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馬凱學:面向產業痛點與未來,深化產教融合...

2020-12-20 天津大學新聞網


微電子學院 馬凱學

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博弈日益突出,關鍵技術受制於人日益成為舉國關注的熱點和產業痛點。面向痛點與未來,集成電路產業已經成為國家和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戰略支撐,集成電路卓越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迫切。從根本上說,「卡脖子」卡在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作為國家建設和籌建的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努力貫徹落實「三全育人」「五育並舉」教育理念,深入推動產教融合於行業痛點與未來,努力形成微電子新工科教育的天大模式,努力打造新工科的排頭兵,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微電人才。

一、打造新工科的排頭兵,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始終。到2020年前後,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缺口將達32萬,而我國高校每年從集成電路專業領域畢業且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學生只有3萬,人才缺口巨大。學院作為首批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擔負著培養卓越產業人才的時代使命。通過開設《工程導論》課程,圍繞國家產業與技術「卡脖子」,將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以參與式的課堂模式發揮價值引領功能。大力構建以家國情懷為統領的《創新中國》《北洋微電講堂》等課外課程,匯集「家國情懷-行業背景-專業教師-輔導員-企業校友-朋輩學生」等三全育人要素,將思政教育與國家和行業急需融合,使學生融入為中國夢和強芯夢而奮鬥的新時代洪流。學院始終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強調師生兩個主體和振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一個目標,繼學院成像與感知微電子技術重點實驗室獲師德師風建設標兵之後,學院輔導員先後獲天津市十佳輔導員、天津市教育系統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稱號。

二、打造新工科的排頭兵,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三全育人的育人系統。優化學生尤其本科生培養方案,加大創新實踐課程和學分比重。面向未來前瞻應用,努力打造「晶片微系統+」產教融合高地,覆蓋從「數理基礎」到「集成微系統」的完整知識體系,打造全鏈條的教學體系,夯實專業基礎,圍繞學院特色全面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營造良好學術育人氛圍,每年舉辦2-3期國際高水平學術會議,培養學生國際視野。依託獲批新工科主題實踐教學平臺「智能計算晶片與系統」建設多項新工科教改項目,從2019級開始設立新工科試點班,9-10年本碩博貫通培養的微電子英才班,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三全育人」「五育並舉」落實的關鍵在於以行業痛點和未來為牽引的三全五育統籌協同,學院面向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申報建設契機,加強頂層和特色設計,統籌師資隊伍、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的優勢資源,努力營造面向產業痛點和未來的微電人才培養「大熔爐」。

三、打造新工科的排頭兵,要深化產教融合育人,培養領軍創新創業人才。新工科建設和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的一個重要標準是面向產業痛點和未來,做實產教融合,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領軍型人才。學院在專業發展和育人過程中,努力將「三全育人」「五育並舉」理念融入「產學合作、產教融合和創新創業」的體系建設中,在本科生開展綜合實驗課程,研究生赴知名企業參與研發,進入企業真學、真做、真實踐,緊密結合產業需求,鞏固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新模式,努力實踐創新創業的全方位培養領軍人才。加強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目前建有5個聯合創新中心,6個實習基地,承擔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4項,獲行業龍頭企業紫光集團500萬元辦學捐贈。學院致力於建立產教融合的企業師資隊伍、企業專家中興通訊前技術總監現監事長謝大雄、我院傑出校友華為比利時總監崔靖傑等為學生授課,幫助學生深度了解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加強和企業合作共建,做有組織和有目標的科研,搭建科研育人平臺,「微電子技術與系統集成創新團隊」入選2018年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學院斬獲4項省部級科研獎項,為深化科研與產業結合育人提供支持保障。依託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牽頭組建天津市微電子人才培養聯盟、牽頭行業協會,承辦全國28所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產教融合聯盟年會,依託天津ICC和異地研究院建設,服務於區域微電子人才培養和輻射全國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學院協同天津大學、天津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和天津市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集成電路優勢資源、進行學科交叉和產教融合,聚焦國家重點戰略和行業痛點與未來,做好微電子領軍工程型人才培養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當前晶片、集成電路被譽為工業糧食,其基礎性和先導性幾乎人人皆知,培養高素質微電子人才是學院踐行「四個服務」和天津大學「興學強國」使命的新時代擔當。學院將深入領會「三全育人」「五育並舉」理念,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新工科和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為牽引,以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電子科學技術一級學科建設為契機統籌資源、強化師資、深度推動特色產學融合育人平臺建設,構建更高水平的微電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聚焦「卡脖子」技術突破,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將學科和學院建設成為新工科的排頭兵,培養卓越的微電子創新創業人才,為國家晶片「卡脖子」技術貢獻天大力量。

(編輯 劉曉豔 孟文璐)

相關焦點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韓慶華:為人才培養綜合改革 凝練「建工方案」
    十九大以來,學院黨委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習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行動指南,立足新時代、放眼新工科、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以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短板環節和突出問題為重要導向,不斷探索「三全育人」「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體制機制。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書寫產教融合大文章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三全學院緊扣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緊盯社會產業資源,緊貼區域發展實際,深入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根據「合作一個企業,建設一個集群,打造一個模式,創造一個品牌」的發展策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三全特色」、中原風格的產教融合創新發展之路。
  • 清華大學: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研究生培養
    「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鼓勵行業產業、培養單位探索建立產教融合育人聯盟」「將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成效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之後發布的相關文件對「產教融合」的意義和途徑做了一系列闡述和說明。如何使學校和企業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 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陸建峰:深化產教融合 培養特色化軟體人才
    二、產教融合是關鍵《指南》明確提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要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途徑。由此可見,產教融合是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的強驅動力,其中產業導向和產業需求是外在驅動力,而高等學校本身擔負的培養高水平人才的職責是內在驅動力,兩者相互融合,相互激發,能很好地解決軟體人才培養存在的短板明顯、價值失衡、產用脫節等突出問題。(一)產教融合驅動的培養目標重塑和課程體系重構按照產教融合的原則,需要對現有的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進行優化。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9月5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成立大會暨大健康產教協同發展論壇在雅職院實訓與服務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會上,大健康產業研究院揭牌成立,並舉辦大健康產教協同發展論壇。
  • 五育並舉 育人方式怎麼變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聚焦「育人方式變革」實踐研究,發布成都創新實踐經驗與區域及學校改革成果,交流新時代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的工作經驗與行動範式,研討「深化學校育人方式變革的走向與路徑」……日前,「成都市未來教育家」們在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
  • 深化產教融合,惠州城市職業學院5G產業學院啟動招生
    在新基建和「雙區驅動」機遇下,惠州正在加快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惠州產業發展的重要人才搖籃,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惠城院」)一直緊跟城市發展的腳步,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提供相關技能人才支撐。
  • 中國電子副總經理陳錫明:深化產教融合成為我國網信產業高質量發展...
    10月16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中華職業教育社、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主辦,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黃淮學院承辦的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正式開幕。
  • 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原標題: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隨著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大量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缺口為職業教育提供了發展空間。2019年初,《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進一步指明了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
  • 合江縣利城高中:「五育」並舉,融合育人,「五一」並重,提升素質
    近年來,合江縣利城高中大力深化課程改革,綜合學校生源實際情況,著力踐行「五育」並舉,融合育人,「五一」並重,提升素質,為學生提供適合教育。「五育」並舉,融合育人德為育之首。實施「紅色德育體系鑄魂育人建設工程」,綜合適用教育教學、實踐養成、文化薰陶、制度保障等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於教育教學全過程。
  • 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籤約儀式舉行
    12月14日,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八裡臺校區舉行。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王新生,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雲與計算BG副總裁張順茂,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常勝、華為天津代表處總經理許超出席。
  • 如何落實龍泉驛區「五育並舉」體系?
    五育並舉發展高質量的龍泉教育近日,中共成都經開區黨工委(龍泉驛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落實「五育並舉」推動龍泉驛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成經開委教領〔2020〕3號)(以下簡稱《方案》)。
  • 龍泉實驗小學:五育並舉融合育人 乘風破浪追求卓越
    在這金色陽光鋪滿大地、桂花沁脾的校園,兩百多名教師8點30分齊聚實驗小學階梯教室,開啟了新一天的學習。今天的培訓在龍泉實驗小學鄧清華副校長主持下,拉開了序幕。為進一步推動「五育並舉 融合育人」的步伐,著力打造一支德高藝精、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在實驗小學的多元舞臺,又一批懷揣著夢想、激情四射的年輕人踩著前輩的逐夢腳印,走進了實小這所百年名校。
  • 泉州海洋職業學院創設五彩五育育人模式
    2020年全國教育大會特別指出,要提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針對性實效性,對準「五育並舉」體系中的短板弱項,保持定力、持續用力、精準發力。要繪好愛國主義同心圓,推動教體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
  • 中小學如何設計「五育並舉」落實機制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強化體育評價、美育評價,再一次明確了「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五育並舉」是一個有機整體,切忌不成體系、零敲碎打,不分主次、眉毛鬍子一把抓,更不能不可持續、一時興起而為之。學校作為教書育人主陣地,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系化設計「五育並舉」落實機制,為培養時代新人進行系統思考、統籌融合併將「五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 「五育並舉」的龍泉實踐成都市龍泉驛區創新落實「五育並舉」,頒布...
    由此,形成了「五育並舉」實施方案—行動計劃—四大工程十大行動—60個重點項目的完備實施體系。同時,時間表和路線圖得以明確:2023年,基本實現教育理念更新、設施設備配套、隊伍結構優化、課程資源豐富、評價體系完善。2025年,健全區域「五育並舉」全面育人支持體系。2035年,形成「五育並舉」全面育人良好教育生態。一張區域教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正在徐徐打開。
  • 「五育並舉」的龍泉實踐
    由此,形成了「五育並舉」實施方案—行動計劃—四大工程十大行動—60個重點項目的完備實施體系。同時,時間表和路線圖得以明確:2023年,基本實現教育理念更新、設施設備配套、隊伍結構優化、課程資源豐富、評價體系完善。2025年,健全區域「五育並舉」全面育人支持體系。2035年,形成「五育並舉」全面育人良好教育生態。一張區域教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正在徐徐打開。
  • 深化產教融合,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11月27日上午,上海市模具技術協會副會長單位浙江凱華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正華先生受邀參加台州科技職業學院產教融合大會。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金剛 通訊員 馬曉敏 許文豪 劉偉東為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協同育人,12月11日,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引企入教 推教入企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活動的第一站,媒體採風團走進了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深入了解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產教融合。2020年8月27日,由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銀豐物業集團合作創建的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銀豐資產管理學院正式掛牌成立,為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的創新發展打開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