是特意為眼花的老年人準備的。
「以往,這樣的指甲鉗只在日本看見過,沒想到國內也有了!」廣州某銀行職工羅靜文說,「我父母上了歲數、眼睛花了,又常忘戴眼鏡,剪指甲伸直了胳膊也看不清,總是剪破手。現在指甲鉗上加個放大鏡,省事多了。」
一個精巧的改變,原本普通的指甲鉗就打開了一片消費新天地。
郭清良說,在國內,行業裡把指甲鉗看作「小五金」,與開瓶器、鑰匙扣為伍。而在日本、韓國,指甲鉗是「美容工具」「個人護理用品」,在專門的護理用品店甚至藥店裡成套出售。一個完整的護理套包,不僅包括指甲鉗,還包括眉夾、美容剪、耳挖、指甲銼、死皮刀等十幾種產品。這種定位的差異,決定了生產企業的不同認識,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思路。
廣東金達學習日韓經驗,專門成立了產品研發部,引進設計人才,堅持細分市場,精耕深作,開發出一批不同品種、不同價格、瞄準不同消費市場的個性化產品。
記者注意到,金達公司生產的指甲鉗有「日美」「強人」「歐美達」等品牌。「日美」「強人」瞄準大眾市場;「歐美達」瞄準中高端市場,主要供時尚的年輕人、白領使用。近年,金達又計劃推出「錨牌」指甲鉗,直指高端市場。
「現在,中國人消費習慣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中青年已經把指甲鉗看作是美容護理用品。」郭清良給記者打開了一包「歐美達」護理套裝,內附美容剪、中號指甲鉗、耳挖、指甲銼、斜口指甲鉗、死皮刀、去死皮推、大號指甲鉗等8件工具,外觀簡約,收納方便,與日韓產品相比已沒什麼兩樣。去年,這款「護理套裝」的銷量增長了10%以上,成了公司主要的利潤增長點之一。
根據年輕女性的消費需求,廣東金達還將指甲鉗與化妝用品相結合,在套盒中配以眉筆、粉刷、鏡子等,護理功能更完備。
「娃娃鉗」設計打動人,為啥?
國內不是沒有好工藝,而是設計太呆板,需要企業善於推陳出新,用巧勁,出新意
增加品種不僅僅在數量本身,也離不開有品位、更實用、人性化的設計匠心。
在上海某雜誌社工作的年輕媽媽任潔到韓國首爾旅遊,一款韓國民俗娃娃造型的指甲鉗引起了她的注意,回國前買了20多把,當做送給朋友的小禮物。
任潔說,對比國產指甲鉗與韓國指甲鉗,二者在功能上也許差別不大,但韓國指甲鉗更好看、更好用,指甲鉗指壓部位還有針對人體手指特點的專門設計,使用起來手感很棒。其中,有一種專供兒童使用的指甲鉗,不僅有防剪傷的功能,設計上也非常萌,「給孩子剪指甲,既放心又輕鬆。」
國內不是沒有好工藝,而是設計太呆板。這兩年,遊客海外購物除了電飯煲、智能馬桶蓋、空氣淨化器等高端耐用商品,指甲鉗、電動剃鬚刀、保溫瓶、美顏器、文具等銷量同樣暴漲,獨到設計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實際上,隨著市場細分、需求多元,一些被賦予「專門用途」的產品,往往容易形成新的消費亮點。
廣州麗暉塑膠有限公司是專門為美國默克公司生產配套足部保健品的企業。在麗暉公司的展示室,記者發現了一款刀口弧形外凸的指甲鉗,這是專門為去腳跟死皮準備的。麗暉公司出口美國的護理套裝中,這款指甲鉗是「標配」。
麗暉總經理楊清華說:「國外企業十分關注個性化需求,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快,品種多、新貨多。國內企業應在發展的過程中善於推陳出新,用巧勁、出新意。」
在廣東金達外貿部部長羅超看來,經過市場競爭後倖存下來的企業,不一定是「體量最大」、不缺資本的,但一定是最貼近消費需求、創新能力最強的。
「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彼此聯繫,它終極目的就是增加優質供給,讓消費者更滿意、更喜愛。」羅超說,金達公司每開發出一款新品,就會在產品陳列室擺出一件樣品。如今,偌大的陳列室裡,各種各樣的指甲鉗布滿了幾大柜子:有的指甲鉗被設計成一個鑰匙扣,有的指甲鉗是一個開瓶器,有個指甲鉗甚至藏在吊墜裡。他們設計生產的多功能指甲鉗已經賣到了海外。
「中國集中了全世界最大的加工生產能力,沒理由做不出好產品。」 在廣州市中心的一家生活用品超市,正在挑選美容護理套裝的顧客韓晶對記者說,希望國內企業用「專心、專業、專注、專一」的匠人精神,把小小的指甲鉗做得更精美。
製圖:張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