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地方需求,引領產教融合,深化協同育人 ——訪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2020-12-22 光明網

  29日,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作為全省三所高校之一,在大會上作經驗介紹。研究生培養教育有何獨到之處?記者採訪了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校長郝志峰。

  該校研究生教育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四為」方針,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發展主線,瞄準產業前沿和關鍵技術,依託省、市共建佛山基地,貫通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途徑,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與行業對接,校企、校地協同培養一流工程師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關,短期內實現了研究生教育高質量與強特色的互促發展。學校在校研究生規模從35人快速增長至1300多人,畢業生超過 7成留在佛山發展。

  緊緊圍繞地方創新需求,推動校地協同發展,培育佛科院研究生教育的「佛山品位」。郝志峰介紹說,圍繞佛山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製造業對一流工程師以及自主研發硬核技術的迫切需要,學校不斷優化學位點布局,新增學位點與佛山主體產業契合度達60%,專業碩士招生計劃數佔比82%,每年專碩招生增加數30%以上。同時,提前布局培育建設氫能、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佛山新興產業相關學位點,為地方新興產業提供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以及智力支撐。此外,學校與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以及佛山雲浮氫能基地、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實施高端人才互聘,聘請佛山大城工匠定期為研究生開課,聘任佛山市科達潔能等優秀研發人員350多人為研究生兼職導師,挖掘校企聯合課程。校地實現了高度協同、融合發展,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孕育專才的肥沃土壤。

  精心打造佛山基地品牌,著力產教融合特色,練就佛科院研究生教育的「佛山功夫」。郝志峰說,為解決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乃至最後一納米的問題,2015年省、市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佛山)。學校作為基地管理單位,精心打造基地品牌,創立了「高校+中心+示範點」運行模式,吸納包括澳門科大、中山大學等18所灣區高校以及92家高新技術企業進駐基地,共同打造協同育人、創新融合發展平臺。構建「特色黨建引領育人、政府保障協同育人、主副導師關鍵育人、銜接課程全程育人、研發項目精準育人、質量監管制度育人」的黨建鑄魂、技術培根的「六育人」體系,培養了一大批「有情懷、通理論、懂技術、會管理」的一流工程師。

  佛山基地深耕產教融合,全面帶動學校研究生特色培養,協同育人與創新成效顯著。郝志峰介紹說,目前佛山基地已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博士920人,累計解決企業技術難題1600多項,促成產學研合作23項,引進創新團隊5個,導師註冊成立公司2家,研究生畢業生人均申請專利數從0.58件增長至2.14件。湧現了一大批創新創業標兵,如,2016 級控制工程專碩朱振武,在校期間申請專利20件、轉讓1件,創立佛山市德顯達科技有限公司,榮獲「全國第五屆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2017級控制工程專碩魏翱翔,在校期間申請專利14 件,2次獲國獎,幫助企業研發全自動液體處理工作站(售價1.2萬/臺);2017 級食品加工與安全專碩彭月欣、李穎詩分別創立了佛山市六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市神木鳥教育科技公司;還有編寫國家規劃無人機教材的陳文貴等等,他們是學校為地方基層培養家國情懷的一流工程師和企業家的縮影。

  郝志峰表示,在充分發揮佛山基地產教融合優勢的基礎上,學校將繼續堅持「根植產業、服務產業、引領產業」融合發展道路和「人人有專利、個個在轉化、院院融產業」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繼續保持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佛山品位」和「佛山功夫」,為廣東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在全國做示範、樹品牌、建標杆,走在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前列。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春燕)

[ 責編:叢芳瑤 ]

相關焦點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金剛 通訊員 馬曉敏 許文豪 劉偉東為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協同育人,12月11日,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助力高質量發展
    10月底,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一次特殊的師徒結對儀式,20名校企導師與20名相關專業優選學生結成師徒關係,他們實施的項目主要是「讓更多鄉村美起來」。學校之所以舉辦這麼有儀式感的結對,是為了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全面對接。
  • 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籤約儀式舉行
    12月14日,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八裡臺校區舉行。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王新生,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雲與計算BG副總裁張順茂,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常勝、華為天津代表處總經理許超出席。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馬凱學:面向產業痛點與未來,深化產教融合...
    面向未來前瞻應用,努力打造「晶片微系統+」產教融合高地,覆蓋從「數理基礎」到「集成微系統」的完整知識體系,打造全鏈條的教學體系,夯實專業基礎,圍繞學院特色全面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營造良好學術育人氛圍,每年舉辦2-3期國際高水平學術會議,培養學生國際視野。
  • 北郵-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揭牌
    他指出,北京郵電大學和華為多年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聯繫,2019年5月,雙方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科研和信息化合作方面達成共識;2020年5月,雙方籤署了「北郵-華為」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了雙方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今天舉行的「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和揭牌儀式正是與華為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二、聚焦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吉利學院依託吉利控股集團、北京大學、區域龍頭企業及行業,著力實施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的協同育人模式,以工學為龍頭,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藝術學、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
  • 北京郵電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他指出,北京郵電大學和華為多年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聯繫,2019年5月,雙方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科研和信息化合作方面達成共識;2020年5月,雙方籤署了「北郵-華為」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了雙方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今天舉行的「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和揭牌儀式正是與華為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引企入教 推教入企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活動的第一站,媒體採風團走進了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深入了解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產教融合。2020年8月27日,由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銀豐物業集團合作創建的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銀豐資產管理學院正式掛牌成立,為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的創新發展打開了新局面。
  • 時尚教育科技引領,產教融合跨界協同
    近幾年來密切關注國內外紡織服裝時尚行業的大方向,以及國內經濟政策的新變化,緊扣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及全國服裝產業發展對高端複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別是新科技新技術及網際網路帶來的時尚消費的不斷更迭變化下,基於原有的時尚設計人才培養基礎與特色,開展「面向未來,時尚引領」卓越創新設計人才培養品牌戰略建設,形成了創新創業引領、產教融合深入、校企協同育人、科藝商文四位一體的專業特色,培養服裝產業和新零售經濟發展過程中亟需的既懂設計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2020年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暨人才合作籤約儀式在東區218樓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長周叢照、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鄭葉來、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一行,以及學校教務處、計算機學院、信息學院等相關單位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了籤約儀式
  • 深化產教融合 實現供需接軌
    □ 洪捷9月7日,益陽高新區工委書記汪軍率隊到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與益陽職院黨委書記謝梅成、院長蔡建宇就破解園區企業用工難問題、推進益陽職院高新區校區建設深入交流座談(詳見9月8日《益陽日報》3版《推動校企合作 破解用工難題》)。地方政府與高校負責人開展座談,意在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化解人才供需矛盾,讓職業教育真正成為地方發展的助推器。
  • 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1月23日,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梧桐語問學中心問道廳舉行。華為副總裁馬海旭、副校長許曉東參加活動。許曉東強調,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具有深厚的友誼,雙方近年來已經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領域展開了深入合作,今年8月份,雙方依託計算機學院建立了「華中科技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型存儲技術創新中心」,此次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是創新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深化產教融合的有益探索,希望雙方精誠協作,發揮各自優勢,為我國信息產業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 深化產教融合,惠州城市職業學院5G產業學院啟動招生
    作為惠州產業發展的重要人才搖籃,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惠城院」)一直緊跟城市發展的腳步,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提供相關技能人才支撐。去年10月,惠城院服裝設計與營銷協同創新育人中心成立,學生們開起了「服裝店」;今年5月,5G產業學院項目正式籤約,佔地1300平方米的電競館也雛形初現……5G產業學院今年秋季招生啟動,這意味著惠城院產教融合將邁向新階段。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9月5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成立大會暨大健康產教協同發展論壇在雅職院實訓與服務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會上,大健康產業研究院揭牌成立,並舉辦大健康產教協同發展論壇。
  •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案例集(15) | 青島大學&思科公司: 《計算機網絡原理》省級精品課程產學合作立體化建設
    青島大學網絡工程專業教師以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契機,選取思科網院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案例,融合優化專業課程教學知識體系、重構組織教學內容,豐富綜合性課程實驗項目和課程設計案例。地方本科院校通過產學合作開創一種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青島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以教育部-思科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契機,融合思科網絡技術學院課程教學內容和實踐案例優化網絡課程知識體系,提升課程主講教師工程認證背景,構建網絡工程專業學生「階梯式競賽」梯隊,通過「以賽促學」營造研究型專業學習氛圍,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切實提高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和創新人才能力培養。
  • 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陸建峰:深化產教融合 培養特色化軟體人才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陸建峰的署名文章。
  • 黃河科技學院:產教融合駛入「快車道」
    創新引領、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確定了這樣的理念,從科研定位到合作機制,從平臺搭建再到成果轉化,黃河科技學院重新系統謀劃學校教學科研框架,探索出了一條產教融合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應用優先科研走下「神壇」深化產教融合,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
  • 雲南工商學院3年獲批77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雲南本科...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精神,以「產學合作、創新創業
  • 深化校企合作 促進產教融合——中澳科技學院一行赴皖嫂公司考察
    深化校企合作 促進產教融合——中澳科技學院一行赴皖嫂公司考察為推進校企深度合作,拓寬育人渠道,建立校企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8月26日,院長王德潤,副院長姚明會,教務處副處長歐陽傑、國際商務系副主任蔡興懷一行赴安徽省皖嫂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考察交流,就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進行深入交流。
  • 湖南省教育廳領導一行深入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考察產教融合
    紅網時刻記者 劉玉先 株洲報導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7月4日下午,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應若平、職成處副處長周韶峰、副調研員彭文科一行專程赴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中國動力谷學院考察調研產教融合工作,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葉星成、校長楊愛雲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