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政策》雜誌:美國的政治免疫系統對中國反應過度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9月8日文章,原題:美國的政治免疫系統對中國反應過度川普政府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以及對美國霸主的核心挑戰。今年5月中國公眾對美國的看法明顯比2019年6月時要負面。如今有很大一部分中國民眾,包括年輕受過教育的,都不喜歡並鄙視美國。美國對華接觸在塑造中國國內和外交政策方面的收穫,要比主張脫離政策的人願意承認的更多。對華接觸是擴大美中公共衛生合作的關鍵。H7N9暴發期間,兩國疾控機構密切合作,分享數據並展開聯合研究。伊波拉暴發期間,兩國首次合作應對第三國疫情。
-
美專家:美國對華「傳教士式」外交政策從開始便出錯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媒4月19日報導稱,在華盛頓一場有關美中關係的研討會上,有美國學者指出美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目標從一開始就設定錯誤,使得美中關係在軟實力的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在美國對外政策理事會舉行的關於中國改革的研討會上,這個機構的中國事務資深研究員馬佳士(Joshua Eisenman)指出,美國政府急需重新評估並調整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而當務之急是要改變對中國的基本態度,接受中國現有的模式。
-
如何描述美國的外交政策?美媒:災難性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理解美國外交政策的失敗——奧爾布賴特主義》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凱託學會高級研究員、裡根總統特別助理道格·班多。文章稱,如何描述近20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首先想到的就是災難性這個詞。
-
維基揭秘網站將曝美外交密電 或影響美英法關係
據悉,文件的數量將比伊拉克戰事多7倍,而內容觸及美國大量非常敏感的外交政策問題,包括對外國政府的腐敗指控。據披露,「維基揭秘」準備洩露的資料足以令外國政府和領袖們難堪,恐怕也將給美國的外交關係帶來負面影響。這些機密資料將會在美國、英國和德國的媒體上同時公布。
-
...截至北京時間11月21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
2020-11-21 07:40:30來源:FX168 【美國單日新增確診超21萬例 美媒稱美國政府已向疫情投降】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1月21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2238334例,累計死亡259943例。
-
撞了南牆不回頭?25萬人因新冠死亡沒有換來美國的改變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1月19日,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25萬例,達251892例,累計確診病例11667719例。美國依然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但美媒發文稱,25萬民眾的死亡沒有給美國的疫情應對帶來改變。 美普通民眾:家人接連死亡 鄰裡依然拒絕口罩據《華盛頓郵報》18日報導,美國阿拉巴馬州朗茲縣的格拉迪斯·莫爾今年遭受了重創。
-
美智庫文章:Z一代將如何重整美國外交政策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網站12月3日刊載題為《Z一代將如何重整外交政策》的文章,作者為塞繆爾·巴尼特、納塔莉·湯普森和桑迪·阿爾庫塔米。文章稱,Z一代是美國的未來,在美國外交政策的拐點,這代人應該充分地發聲。
-
大公訪談 | 外交學院院長徐堅:美對華政策將回歸理性 競合將成主基調
徐堅:拜登上臺後中美潛在的合作領域還是挺廣的,疫情防控是當務之急,也是最容易上手、最迫切的領域。因為疫情本身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最大挑戰,包括中美在內,美國面臨的形勢尤其嚴峻。疫情防控本身主要是技術性問題,而不應該是一個政治性問題。應該可以期待,拜登政府應該比川普政府更為理性,把疫情更多地看成是一個科學問題,而不是甩鍋,抹黑中國,損人也不利己。
-
【軟實力研究】楊悅:中國對美文化外交:政策、實踐與挑戰
文化外交的首要對象是社會主義國家,秉承「文化先行,外交殿後」的策略,目標是對外介紹勝利成果。當時,由於美國對華採取敵視和封鎖政策,中國的對美文化外交最為薄弱。儘管如此,中國領導人仍然提出了「寄希望於美國人民」的文化外交策略,力圖通過美國人民敲開對美文化外交的大門,但都受到美國政府的阻撓。
-
川普是成功的美國總統?美媒列出3個基本點:拜登註定走向失敗
目前,美國大選已經基本落下帷幕,不過,拜登入主白宮的道路並不算十順暢,日前,美媒站隊川普,列出2點原因,稱"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實際上不佔優勢,所以註定會走向失敗"。
-
美國調查性報導網站「灰色地帶」創始人:美國疫情惡化 美政府...
美國調查性報導網站「灰色地帶」創始人:美國疫情惡化 美政府「甩鍋」給中國 2020-05-13 22:22:0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疫情達災難級別,負責總統安保風險高,美國特工處130人感染隔離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3日,美《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發文指出,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達到了「巨大災難」的級別,而美國政府在防控疫情方面的重視卻並不足夠。
-
香港特區政府:取消美國外交護照持有人的免籤證訪港安排
②外交部再回應「戰狼外交」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再次回應「戰狼外交」問題。華春瑩表示,「如果只是因為中國『塊頭大』,就認為中方說出事實真相、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是『脅迫』和『戰狼』,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也是對中國外交的汙名化。」
-
這張美國地圖幾乎全紅了!
·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14日16時27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1086萬例,增至10859661例,累計死亡病例達245453例。全美49個州被標為紅色疫情嚴重地區據央視網消息,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當地時間13日發文指出,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達到了「巨大災難」的級別,而美國政府在防控疫情方面的重視卻並不足夠。
-
【美媒:川普已永久改變中美關係】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11日...
【美媒:川普已永久改變中美關係】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11日發表題為《川普輸了大選,卻在中國問題上贏了——美國與北京關係已經永久改變》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隨著當選總統喬·拜登準備於明年1月上任,他面臨的一個最重要外交政策問題是中國。如今,世界各國政府將要考慮如何以最佳方式應對拜登執政的4年。
-
美外交撒謊成性,幹啥啥不行,造謠第一名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曾幾何時,美國的外交政策已經徹底變成「謊言外交」,尤其是蓬佩奧成為美國國務卿之後,美國的「謊言外交」更變本加厲。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美國將這種「謊言外交」發揚光大,不僅在聯大的演講上肆意抹黑中國,試圖帶動輿論節奏,還借新冠病毒來攻擊中國,但是這些謊言是無法自圓其說,不僅沒有起到攻擊中國的效果,反而讓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聲譽轟然倒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美國感到失望。
-
中美交鋒孔子學院:中國侵蝕美國學術自由?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國會第一次舉行聽證討論中國影響是否侵蝕美國學術自由。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駁斥了這一指控,在回答記者問時,華春瑩形容孔子學院是「中國和世界的友好橋梁」,並認為孔子學院所有教學與文化活動全部「公開、透明」。
-
最新 | 布魯金斯學會提出系列對華政策建議
當地時間17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題為《美國對華政策的未來——對拜登政府的建議》的系列長篇報告,向拜登政府提出系統性對華政策建議。鑑於該學會與民主黨之間的密切聯繫,其該系列政策建議可能對美新政府政策塑造產生一定作用。該系列報告分為總報告和17篇分報告,中文譯文總篇幅約13萬字。
-
「美國優先」意味著「美國落單」 美專家鼓吹強化安全需縱深防禦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11月23日發表了題為《縱深防禦:為什麼美國的安全取決於聯盟——尤其在當下》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前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美國前戰略司令部司令詹姆斯·埃利斯和美國企業研究所外交與防務政策室主任科裡·沙克、美國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喬·費爾特,文章認為,保護美國需要一種縱深防禦的戰略——即及時找到出現全球問題的地方並應對
-
以聖人觀世界:美國早期外交視野中的孔子
美國的自主外交,源自獨立戰爭期間聯法抗英的權宜之計。戰爭一旦結束,「血濃於水」的美英之間重修舊好,法國則因為美國拖欠戰時債務而對美國心生怨恨。法國大革命的激進主義和由此引發的社會動蕩讓美國疏而遠之,美法同盟蕩然無存。早期美國文獻對待法國的態度既反映了這種恩怨變遷,也強化了美國社會警惕法國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