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2020-12-17 雲南網

原標題: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大量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缺口為職業教育提供了發展空間。2019年初,《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進一步指明了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睢寧中等專科學校作為睢寧僅有的一所職業學校,在睢寧經濟發展大潮中,不但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高層次的技能型人才,也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創建於1994年,是國家級別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現代化示範性職業學校。歷經26年,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融中等職業教育、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社區各類培訓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職業學校。學校現有新校區和老校區兩個校區,共佔地約655畝。現有教職工375人,在校生總人數14558人,其中全日制中等職業教育學生4189人,非全日制農民「雙提升」學員7869人,成人教育在籍學員2500人。另外,學校每年為社會提供培訓及繼續教育培訓2萬餘人次。

德育為先傳承工匠精神

學校遵循「明德至善、篤學敏行」的校訓,弘揚「尊師愛生、和諧友善」的校風、「理實一體、學以致用」的教風、「勤學苦練、知行合一」的學風,始終踐行「為國家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學生創造多樣化成才機會,為社會提供終身學習的平臺」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實用人才,傳承工匠精神」為己任,按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培養模式,本著先成人後成才的培養宗旨,堅持以德樹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將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開設相關德育課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八禮四儀」「法治安全」「工匠精神」等主題教育活動。

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經濟

一直以來,學校圍繞鄉村振興,對接地方主導產業、支柱產業,深化校企合作,積極構建產教融合現代職教體系,面向「三農」提供技術培訓服務及技術支持,為地方經濟建設貢獻了職教力量,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拿出職教方案,走出了一條在經濟窪地打造職教高地的職業教育特色發展新路子。

構建校企「雙元」育人模式,爭當校企協同育人的「排頭兵」。

學校以「訂單式」培養為載體,專業與產業對接、專業課程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截至目前,學校開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訂單班培養、合作冠名班、現代學徒制等。2019年,校企合作企業達38家,比2018年增長10.5%。校企合作實習與就業單位由以滿足縣域企業人才需求為主,拓展到蘇南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每年學生就業率達98%以上,專業對口率90%以上,就業穩定率高達93%以上。

創新產教融合發展機制,爭做現代職教體系的「先行者」。

學校樹牢把學校建在產業園區、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把課堂建在生產線上的辦學理念,在新形勢下不斷深化產教融合,著力構建「校中企、企中校」的聯合辦學機制。先後與本地支柱企業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將實訓基地產業化和企業車間教學化的方式,設立「企中校」試點,校企雙方共同制定教學計劃,組織學生直接在企業進行理論學習與技能實踐。今年,學校與睢寧縣烹飪協會合作,成立睢寧菜研究院,聘請睢寧縣各大酒店名廚作為研究員和兼職教師,通過飲食文化的傳播,弘揚睢寧精神,提高烹飪專業的知名度。目前,學校已建成的9個校園實習實訓基地有「聯想PC+服務實踐基地」、施耐德電氣化實訓中心、AHK機電一體化考證實訓中心、烹飪實訓基地、電商孵化實訓基地等;企業生產實訓基地有江蘇星星家電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世紀天虹紡織有限公司、沙集鎮電子商務園等3個。將產教融合模式落實在實實在在的育人工作中,促進學校培養更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人才,拓寬了畢業生未來就業之路。

堅持服務地方經濟宗旨,爭創職教惠民利民的「標杆校」。

睢寧是農村電子商務「沙集模式」的發源地。2014年以來,睢寧中專對接睢寧縣「萬人電商培訓工作」,自編初、中、高級電子商務校本教材,每年深入鄉鎮培訓平均達到3800人次。據統計,2018年睢寧縣電子商務交易額為286億元,其中有120億元為睢寧中專畢業生創造的。2019年,學校「萬人電商培訓項目」被評為江蘇省社區教育特色品牌項目。2020年11月,學校受邀參加第二屆長三角地區學習型鄉村建設研討會,並在會上作「萬人培訓育電商,脫貧致富奔小康」主題經驗交流。

除電商培訓外,學校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圍繞農民需求和鄉村振興,廣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退役士兵培訓、創業培訓等各類社會培訓,年培訓達兩萬人次,培訓收入過千萬元,擴大了學校影響力,提升了辦學效益。

未來,學校將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建設一支滿足創新創業要求的師資,繼續為睢寧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作出自己的貢獻。

(代 騫 李國君 楊 永)(代 騫 李國君 楊 永)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研究生培養
    「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鼓勵行業產業、培養單位探索建立產教融合育人聯盟」「將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成效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之後發布的相關文件對「產教融合」的意義和途徑做了一系列闡述和說明。如何使學校和企業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 推動產教融合 促進創新發展:應用型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為加速推動地方高校產教融合發展,以產教融合為導向,引導地方高校更主動對接產業需求,加快推動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院校轉型,真正做到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聯動,同時將一些「點」上的經驗模式化並做好推廣,高教國培特舉辦「應用型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暨產教融合協同發展」線上工作坊。
  • 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陸建峰:深化產教融合 培養特色化軟體人才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陸建峰的署名文章。
  • 中國高科集團深化產教融合 助力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人才是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首要資源。《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
  • 應用型高校深化產教融合內部調適的著力點
    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重點構建三項推進機制,其中一項是實施產教融合工程,引導各類學校建立對接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高校如何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發揮內部主體作用,推動產教融合,讓產業需求來引導教育培養,是高校推進產業發展由資源主導向技術創新主導轉變,由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對新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 江蘇省徐州睢寧中等專業學校外聘教師招聘82人公告
    (二)報名時間  報名時間:8月24日——8月27日  上午:8:30——11:00,下午:14:30——17:30  (三)報名地點  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人才服務中心(徐州星澤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聯繫人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創新發展
    近年來,該校堅持走產教融合、產學相長的辦學之路,從「對接產業、服務產業」向「提升產業、引領產業」轉型。將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放在首位,注重實踐教學,堅持特色發展,不斷推進人才培養創新發展。    一、對接產業需求,服務區域經濟    黃河水院密切關注中原經濟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區域內的產業結構發展帶動學院的專業結構調整,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針對性。
  • 全國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案例連載(一百零五)| 甕安縣中等職業學校:淺談機械製造技術專業產教融合發展之路
    採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改革;實訓基地;效益與保障一、校企合作經歷甕安縣中等職業學校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文件要求,學校加強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根據專業優勢,不斷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養
  • 深化產教融合 實現供需接軌
    地方政府與高校負責人開展座談,意在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化解人才供需矛盾,讓職業教育真正成為地方發展的助推器。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企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也給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聯盟成立後,將進一步加強區域職業院校與相關行業、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大健康職業教育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的發展。這是職業院校與相關企(事)行業在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協同方面的又一力舉,更是在資源上的互補與共享。
  • 深化產教融合,促進網絡安全人才蓬勃發展
    8月20日,由江蘇省計算機學會信息技術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舉辦的2020年產教融合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行,此次論壇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共育數字人才,江民科技CEO聶永春作為本次大會的特邀嘉賓發表了主題演講。
  • 雲浮中專舉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籤約儀式
    ,打造特色學科,為雲浮實現高質量發展培育出更多實用型本地人才,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再上新臺階,12月23日雲浮市中等專業學校與廣東萬事泰集團、愛高電業(東莞)有限公司籤署校企合作協議。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梁道彬表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以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的舉措,以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
  • 產教融合 培養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七維度」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徵的軟體學院為服務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04年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與河北新龍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開校企合作,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徵的軟體學院,開始產教融合軟體人才培養,至今歷時16年。
  • 河北化工醫藥職院:依託產教融合,賦能人才培養,推進雙高建設
    全媒體視角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縱觀世界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基本特徵就是宏觀上產業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微觀上企業與職業院校無縫對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推進人才和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
  • 應用型人才缺2000萬!重慶工程學院產教深度融合"訂單式"培養受捧
    與學科相比,專業的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專業的變化更加與社會同步,專業也更加呈現出跨學科特點。近年來,重慶工程學院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構建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企業「量身定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得到社會關注,受到學生家長熱捧。
  • ...走出人才培養新路徑 校企共建探討「六位一體」產教融合辦學模式
    近日,在杭州市舉行的新工科高校人才培養會議上,來自江西新餘學院負責人的發言具有一定的建設性。其觀點是,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過程中,出現了基地「分散化」「影子化」等問題。
  • 揚州亞威股份找到人才培養「捷徑」,產教融合讓產業人才更有價值
    》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今年3月,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關於建設培育江蘇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的通知》,確定江蘇省第一批共81家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並納入省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庫。
  •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中國高科集團深化產教融合助力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人才是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首要資源。《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
  • 2020江蘇省徐州睢寧中等專業學校外聘教師招聘82人公告
    因工作需要,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外聘教師82名,具體招聘公告如下:一、報名方式及時間(一)報名方式1.現場報名。凡符合崗位規定條件的人員攜帶本人居民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近期免冠1寸藍底彩色照片3張、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複印件、獲獎證明、技能等級證書原件、報名表及其他證明材料進行現場報名。
  • 吉利學院:對標一流 深化產教融合 建設一流學科
    二、聚焦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吉利學院依託吉利控股集團、北京大學、區域龍頭企業及行業,著力實施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的協同育人模式,以工學為龍頭,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藝術學、法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