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談天下事,洞徹古今情,穿越歷史長河的重重迷霧,探尋塵封已久的時光典藏,我是百家號的小編 。
1905年的革命中產生了各種政黨和團體。沙皇政府被迫發表了建立國家杜馬的宣言。但是,革命運動最終失敗。革命失敗後,國內的各種矛盾更加尖銳激化。知識界圍繞國家和社會面臨的種種問題,圍繞革命還是改革、繼續採取激進鬥爭還是改行社會改良和人的精神革命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19世紀產生的各種思想和政治流派:自由主義、民粹主義、無政府主義、經濟主義、立憲民主主義、馬克思主義以及在俄羅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宗教哲學及其神秘主義等,這個時候都在宣傳自己的主張,企圖影響俄國的政治走向。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寄希望於工業的發展與新興的革命階級,主張進行有組織的群眾鬥爭,直至用暴力推翻舊制度,建立無產階級的專政。立憲民主黨則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度。
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主張漸進,先建立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共和國。實踐已經證明,改革和革命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由上而下的改革總是要維護統治者的利益,會使勞動人民付出長期沉重的代價。激進的革命運動必然引起暴力衝突,不僅民會付出血的代價,而且革命後由於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差,能否建立起民主和文明的社會,是一個現實問題。另一些文化人士在刺殺亞歷山大二世、特別是1905年革命失敗以後,深信革命途徑的不人道,提出了精神革命的思想,認為重要的是完善人的內心世界。
對於這些爭論,普列漢諾夫曾感慨地說:俄國一直處於啟蒙還是革命的兩難之中,鑑於人民的覺悟和文化水平低下,就應該先進行啟蒙,但這卻受到統治者的阻撓;為了排除啟蒙的阻力,只能先推翻專制政權,但舊政權推翻後,又因為人民群眾覺悟和文化水平低下,建立不起真正的民主政權。各種思想同時存在並進行激烈的爭論,正是俄羅斯面臨的問題複雜、歷史抉擇困難的表現,也知識分子有了獨立地位的表現。所有這些困擾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文學家。對文學家來說,同這些問題直接相關的就是如何看待人和社會歷史的關係。建立在因果決定論基礎上的批判現實主義美學理顯然遇到新的挑戰,現實促使文學家尋求新的思維方法。世紀之交,西方先進國家在科學技術和思想意識上發生新的變化。量子力學的產生,愛斯坦的相對論問世,使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白銀時代文學的多元美學思維以及在這些美學思維影響下產生的文學作品,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產生的。
謝謝大家觀看,以上都是小編自己的一些看法,說的不對的希望大家不要笑話哦,多指教!喜歡的朋友關注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