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如期而至,最近陸續有新初二的同學留言說壓力非常大,因為大家對「初二現象」心生忌憚,誰都不希望在升入初三前的關鍵階段出現成績下滑的問題。對於同學們提到的學習壓力,我覺得並不是什麼壞事,因為壓力可以幫助同學們重視目前所處的學習階段,並付諸努力,更好地激發潛能,但是每位同學的抗壓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各不相同,如果壓力過大又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反而不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在這裡,我想就如何正視初二階段的學習壓力談幾點個人想法。
很多同學比較擔心無法適應初二階段的學習難度,其實,初中的學習以基礎知識為主,所以,知識點本身的難度並不大,完全在同學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大家不必過於擔心。至於題目的難度,其實,大部分初中階段的考試(包括中考)以中等難度的題目為主,這類題目的難度主要來自於四方面:第一、題目提供的條件複雜,涉及的知識點多;第二、題目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含有一些隱藏的條件;第三、題目涉及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或含有一些迷惑性的條件;第四、題目的最後結果容易出現漏解或多解的情況。只要同學們理解並掌握所有的基礎知識點,能正確區分知識點間的聯繫和區別,就不會被題目中的條件所蒙蔽,能一眼看穿題目真正考核的知識點,並運用知識點進行推理分析,每一步都做到有理有據,直至求得正確結果。
所以,同學們必須腳踏實地學習各科的基礎知識點,並結合做基礎難度的題目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就能打下紮實的基本功。在此基礎上,同學們還要循序漸進地提升解題難度,尤其要關注推理分析的過程,學會總結運用知識點解題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輕鬆應對中等難度的題目,在各類考試中有不錯的表現。當然,學有餘力的同學還要作進一步的拓展,探索解題技巧,創新解題思路,不斷突破自我,為戰勝中考的壓軸題奮力一搏。
大部分同學都能在開學初保持認真踏實、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但是一段時間下來,有的同學就會因為成績不見起色而陷入鬆弛或洩氣的狀態,尤其在遭遇考試失利時,更加容易出現自暴自棄的問題。其實,學習是個積累的過程,同學們在初二階段出現成績下滑的原因不僅與新知識點的學習情況有關,還與初一甚至小學階段的學習基礎有關,當然,學習方法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同學們不要寄希望於在學習上收穫立竿見影的效果,學習成績的提高必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衡量初中階段學習情況的最終標準是中考成績,只有持之以恆地付出努力,哪怕在低谷期也能堅持奮鬥不息,努力尋求出路的同學,才能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所以,同學們在出現成績停滯不前或下滑時,必須仔細分析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是學習基礎薄弱所致,則要在學習新知識點的同時,對存在問題的已學知識點進行複習鞏固,尤其要注意錯題本的利用,除了要每天整理錯題本,儘可能全面地把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集中起來,還要定期對錯題本上的題進行反覆地練習,這樣就能達到查漏補缺、鞏固提升的目的。如果是學習方法不當所致,則要從每個學習環節入手進行調整,尤其要關注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的互相促進作用,只有提高聽課效率,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作業,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只有充分利用自主學習的時間,進行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老師課上傳授的知識點。
新學期的序幕即將拉開,所有同學重新站在了新的起跑線,雖然初二階段的比拼非常殘酷,同學們將要面臨各種挑戰,但是,這些挑戰都不是無法戰勝的困難,只要同學們化壓力為動力,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習上的主動性,持之以恆地付出努力,就能在初二階段收穫不錯的學習成績,為即將到來的中考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