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交易平臺秒啊或涉套現,微信緊急叫停信用卡支付

2020-12-20 行動支付網

11月21日,據澎湃新聞新聞報導,充值平臺「秒啊」涉嫌信用卡套現,遭到微信支付緊急封殺。對於關注行動支付網的大多數讀者來說,信用卡套現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少人甚至認為這已成為一種客觀存在。但是「秒啊」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平臺,它牽扯也不止是信用卡套現問題,還關係到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與合規討論。

秒啊官網

今年6月2017年度「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年度拍賣落槌,一位匿名者以267.9萬美元中標,從2000年起這個拍賣競投活動已連續舉辦了17屆,最初的價格只是2.5萬美金;範冰冰在「金鎖」時期,片酬肯定不如現在高;XX明星在吸毒後,窮困潦倒......「時間就是金錢」在名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並且這些時間的「價值」會隨著名人的實際情況發生變化。正是基於這種想法,「秒啊」名人時間交易平臺應運而生。

據了解,秒啊平臺方會與一些「名人」,比如明星、網紅、企業家、創業者等籤約。秒啊將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買斷這些「名人」的部分時間,然後再將時間拆分成秒,用戶可在秒啊平臺上自有購買。由於「名人」時間會有升值和貶值的變化,用戶持有這些「時間」後可等待升值後將之拋售,達到盈利目的,整個過程就像買股票一樣。此外,用戶持有的名人時間達到一定數量後,可以選擇兌換行權服務,行權服務包括線上聊天、陪玩遊戲、線下共同進餐等。線上行權1秒起,線下行權2小時起。在小編看來,這裡的「行權」就類似現貨投資中的交割環節,只是交割的不再是商品,而是服務。秒啊一周6個交易日,最高漲跌幅可達100%

秒啊APP

根據秒啊平臺的數據顯示,該產品上線短短兩個星期充值到帳金額便達到2億元,如今更是超過了10億元,每日換手率為3%-5%,每個月的交易額在3-5億之間。另外秒啊APP顯示,目前用戶購買時間增值超過1億元,消費名人時間超過300萬秒,用戶交易時間超過4億秒,已籤約名人超過500人。

秒啊運營主體為秒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於2016年底上線。在獲得百合網聯合創始人慕巖的種子輪投資後,又迅速完成了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洪泰基金、朗瑪峰創投、映客、宣亞國際等。在秒啊CEO季小武看來,秒啊模式得到非常多資深從業者和頂級投資方的認可。但同時,也有不少人質疑這種所謂「時間證券化」創新的合規性。因為去除「名人」、「時間」等標籤後,把每個名人理解為發行人,把時間理解為交易品種,交割方式上以服務代替商品,那麼秒啊與常見的交易場所還有區別嗎?

秒啊CEO季小武在知乎回答「金融公司的商業模式和未來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的問題中表示:

  • 一、秒啊平臺上的資金目前是與權威第三方支付平臺新浪支付合作,資金由第三方存管,杜絕了資金風險。秒啊意圖是成為一個時間共享平臺,沒有任何意圖、權力和能力去觸碰平臺上的資金。
  • 二、秒啊與發行人籤訂有嚴格的法律合同,在合法合規前提下,詳細規定了時間的使用範圍和情況,合同由秒啊的合作律所擬定,合同對發行人有嚴格約束力。
  • 三、購買秒啊發行人的時間後,用戶可以在受法律保護的情況下兌現服務,而秒啊在發行時就已約定時間使用範圍,比如公益活動、主持活動、授課演講、演講分享、參加會議、參加沙龍、剪彩、廣告拍攝、電影拍攝、合影、吃飯等等。(有具體的行權細則規定)
  • 四、對於秒啊的模式,更樂於將自身看作是知識分享經濟。(而非金融)

昨天澎湃新聞連發三文,指出秒啊平臺的合規性成疑、存潛在投機風險、微信支付充值存在信用卡套現漏洞等問題。特別是信用卡套現,這種漏洞曾在網貸P2P初期頻現,當時就存在投資者空手套白狼的行為,利用信用卡免息期透支充值P2P平臺帳戶,進而投資短期高息標的進行套利。隨後便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微信支付叫停信用卡充值「秒啊」帳戶功能。更有趣的是,新浪支付也回應自己稱並非秒啊時間交易平臺的資金監管平臺,而只是作一個第三方支付的通道而已。這樣一來,新浪支付資金託管便只是秒啊單方面的宣傳。

秒啊充值方式

最後再說個事,11月21日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特急文件,要求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網際網路)小額貸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並且可以預見,監管部門接下來將對存量的小貸公司進行整治。網際網路的發展不斷降低了消費者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但這並不意味著金融行業準入門檻的降低。

本文為作者授權發布,不代表行動支付網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行動支付網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北京地區信用卡涉房交易調查:套現購房被「封堵」 物業費、房租不...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範佳慧 信用卡涉房交易的監管強度有增無減。目前,信用卡購房已經叫停。記者走訪過程中了解到,信用卡仍舊支持中介費或物業費、房租的繳納,不過也已經面臨交易限額。以某房產中介為例,其北京地區二手房代理費和服務費分別為成交總價的2.2%和0.5%。若購買一套500萬元的二手房,以2.2%計算,需要支付該房產中介11萬元的服務費。
  • 多家銀行加強信用卡涉房類交易 嚴禁刷信用卡購房,支付物業費也受限
    華聲在線10月11日訊 支付購房款或者房產相關契稅,今後不能用信用卡隨意刷了。在監管要求下,近期不少銀行發布通知,叫停了信用卡在房地產類商戶的刷卡消費,而刷信用卡支付物業費,也有額度限制。 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多家銀行相繼發布公告,稱根據監管部門要求,限制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在開發商、房產中介等買房時禁止用信用卡交易。 9月30日,光大銀行稱將於10月8日起對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類相關領域的交易進行管控;9月27日,招商銀行宣布,招行信用卡不可在房地產類商戶進行交易。
  • 【長城「財」發現】防套現!險企叫停刷信用卡買人身險種
    多家保險公司「叫停」刷信用卡買人身險種  今年9月,保監會曾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保險公司不得接受投保人使用信用卡支付具有現金價值的人身保險保費以及保單貸款進行還款。
  • 「花唄」「白條」套現違法嗎?和信用卡非法套現同樣論罪
    「花唄」「白條」這樣的虛擬信用卡,能像銀行信用卡一樣套現嗎?套現的風險又有多大?套現需要虛假交易支付寶業務似乎已經壟斷了整個網銀市場,儘管央行叫停了虛擬信用卡,但電商並沒有放棄賒購這塊「大蛋糕」,支付寶推出了「螞蟻花唄」產品,同時「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也開始上線。
  • 虛擬交易違法套現POS終端不能說的秘密
    據張凌透露,除了光大,自己還有中信、廣發、興業等多張信用卡,刷爆了就換另一張,但是經常套現的人都知道,套現最好不要刷爆限額、少取整、刷卡時間也別太集中,否則很容易被銀行懷疑,出現限額或封卡。「之前有個朋友急用錢,上午過來套現了兩次,但那天POS機顯示的商戶一個在本地,一個在銀川,導致信用卡直接被封。
  • 誰在為信用卡套現大開方便之門
    有人通過虛假交易套取現金,甚至惡意透支,也有一些不良商家借持卡人套現收取高額的手續費,利用社交平臺發布「信用卡換現金」「誠信靠譜,點低秒到」的廣告。擅用銀行「默許」取現變套現「事實上,信用卡套現比較普遍,其實是銀行默許為之。
  • POS機「黑產」不止於隔空盜刷 信用卡違規套現已形成產業鏈
    由於支持免密支付的POS機能在網上甚至路邊輕鬆買到,這讓不法分子輕鬆就能盜刷銀行卡。 《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3·15」曝光的隔空盜刷隱患,個人網購POS機進行信用卡套現也已形成龐大的產業鏈——有人意在套現獲得資金周轉,有人刷卡意在提額和獲取積分,也有人在其中獲得利潤分成,個別支付機構則在虛假交易中獲得了刷卡手續費,可謂各有盤算。
  • 銀聯出手整頓信用卡違規代還平臺
    11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銀聯於11月18日晚間向成員機構緊急下發《關於開展收單機構信用卡違規代還專項規範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肅清收單機構信用卡違規代還現象。對於下一步整治措施,銀聯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透露,後續將持續監控違規代還行為,研判市場發展趨勢,繼續做好規範管理和風險防控工作,保護持卡人權益。
  • 暗訪網銀套現 信用卡只要1分鐘1天能套十幾萬
    耿先生僅憑一臺電腦,就可以輕鬆套現。    曾經猖獗一時的信用卡套現,在島城興起一陣不正之風,但在2010年受到嚴重打壓,因為央行及時叫停了個人POS機。而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種新的信用卡套現方式開始在島城露頭,這就是通過網銀注入支付寶,進行「虛假交易」後,直接將現金轉入套現者的借記卡中,整個過程無需POS機,不看身份證,不用現金經手,1分鐘內完成了所有的套現流程,「簡捷」程度讓人咋舌。
  • 銀行嚴查信用卡交易,養卡套現何去何從?
    近日,福建省沙縣人民法院公布一則刑事判決,有人通過POS機虛假交易,非法經營信用卡刷卡套現及代他人養卡的業務,最終被法院判刑。 據「支付百科」了解,犯罪嫌疑人張某為了辦理POS機,在工商部門註冊大量個體戶,以此來完成POS機的申請,再通過這些POS機為他人養卡及套現提供便利,從中收取0.6-1.5%不等的手續費。
  • 信用卡套現量刑過輕!檢察院要求改判
    將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規定為非法經營罪的一種行為類型,主要是為了打擊地下錢莊洗錢行為;而將信用卡套現規定為非法經營罪的行為類型,更多是為了維護信用卡管理秩序,二者保護的法益不盡相同,信用卡套現涉嫌非法發放貸款,銀行不僅僅損失的是手續費,更多會造成銀行資金損失的危險,給金融安全帶來威脅,同時還容易誘發信用卡詐騙行為,而且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網絡金融的發展,持卡人甚至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養卡套現。
  • 信用卡套現亂象頻出 暗藏哪些風險?
    記者在鹹魚等平臺上搜索發現,為了規避平臺方監管,許多提供信用卡套現服務的商家都不會直接使用「信用卡」、「套現」等字樣,而是用讀音相近的字來代替。這些商家對於記者提出的刷卡套現需求都是有求必應。有商家表示,只需要支付100元的套現手續費,就能輕鬆套出一萬元現金。
  • 多家保險公司「叫停」刷信用卡買人壽險
    在友邦保險內部下發的《關於全面停止通過信用卡進行人身保險相關費用支付的通知》中明確表示:不再接受客戶在AIA Touch平臺上使用信用卡進行人身保險保費的支付,包括通過Mini POS機刷信用卡支付;不再接受客戶在公司服務櫃檯或其他任何地方通過POS機刷信用卡進行人身保險保費的支付;不再接受客戶通過信用卡歸還保單貸款及利息。
  • 監管部門對信用卡套現新規,嚴厲打擊黑名單商戶交易,你中招了嗎
    說起套現的事一直都是銀行詬病且不容的事,包括近期各家銀行一直在發公告,關於信用卡的使用用途不得用於非消費等領域,但依然有一些小夥伴鋌而走險選擇套現。當然了也有一些小夥伴玩得比較高明,他們將一些套現的交易做成跟日常生活消費的交易一模一樣,讓銀行很難發現,畢竟說信用卡是用於日常生活消費,而這些人就把套現做成日常生活消費,做得那麼真實,真真假假放在一起確實很難讓銀行判斷出來。但即便如此真的不會被發現嗎?
  • 嚴禁刷信用卡購房支付物業費也受限
    支付購房款或者房產相關契稅,今後不能用信用卡隨意刷了。在監管要求下,近期不少銀行發布通知,叫停了信用卡在房地產類商戶的刷卡消費,而刷信用卡支付物業費,也有額度限制。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多家銀行相繼發布公告,稱根據監管部門要求,限制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在開發商、房產中介等買房時禁止用信用卡交易。9月30日,光大銀行稱將於10月8日起對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類相關領域的交易進行管控;9月27日,招商銀行宣布,招行信用卡不可在房地產類商戶進行交易。
  • 嚴禁刷信用卡購房 支付物業費也受限
    本報10月11日訊支付購房款或者房產相關契稅,今後不能用信用卡隨意刷了。在監管要求下,近期不少銀行發布通知,叫停了信用卡在房地產類商戶的刷卡消費,而刷信用卡支付物業費,也有額度限制。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多家銀行相繼發布公告,稱根據監管部門要求,限制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在開發商、房產中介等買房時禁止用信用卡交易。9月30日,光大銀行稱將於10月8日起對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類相關領域的交易進行管控;9月27日,招商銀行宣布,招行信用卡不可在房地產類商戶進行交易。
  • 虛擬信用卡套現猖獗,如何才能「攔得住」?
    ,類似的虛擬信用卡如今已經佔有了一席之地,因為其使用方便不必刷卡就能支付,同時又兼具信用卡的職能,因此成為了大家購物的首選。隨著虛擬信用卡的發展,基於此類產品而出現的虛擬信用卡套現行為也不斷蔓延,在部分城市的共享單車上經常可以看到違規套現的小廣告,這類套現號稱「無需抵押物、套現秒到」,只要花唄或者京東白條中有額度就可以套現。
  • 緊急叫停!信用卡「套現」買房行不通了!各大銀行放大招,釋放什麼...
    一般而言,信用卡刷卡購買商品房,或在地產中介刷卡大部分被叫停,信用卡刷卡繳納物業費和分時用房(出租房)等被限額交易,單筆不超過1.5萬或3萬元。各大銀行紛紛限制信用卡用於房地產交易買房、地產中介等的信用卡刷卡交易被部分銀行限制。
  • 信用卡套現規模超萬億!銀行消費貸資金用途失控:流入現金貸、房產...
    消費貸款違規流向背後,不得不提的便是信用卡套現。「套現黑產,早已是行業毒瘤。」一位消費信貸平臺人士表示。,管理也不是很嚴格,支付機構協助套現,有的甚至公開套現是主要業務。該人士介紹,一些支付機構為了利益鋌而走險。支付機構收入主要靠業務規模和手續費率。相較於正常商戶的零售消費,信用卡套現金額更大,能讓支付機構快速提高交易規模,此外,套現是違規高風險業務,手續費率更高。
  • 信用卡套現何去何從
    金融危機之下,怎樣花錢最划算成為熱門話題,其中如何最大化使用信用卡漸成為普通消費者的研究對象。據了解,目前信用卡套現已成為白領的一種理財方式。由於信用卡套現的存在,淘寶網每日交易量已達5.5億元。不少人開始妖魔化信用卡和電子商務模式,似乎如不加以治理,銀行將會因此出現巨額呆帳壞帳。事實真的如此嗎?這種套現操作是否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