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患者看過來——青小鵝的時間管理秘笈來啦!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你是不是經常陷入這樣的焦慮中:

手頭有無數個deadline明天就要到期,心裡知道應該立馬著手去做,可下一秒還是拿起手機刷微博,並自我安慰「五分鐘之後就馬上開始學習」。

然而,「上學人」的嘴是騙人的鬼,要被ddl拍死在黎明前夜時,才驚覺時間所剩無幾,熬夜爆肝,成果的質量也差得出奇。

又或者,白天勤勤懇懇上完學,回到宿舍之後,把所有的東西都收拾完畢,就開始在被窩裡刷手機。

心裡明白,時間已經不早了,你也知道,晚睡是一切的罪,你更加清楚,此時此刻最應該做的——是關掉手機向世界say goodnight。

身體總是比想法來得誠實,越到深夜,兩隻眼睛越是瞪得像銅鈴。

直到深夜兩點,掐指一算,發現自己的睡眠時間不到6個小時,一邊懺悔一邊心裡念叨著當代年輕人的流行語——「下次一定!」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明日復明日復明日……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青小鵝特地整理了一份最強的時間管理秘笈!

拖延症患者一定不能錯過!

01 改變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

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才能對症下藥,找到解決方法。所以,學習時間管理先別急著改變,先從觀察自己的生活開始。

比如覺得自己經常因拖延而耽誤時間、影響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和成果,那就認真反思,把每一次導致自己拖延的原因記錄下來,在觀察期內,不要著急做任何改變,如實地記錄現有生活狀態即可。這個過程至少持續一周,總結共性的問題,然後再針對性地改變。

02 如何制定一個完美計劃

1 擺正心態,將列計劃的習慣堅持下去

相信大家之前已經多次嘗試過列計劃來規劃生活了,但是無一例外,執行還沒到一天,滿噹噹的計劃已經被接踵而至的意外和不夠堅定的執行力打敗,於是計劃宣告破產。此時不禁疑惑,列計劃真的有用嗎?

答案是肯定的。

列計劃不代表著生活就一定會朝著計劃的方向前進,而是在沒有意外發生的時候,有一個目標,避免自己像一隻無頭蒼蠅,到處亂撞,白白浪費時間。

計劃的意義,就像是一個指南,幫助我們減少很多選擇、糾結帶來的時間浪費。如果有意外發生,及時調整計劃,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要放棄它。只有堅持,才有機會看到成效。

2 注重計劃的難易搭配

一味挑戰高難度的工作很容易懈怠,打擊學習積極性。就像是連續兩小時時間奉獻給高數,整個人會感覺極度疲憊,難易集中精力完成下一項工作。

所以安排日計劃的時候還得注意難易搭配,將困難的任務和簡單的任務穿插起來。

啃完一個困難的任務後,如果感覺疲憊,就去該定幾個簡單的小任務,增加一下成就感,或者休息片刻後再集中精力挑戰下一項工作,直到問題全部解決。

3 腳踏實地,從日計劃定起

我們必須得承認,年度計劃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又是年末,回顧自己的年初flag,諸如背完六級單詞、去日新樓堅持健身一年、每日早起……大多數定得轟轟烈烈、倒得徹徹底底。

所以,大多數人的年度計劃不過是一張夢想清單,新手不妨從日計劃開始,腳踏實地,先 把能看見的每一天都規劃好。

能把每一天都過得規規整整,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03 如何執行好計劃

1 尋找合適的場所

沒有早八的課業,九點才從床上起來,睡眼惺忪;回到宿舍本來想看完的書,一頁還沒來得及翻,就攤到床上開始刷劇。因此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自律不夠,他律來湊。

可以尋找 合適的自習場所,把自己浸潤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中心圖書館勝在居於學校中心位置,距離比較近;鼎新圖書館環境舒適,還提供插座,再也不用擔心電腦沒電關機。如果圖書館位置緊湊,教學樓的空教室也是好的選擇。李四光樓、第三教學樓、萃文樓……部分教室配備了新的桌椅,學習舒適度相比之前更勝一籌。

除去以上兩個地點,最具吉大特色的無疑是食堂濃厚的學習氛圍了。無論是夜晚亮燈到十一點的大學城食堂,還是窗明几淨的湖畔餐廳二樓,你總能見到吉大人在埋首苦學,成為食堂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線。

2 尋找共同奮鬥的夥伴

當自己的計劃總是因為自制力不強的原因被迫告終時,不妨考慮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互相監督。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兩個人可以走得更遠。漫漫學習路,自己很難堅持下去並且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不如尋找一個自律的夥伴,互相監督,共同進步。

3 分解任務

覺得面對困難的工作無從下手,於是將它擱置在一邊,在ddl之前匆忙撿起來,最終結果不出意料只能是差強人意。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知道問題的根源。往往是因為困難的體量超出了你自身的容量,因此才要掰開揉碎,直到自己能夠容納吸收為止。

比如,如果你討厭寫文章,卻需要完成一份學期論文,那麼只在任務表上寫上「寫文章」這三個字是絕不會激勵你完成這件事的。

反而是將這個任務 分解成小的步驟才更容易完成,如「選題」-「找研究材料」-「作注釋」-「寫論點」。

4 利用好碎片化時間

碎片時間指那些很短的時間,通常不超過15分鐘,多有由一些「意外」造成,很難提前精準安排。

例如,坐地鐵時我們不可能隨到隨走,都會等待3-5分鐘;約人吃飯時,偶爾對方遲到,也會被迫多出一段零碎時間;

這些「碎片時間」原本都不在你的計劃當中,卻也是時間構成的重要因素。

所以,不妨抽出半小時列一份屬於自己的碎片時間清單,想想看自己一分鐘可以做什麼?三分鐘可以做什麼?十分鐘、三十分鐘又可以做什麼。

需要注意的就是碎片時間越少,安排的事情也一定要越少。

不要一分鐘就列出數十條可做事項,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分鐘的時間你花了59秒去思考要先做哪一件!這樣就完全喪失了它的意義。

04 時間管理APP推薦

1 Forest

Forest把枯燥的時間管理,轉換成有趣的森林建設,這就是Forest的最聰明的地方:給一件事賦予新的含義,讓我們對努力種好的一顆顆樹產生情感以達到不玩手機、專心學習與工作的目標。

2 番茄ToDo

在時間管理領域,番茄工作法應該是非常有名了:每次工作時間設定為25分鐘,隨後休息5分鐘,再接著工作25分鐘,如此反覆,一天完成8個番茄工作周期是最為適當且實際的。在運用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如番茄鍾可以適當延長(但不要過長)。

在這款軟體裡,還可以加入自習室,看著自習室小夥伴噌噌上漲的學習時間,心中的學習動力也更加濃厚了。

最後,青小鵝想說:

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律需要長期堅持和改進。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如果我們不踏出第一步,就永遠只能在原地打轉。

克雷洛夫講:「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加載河上的橋梁。」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擺脫掉拖延症

成為自己的擺渡人

來源:青春吉大

相關焦點

  • 拖延症患者看過來——青小鵝的時間管理秘笈來啦
    青小鵝特地整理了一份最強的時間管理秘笈!拖延症患者一定不能錯過!01 改變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才能對症下藥,找到解決方法。所以,學習時間管理先別急著改變,先從觀察自己的生活開始。
  • 2020.4.1|時間管理之拖延症
    陰天約定周蕙 - 周蕙精選今天繼續講講時間管理吧 有很多人做不好時間管理,最大的原因就是有拖延症,其實拖延症其實每個人都有。曾經的我,就是一個很嚴重的拖延症患者。 那具體我們到底該怎麼改變拖延症呢? 1)改變認識。 原來的我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有那麼一丟丟的完美主義者,一開始做什麼事,都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這是一個好想法,但是本身又偏偏是一個患有嚴重懶癌的水瓶座。
  • 為什麼有些孩子有「拖延症」?讓我們來看看拖延症患者大腦的區別
    在最初的時間裡悠閒淡定,還沒來得及動工就發現大部分的時間過去了,眨眼間到了快交稿的日子。最後發現離交稿日期只有沒幾天了,只能在最後的時間裡通宵趕論文。 我們身邊總會有很多拖延者甚至包括我們自己,而對於拖延症患者的行為方式,總會讓身邊那些非拖延者感到不能理解。
  • 拖延症患者,因拖延症而誤事的四大星座
    在拖延症患者眼裡時間是不經花的,而事情是做不完的。拖延症的世界觀裡,秉持著一句話: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拖延症總是會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去做,甚至就是說不做。但是就這麼一整天下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忙了些啥。而這些拖延症們,更是出門必備吐槽的一個星座,每次都想讓人一棒子打死。
  • 「拖延症患者」的英語怎麼說?
    許多現代人患有嚴重的「拖延症」,每次完成一個任務都拖到最後才完成。那麼,對於這種「拖延症患者」,我們該怎麼用英語形容呢?
  • 治癒拖延症,讓你成為時間管理大神
    拖延症,21世紀全球最流行的一種病。在這顆星球上,拖延症患者數以億計。多年以前,在微博上曾見過這樣一句話:年紀輕輕的你,不要總覺得你已經跌進人生最低谷了,其實你的人生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因而,對於拖延症要切合實際的想辦法解決,讓拖延無法阻擋你的腳步。
  • 你是哪種類型的拖延症患者?該怎麼辦?
    其實,拖延是一種習慣,反映了拖延者內心深層的恐懼和脆弱。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拖延症分成哪幾種類型。任務列表,估計每一項事情完成所需要的大概時間這麼做,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或許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拖延。尤其是當事情比較多的時候,拖延症患者花了相當多的精力在焦慮和糾結。把待辦事項寫下來,讓你不再害怕忘記某一件事情,也可以幫助你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 乾貨| 學習時間管理,巧對拖延症,助你成為高效能人士!
    是想克服拖延症?是想增加單位時間的效率......你最渴望改變的就是時間管理背後的推動力。二、了解時間的基本分塊時間的劃分有很多類,比如著名的緊急四象限。四、緩解拖延症,增加時間的厚度《戰勝拖延症》的作者加拿大心理學博士蒂莫西·A·皮切爾曾說過一句話:「人人都會有拖延症。」
  • 實 用丨申請季必備11款時間管理工具,一鍵根治你的拖延症!
    最近申請季開始啦,鑑於去年的經驗,很多同學現在不慌不忙,到了deadline截止前就火急火燎開始找導師改文書!但導師都是兼職服務,所以有時候會出現有心無力幫不到你的情況!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提早規劃好申請流程,哪個時間段做啥事兒,並嚴格按照計劃實施,一定不要拖延症!一定不要拖延症!一定不要拖延症!
  • 你有拖延症嗎?怎麼解決?學會時間管理,受益無窮
    帕金森定律對組織來說,描述的是一個官僚主義的低效組織;但對個人來說則說的個人在時間管理上的拖沓,也就是常說的拖延症。其實,我們每個人經常是一個「個人帕金森患者」,也就是拖延症患者。在《帕金森定律》一書中,對個人拖延症也有舉例。
  • 你是否也有拖延症的困擾,快來看如何擺脫
    距離21年考研還有不到6個月的時間,複習也即將要進入最為艱難的攻堅時期。和往年不同,今年由於疫情原因,不少研寶們需要在家複習。沒有了並肩作戰的研友,也沒有了自習室、圖書館奮筆疾書的氛圍,不少人都產生了懈怠的感覺,你最近是這種情況嗎?都說考研是一場持久戰,長線作戰。能幹到最後的才是贏家。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克服拖延症的小技巧。幫助大家克服懈怠,找回狀態!
  • 50個實用的時間管理方法,擺脫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
    ①高效:效能最高的時間段,做最重要的任務;②製作清單:把要做的每件事都列出來,並進行目標切割;③20:80定律:80%時間用來做20%最重要的事情;④管理幹擾:學會剔除幹擾……實用的時間管理方法,擺脫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50個方法請往下看,建議收藏,隨時查看
  • 拖延症患者做事效率低?教你三分鐘學會時間管理,讓效率暴增
    沒關係,西瓜視頻創作人在下小蘇的視頻能讓你學會解決拖延症這個毒瘤。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一期的視頻,教你學會三分鐘的時間管理,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一起看看吧。西瓜視頻創作人在下小蘇推薦一種管理方法,那就是線型的時間管理,顧名思義就是按時間順序排列,一天什麼時間點該做什麼事情就做什麼事情,這種方法讓操作者很清晰就能看出來自己要坐鎮麼事,做哪些事。
  • 如何戰勝拖延症?時間管理之情緒管理(下)
    原因六:惰性因素解決方案:必須明確拖延症的後果是什麼?我們會因為拖延症沒有絲毫進步,會更加挫敗/焦慮和抑鬱,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糟糕。用未來的危機來刺激自己戰勝拖延症,走出舒適區,嘗試不一樣的生活。
  • 《拖延症患者自救手冊》——行動起來,告別拖延,幸福不延時
    好吧,不知不覺間,拖延症已經成為我們大家的通病。那什麼是拖延症呢?百度上的解釋是一種「個性」行為,即將所計劃執行的任務推遲到稍後時間。是的,我們每天要面對太多的工作和問題,好像永遠都做不完,於是,面對生活的壓力,很多人想到的對抗方式就是拖延,它好像讓我們避開了那些焦慮、恐懼、無聊等負面的內心感受,但拖延也只是暫時的,我們始終要學會習慣「負重前行」。
  • 70%-80%的人都是拖延症患者?胡說,應該是100%
    《戰勝拖延》上說,全世界有拖延症的人佔總人口的70%-80%,依我看,應該是100%的人都是拖延症患者:辦健身卡時,暗自下決心要天天去,美其名曰要重度投資才能讓自己心疼,才不忍心浪費,最後確實心疼了,也浪費了;買回來一本考試用書,在開頭兩頁寫了很多筆記,第三頁就是新的了;
  • 「我已經是拖延症晚期患者」| 5個辦法幫你走出拖延的循環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容易波動的人群,可能比較敏感、情感細膩、玻璃心、容易焦慮的人更容易拖延。我身邊有很多拖延症患者,都是特別優秀的同學,因為追求完美,害怕失敗,又很顧慮周圍人的評價,所以特別想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完成任務,往往這樣浪費了大量時間。
  • 拖延症患者的四大生肖,活蹦亂跳的生肖猴居然上榜了!
    不知道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把任務積壓成一堆,等到了期限快要截止的時候才想著要趕緊做,他們這樣的人我們稱為拖延症患者,什麼事情都可以讓他們拖得很久才完成。拖延症一直是久治不愈的頑疾,具有推遲計劃,心情消極的特點,讓人提不精神來按時完成計劃。
  • 拖延症患者有救了,軍人教你如何戰勝拖延症
    當下許多人都流行「得病」,感覺沒有一個什麼病症就與時代脫軌了,其中絕大多數人都自詡是「拖延症患者」並為之津津樂道。一、守時軍人十分注重時間觀念,按點辦事的意識在入伍的那一天起就在腦中播下萌芽,隨著當兵時間的日漸長久,這種意識早已根深蒂固。從起床到就寢,一天幾乎都是在滿負荷運轉,各項工作看似繁雜,但在科學合理的安排下進行得有條不紊。
  • 拖延症|一邊拖延,一邊快樂
    4)注意力缺失和執行障礙無法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難以管住自己的衝動和幹擾。比如,上一會網課,就去刷手機。或者被手機上其它的消息所吸引。那麼,如何解決拖延症問題?就拿在家看書來說,要求家人按時間規劃表來監督自己,並設一個口號用來強化決心。如果在被監督過程中出現拖延行為,對方就喊出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