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產教協同育人國家級交流平臺 首次校地共建的「大創年會」在...

2020-12-20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郭端宇 通訊員 陳婧)10月11日至1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浙江省教育廳、浙江工業大學和德清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以下簡稱大創年會)於德清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大創年會」是首次由校地共商共建的一場盛會,也是浙江工業大學莫幹山校區自交接以來,第一次與德清縣校地共同承辦的高量級會議。

  本次年會的主題為「初心 使命 創未來」,自籌備以來,共收悉部屬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推薦項目873項,其中,學術論文403篇,展示項目371項,創業推介項目99項。

  經過相關學科專家初評、「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協作組複選,遴選出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的學術論文188篇,創新創業展示項目203項,創業推介項目51項,共計442項。

  浙江省共有13個項目,其中創新論文項目5項、創新展示項目6個、創業推薦項目2項,參賽高校共計298所。

  大咖雲集,共話創新創業

  在12日的大會開幕式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在致辭中指出,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是「教育」,「要」在結合,「重」在實踐,「貴」在歷練,要把創業創新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和勞動教育有機結合。

  德清縣縣委書記王琴英表示,本次年會的順利召開意義非凡,德清縣將進以此為契機一步堅定改革創新的初心,進一步拓寬趕超發展的路徑,進一步搭建交流合作的橋梁。

  浙江工業大學校長李小年介紹了浙江工業大學的基本情況以及學校的創新創業形勢。他表示,浙江工業大學一直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推動創新」的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理念,逐步形成了校本特色的雙創教育成果。

  以「創」為名,新意顯於細節

  以「創業創新」為主題,本屆大創年會也體現出了許多新意。

  「綠色」「智能」「暖心」是本屆「大創年會」的幾大關鍵詞:論文無紙化、現場不提供紙杯、全會場實行垃圾分類等做法,將綠色、低碳理念貫徹全程,實現「大創年會」無紙辦會;為每一位參會師生提供智能身份識別,實現「大創年會」無感體驗;傳承浙工大承接G20峰會、「網際網路+」大會和聯合國地理信息大會高品質志願服務,實現「大創年會」無憂暢行。

  此外,本屆「大創年會」實現線上線下全聯通,參會作品和論文在線展示,全程直播交流互動,打造一場不落幕的「大創年會」。

  回歸生活,傳遞創新精神

  開幕式結束後,現場舉行了創新項目展示、創新論壇和創業項目推介等三個板塊的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師生向參觀者展示創新成果、闡述創新理論。

  在創新項目展示的現場,記者觀察到,除了專業知識理論方面的創新以外,不少高校將創新的定位在日常生活中。

  如東道主浙江工業大學從城市生活中的停車問題得到靈感,設計了一套立體停車系統;溫州大學的新型洗鞋機也讓不少參觀者駐足;北京郵電大學基於VR技術,為「宅男宅女們」設計了一款室內單車健身遊戲;西安交通大學「菠蘿大力士」的項目甚至將小小的水果作為了主角......如此富有生活氣息和趣味性的創新項目讓許多在場的嘉賓體會到,創新並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等你發現。

  在現場,還有不少身著校服的高中生也被哥哥姐姐們的創意深深地吸引。來自德清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特地組織學生來參觀,同學們都表示,對於接受職業教育的他們來說,創新與創業是未來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向大學生哥哥姐姐們學習經驗,能對我以後的學習有一定的啟發。」

  據悉,作為教育部於2007年啟動並持續推進的一項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創新創業人才基礎培養工程,「國創計劃」堅持「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至今已累計資助26萬個國家級項目,內容覆蓋全部學科門類,覆蓋近千所高校,參與學生106萬人,支持經費近43億元。

  「大創年會」是依託「國創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動,是全國高校本科教學改革中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學生參與最多、水平最高的盛會之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大會承辦方浙江工業大學)

相關焦點

  • ...十二屆大創年會獲「最佳創業項目」獎並直接晉級2020年「網際網路...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7日電(張東巖 郭旭超)10月11日至13日,以「初心、使命、創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簡稱大創年會)在浙江工業大學莫幹山校區舉行經過層層選拔與激烈角逐,我校推薦的2項創新訓練項目、1項創業實踐項目入圍本次年會參展,其中 「小型水面清潔機器人」的項目獲得本屆大創年會「最佳創業項目」獎,並直接晉級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大創年會是依託「國創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動,是全國高校本科教學改革中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學生參與最多、水平最高的盛會之一。
  • 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1月23日,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梧桐語問學中心問道廳舉行。華為副總裁馬海旭、副校長許曉東參加活動。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科是「雙一流」建設學科,是我國重要的信息產業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著力打造計算機領域國際一流的人才培養平臺、科學研究平臺和社會服務基地。
  • 服務地方需求,引領產教融合,深化協同育人 ——訪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校企、校地協同培養一流工程師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關,短期內實現了研究生教育高質量與強特色的互促發展。  緊緊圍繞地方創新需求,推動校地協同發展,培育佛科院研究生教育的「佛山品位」。郝志峰介紹說,圍繞佛山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製造業對一流工程師以及自主研發硬核技術的迫切需要,學校不斷優化學位點布局,新增學位點與佛山主體產業契合度達60%,專業碩士招生計劃數佔比82%,每年專碩招生增加數30%以上。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金剛 通訊員 馬曉敏 許文豪 劉偉東為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協同育人,12月11日,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杭職院教師節發力,建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新平臺
    在今年教師節,杭職院發力,表示將建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新平臺。杭職院已收到多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訂單,現場分別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友嘉實業集團、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紡聯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許村鎮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將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召開首次產教融合大會
    ,著力打造大學與城市發展共同體;三是要狠抓工作落實,努力實現政府、企業、高校互利共贏;四是希望學校能夠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結合廣東產業資源、區域經濟優勢和企業比較優勢,將產教融合工作不斷推向深入,省總工會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 重慶理工大學強化協同育人聚力新工科人才培養
    重慶理工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和重慶市重大戰略部署,傳承發揚「工以建國、技以利工」的紅色兵工基因,堅持市場導向、需求導向,強化協同育人,努力培養新興工程科技人才,推動實現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養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一是強化協同育人基地建設。
  • 北郵-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揭牌
    1月8日下午,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永、副校長孫洪祥、副校長徐坤,華為中國區副總裁強華,北京政企業務部副總經理羅華,雙方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教務處處長王衛東主持。
  • 「雙高校」杭職院教師節發力 搭建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新平臺
    去年底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國家「雙高」計劃)的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在今年教師節收到多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訂單,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與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共建「杭職院西奧電梯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開展科技研發,進行技術難題攻關;與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惠成新材料杭州研究院」,捐贈設立「惠成基金」,為學校教師課題研究提供支持;與中紡聯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共建「國家毛針織人才培訓中心」,搭建產教創融對接和人才交流平臺;與許村鎮人民政府共建人才培養基地,校地協同共建育人平臺,探索校地「政、產、學、研」合作機制。
  • 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1月8日下午,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喬建永、副校長孫洪祥、副校長徐坤,華為中國區副總裁強華,北京政企業務部副總經理羅華,雙方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教務處處長王衛東主持。
  • 藉機制創新之引擎 領跑產教協同育人實踐
    作者:浙江萬裡學院 徐玲、孟祥霞服務地方經濟轉型需求,輸送理論基礎紮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並有較強的運用、推廣、轉換能力的人才一直是浙江萬裡學院商學院(下稱學院)的辦學目標,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是其行之有效的培養途徑和必由之路。
  • 中國海洋大學與華為籤約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中國海洋大學與華為籤約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http://www.huaue.com  2021年1月8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籤約儀式舉行
    12月14日,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八裡臺校區舉行。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王新生,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雲與計算BG副總裁張順茂,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常勝、華為天津代表處總經理許超出席。
  • 雲南工商學院3年獲批77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雲南本科...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下發了《關於公布2019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教高司函〔2020〕6號),其中,雲南工商學院獲批9項。  雲南工商學院高度重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工作,重視與企業的產學研深化合作,學校長期以來堅持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探索多樣化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強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建設學校協同育人新機制,強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平臺構建,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
  • 產教融合 賦能高質量發展--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打造校企合作「3+3」模式
    需求導向倒逼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結合學校特色,完善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模式,探索並打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3+3」新模式,旨在提升德技並修「旅商特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實現學校高質量、高速度發展。
  • 我校3項國家級大創項目成功入選第十二屆大創年會居全國高校前列
    西工大新聞網9月20日電(王鑫)近日,教育部公示了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的參展項目,來自全國290所高校共計873項國家級大創項目參加了遴選,我校推薦的2項創新訓練項目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是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最高水平會議,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中覆蓋面廣、影響面大。該會議自2006年首次舉辦以來,至今已是第十二屆。今年我校3項國家級大創項目入選本次年會,是我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也是「做中學」精神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的深度貫徹的效果。
  • 2020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舉行 華為應邀致辭並獲獎
    此外,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還為在疫情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頒發感謝狀,華為公司亦獲此殊榮。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加快推進「四新」建設,引領本科教育全面振興,教育部連續多年組織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 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2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徐匯校區逸夫樓舉行,我校副校長王慧鋒和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分别致辭。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華為上海研究所相關領導,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侍洪波、教務處及信息辦負責人、相關學院教學副院長,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的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助力高質量發展
    學校之所以舉辦這麼有儀式感的結對,是為了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全面對接。  在職業教育從求量向求質轉變的今天,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強化產教融合,正是高職院校謀求發展的動力所在。校企雙方整合優質資源,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 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推進協同育人 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
    籤約儀式現場 戴陽攝 人民網訊 為響應教育部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推進協同育人,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2019年9月16日,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校召開成都華棲雲科技有限公司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