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優勢所在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總結黨領導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第一次全面系統概括了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深刻揭示了黨領導人民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的深層奧秘,深刻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能、為什麼行、為什麼好的歷史之問。

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最大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在諸多特色、優勢中,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的這種領導地位,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由於黨在長期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奮鬥中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確立的,因而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真誠擁戴。在制度安排上,黨的領導貫穿體現於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各個方面。實踐深刻表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是同一歷史過程的辯證統一體,兩者相互依存,須臾不可分割。新中國70多年的奮鬥歷程深刻表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堅持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全黨、團結人民,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顯著優勢的第一條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這鮮明回答了領導核心、旗幟、道路、方向等制度體系中最根本問題,在制度層面把黨、國家、社會主義事業有機統一起來,揭示了社會主義國家治理和無產階級政黨的內在聯繫,表明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水平。

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根本屬性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堅持社會主義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都是為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法制保障。顯著優勢的第二條明確,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繫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第三條明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深刻闡明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關係,表明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彰顯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性質,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發展什麼樣的民主政治、怎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等重大問題,明確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根本遵循。

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治理效能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從社會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從改革開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億萬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以主人翁的姿態,滿懷豪情地投身社會主義事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創造性地發展完善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生產力迅猛發展,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歷史充分證明,以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國家制度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係,發展充滿活力的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促進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促進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促進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顯著優勢的第四、第五、第六條強調,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蘊含著新中國70多年來國家治理的豐富歷史內涵和寶貴經驗,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促進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制度密碼。

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動力支撐和活力之源

改革創新是黨和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團結帶領人民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破除阻礙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一部改革開放史,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史。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充滿生機活力的顯著優勢,深刻揭示了改革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重要動力支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色。人才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是治國理政的根本性資源。衡量一種國家制度是否具有優勢,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看它能否廣納群賢,用制度機制把各方面優秀人才聚集起來,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彰顯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組織制度和人才戰略上的特點,從制度機制上揭示了社會主義事業始終保持蓬勃活力的奧秘。

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價值觀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根據我國傳統、現實國情和長期治理經驗,創造性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創造了不同於歷史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治理模式。我們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寄託著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凝結著黨和人民長期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繼承和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深刻反映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體現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彰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保障和根本利益所在

順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要有堅強有力的保障,必須堅決捍衛國家根本利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關係我軍性質和宗旨、關係社會主義前途命運、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闡明了人民軍隊區別於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彰顯了人民軍隊的立軍之本和建軍之魂。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反映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一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對人類命運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

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涵蓋了內政外交國防、治國治黨治軍等各個領域,它總結歷史,回答現實,指明未來,既是對過去國家治理經驗的科學總結,也闡明了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為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據,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充分自信。堅持和發揮好顯著優勢,必須堅定製度自信,保持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同時,這些顯著優勢不是機械的、靜止的,而是一個開放發展的系統。必須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適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要求,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不斷豐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達到更高水平。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一級巡視員〕

(來源:學習時報)

相關焦點

  • 要點問答: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今日推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要點問答。如何理解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實踐證明,是以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使社會主義中國不斷強大起來,國家不斷發展進步的偉大實踐,又鍛鍊和成熟了我們偉大的黨。堅持和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
  •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彰顯鄉村振興...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制度基礎和政治穩定前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不是憑空得來的,是在黨近100年的堅強帶領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發展歷程中,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探索創新中逐漸形成、完善和發展起來的。
  • ...堅持和發揮制度優勢,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國家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交通成就的根本保障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時俱進,深化改革,不斷完善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交通運輸建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最根本保障,是我國呈現給世界的交通運輸發展「中國經驗」。
  •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優勢的五個基本特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出五個基本特性。一是堅定的戰略導向性。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鬥的目標。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總起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黨和人民長期奮鬥、接力探索、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我們必須倍加珍惜,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
  • ...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文章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也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宣言書。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2020年1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文章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也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宣言書。
  • 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
    新時代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新中國成立70餘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持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日益凸顯。
  • ...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百名專家談中國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任務和舉措,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民生、民族團結、外事、「一國兩制」、軍事等各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熟定型程度,取決於制度的優越性能否充分展現。法律是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制度的最高形態。能否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把法律這套規則體系轉化成治理效能,將直接關係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
  •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
    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
    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 發揮制度優勢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已經在新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展現出顯著優勢,為黨領導人民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提供了堅強的制度支撐和治理保障。
  •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特徵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所具有的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之一就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繫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這一顯著優勢體現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特徵,也體現出這一制度強大持久的生命力,這一制度保障我國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蹟。
  • 【中國穩健前行】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歷史文化根基(下)(2)
    【中國穩健前行】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歷史文化根基(下)(2)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中央遴選,北京遴選,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激發制度活力 加快建設現代化治理體系
    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 習近平: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體系 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
    習近平強調,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位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他強調,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所以能夠有力推進,根本原因是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發揮了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
  • 正確理解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對這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不能作並列式的簡單理解,而應從歷史維度、結構維度、價值維度進行進一步的系統把握與深入闡發。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這三個方面的優勢分別涉及發展的依靠主體、發展的經濟基礎、發展的實踐原則。再次,制度的保障優勢。
  • 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
    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根本政治制度優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並對新形勢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提出總體要求、指明前進方向。
  • 黨的領導制度的獨特優勢、鮮明特點與治理效能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中的保證國家治理中人民主體地位的各項制度,能夠保證人民群眾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了解黨情國情,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對黨的活動進行監督。(五)具有促進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升的獨特優勢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直接決定和影響國家治理能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也必然集中體現在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上。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中的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制度,有力推動著各級黨員幹部在思想政治素養、科學文化素質和工作本領不斷提升,進而確保黨的領導更加適應現實要求。
  • 將制度優勢轉化為生態環境治理效能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突出強調了制度體系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作用,明確界定劃分了「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資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態保護和修複製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四大類基礎性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並在具體執行和操作層面對這四大類基礎性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作了具體規定,構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