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郭端宇 通訊員 陳婧)10月11日至1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浙江省教育廳、浙江工業大學和德清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以下簡稱大創年會)於德清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大創年會」是首次由校地共商共建的一場盛會,也是浙江工業大學莫幹山校區自交接以來,第一次與德清縣校地共同承辦的高量級會議。
本次年會的主題為「初心 使命 創未來」,自籌備以來,共收悉部屬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推薦項目873項,其中,學術論文403篇,展示項目371項,創業推介項目99項。
經過相關學科專家初評、「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協作組複選,遴選出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的學術論文188篇,創新創業展示項目203項,創業推介項目51項,共計442項。
浙江省共有13個項目,其中創新論文項目5項、創新展示項目6個、創業推薦項目2項,參賽高校共計298所。
大咖雲集,共話創新創業
在12日的大會開幕式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在致辭中指出,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是「教育」,「要」在結合,「重」在實踐,「貴」在歷練,要把創業創新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和勞動教育有機結合。
德清縣縣委書記王琴英表示,本次年會的順利召開意義非凡,德清縣將進以此為契機一步堅定改革創新的初心,進一步拓寬趕超發展的路徑,進一步搭建交流合作的橋梁。
浙江工業大學校長李小年介紹了浙江工業大學的基本情況以及學校的創新創業形勢。他表示,浙江工業大學一直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推動創新」的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理念,逐步形成了校本特色的雙創教育成果。
以「創」為名,新意顯於細節
以「創業創新」為主題,本屆大創年會也體現出了許多新意。
「綠色」「智能」「暖心」是本屆「大創年會」的幾大關鍵詞:論文無紙化、現場不提供紙杯、全會場實行垃圾分類等做法,將綠色、低碳理念貫徹全程,實現「大創年會」無紙辦會;為每一位參會師生提供智能身份識別,實現「大創年會」無感體驗;傳承浙工大承接G20峰會、「網際網路+」大會和聯合國地理信息大會高品質志願服務,實現「大創年會」無憂暢行。
此外,本屆「大創年會」實現線上線下全聯通,參會作品和論文在線展示,全程直播交流互動,打造一場不落幕的「大創年會」。
回歸生活,傳遞創新精神
開幕式結束後,現場舉行了創新項目展示、創新論壇和創業項目推介等三個板塊的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師生向參觀者展示創新成果、闡述創新理論。
在創新項目展示的現場,記者觀察到,除了專業知識理論方面的創新以外,不少高校將創新的定位在日常生活中。
如東道主浙江工業大學從城市生活中的停車問題得到靈感,設計了一套立體停車系統;溫州大學的新型洗鞋機也讓不少參觀者駐足;北京郵電大學基於VR技術,為「宅男宅女們」設計了一款室內單車健身遊戲;西安交通大學「菠蘿大力士」的項目甚至將小小的水果作為了主角......如此富有生活氣息和趣味性的創新項目讓許多在場的嘉賓體會到,創新並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等你發現。
在現場,還有不少身著校服的高中生也被哥哥姐姐們的創意深深地吸引。來自德清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特地組織學生來參觀,同學們都表示,對於接受職業教育的他們來說,創新與創業是未來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向大學生哥哥姐姐們學習經驗,能對我以後的學習有一定的啟發。」
據悉,作為教育部於2007年啟動並持續推進的一項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創新創業人才基礎培養工程,「國創計劃」堅持「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至今已累計資助26萬個國家級項目,內容覆蓋全部學科門類,覆蓋近千所高校,參與學生106萬人,支持經費近43億元。
「大創年會」是依託「國創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動,是全國高校本科教學改革中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學生參與最多、水平最高的盛會之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大會承辦方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