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熱能系羅先武課題組獲高被引論文獎

2020-12-13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大學熱能系羅先武課題組獲高被引論文獎

清華新聞網11月11日電 11月7日至11日,由《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編委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河海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十七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水動力學研討會在江蘇南京召開。在11月7日的水動力學研討會開幕式上,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水動力學雜誌,屬水動力學領域重要SCI期刊)編委會主任戴世強教授向清華大學熱能系羅先武課題組頒發了該雜誌創刊以來唯一的高被引論文獎,以表彰課題組2013年在該刊上發表的論文「Three-Dimensional 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Vorticity Analysis of Unsteady Cavitating Flow around the Twisted Hydrofoil.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繞扭曲水翼非定常空化流動的三維大渦模擬及漩渦分析)。戴世強教授在授獎儀式上介紹,「該文是刊登在水動力學雜誌的優秀論文,在發表2年內獲得國內外同行廣泛關注、大量引用。該文為提升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期刊2014年度高被引論文獎證書。

據Thomson ESI(湯姆森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最新統計顯示,羅先武課題組目前有3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ESI Highly Cited Papers),這三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署名單位均為清華大學,入選論文屬於工程學科領域。此外,羅先武老師本人被評選為Science Bulletin(科學通報,SCI期刊)2014年度三位優秀審稿專家之一。

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檢索到的3篇ESI高被引論文。

Science Bulletin優秀審稿專家證書。

近5年來,羅先武課題組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資助下,圍繞水力機械水動力學空化這一前沿課題開展了大量工作,在水動力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國際多相流雜誌)、Ocean Engineering(海洋工程)等連續發表SCI檢索論文26篇,創新了水動力學空化精細數值模擬方法,顯著提高了空化湍流模擬的精度水平。課題組在空化與漩渦的交互影響規律研究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揭示了渦拉伸項與渦膨脹項是空化湍流中漩渦生成與演化的主導因素,而斜壓扭轉項主要發生在空化的交界面,對應著空化的潰滅;首次基於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揭示了空化體積二階導數為水力機械空化誘導低頻水壓脈動激增的根源。這些研究成果為人們深入理解水力機械、船舶推進器等的內部流動機理、抑制實際工程中葉片區及流道表面的流動分離提供了新的概念與方法,從而推動了我國水動力學領域的創新研究和跨越發展。

 論文介紹:

《繞扭曲水翼非定常空化流動的三維大渦模擬及漩渦分析》,發表於《水動力學雜誌》,2013年25卷第四期,510-519頁。

Three-Dimensional 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Vorticity Analysis of Unsteady Cavitating Flow around the Twisted Hydrofoil.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3, V25(4):510-519.

論文連結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0160581160390X

供稿:熱能系 學生編輯:小奇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熱能系羅先武課題組在水動力學空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
    清華大學熱能系羅先武課題組在水動力學空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新聞網12月9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熱能系教師羅先武課題組的研究論文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 熱能系劉樹紅課題組在空泡-顆粒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清華大學...
    熱能系劉樹紅課題組在空泡-顆粒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清華新聞網8月29日電  8月25日,清華大學熱能系2015級博士生吳晟基,在導師劉樹紅教授、左志鋼助理研究員的指導下,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霍華德·斯通(Howard A.
  • 清華大學電機系博士生孟鵬飛獲IEEE最佳學生論文獎
    清華大學電機系博士生孟鵬飛獲IEEE最佳學生論文獎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9月10日-13日,2018年高電壓工程與應用國際會議(ICHVE)在希臘雅典召開。在13日中午召開的大會閉幕式上,IEEE孫才新和斯坦·格博斯基獎勵委員會主席古邦斯基教授(Stanislaw Gubanski)揭曉了2018年IEEE孫才新和斯坦·格博斯基最佳學生論文獎(IEEE Caixin Sun and Stan Grzybowski Best Student Paper Award)的入選名單。
  •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生獲得CAA(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生獲得CAA(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清華新聞網11月26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2篇博士學位論文獲得CAA(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分別是徐文立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王慶的論文《視覺目標跟蹤關鍵技術研究》和戴瓊海教授指導的博士生曹汛的論文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林波榮教授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020年9月25日,經過「科學探索獎」評審委員會對1200多位青年科學家申報材料的初篩、初審、覆審、終審四輪評審,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獲獎人在「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的見證下產生,他們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總獎金1.5億元),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使用。
  • 上海交大12位學者入選2018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
    曾獲2014年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2014年第五屆中國僑界(創新成果)貢獻,2013年全球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2011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05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三獲獎人);2003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1-2002中國科學院「重大創新貢獻團隊」獎;1997
  • 姚強:熱能系-讓優秀的學生得到個性化的培養
    姚強:熱能系-讓優秀的學生得到個性化的培養●通訊員 楊悅  能源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世界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優先發展和支持的重點行業,許多家長和考生非常關心清華大學在能源方向有哪些學科,本期「院系主任話專業
  •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清華新聞網3月1日電 2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出席頒獎典禮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周樹雲因在新型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新奇電子結構研究方面的貢獻而獲此殊榮。
  • 清華電機系孫凱副教授課題組在應用電力電子會議上獲傑出報告獎
    清華電機系孫凱副教授課題組在應用電力電子會議上獲傑出報告獎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近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應用電力電子會議(IEEE APEC 2018)在美國聖安東尼奧召開。清華大學電機系孫凱副教授課題組的論文報告在本次大會上獲得了傑出報告獎(Outstanding Presentation Award)。
  • 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11位學者入選(附簡歷)
    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145篇論文(SCI論文109篇),其中36篇發表在國際環境領域主流刊物Environ Sci Technol上;SCI論文被引用5400餘次,11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1項;合著《有機膨潤土及其在汙染控制中的應用》(科學出版社)、《環境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等5本著作/教材。
  • 清華大學醫學院林欣課題組、藍勳課題組聯合招收博士後
    林欣課題組、藍勳課題組聯合招收博士後兩名(計算生物學及酵母遺傳學方向各一名)。
  • 清華大學102人次入選愛思唯爾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無獨有偶,於近期公布的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5中國大學ESI高被引論文排行榜顯示,2004-2014年中國高校被ESI收錄第一作者的TOP論文中,清華大學被引頻次最多,雄居全國高校首位。  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的研究數據來自愛思唯爾旗下的Scopus資料庫。Scopus是全球最大的同行評議學術論文索引摘要資料庫,提供了海量的與科研活動有關的文獻、作者和研究機構數據,使得對中國學者的世界影響力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價成為可能。
  • 同濟大學賈鑫明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林欣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免疫學...
    同濟大學賈鑫明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林欣課題組合作在《自然-免疫學》發文報導CARD9基因變異引發ABPA的發病機制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8
  • 中國唯一入選,西交大博士生一作論文獲國際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近日,西安交大能動學院王秋旺教授課題組宣讀的題為「Investigation on phase-change thermal management based on a pore-scale lattice Boltzmann model」的論文榮獲「MIT A+B Applied Energy
  • 餘淼傑教授獲2018年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
    近日,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學術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公布了「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的2018年度獲獎論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獨作論文:《中國的貿易自由化與製造業企業生產率》(《經濟研究》2010年第12期刊)獲這一殊榮。
  • 戴棟教授獲2020年度「英國皇家物理學會中國高被引用論文獎」
    9月4日,我國知名電氣工程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戴棟被英國皇家物理學會(IOP)出版機構授予了「2020年英國皇家物理學會(IOP)中國高被引論文獎」。多年來,戴棟教授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已在領域內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
  • 兩位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加盟上海交通大學
    上半年,成功引進兩位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一位是來自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的樊春海研究員,另一位是來自史丹福大學的顏徐州博士。樊春海,1974年出生於江蘇張家港。南京大學學士、博士,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博士後(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Alan J. Heeger教授),2004年起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任職。2014-2017年連續4年入選ESI「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 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
    原標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報告」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去年,中國的卓越科技論文產出增加、熱點論文、高被引論文數量均升至世界第二位;在世界三大頂尖科技期刊發表的中國論文數量排第四位;SCI資料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比上年增加
  • 喜訊| 清華經管學院4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愛思唯爾旗下的Scopus資料庫是全球最大的同行評議學術論文索引摘要資料庫,提供了海量的與科研活動有關的文獻、作者和研究機構數據,使得對中國學者的世界影響力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價成為可能。隨著中國在國際科研領域的影響力和地位不斷提高,引領全球學術進步的各領域傑出學者也不斷湧現。這是自2015年開始,愛思唯爾第六次正式發布「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 中國大陸高校「ESI高被引論文數量」排行榜
    5月7日,愛思唯爾正式發布了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引發關注。入選的高被引學者需滿足的條件之一便是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文獻需要滿足至少有一篇全球前1%高被引文獻,或是學者的FWCI高於1。論文的被引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論文的質量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