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寫作與編輯應慎用網絡語言

2020-12-16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書稿寫作與編輯應慎用網絡語言

國際網際網路已誕生50年。這50年來,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網絡技術的革新,網際網路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日益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這其中,就包括網絡語言對書稿寫作與編輯的影響。

網絡語言,顧名思義,是從網絡中產生並應用於網絡交際的一種語言,是一種有別於傳統語言的新型表達形式。當這種新型語言形式進入文稿寫作,甚至進入圖書出版,則不可避免地會給編校工作帶來影響。作為一名編輯,筆者時常會在審稿過程中遇到一些「紅極一時」的網絡用語。如何對待這些熱詞,自然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字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在日常工作實踐中,筆者也就此進行了一些思考,認為作者在使用網絡語言時,應保持一種嚴謹的態度;編輯在面對書稿中的網絡語言時,則須仔細甄別,保持一種審慎的態度。尤其在使用所謂的網絡熱詞時,作者與編輯更需要慎之又慎。

流行的未必是合規的,作者和編輯對網絡語言的使用要保持審慎態度

眾所周知,寫作其實就是一種文字表達,應該遵循基本的語言文字規範。尤其是以出版發行為終端的書稿寫作,更不能像人們在街頭或網上閒聊那樣隨意。我們的出版社最終給讀者、給社會提供的應該是合格的文字產品,合乎語言規範自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包括網上熱詞在內的網絡流行語中,有很多是不符合現代漢語規則的,它們更多體現的是一種對詞彙的任性使用,一種對語言規範的肆意違反。2018年年底,多家權威機構發布「2018年度網絡十大用語」,其中大多包括「錦鯉」「佛系」「確認過眼神」「C位出道」「衝鴨」「真香警告」等詞語。不可否認,這些詞語分別濃縮了某種社會發展趨勢與文化心態變遷。它們就這樣網上來網上去,遊走於網絡空間或許是可以的。但很顯然,這些詞語,多不合語言規範且需要特別的語境才能被理解。任由它們出現於書稿中,往往會違反漢語言表達規則。脫離網絡語境而用之,且不加必要的注釋與說明,則會顯得語焉不詳。

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如果說這些網絡熱詞存在的問題還僅僅是不合規則、脫離語境後語義不明,那麼,另外更有一些熱詞就粗鄙、低俗到了不堪入目的程度。針對這種情況,許多專家發出呼籲,應抵制、禁用「你妹」「蛋疼」等粗鄙、低俗的網絡語言,如此不文明,甚至盡顯醜陋、汙濁之意的表達,無論出現在哪裡,都可謂十足的語言汙染。它們若從網絡走進書本,就是對圖書文化的糟踐,也是對讀者心理的傷害。對於這類網絡詞語,作者要保持警覺,絕不可以把它們引入自己的作品;編者要把住關口,將它們一一消滅在書稿付印前。

很多網絡熱詞尚不能被廣泛認知,使用它們往往難以收到好的表達效果

雖說網際網路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已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但以老年朋友為主的龐大人群,接觸網絡是有限的。若不加甄別地把網絡新詞拿來就用,隨意讓它們見諸書頁,難免會使那些較少接觸網絡世界的讀者朋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對社會公眾的某種輕慢,更與我們圖書出版強調社會效益的要求相悖——出版社要給讀者提供明白曉暢的作品,這是著書編書者應該堅守的原則。

前一陣筆者在文稿中看到「官宣皮」這一表達,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向作者求教,聽完講解後,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詞的意思是「官方宣布也可以很俏皮」。如此彰顯自我、標新立異的詞句,實在不適合出現在公眾出版物中。當此類網絡用語充斥作品,編輯在後期審稿過程中也就不得不越來越多地面對並處理這些看似紅火的熱詞熱句。即便拋開是否符合語言規範這一點不說,僅就詞語的大眾知曉程度及內涵與美感而言,很多網絡流行語也是遠遠不能「達標」的,指望這些多重缺失的網絡流行語來提升文字的魅力,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

相比經過時間檢驗的語言,那些或有違語言規範,或讓人不明其意,甚至明顯不文明的網絡用語即使可以風靡一時,也最終難逃速熱亦速朽的命運。用不了三五年,某些曾經的熱詞便會如過眼煙雲,被人遺忘。「我夥呆」「何棄療」「人艱不拆」「不明覺厲」「十動然拒」等過往若干年的網絡流行語,而今很多已不被提及,以至連當初熱衷於使用這些詞句的網民現在也搞不清它們的意思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出版要慎用網絡語言的理由。

慎用不等於拒絕,審慎嚴謹的同時也應適度開放、有所吸納

一些著書者之所以熱衷於使用網絡流行語,應該是希求自己的作品跟當下的社會生活更合拍,希求自己的表述更生動鮮活、奪人眼球,更容易在海量的同類作品中首先跳出來。作文編稿當然應該與時代脈搏相合,文字也應求新求變求生動,這樣的訴求與努力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夠把握好分寸,在不逾越基本規矩的前提下有精彩的表達效果,更是應該受到讚賞的。但是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一方面要緊貼時代、生動鮮活,另一方面要嚴謹規範、合適得體。很多時候,受作品題材與作者編者認知水平、表達能力所限,一部書稿是很難在兩個維度上都達到較高水準的,有時甚至不得不捨棄其一。在這種情形下,通常只能取嚴謹規範,而在新鮮有趣方面有所放棄。誰都不能為了趕時髦而不顧基本的語言規範、表達語境和受眾理解接納的程度。因此,作者和編者只能刪改不合規範的網絡用語。至於那些跌至文明表達底線之下的粗俗、不健康的語句,則必定要拋棄之——即使它們打著生動的幌子。

當然,慎用不等於拒絕,我們不能讓網絡流行語肆意佔領圖書報章,但同時也要對這些大多是在民間自發形成的新語言現象有所認知、有所吸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文化極具包容性,網絡語言中那些既具有新鮮度,又基本合乎語言規範,且能夠真切反映當下社會生活的表達,理應以合適的方式出現在新時代的出版物中,以記錄社會發展風貌。比如由《人民日報》發起、近3萬網友參與選出的2017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你的良心不會痛嗎」,就屬於這種表達。若將它用於譴責罪惡、喚起良知,則貼切、有力、生動。還有同時評出的另一流行語「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從不一樣的角度道出了貧窮對人們的見識、認知能力和精神境界的負面影響。作為那個年度極具影響力的網絡流行語,這兩句話不僅符合語言規範,而且語義明晰,普通大眾一眼就能看明白,只要語境合適,它們完全可以見諸報章書頁,甚至可以成為文中亮點。而其他網絡語言只要不是汙言穢語等應當禁絕的詞句,且基本符合文字表達規範,在合適的語境下也可以適當使用,只是需要作者和編者在需要時予以相應的說明與解釋。

網絡流行語是時代變化的鮮活標誌,它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漢語言的表達方式及效果,為漢語言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若任由各種網絡熱詞被濫用,則必定有損於漢語的純潔性,甚至使漢語發展面臨低俗化、粗野化的危局。同時,媒體肩負引導、規範、篩選、過濾語言傳播的職責,圖書出版更肩負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的職責,因此,網際網路時代的出版人應當牢記使命,下功夫學好語言,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學會甄別各式各樣的網絡詞語,為漢語言文字的規範和健康發展而努力,使我們的出版物可以為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服務。

(作者單位:山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類書稿的編輯要點
    為了提高傳統文化類圖書的編校質量,本文從引文核對、譯文推敲、出處核查、地名人名查證、人物服裝研究、器具質地樣式考察等方面著手,對做好傳統文化類書稿的編輯工作做簡要梳理。傳統文化類書稿不可避免地引用原文。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時會憑自己的記憶寫下引文,有時會以網上的內容作為引文依據。
  • 立志讀書會:教你如何用精煉的寫作方法使你的拆書稿得到編輯青睞
    導語: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並不是拆書稿精華提煉,因為關於精華提煉的部分我們之前在其他的文章中講過,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將複雜的問題用最簡短的文字或是一句話來表述清楚,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你的過稿率。如果我們可以用一段話將複雜問題表述清楚,你在平臺編輯那裡的過稿率是90%。
  • 想寫能賺錢的拆書稿,先來看看編輯對寫作人都有哪些要求吧!
    有時拆一本書,編輯會給一些時間限制,比如拿到一本書之後,要在十天以內寫完聽書稿或是拆書稿。那就需要比較高效的學習能力,不僅要把這本書看完,還要把書中的精華用自己的語言寫成稿件。第三,總結提煉能力強,能快速提煉一本書的精華。不管是拆書稿還是聽書稿,都是在原書的基礎上進行再次創作。
  • 立志讀書會:拆書稿是電視連續劇,講書稿是電影!
    電視連續劇最大的作用就是黏住用戶90年代還沒有今天的網絡電視,如果我們想看一部分電視連續劇,就只能乖乖的守在電視機前,電視臺想幾點播放,就幾點播放,觀眾沒有時間選擇權,如果到時間沒有看到,對不起,送你兩個字——活該!
  • 講書稿寫作方法和邏輯思維訓練要點
    如何寫講書稿今天李老師用自己解讀的2個實例給大家做了詳細的分析,一個是小說《圍城》,一個是方法類講書稿《學習之道》。寫講書稿涉及三個要素:主題、觀點、方法論(案例或者故事情節)首先如何確定主題呢?時間和空間就是故事情節都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可以對應到寫講書稿中。再考慮什麼樣的故事情節能夠匹配哪個話題?在分析的過程中,要用這四個要素檢查自己文章的邏輯性,推敲自己提出的觀點和方法論與這個案例是不是匹配,這也是展現你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寫作如何打基礎?
  • 拆書稿和聽書稿,把你讀過的書變成錢
    聽書稿也是有一定的寫作套路和固定的格式要求的,根據寫作套路,你也能成為大平臺的籤約作者,通過寫作月入過萬。共讀和聽書已經成為很多人讀書的方式,因此拆解稿和聽書稿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拆解稿和聽書稿的寫作非常容易上手,因為我們不用擔心沒有東西可以寫,只要能夠讀懂一本書,根據書中的內容進行再創作和加工,加上自己的解讀,就可以完成一篇稿子。拆解稿和聽書稿的寫作有以下五點優勢。第一,倒逼我們閱讀。
  • 想寫拆書稿,先看完這篇文章
    人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自己根本不懂什麼是拆書稿,也沒有寫過拆書稿,就算有很多平臺在徵稿,那又有什麼用呢?海爾集團的總裁張瑞面說過這樣的話,「知識就好比一把裝備精美的獵槍,但是如果你不會使用,就像獵物來了卻不會扣動扳機」。
  • 我的五天拆書稿學習之旅,拆書稿的入門知識都在這裡
    第一天:學習了什麼是拆書稿拆書稿就是能讓別人在短時間內明白一本書的要點與精華的文章,寫作拆書稿不必一定要華美的詞句,重要的是通俗易懂,可能就是大白話。課後老師布置了篇作業,題目叫《我與寫作》,通過這篇作業大家思考回顧,會發現寫作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都曾寫作過,寫作沒有那麼高深,寫作曾是我們的夢想。
  • 期刊編輯:論文寫作應在這5方面下功夫!
    從學術期刊編輯的視角看,論文的寫作應在選題、作者簡介、摘要、參考文獻和語言等方面狠下工夫。作者對要投稿的學術期刊應有一定的了解,克服盲目性,增強針對性。參考文獻應規範、真實、準確,既體現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也要體現作者治學態度的誠實、嚴謹;既要註明出處,又不能變相抄襲、剽竊。論文寫作應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要生動、簡潔,不能把簡單的事情說複雜、把誰都明白的道理弄得不明白。撰寫學術論文這對於從事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幾乎成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
  • 非處方藥,孕婦也應慎用
    作者:裘影萍 編輯:初夏 處方藥,是指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 孕婦使用非處方藥應謹慎 很多患者以為,非處方藥無需處方,可放心大膽服用,其實非處方藥對特殊人群來說,也應慎用。
  • 出版社編輯工作流程(詳解)
    其中,「讀者對象(包括機構對象)」項表述必須具體,如「(六年級)小學生」「(八年級)初中生」「高考文科考生」「語言文字專業研究生」「崑曲愛好者和研究者」「唐詩(杜詩)研究者」「大學圖書館和中文系資料室」「中學圖書館/資料室」,不宜出現「中等文化以上讀者」之類的表述。「內容提要」項應扼要介紹本書主要內容,突出其區別於同類圖書的特點(賣點)。對於學術著作,要指出其學術特色和學術地位。
  • Day5拆書稿寫作第三個環節:如何添磚加瓦,並把這個房子裝修好
    今天是5天訓練營的第五天,今天學習的是拆書稿的第三個環節:如何添磚加瓦,並把這個房子裝修好。拆書稿的三個步驟分別是,第一步是把書讀懂;第二步是把書的要點找出來;第三步是結合自己的體會,把你的理解寫成文章。今天學習的是第三步。
  • 拆書稿和聽書稿,有哪些創作技巧?
    拆書稿的模板只是給大家一種拆書稿的思路,不同的平臺對內容要求不一樣。虛構類書籍拆書稿的模板大致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用倍速閱讀法把書讀兩遍,對書有一個基本了解。一般「敘」30%、「議」70%02 聽書稿的創作心法是什麼什麼是聽書稿?聽書稿是一種音頻和文字結合的產品,是目前市場需要比較大,也是最受歡迎的讀書產品。聽書稿是精讀完一本書後,用一篇文章5000-10000字的篇幅,講清楚一本書的核心內容,並且還要講得生動有趣。
  • 男性應慎用的藥物有哪些
    藥品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會接觸要的東西,但是專家提醒:有幾類藥物男性應謹慎服用,以免「絕後」。那麼男性應慎用哪些藥物呢?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問題都不是很清楚,為了幫助大家接觸疑惑,下面專家為大家介紹了幾類男性應慎用的藥物。一、影響射精的藥物。如治理高血壓的呱乙啶、甲硫達嗪等藥物均可使服藥者射精量減少,甚至不射精。
  • 學術期刊編輯視角中的論文寫作
    從學術期刊編輯的視角看,論文的寫作應在選題、作者簡介、摘要、參考文獻和語言等方面狠下工夫。
  • 學寫拆書稿的體會
    不知不覺,學習寫拆書稿已經五天了,在這五天裡收穫了很多,也輸出了知識,這正是我想要的不僅要輸入,還要保持輸出!從閱讀到寫作,這是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學會快速閱讀並且結合思維導圖可以記住一本書的要點,一本十幾萬字的書也可以變成幾百幾千字,用自己的進行總結,保持一個輸出的狀態。
  • 你問我如何寫拆書稿
    周六下午我在公眾號後臺看到一位書友的長信息,她問我某某讀書變現訓練營是否值得報名,有沒有拆書稿的寫作格式等問題。由於時間超時無法回復了,就寫一篇文章來說說如何寫拆書稿吧,希望對她有幫助。這類文章我雖不寫了,但還記得基本寫法,正好趁著周末梳理一次,也許對更多的人有用。為了表達更自然,在此我就以與第二人稱對話的方式寫下去。
  • 加溼器不可直接用自來水 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但使用加溼器很有講究,關節炎、糖尿病的患者要慎用空氣加溼器;不能直接將自來水加入加溼器,自來水所含的水鹼會影響加溼器使用壽命。11月19日《午間視野》節目播出「加溼器不可直接用自來水 糖尿病患者應慎用」,以下為文字實錄:主持人:有的時候,一些朋友在供暖會覺得一覺醒來口乾舌燥,買一個加溼器增加室內的溼度很不錯,不過得提醒您怎麼用加溼器很有講究。
  • 寫拆書稿月入過萬,可為什麼很多人的投稿被退回,原因只有這2點
    拆書稿被知識付費平臺抄火了,平臺需要各類稿件,線下一群夢想發財的人加入拆書稿撰寫大軍,斜槓青年們更想通過業餘時間的寫作來實現財務自由,可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非專業投稿人被編輯啪啪打臉,辛辛苦苦寫的稿件被退回,讓很多想通過寫拆書稿來賺錢的人苦不堪言,最終不得不放棄拆書稿的寫作,其實被編輯退稿就是這2點沒有做好,今天我們就退稿原因做一分析
  • 編輯如何提高政治素養
    出版社在討論選題時,就應把這個問題放在首位,不能等人家來考核時才想到社會效益問題。  書同:我們已經轉制為企業,已經上市了,應該重點考核的是經濟效益吧?   黃書元:轉企上市是為了把出版事業做得更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