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海峽頻道12月18日訊(李永貴) 從剛創立初期10人不到的團隊,到如今壯大成近一千多人的隊伍;從解決個人的生計問題,到帶領公司實現年產值幾十億元;從摸著石頭過河,產品單一,到行業領先並成為行業標準。這不僅是福建祥鑫股份18年來的蛻變,更是中國製造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事製造業,除了要有不斷專研創新的恆心,也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決心,更要有家國情懷的抱負之心。」日前,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鐵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道出了十八年來深耕製造業的那些「酸甜苦辣」。
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2002年,總部位於福州閩侯東臺工業區,總佔地面積約660畝,現有員工近一千多人。股份公司還下設祥鑫特材分公司、祥鑫五金子公司、祥鑫新能源子公司、軍工事業部、祥鑫金屬材料研究院、祥鑫技術研發中心。
據黃鐵明回憶,起初開始接觸製造業,純粹只為了解決個人的生計問題。自己在製造業深耕多年後,才謀生出創立公司的想法。「說幹就幹,還得幹出點樣子。」多年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幹勁,黃鐵明帶領團隊始終致力於生產航空、航天、兵器、艦船、核工業、軌道交通、國防軍工特殊行業領域專用的超高性能特種鋁合金擠壓材、鍛壓材。
勇者謀子,智者謀勢。祥鑫以敏銳的眼光,預見市場方向。2013年,祥鑫股份投資12億元,在東臺工業區,建設先進的高精控制熔煉、靜置、鑄造設備,引進義大利高精度雙動正向、雙動反向及國產高精度擠壓機、鍛壓機和配套設備,共30多條現代化生產線,由此成為華南地區第一家超高性能特殊鋁合金鑄造材、擠壓材、鍛壓材的研發、生產企業。
2019年,祥鑫股份以福建祥鑫新能源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為合作平臺,通過增資引入海納川進行戰略投資,啟動投資10億元,佔地200畝,引進全自動特種鋁合金新能源輕量化專業加工產線,合資後,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共同進軍全球汽車輕量化市場。
卓越的產品,可靠的質量,讓祥鑫獲得了權威的認可與青睞。截止目前,祥鑫公司累計專利申請104項,其中新材料發明專利61項,授權24項,且多項材料發明產品技術已實現產業化。正式依靠優越的產品品質和技術,祥鑫作為主起草和參加單位,起草了多項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並先後獲得醫療器械、汽車、電網、航空航天、軍用裝備等多個領域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17年,更是成為全國民參軍目錄中唯一一家特種鋁及鋁合金擠壓材、鍛壓材研發生產軍民融合企業。
十八年來的深耕堅守,換來的是一張張可喜的成績單。十三五期間,祥鑫股份年產值每年實現50%增長,到2022年,公司將實現年產值100億以上。今年受疫情影響,業績不降反升,同期增長30%左右。談及企業所取得的成績,黃鐵明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團隊專研創新,以及對中國製造業的一種家國情懷。
以科技驅動發展,以創新引領生產力,祥鑫始終精益求精地打造一流企業,用實力鑄造成功的高度。
據介紹,公司設有祥鑫金屬材料研究院及祥鑫技術研發中心,內設博士後工作站,建築面積7100平方米,擁有85人的專業研發隊伍,公司每年投入研發費用不低於銷售收入的3%。
為擴展創新活力,祥鑫還與哈工大、中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以及德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烏克蘭等國家的科研機構建立長期科技協作關係,進行技術開發和產品開發合作,不斷孕育產業新技術,開闢產品新空間。除了院校合作,祥鑫還堅與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寧波分院、西安航空制動科技有限公司、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中國鋁業研究院對材料的應用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在『十四五規劃』建議當中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現代化,這些都是我們幹實體、幹製造業非常利好的消息。」黃鐵明說,我國廣闊的市場機遇和完備的產業鏈、產業集成優勢是中國製造業在後疫情時代的重大底氣。關鍵是練好內功,要加大創新,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要推動降本、提質、增效,實現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