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結構獲解析

2020-12-15 科學網

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結構獲解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21:05:15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J. K. Hobbs和S. J. Foster研究團隊合作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成功解析了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的結構。該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2020年4月29日出版的《自然》上。

研究人員以活細胞和純化的肽聚糖為底物利用原子力顯微鏡對形態不同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進行了研究。活細胞成熟表面的特徵是大孔(直徑最大60納米)、深孔(最大23納米)構成的肽聚糖無序凝膠。由更多新生成分組成的內部肽聚糖表面要緻密得多,聚糖鏈間距通常小於7 nm。

內表面結構取決於位置。枯草芽孢桿菌的圓柱體具有密集的周向取向;而在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分隔隔中,肽聚糖均密集,但方向隨機。通過解析分子結構增強了人類對細胞包膜的機械性質和其作為環境界面功能的認知,同時也提供了與傳統結構生物學方法互補的信息。

據介紹,細菌細胞壁的主要結構成分是肽聚糖,這對細菌生存至關重要,同時其合成途徑也是抗生素的靶點。肽聚糖是由聚糖鏈組成的單個大分子,該聚糖鏈通過圍繞細胞的肽側支交聯,從而防止內部膨脹。在革蘭氏陽性細菌中,肽聚糖的厚度可達數十納米,通常被認為是為細胞提供機械強度的均勻結構。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Gram-positive bacterial cell wall

Author: L. Pasquina-Lemonche, J. Burns, R. D. Turner, S. Kumar, R. Tank, N. Mullin, J. S. Wilson, B. Chakrabarti, P. A. Bullough, S. J. Foster, J. K. Hobbs

Issue&Volume: 2020-04-29

Abstract: The primary structural component of the bacterial cell wall is peptidoglycan, which is essential for viability and the synthesis of which is the target for crucial antibiotics1,2. Peptidoglycan is a single macromolecule made of glycan chains crosslinked by peptide side branches that surrounds the cell, acting as a constraint to internal turgor1,3. In Gram-positive bacteria, peptidoglycan is tens of nanometres thick, generally portrayed as a homogeneous structure that provides mechanical strength4,5,6. Here we appli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7,8,9,10,11,12 to interrogate the morphologically distinc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 subtilis species, using live cells and purified peptidoglycan. The mature surface of live cells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ndscape of large (up to 60 nm in diameter), deep (up to 23 nm) pores constituting a disordered gel of peptidoglycan. The inner peptidoglycan surface, consisting of more nascent material, is much denser, with glycan strand spacing typically less than 7 nm. The inner surface architecture is location dependent; the cylinder of B. subtilis has dense circumferential orientation, while in S. aureus and division septa for both species, peptidoglycan is dense but randomly oriented. Revealing the 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cell envelope frames our understanding of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ole as the environmental interface13,14, providing information complementary to traditional structural biology approaches.

DOI: 10.1038/s41586-020-2236-6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36-6

相關焦點

  • 細菌細胞壁結構及相關真題
    .革蘭陽性菌重要的細胞壁成分是 92.革蘭陰性菌重要的細胞壁成分是 答案:C,A解析: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的成分是肽聚糖,但二者排列結構不同,這也是青黴素的結合位點。陽性菌特有的是磷壁酸【聯想記憶】楊丞琳,陰性菌特有的是外膜,外膜包括脂質雙層、脂蛋白和脂多糖(LPS)3  2017檢驗師相關專業知識49.革蘭陽性菌細胞壁的特點是 A.較疏鬆B.無磷壁酸C.有脂多糖D.有脂蛋白E.肽聚糖含量多答案:E4 2016檢驗師基礎知識
  • 蛋白質摺疊調控革蘭氏陽性菌粘附素的化學反應性
    蛋白質摺疊調控革蘭氏陽性菌粘附素的化學反應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 15:25:18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Alvaro Alonso-Caballero研究小組發現,革蘭氏陽性菌可以通過蛋白質摺疊調控粘附素與生物表面的結合能力
  • 我學者解析致病菌胞壁酸翻轉酶功能機制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學學院陳宇星教授、周叢照教授和孫林峰教授課題組合作,闡明了金黃色葡萄球菌胞壁酸翻轉酶轉運胞壁酸的機制和翻轉酶特異性抑制劑的抑制機制。該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微生物領域專業雜誌《分子生物技術》上。
  • 圖解丨微生物基礎檢測操作之革蘭氏染色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項
    2.染色菌的選擇。菌齡對革蘭氏染色結果的影響是十分大的。我們染色過程中選擇的菌應該是處於活躍生長期,這樣的細菌活性強,生理特徵明顯,所以染色的結果準確度高,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誤差。培養時間較長的革蘭氏陽性菌,由於細胞老化,甚至有部分菌在染色之前就已經死亡或者自行溶解了,造成細胞壁通透性增加,就會呈現出假陰性。
  • 革蘭陽性菌靶向藥Iclaprim獲FDA優先審評
    8月14日,該公司公布,美國FDA已經接受了iclaprim的NDA,這是一款針對革蘭陽性菌的靶向藥物,擬用於治療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ABSSSI)。這一決定意味著FDA已經確定了申請資料的完整性,足以進行實質性審查。
  • IspH抑制劑可有效殺滅革蘭氏陰性菌
    IspH抑制劑可有效殺滅革蘭氏陰性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04:32 美國威斯塔研究所Farokh Dotiwala和Joseph M.
  • 課程思政設計案例一——肽聚糖結構的比較
    我設計的問題依次是:1、導入:為什麼同樣是革蘭氏染色卻能將絕大多數的細菌染成了兩種顏色?圖示:共同具有的肽聚糖,以及各自的特殊結構;目的:導出肽聚糖。3、深入。都是肽聚糖,但結構卻不一樣,有什麼臨床意義呢?圖示比較:肽聚糖的結構差異;得出結論:革蘭氏陽性菌比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堅韌。4、發現。由結構差異發現藥物或免疫分子作用的靶點。
  • 原核細胞——細菌的表面結構
    細菌的結構分為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基本結構是各種細菌都具有的結構,包括細菌的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某些細菌特有的結構稱為特殊結構,包括細菌的中膜體、莢膜、鞭毛、菌毛、芽胞。
  • 細菌入血液--警惕菌血症
    慢性病和免疫受損病人發生革蘭氏陰性菌血症較常見,但這些病人的血流也被需氧菌,厭氧菌和真菌感染。擬桿菌可並發腹部和盆腔感染,特別是當女性生殖道被感染時更易發生這種併發症。腦膜或心包或大關節等漿膜腔的轉移性感染可由短暫的或持續存在的菌血症所致,特別是當致病菌為腸球菌,葡萄球菌或真菌時,還可發生心內膜炎。但革蘭氏陰性菌血症很少發生心內膜炎。
  • 藍藻細胞的結構簡述
    藍藻又名藍綠藻,是一類進化歷史悠久、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含葉綠素a,但不含葉綠體(區別於真核生物的藻類)、能進行產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單細胞自氧型原核生物。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因此又叫粘藻。
  • 嵌合擬肽抗生素可殺死革蘭氏陰性菌
    嵌合擬肽抗生素可殺死革蘭氏陰性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0:41:25 瑞士Polyphor AG公司Daniel Obrecht和John A.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高粱次生細胞壁結構解析—助力可再生生物能源生產發展
    而高度緻密的細胞壁結構阻礙了有效地將植物細胞壁分解成簡單的單體。在分子水平上提高對完整的草類植物細胞壁結構的理解,將為解析草類植物細胞壁結構緻密提供關鍵的見解。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了美國聯合生物能源研究所Jenny C.
  • 微生物檢驗 1801需氧或兼性厭氧菌 1901分枝桿菌的檢驗
    產單核李斯特菌是  A.革蘭陰性短小桿菌  B.革蘭陽性短小桿菌  C.革蘭陰性小球菌  D.革蘭陽性小球菌  E.革蘭陽性大桿菌  『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產單核李斯特菌是革蘭陽性短小桿菌。  經典例題  分枝桿菌細胞壁結構中含量最多的固體成分是  A.糖類  B.脂類  C.蛋白質  D.水  E.固醇類  『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分枝桿菌細胞壁結構中含量最多的固體成分是脂類。
  • 梅裡埃診斷產品(上海)公司召回革蘭氏陰性細菌鑑定卡
    中國網財經7月28日訊 昨天,國家食藥監局發布「梅裡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對革蘭氏陰性細菌鑑定卡等產品主動召回」的公告,公告顯示,梅裡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報告,涉及產品部分內包裝袋存在破損。
  • 細胞內核孔結構獲解析—小柯機器人—科學網
    細胞內核孔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 15:27:09 德國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Martin Beck、Jan Kosinski和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Boris Pfander團隊合作,揭示了細胞內核孔結構及其轉換機制
  • 新型冠狀病毒65:細胞壁的成分和結構,糖
    >,糖(化合物) 革蘭氏染色反應:是細菌分類和鑑定的重要性狀。細菌先經鹼性染料結晶染色,而經碘液媒染後,用酒精脫色,在一定條件下有的細菌此色不被脫去,有的可被脫去,因此可把細菌分為兩大類,前者叫做革蘭氏陽性菌(用「G+」表示,「G+」讀做「革加」或「革陽」),後者為革蘭氏陰性菌(用「G-」表示,「G-」讀做「革減」或「革陰」)。為觀察方便,脫色後再用一種紅色染料(如鹼性蕃紅等)進行復染。陽性菌仍帶藍紫色,陰性菌則被染上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