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大河輿情研究院輿情快報(20161026)

2020-12-17 環球網

2016年10月26日,大河網·大河輿情研究院對各大新聞網站、微博、微信監測顯示,今日主要輿情熱點如下:

一、國內輿情

1、【人社部:養老金發放基本落實9地提高最低工資

10月25日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李忠透露了養老金入市新的進展。李忠表示,將啟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組織第一批委託省份和社保基金會籤訂合同,公告第一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人社部貫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已經會同有關部門成立了工作小組,制定了相關方案。李忠說,會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老百姓的養命錢真正得到保值增值。目前全國養老金調整發放工作基本落實,下一步將啟動投資運營。初步統計,全國1億多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得到了提高。

來源:大河網

連結:http://news.dahe.cn/2016/10-26/107665446.html

2、【中國整治電商「刷單炒信」兩萬網店被列失信黑名單

為加強對網上「炒信」行為的監管,「雙十一」來臨前,阿里巴巴、京東等8家電商企業共同籤署了「反炒信」協議,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指導下,「炒信」行為將被納入「黑名單」嚴懲。「炒信」就是利用網絡虛擬交易炒作信用,目前已呈現職業化、專業化等特點,是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大毒瘤。在發改委公布的「失信企業」黑名單中,近兩萬間企業被列入懲戒對象。加強對「炒信」行為的監管,有利於促進電商健康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來源:大河網

連結:http://news.dahe.cn/2016/10-26/107667336.html

3、【山東篡改高考志願考生獲刑7個月受害者家長稱太輕

8月5日,山東單縣陳某因為涉嫌篡改四名同班同學的高考志願,被單縣警方拘留。經警方審訊,陳某供認不諱。10月25日,菏澤單縣高考志願篡改案正式宣判:被告人陳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被告人陳某對判決沒有意見,不上訴。根據最終的刑事判決書,「被告陳某認罪態度較好,可酌情從輕處罰。」對此判決結果,案中被篡改志願的四名學生家長們均認為判得太輕,無法接受。該案審判長周波表示,案件的審判結果的其他細節會在單縣人民法院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號給公眾一個解釋。

來源:大河網

連結:http://edu.dahe.cn/2016/10-26/107666108.html

二、河南輿情

1、【河南鼓勵農民舉家進城鎮:有固定租房就可落戶

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業大省河南日前出臺《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有序推動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落戶,推進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強勁動力。鼓勵農民舉家進城鎮落戶,農民進城鎮有合法固定住所就能落戶。實施意見指出,制訂實施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鎮落戶方案,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鼓勵各市縣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凡在城鎮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包含租賃房屋),不受房屋面積限制,均準予入戶。2015年,河南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截至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6%,約有200萬農民變身為市民。

來源:大河論壇

連結:http://bbs.dahe.cn/thread-1002160709-1-1.html

2、【種糧大戶面臨虧損,河南等地上演農村新型經營體「毀約退地」

在河南、黑龍江、江蘇等糧食主產區,因糧價下跌、自然災害、流轉費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部分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面臨虧損,種糧積極性受挫,「毀約退地」現象在多地上演。今年河南麥收期間出現大範圍降水造成63萬畝農田受災,使得豫北部分地區農民、種糧大戶損失嚴重。目前,不少新型經營主體處於糾結、迷茫狀態,並有退地意向,種糧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由於新型經營主體虧損較多,「毀約退地」甚至個別地區發生的「跑路」現象會增多。這很可能對農業規模經營進程帶來衝擊,甚至引發糧食生產滑坡。

來源:大河網

連結:http://news.dahe.cn/2016/10-22/107647890.html

3、【滑縣焦虎鄉財政所長替鄉長借錢被判貪汙法院:事實不清發回重審

2007年底,河南省滑縣焦虎鄉財政所長廉志民根據鄉長劉玉印的安排下鄉借錢,以供鄉政府開支,而後卻被調查、被判貪汙罪。根據廉志民的工作筆記記錄,他在五個村共借款22.8萬元。判決書顯示,證人證言均指證廉志民根據領導安排同毛某周下村借錢。儘管涉案款項多用於焦虎鄉政府開支,但淇縣人民法院認為「不管事後贓款去向如何,均不影響貪汙罪的認定」,如此無理的定罪判決話語也引起媒體與網友的質疑。2016年6月,廉志民不服淇縣法院一審判決便提起上訴。8月19日,鶴壁市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庭審過程中,辯檢雙方圍繞廉志民是否具有貪汙故意、是否構成貪汙罪等問題進行了舉證、質證和辯論,相關證人出庭作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上訴人親屬、新聞記者及群眾等近百人到庭參加了旁聽。近日,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裁定,認為此案在該院二審後因事實不清,現已將其發回淇縣法院重審。

來源:中國青年網

連結:http://news.youth.cn/sh/201610/t20161026_8783655.htm

三、大河論壇輿情

1、【禹州郭村金融詐騙案後續禹州市信用聯社拒絕答覆

網友「虎頭山利劍」在民生投訴欄目發帖——《郭村反腐新動向禹州市信用聯社失職瀆職郭村集體背負2500萬巨額債務!》,反映禹州市信用聯社失職瀆職行為。2015年8月,禹州市梁北鎮郭村集體企業禹州市萬潔瓷業有限公司被人變更為私人企業。同年9月25日,禹州市萬潔瓷業有限公司作為借款人,用萬潔瓷業資產作抵押,在禹州市信用聯社貸款800萬元。這起郭村金融詐騙案經大河論壇網站曝光後,引起了禹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責成有關部門迅速做出調查處理,禹州市工商局已經將違法變更登記的營業執照變更回了郭村集體所有,並收回了非法騙取的營業執照。但郭村村民卻背負了800萬元的貸款,他們曾持續向村鎮兩級反映,強烈要求確認貸款合同無效,解除萬潔瓷業與禹州市信用聯社的貸款合同和資產抵押。對郭村村民提出的確認貸款合同無效,解除貸款合同和資產抵押,禹州市信用聯社拒絕答覆,且對此筆違法貸款至今沒有任何處理意見。

連結:http://bbs.dahe.cn/thread-1002160238-1-1.html

2、【三門峽醫療被指涉嫌醫療事故院方尚無回應

10月22日至10月26日,網友「水裡流淚的魚」在先後在大河雜談、民生投訴、發展河南等欄目發布13條標題為《骨科醫院,隱瞞病情,致人殘廢,請還我健康的身體》、《醫院無得,隱瞞病情,致人殘廢》、《三門峽骨科醫院【醫療事故續】》的帖子。2015年11月18日,三門峽交口鄉村民張躍的母親到三門峽骨科醫院(原鋁廠醫院)做取出腿部內固定裝置手術,主刀醫師程國芳主任、副手張建豐。手術後張躍母親的腿一直未康復,傷口周邊麻木沒有感覺,走路完全依靠雙拐。醫生表示這樣已是最好的治療結果。2016年1月8日,張躍帶母親去該醫院複查,科室主任看了看片子後確認為韌帶斷裂,撕下臏骨骨頭,接著又住院一年。截至到目前張躍母親的腿依舊無轉好跡象,張躍找醫院協商了4個月,但院方一直無任何回應。

連結:http://bbs.dahe.cn/thread-1002155734-1-1.html

(註:大河論壇內網友發帖所反映的事件,內容真實性需有關部門加以核實。)

想了解更多輿情熱點事件,請關注大河網·大河輿情研究院www.dahe.cn

相關焦點

  • 大河網大河新聞學院「鄢陵縣宣傳系統意識形態責任制專題」培訓班...
    大河網訊 11月26日,由鄢陵縣委宣傳部主辦、大河網大河新聞學院承辦的「鄢陵縣宣傳系統意識形態責任制專題」培訓班在鄢陵縣舉行,近二百名鄢陵宣傳系統的工作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據悉,此次培訓班為期三天,由大河網大河新聞學院策劃組織執行,將圍繞《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全媒體時代如何利用新媒體提升傳播力》《新媒體時代如何讓新聞提質增效》《政務輿情素養及風險把控》《國際熱點解析》等課程進行教學,旨在提高鄢陵縣宣傳系統意識形態工作隊伍的政治素養、理論水平、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鄢陵全縣黨員幹部對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意義的理解,提升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 輿情八講丨輿情語言使用的五大技巧
    「為了夯實輿情引導處置素養基礎,快速適應輿論場的新變化,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主任輿情分析師吳漢華、嶽亞玲、鍾新星等特聯合推出《輿情引導處置46式》,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微信公眾號將在雙節小長假期間連載選登。
  • 【輿情素養】劉志華:政務輿情回應邁入3.0時代
    回望政務輿情回應工作一路走來的歷程,可以將其粗略分成三個階段:政務輿情回應1.0時代(2007年—2010年),即啟蒙期。以山西黑磚窯事件等熱點輿情事件為典型代表。這一階段政府機構剛剛開始接觸了解網絡輿情,對熱點輿情回應總體較為被動,經常表現為個案輿情持續發酵,倒逼政府做出回應。
  • 輿情引導處置46式——輿情風險研判需背景意識
    只有清晰準確認識時間、地域、主體和話題這四個背景,作出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應對措施,才能避免在實際的輿情處置過程中,處於被動局面。 背景一∶ 時間背景 時間背景需考查輿情事件發生的時間是否易引發輿論熱議,進而推升輿情熱度。在時間背景的分析上,還需重視周年、紀念日、節假日等特殊時間節點,若在該類特殊時間節點上發生輿情事件,輿情風險會增加。
  • 上海交大謝耘耕:網絡輿情分析師亟需正規化
    9月5日上午,由人民網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主辦的"CETTIC網絡輿情分析師職業培訓啟動"新聞發布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標誌著雙方攜手推出的"網絡輿情分析師職業培訓"項目正式啟動,網絡輿情分析師作為一個新興的職業正式在公眾面前亮相。
  • [輿情]先遭「過期肉」波及再遇「沙門氏菌」事件 聖農發展連續兩次...
    同時,聖農食品也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對該批次問題產品進行下架、召回,目前市場上已無問題批次產品流通;對留樣的同批次產品進行送檢,經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檢驗,結論為「未檢測出沙門氏菌」。  輿情傳播分析  7月20日至7月28日15點,涉及聖農發展兩次「躺槍」一事的傳播量統計如下:傳統媒體159篇(《每日經濟新聞》、《21世紀經濟報導》、《東南快報》以及《海峽都市報》等),網絡媒體1230篇,股吧198篇,微博931篇,網絡媒體和微博成為輿論關注的主陣地。
  • 大眾輿情協同處置雲平臺上線,輿情應對全程監控留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於瀟瀟 濟南報導輿情應對發現是前提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旗下山東大眾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大眾輿情協同處置雲平臺日前上線,該平臺採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輿情信息從監測到處置的全程監控和留痕,用信息化手段破解輿情應對的種種難題。自主設置處置轉辦流程。
  • 中國輿情地圖第八期:輿情態勢平穩,社會熱點各聚
    圖1:2014年2月全國輿情預警地圖   通過對2月100個輿情熱點事件的定量分析可以發現,該月輿情狀況總體平穩,區域性輿情事件分布主要集中於華南、華東、華中等地,高發省市包括廣東、河南、北京、四川、河北等地
  • 新浪輿情通亮相烏鎮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聚焦政企用戶,激活數據價值在活動中,新浪輿情通首席分析師,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高威,從 「發現」、「洞察」、「評估」、「運營」4個場景,分享了新媒體傳播大數據在政企工作中的具體應用新浪輿情通首席分析師 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 高威新媒體傳播大數據已經廣泛應用在政府治理、品牌管理、媒體傳播、科研教學等方面。政企機構對於大數據的應用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
  • 今日輿情解讀:「海監職位零報考」話題的輿情變動
    今日輿情解讀:「海監職位零報考」話題的輿情變動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何新田   一、熱點事件概述 綜合今日輿情數據,今日輿情熱度最高的事件是24日起經媒體報導後相關話題開始在網絡上逐步擴散,但並未出現較高的輿情熱點,24日後相關輿情熱度逐步回落。29日起,「中國海監無人報考」話題在四類媒體上的輿情熱度逐步升溫。 10月31日,日媒諷中國海監「無人報考」話題經媒體報導後,大大激發了網民們的憤怒情緒,。相關輿情熱度呈現大幅增長態勢。
  • 突發事件爆發輿情危機案例:浙大疑似食物中毒輿情分析
    三天內,一場突發的學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立刻成為輿論焦點,並演化成了高校管理輿情危機。從輿情回應時度效上看,校方24小時內發聲,反應還算迅速;在度和效方面,卻未達成「和解」。2、從校方處置問題變成輿情應對問題,形成輿論危機第三階段:輿論爭議期通過輿情監測系統鷹擊早發現分析浙大通報69人因嘔吐腹瀉就診前後的網民情緒可以發現,一是負面情緒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二是浙大通報後負面情緒不降反增;三是中立態度減少,大多數圍觀者變成參與者。
  • 樂思輿情監控:北大副校長詹啟敏被疑造假 高校輿情怎麼管?
    說明自媒體在如今的輿情傳播中越來越佔主導地位。高校是人才培養和思想教育的基地,高校輿情的正確引導和管理尤為重要。高校該如何應對輿情?一、壓力面前不卑不亢處置網絡輿情首先要適應挑戰,破除傳統的不理、不用、不管的思維定勢,輿論壓力面前不卑不亢,做到不慌、不怕、不躲、不拖、不堵、不抗、不縱。1、不要慌。
  • 樂思輿情用大數據告訴你有哪些不錯的輿情監測系統
    如何判斷一個輿情監測系統是否好用?標準是什麼?在開始尋找實用的輿情監控系統前,這兩個問題是我們脫口而出需要考慮到的。那到底怎樣是好用?是否有標準呢?以我多年使用輿情系統的經歷看來,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信息全面、及時;此外,在滿足基本條件後,如何能夠讓我們在使用監控軟體的過程中省時省力也是重要的參考點,這就涉及到輿情監測軟體設計是否人性化;可視化強,也是重要元素,一目了然,我們的全網輿情趨勢分布;定期生成報告,有助於我們調整後期的輿情應對方案,以及品牌網絡輿情管理。
  •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2018年企業熱點負面輿情十大特徵及處置...
    1月3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了專項研究報告——《2018年企業熱點負面輿情十大特徵及輿情處置八大陷阱》(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對2018年涉及各類型企業共計99個熱點負面輿情案例進行梳理和分析,總結出了「2018年企業熱點負面輿情十大特徵」和「企業輿情處置八大陷阱」。
  • 案例復盤:從上海首例遺棄犬只案看如何精準研判輿情爭議點
    如何正確梳理歸納網絡輿情問題?如何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中避免產生輿論「次生災害」?面對以上問題,涉事主體可通過對以往輿情案例的觀察、研究、量化分析,從中總結應對經驗,為輿情應對與處置提供策略支持。下面就以公安輿情案例「上海首例養犬人遺棄犬只案」為例,來體驗大數據案例庫的獨到之處。
  • 上海迪士尼旅遊輿情監測:迪士尼小熊被遊客打頭引發眾怒
    根據新浪輿情通輿情監測軟體統計,2018年7月21日至2018年7月23日,「迪士尼小熊被打」在全網信息共產生2.7萬多條,其中微博成為該話題的主要輿論場,共產生輿情信息2.1萬多條。從全網輿情走勢來看,「迪士尼小熊被遊客打頭」話題,在7月21日網友發布相關視頻後,還未引起輿論的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在7月22日21:00形成第一輪輿情小高峰;隨後經過主流媒體的報導和轉發以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回應,在7月23日形成第二輪輿情信息量小高峰。
  • 輿情報告|湛江考生偽造清華錄取通知書事件輿情研究
    研究概述:本報告以&34;一事的網絡輿情為分析重點,以蟻坊軟體全網輿情監測數據為分析基礎,從傳播態勢、傳播地域、情感呈現三方面對此次網絡輿情演化以及特點進行全面研究。研究發現,從圍繞教育的輿情信息傳播過程來看,一方面,政府回應在其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主導作用,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媒體報導和網民評論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媒體和網民的主動參與性同樣不容忽視,熱點事件輿情生成主體越來越多元化,媒體、網民、當事人等都有可能成為輿情演變的推動者。從情感維度分析來看,輿情信息傳播過程中的焦點偏離和後續風險往往並擊發生,一個重要因素即在於出現了次生輿情。
  • 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案件輿情研究
    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將觀察對象聚焦於14周歲以下的低齡未成年人,梳理近三年發生的多起惡性犯罪案例,從中選取10起具有代表性、輿論影響較大的案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此類案件的輿情特徵,梳理輿論觀點並提出處置建議,希望為政法機關應對此類輿情事件提供參考借鑑。
  • 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美容美妝行業輿情監測報告
    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顯示,輿論在2020年8月18日達到討論熱度高峰。 行業典型輿情事件二:香奈兒們的「過度包裝」屢禁不止 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顯示,輿論在2020年8月25
  • 輿情關注:警方搗毀上海一日遊野雞團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一、輿情爆點輿情高點出現於2020年12月8日。12月8日9時許,看看新聞發文《「上海一日遊」裡的騙子 61人昨日被批准逮捕》,輿情進入發酵階段。10時許,新民晚報新民網官方微博@新民晚報新民網發文【說好的「純玩團」全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