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7月15日 (記者 蒙健)7月13日,南國都市報報導了一款名為「海之南」的茶煙被舉報未取得生產許可,卻在三亞數十家特產店銷售。經本報記者核實情況並向相關部門反映後,三亞食藥監、菸草、工商等部門對該產品監管表示「無能為力」(詳見本報13日03版)。該報導已見報3天,但暫未有部門對該產品的監管問題作出相關回應。
針對涉嫌無證生產許可的「海之南」茶煙,有市民表示,這種「茶煙」既能抽又能喝,應有相關部門監管;也有市民表示,「茶煙」說不是煙,卻做成了煙的外觀,有誘導尤其是青少年吸菸之嫌。有業內人士指出,香菸在燃燒後所產生的煙霧中,含有7000餘種化學成分,「茶煙」點燃後所產出微塵顆粒物對人體肺部有害。
市民質疑
「茶煙」有誘導他人吸菸之嫌
7月10日,針對無生產許可的「海之南」茶煙能否在市場上銷售,記者撥打了12345熱線先後向食藥監部門、菸草部門以及工商部門反映,相關部門均說出了無法監管的理由。
14日上午,12345熱線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對三亞茶山情貿易有限公司進行核查,並表示等待職能部門判定後再作處理。直至15日下午,記者截稿前,暫未有相關部門對此作出回應。
15日,記者就這一產品的情況與特性,隨機採訪了多名市民。市民陳先生認為,「茶煙」這樣的包裝很新穎,但是茶葉的一種變相包裝產品,其模仿香菸又與普通香菸不同的是,用的是茶絲而不是菸葉,又不含尼古丁。「不過,『茶煙』沒有生產許可,誰能保證我抽進去對身體沒有危害?」
「根據規定,香菸的煙盒上要寫有『吸菸有害健康』,同時禁止商家向未成年人出售。」曾從事教育工作的林女士認為,「茶煙」不是煙,偏偏又做成香菸形式,其實就有誘導他人吸菸的嫌疑。她告訴記者,特別是對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誘導性更大。
「我認為戒菸的產品可以是多樣的,不一定要將產品製成捲菸的樣子。」市民黃先生說。
業內人士
「茶煙」燃燒後產生顆粒物對人體有害
那麼,「茶煙」真能替代傳統香菸,沒有危害?對此,保健專業人士龐先生對此持懷疑的態度。龐先生介紹,一直以來,茶葉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是三大無酒精飲料,多以衝泡飲用。
「香菸在燃燒後所產生的煙霧中,含有7000餘種化學成分,其中包括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龐先生告訴記者,茶葉中的咖啡鹼、茶葉鹼和可可鹼等嘌呤鹼類化合物,能起到提神作用,經常喝茶的人,對茶多少有依賴性。至於抽食「茶煙」是否也會有依賴性,則不得而知。
他告訴記者,雖然「茶煙」宣稱「不含尼古丁」,但是茶葉經過燃燒後,或多或少會產生微塵顆粒物和氣體,當點燃吸食後對人的肺部是有害的。所以,應該採用茶葉最為原始的飲用方式,即用開水衝泡後再飲用,而不是通過點燃吸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