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制度優勢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2020-12-15 人民網

在一定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穩定的根本制度,是推動歷史沿著某條道路前進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關鍵因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已經在新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展現出顯著優勢,為黨領導人民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提供了堅強的制度支撐和治理保障。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來制度建設的成就和經驗,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深刻回答新時代我國制度建設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的重大問題。在我們黨已經明確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基礎上作出一系列新概括,部署了推進位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朝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標不斷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具有強大的創新創造力,讓中國能夠始終踏準時代節拍、跟上時代變化,讓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國家競爭本質是制度和治理體系的競爭,社會進步本質是制度和治理體系的改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認真解答的重大課題,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質要求,是為社會主義中國在世界範圍內贏得更大優勢的內在需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悠久的東方文明古國,不僅要成功實現制度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還要努力形成獨特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用中國實踐打破西方國家的「制度霸權」「話語霸權」。

知優勢方能揚優勢,揚優勢才能固根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其內在的邏輯要求。

一是以政治性、價值性、民族性為鮮明底色,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最本質的政治屬性,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最深厚的價值屬性,堅持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傳統這個最鮮明的民族屬性。

二是以法治化、科學化、民主化為基本準則,實現制度法治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實現制度科學化,不斷提高制度和治理體系的科學化水平,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實現制度民主化,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三是以包容力、創新力、執行力為重要要求,切實增強制度包容力、制度創新力、制度執行力。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現代化社會是一個高度複雜、不斷變革、異常精細的社會。評價制度體系是否具有現代化水平,關鍵要看是否具有適應複雜社會的包容力、適應變革社會的創新力、適應精細社會的執行力。

堅持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堅持「制度剛性」,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堅決杜絕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把制度當「稻草人」擺設等現象。

(作者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相關焦點

  • ...堅持和發揮制度優勢,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直接原因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製造、建設、運營統一規劃,中央和地方一起抓;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能將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通過不斷優化交通運輸管理的政府職責體系,釐清政府與市場關係,理順中央和地方事權,將制度優勢轉化為交通運輸領域的國家治理效能。
  • 辯證認識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區域治理現代化的關係
    統籌推進區域治理現代化具有必要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內容提出來的,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目標取向的,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因此,統籌推進區域治理能力現代化既要體現現代社會對國家治理的一般要求,又要與我國區域發展的特殊要求相適應。從實際情況來看,統籌推進區域治理現代化十分必要,這是由不同區域的發展實際所決定的。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  這次全會聽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報告,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黨中央決定用一次全會就這個重大問題進行研究部署,是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全面考量,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
  • ...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0年1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陳一新:「五治」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方式
    厚植國家治理優勢,需要堅強的政治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實現有效國家治理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2020年1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文章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也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宣言書。
  •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的總體要求和總體目標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第一次全面總結、系統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制度奧秘和治理奧秘;第一次完整深刻論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各方面必須堅持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第一次對於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作出了頂層設計、全面部署;
  • ...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百名專家談中國制度)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熟定型程度,取決於制度的優越性能否充分展現。法律是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制度的最高形態。能否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把法律這套規則體系轉化成治理效能,將直接關係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我國是有14億人口的大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國情複雜,我們黨在這樣一個大國執政,要保證國家統一、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需要秉持法律這個準繩、用好法治這個方式。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提高我們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
  • 充分發揮政府作用推進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9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深入推進我國金融領域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 加快推進幹部教育培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對新時代做好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這一論斷,揭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作用,也揭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把握的正確方向。
  • 深讀|什麼是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現代化,怎樣治理社會主義國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圍繞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主題,為全黨確立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任務。這一宏偉戰略,一方面的重點在於完善國家制度,另一方面的重點在於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標示出中國未來三十年的發展大勢,描繪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藍圖。
  • 人民日報學習連線:怎樣理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這一總目標中,大家對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比較熟悉,而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夠了解。那麼,應該怎樣理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呢?
  • 協同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時強調,繼承和發揚黨管農村工作優良傳統、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堅持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作為主攻方向」。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③ | 堅持和發揮制度優勢,推進交通運輸...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重大命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面向未來,更要清晰認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原則與主要思路,使之成為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指導和主要依據。同時,也必須緊緊把握和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性,使行業改革符合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顯著提高支撐和保障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的能力。也可率先對一些好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方向進行探索實踐,為國家治理積累寶貴經驗借鑑。
  •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彰顯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軸,進一步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為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了制度發展方向,對新時代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 【解讀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王曉霞:堅定製度自信 推進國家治理...
    津雲新媒體與天津市社科聯聯合推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家訪談節目。今天,節目邀請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王曉霞教授圍繞「堅定製度自信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我們解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召開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召開張軍表示共同把彰顯人民意願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利好」有哪些?如何進一步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9月4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聯合舉辦的「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在京召開。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開幕會上致辭時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司法實務界與法學理論界關注的問題進行交流。
  • 信息化、智能化推進監獄治理現代化實現路徑的思考
    陝西省安康監獄   張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提升到新的歷史高度。《決定》指出,「建立健全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