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文旅產業這些內容需要劃重點

2021-01-15 原山原水文旅研究院

01、政策回顧

3月1日《國務院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

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准土地徵收審批事項委託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4月3日《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

規範發展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強化底線約束,嚴格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控「房地產化」傾向,進一步深化淘汰整改。強化政策激勵,加強用地和財政建設性資金保障,鼓勵省級政府通過下達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設立省級專項資金等方式擇優支持,在有條件區域培育一批示範性的精品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強化正面引導,制定特色小鎮發展導則,挖掘推廣第二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

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

在產業發展方面,《草案》明確,國家支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農村創業園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鄉村旅遊重點村等地建設。各級政府應當支持特色農業、休閒農業、現代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手工業、綠色建材、鄉村旅遊、康養和鄉村物流、電子商務等鄉村產業的發展。

文化傳承方面,《草案》提出,各級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護、傳承和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弘揚傳統建造智慧,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整體性保護農村文化生態,挖掘優秀農耕文化的深厚內涵,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堅持規劃引導、典型示範,有計劃地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農耕文化展示區、文化產業特色村落,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推動鄉村地區傳統工藝振興,積極推動智慧廣電鄉村建設, 積極有序發展鄉村旅遊、鄉村體育產業,活躍繁榮農村文化市場。

《草案》還提出,國家鼓勵工商資本到鄉村發展與農民利益聯結型項目,鼓勵城市居民到鄉村旅遊、休閒度假、養生養老等,但不得破壞鄉村生態環境,不得損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6月30日《中央深改委通過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

強調「要積極探索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具體路徑和辦法,堅決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這三條底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權益」。

九部門出臺《關於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的意見》扶持返鄉創業農民工發展休閒旅遊業

7月15日《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規劃》提出了鄉村產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鄉村休閒旅遊業年接待遊客人數超過40億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2萬億元。《規劃》還明確了優化鄉村休閒旅遊業的產業發展重點任務,聚焦重點區域,注重品質提升,突出特色化、差異化和多樣化發展,打造精品工程,建設休閒農業重點縣、美麗休閒鄉村和休閒農業園區,推介鄉村旅遊精品景點線路,提升服務水平。

9月22日《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興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

意見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健全「網際網路+服務」、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加快社會服務在線對接、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有序發展在線教育,推廣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學習模式,推動各類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深入發展在線文娛,鼓勵傳統線下文化娛樂業態線上化,支持網際網路企業打造數字精品內容創作和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臺。鼓勵發展智慧旅遊,提升旅遊消費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大力發展智能體育,培育在線健身等體育消費新業態。進一步支持依託網際網路的外賣配送、網約車、即時遞送、住宿共享等新業態發展。加快智慧廣電生態體系建設,培育打造5G條件下更高技術格式、更新應用場景、更美視聽體驗的高新視頻新業態,形成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創新無接觸式消費模式,探索發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等新零售業態。

9月29日《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規劃要求,到2025年,形成相對完備的現代化育種、高效養殖、診療保健、疫病防控、調教訓練、性能測定、競賽表演、健身休閒、文化旅遊、產品加工和產業服務體系。規劃提出,要推動馬產業與特色旅遊相結合,發展主題、特色騎馬旅遊,遴選一批騎馬旅遊精品路線,重點打造絲綢之路旅遊、茶馬古道生態旅遊、草原景觀帶旅遊等國家精品騎馬旅遊路線。

11月26日《文旅部發文促進文化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預計到2025年,培育20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各具特色、活力強勁的中小微企業持續湧現,打造5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產業集群,建設200個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數字文化產業項目。據悉,意見中明確了以數位化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加強數字文化企業與網際網路旅遊企業對接合作,促進文化創意向旅遊領域拓展。

11月30日《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2年,建成一批智慧旅遊景區、度假區、村鎮和城市,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和旅遊消費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到2025年,國家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省級及以上旅遊度假區基本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和旅遊消費規模大幅提升,對境外遊客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結合新時期「網際網路+旅遊」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提出加快建設智慧旅遊景區、完善旅遊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旅遊公共服務模式、加大線上旅遊營銷力度、加強旅遊監管服務、提升旅遊治理能力、扶持旅遊創新創業和保障旅遊數據安全等八項重點任務。

02、各地重點建設項目一覽

相關焦點

  • 偉光匯通王軍:文旅產業小鎮更需要運營邏輯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饒賢君 2016年伊始的文旅地產熱潮,經歷了四年的大浪淘沙,參與者終於開始面對潮水退去後的淺灘,文旅地產不等於地產、產業小鎮更需要產業,文旅產業的發展是一場毅力長跑正逐漸成為行業的共識。
  • 抓重點 求突破 提升文旅產業發展質效 雅安市文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
    年全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工作情況及2021年重點工作打算。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文化體育和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鄒瑾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雅安市文旅產業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雅安市文化旅遊重點產業發展激勵政策(試行)》,審定了北郊熊貓新城文旅項目及市本級相關文旅項目。
  • 李季:文旅產業的持續發展需要健全的產業鏈
    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2020年春節檔顆粒無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同期受損嚴重。受疫情的影響,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部門,首先採取包括關閉旅遊景區、公共文化場所、停止文化演出、停止組織旅遊團隊等必要措施,其次指導旅行社、景區、酒店等旅遊企業和行業協會,做好退團退訂退款等善後工作。
  • 展網融合新文旅,創新飛躍再出發——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
    第十三屆中山國際遊戲遊藝博覽交易會暨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博覽會(簡稱中山遊博會/中山旅博會)將於2020年11月28-30日在廣東中山博覽中心/新世界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覽總面積將達60000平方米,預計將有600家海內外遊樂、文旅相關品牌企業參加展出,集中展示全球最新的遊戲遊藝產品、文旅創新產品和產業前沿技術,重點推介我國遊戲遊藝、文旅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
  • 文旅產業如何在億萬級市場中抓住商機?
    文旅的發展始終離不開一點:無論如何都要從投資、產業和用戶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在今年特殊的行業背景下,我們看到,數位化無疑成為文旅產業尤其關注的重點,這對於文旅產業變革、改造和創新,都將產生巨大且深刻的影響。
  • 上海黃浦:將把IP授權產業作為文旅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9日,黃浦區副區長楊東升在2020中國國際授權業峰會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黃浦區投資促進活動上表示,「十四五」期間,黃浦將把IP授權產業作為文旅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使其與商業、演藝、旅遊等區域優勢產業相互融合,以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 復星旅文錢建農:中國文旅產業要改變「重房產、輕文旅」現狀
    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日前在杭州舉辦,包括現場及線上共24個國家和地區參會,重點關注後疫情時代的旅遊生態,從產業、教育、科技等多維度描畫未來旅遊業的立體圖景。期間,復星旅遊文化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錢建農接受了新京報的專訪,在他看來,未來的5-10年將是中國文旅產業投資和擴張的黃金期。
  • 2020年「一帶一路」文旅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公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7日訊 2020年6月,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2020年「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徵集與扶持工作。經地方推薦、合規性審查、專家評審覆核,初步確定45個入選項目為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
  • 直播預告 | 「法律護航文旅產業復興」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旅遊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旅遊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衝擊。旅遊業如何轉型自救、如何危中尋機?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又會遇到哪些相關的法律問題?法律服務如何護航文旅產業的復興?請帶著這些問題觀看「法律護航文旅產業復興」訪談直播。
  • 為青島文旅產業的未來奠基
    眾所周知,2020年的旅遊業,無緣延續2019的風光。11月30日,多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到2022年,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和旅遊消費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作為發展目標。
  • 廣西百色文旅產業蓄勢待發
    原標題:壯美千姿別樣紅——廣西百色文旅產業蓄勢待發 壯美「紅城」,千姿百色。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豐富而優質的旅遊資源,是全國重點紅色旅遊城市之一。今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大力發展旅遊健康產業成為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 26個文旅重點項目籤約青島推出文旅業十大時尚主題場景
    本報12月3日訊(記者 齊春贊) 12月3日,2020青島文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路演峰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共促成26個重點文旅項目籤約,總投資額達到700億元。
  • 以建設模範機關為主線,濟南市文旅局加快推進文旅事業、文旅產業...
    在堅持黨建優先,積極發揮各級組織和黨員作用的基礎上,該局今年全力促進市場回,推進疫情防控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該局制定下發各類防疫通知、方案、預案11個,指導全市文旅系統開展抗疫工作,在省內率先為旅行社暫退旅遊質量保證金1億多元,率先出臺A級景區有序開放意見,率先啟動劇場演出「破冰之演」。
  • 產業有活力 文旅添魅力
    近年來,渝中區強化金融服務業發展,推動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同時注重文旅融合,走出一條高質量、高品質的轉型升級之路。周末,在重慶讀大學的郭彥接到了老家來的父母。「我規劃了重慶主城一日遊!」郭彥想讓第一次來的爸媽感受這些最具重慶底蘊的地方。乘過江索道進入渝中區,打卡洪崖洞、重慶來福士、輕軌穿樓等地之後,一家人來到解放碑五四路一家「特殊」的咖啡館休憩。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文旅共融產業共興
    我區榮獲2019中國旅遊影響力區縣、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中華詩詞城市」等殊榮。全區遊客接待量較「十二五」期間翻了一番,旅遊綜合收入翻了兩番多。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區仍實現遊客接待近1300萬人次。打造硬實力公共文化服務提檔升級公共文化設施品質更高。
  • 科技驅動文旅產業硬核升級
    大多數人對文旅產業有一定誤解,認為文旅是一個傳統的科技含量比較低的行業,但回眸整個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從蒸汽時代到網際網路時代,科技一直是支撐旅遊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未來已來:走進科技文旅新時代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行業造成了全面的負面影響,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20年國際旅遊人次數將下降70%。在國內多措並舉促進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旅遊業健康發展的過程中,科技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科技+旅遊的數位化轉型某種程度上讓文旅產業化危為機,加速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景區智慧化管理。
  • 省旅遊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去年全省推出文旅重點招商項目61個
    黑龍江日報1月7日訊 日前,由省文旅廳指導,省旅遊投資集團主辦,黑龍江文旅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攜程研究院文旅研究中心支持,共同編撰而成的《2019-2020年度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
  • 大文旅產業的時代機遇
    那麼,文旅產業的商機在哪裡?有哪些發展模式?如何搶佔文旅地產發展先機?如何推動文旅地產項目運作? 02.兩個對流:內外對流、城鄉對流 三十年前的中國以生產為核心,兩頭在外;三十年後將以消費為驅動,市場在國內,消費在國內。在休閒經濟撲面而來的大潮中,需要注意到兩個現象。
  • 文旅產業從無到有,衡水故城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10月31日,衡水市故城縣2020年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工作總結及推進大會舉行。大會對故城縣承辦第四屆衡水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和故城縣2020年首屆惠民文化旅遊促消費季活動的相關工作進行了總結。2020年惠民文化旅遊促消費季活動各項籌備工作,堅定不移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
  • 文旅產業迎強勁復甦 十萬億級市場可期
    從旅遊行業全面停滯,到跨省團隊旅遊恢復,從出遊熱度持續上升,到旅遊投融資項目密集籤約……即將過去的2020年,文旅行業在抗疫復甦中加速前行。一部分重點地區與重點產業迎來機遇期。同時,疫情倒逼旅遊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和創新布局,旅遊行業提質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