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1、秋招和春招的區別和招聘規模比較
2、歷年考研人數與錄取統計,要做兩手準備
3、研究生招生人數統計,不要盲目考研
4、雙屆畢業生疊加,千萬畢業生就業,就業壓力大
5、更多資料,助您順利求職
校招季每天數千家企業發布招聘信息,數十萬的招聘崗位虛席以待。
優質就業渠道(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行業頭部企業),大約能夠提供120~150萬,普通企業大約300-400萬職位(規模企業數十萬家單位),約400-500萬的校招職位等您應聘。
考研的應屆生,往往由於時間原因,可能會一心考研,而放棄秋招的機會。 可能失去進入體制內企業的機會(不是所有企業都有春招的,珍惜應屆生身份)。
大中型企業一般通過秋招接納應屆生,補充新鮮血液。部分央企和大型企業可能既有秋招,也有春招。
但春招一般屬於補錄,秋招規模遠遠大於春招。以建設銀行2019-2021年校招人數及招聘公告為例:
建設銀行秋招和春招的招聘規模比較
建設銀行招聘 人數
2021年秋招 15000+
2020年春招 3750
2020年秋招 13731
2019年春招 2870
秋招的規模是春招的數倍,春招往往是考研失利的應屆生密集就業階段,競爭很激烈。
由於就業壓力,每年的考研人數不斷增加,雖然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錄取比例不斷降低(平均達到4:1,熱門院校和專業,往往幾十比一。相對來說是低概率事件,因此要做兩手準備,給自己多個選擇。)
因此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輕易放棄秋招機會。
研究生報名人數和錄取比,來源於中國教育在線
絕大多數人的考研動機是為了好就業。儘管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決定是否考研,不要盲目考研。尤其是就業前景不好的專業。讀研後的就業不一定好轉,往往還會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界。
近幾年研究生招生人數,來源於網絡
今年主要針對應屆生的招聘,2020屆未就業和2021屆應屆生都可參加。
就業壓力大,尤其是公務員、事業單位、熱門行業和企業,競爭尤為激烈。
2020屆未就業和2021屆應屆,雙屆疊加壓力下,千萬畢業生就業。
2020屆未就業(約30%,接近250~300萬)、2021屆應屆(博士約9萬,碩士80萬,本科400萬(含專升本)、專科350萬,海歸20-30萬)。
珍惜應屆生身份,不要錯過秋招約400-500萬的校招職位。
本人整理了適合所有求職場景的求職相關資料(企業招聘),包含熱門行業和普通企業。也適合普通院校,非熱門專業的應屆生,適合所有學歷層次:研究生、本科、專科。
希望能幫助到您,緩解就業壓力,成功求職。所有的資料免費下載。
點擊「了解更多」,通過本司網站獲取下載地址,內容存放在百度網盤上(需要百度帳號)。
了解更多:升技在線 求職指南資料免費下載
秋招求職指南資料
熱門央企求職指南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