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師範初心,培根鑄魂、強基固本、涵養師德,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育人使命中,他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率先垂範,堅守教育報國初心;他們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奮進擔當,擔築夢育人使命;他們堅持「停課不停教」,迎難而上,堅守工作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 「四有」好老師的光榮形象,用愛和奉獻爭做學生的引路人和築夢人。
為表彰獎勵我校在全員育人、師德師風建設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努力營造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黨委教師工作部推出「立德鑄魂•奮進擔當」系列宣傳學習欄目,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2020年天津師範大學師德標兵——文學院劉衛東。
劉衛東是我校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從教20餘年始終堅守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他治學嚴謹,學養深厚,課堂教學如沐春風,關懷學生春風化雨,始終以「立德樹人」之信念,堅守「潛心育人」之準則,傳道授業解惑,融情於教,融愛於行。
篤學治教,弘揚良好師風
劉衛東篤學治教,嚴於律己,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紮實的工作中。他從事當代文學專業的研究,面對複雜的文學思潮,他堅守入黨初心,牢記教育使命,在專業課程講授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正向思維,努力學習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很好地將專業研究與黨的理論思想相結合,將教書育人融入課堂教學。
劉衛東現任文學院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教研室在職教師黨支部書記,他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利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契機,與學生黨支部聯合開展「有書共讀」特色品牌活動,將專業指導延伸到學生支部黨員;疫情期間,他組織支部黨員及時了解防控形勢和任務,率先帶頭報名參加學院黨員突擊隊,在特殊時期為師生揚起一面旗幟。其所在黨支部曾獲得天津市教育系統主題黨日二等獎。
教書育人,詮釋教師本色
三尺講臺展現教師教書育人的本色。從教20多年來,劉衛東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打造魅力課堂,傾心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承擔《中國當代文學》等多門本科及研究生必修、選修課程,在碩博研究生培養方面,課堂採用專題探討的方式,從原始材料著手,實現教學、培養、科研等多層次的統一。
傳統教學方式以外,劉衛東注重因時而變,因材施教,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學技能和水平,探索新媒體教學方式。疫情期間,結合專業特色,利用網絡優勢,靈活掌握授課大綱,針對學生居家學習的特點,布置網上閱讀與觀看有聲讀物,讓學生放鬆心態,有效開展學習。指導教研室青年教師分享疫線教學經驗,分享文章發表於天津師範大學黨委教工部教發中心公眾號。
劉衛東「以德立身,傾心育人」,培養了一批博士、碩士等各個層次的優秀人才。培養的博士研究生中不少已成為所在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學中堅和學術骨幹,培養的碩士研究生中多人考取博士研究生繼續自己的學術之路。所指導的本科論文多次獲得校級優秀論文;所指導的本科生大創項目多次獲得校、市級及國家級立項。
潛心科研,取得豐碩成果
劉衛東潛心科研,2014年獲批天津市「五個一批」人才項目。目前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1項。出版《被「家」敘述的「國」:20世紀中國家族小說研究》《若隱若現的關鍵詞》等多部專著,先後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劉衛東的家族小說研究在學界頗具影響,其研究成果《被「家」敘述的「國」:20世紀中國家族小說研究》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家族小說研究的權威著作之一,對家族小說進行了深入研究,開闊了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視域。疫情期間,受邀參加天津作家協會舉辦的「天津抗疫作品」研討會,研討李治邦抗疫作品,評論精準到位,用所學專業為天津抗疫做出貢獻。
全心培育,助推學生成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才,絕非朝夕之間。劉衛東以育人為己任,注重課上講授知識,也參與學生思想成長、職業規劃。教學工作中,他注意教師言行,正確引導青年學生,注意抵制「讀書無用論」等消極價值觀,言傳身教,摒棄空談,以自身行動影響學生。真誠關愛學生,回應學生關切。劉衛東從學生的學業上切入,主動關心碩士、博士,幫助他們解決科研難題,對已畢業學生,仍關心其成長發展,為計劃進一步深造的學生推薦導師、為學生發表個人作品提出建議等,把師生交流延伸到課堂以外,人生之中。
篤行治教,以心為誠。劉衛東始終以教書育人為一生的選擇,用知識與智慧開啟學生的心鎖,用愛心與關心扣響學生的心扉,用責任與擔當踐行立德樹人的使命。
供稿:黨委教師工作部 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