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教育按下「暫停鍵」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22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財經」(ID:rancaijing),作者 孟亞娜,編輯 凌遠川。36氪經授權轉載。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傳統的線下教育成為疫情之下的重災區。

疫情發生後,大量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被迫停課。即便是教育行業龍頭企業好未來和新東方,此次也受到了衝擊。1月20日,武漢學而思和武漢新東方先後發布了停課通知。這兩家教育巨頭,都曾經受過非典疫情的考驗,在疫情發生之後,迅速做出了響應,停課並協調轉線上。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近日公開發文寫道,這場疫情,也給新東方帶來了嚴峻考驗,新東方地面課堂全面停課。上百萬寒假班的學生面臨不能上課的局面。如果新東方全部停課退費,新東方就只能關門大吉,七八萬老師員工的生計,立刻就成了問題。

「面對疫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課堂搬到線上。」俞敏洪提到,新東方的在線系統沒準備好,而且大多數老師沒有在線授課經驗,學生家長是否願意接受在線上課都是問題。但不管怎樣,轉變總比坐以待斃要好,否則接近三十年的新東方,將會山崩地裂。

危機往往伴隨著機遇。回望2003年的非典一疫,差點讓新東方倒閉,但同時也成就了好未來。非典疫情期間,傳統線下培訓被叫停,網校興起。傳統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遭遇了停課退費難題,俞敏洪舉債度過危機。而當時的張邦鑫,乘著網校的東風,和幾個好友創辦了奧數網,也就是學而思網校的前身,順利將線下的生源成功導流到了線上。

疫情之下,大機構槍枝彈藥充足,尚可以熬過一劫,但對於一些傳統做線下的中小教培機構來說,卻是如臨大敵,能否活著熬過疫情是個問題。他們面臨著來自種種不確定因素的挑戰,軍心難穩、獲客難、退費風險、高額租金和工資開支……

01.入不敷出,停業觀望

「每年二月份本來是爆發期,往年春節過後的半個月能做平時一個月的流水,但沒想到受疫情影響,到二月底都沒辦法開業。」線下舞蹈培訓機構負責人麗娜告訴燃財經,受疫情影響,她在北京的四家線下門店無法正常開門營業,每個月面臨將近20萬的資金壓力,對她而言簡直是毀滅性打擊。

「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開工,我們有可能到五月份都緩不過來。這是我過的最差的一個春節,度日如年。」麗娜說。

過去的2019年,對於教育行業本就是不易的一年,在K12、早教和語培留學機構等領域,多家機構暴雷倒閉。曾經被捧為獨角獸的在線少兒思維培訓機構成長保資金鍊斷裂倒閉,A股老牌留學機構太傻留學破產清算,年底英語口語培訓機構韋博英語欠款關閉。

但未曾想到2020年開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一些教育培訓機構迎來了更大的經營危機。

圖 / Pexels

麗娜的情況並非個例。2月6日晚,IT職業教育企業兄弟連教育正式宣告品牌「破產」,成為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被現金流壓垮的首家線下培訓機構。

兄弟連創始人李超發了一封公開信,他在信中提到,兄弟連教育在節前已經非常緊張,緩發工資、全體動員、壓縮成本,本來準備在節後招生旺季打個翻身仗,但這次疫情來的如此兇猛、猝不及防,把計劃全部打亂了。

疫情之下,線下教培機構入不敷出,大多企業帳面上的現金難以撐過三個月,還有多數中小企業甚至連一個月都熬不過。機構何時能正常營業,房租、職工薪資、社保該如何繳納,學員留存率、續費率該如何保障,一切都成為了未知。

多位藝術、體育類培訓、民營幼兒園線下教育機構創業者向燃財經表示,如果疫情繼續持續下去幾個月,對他們而言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同樣遭受到打擊的還有體培行業,多位體育培訓業內人士對燃財經表示,線下場館關停,目前處於被迫停業中。「對於體培行業轉線上也是不現實的,只能坐等恢復營業。」某少兒籃球培訓學校負責人張峰說。

民營幼兒園往往採取的是預收費模式,短期內暫停營業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疫情結束時間未知,一些實力較雄厚的民辦國際幼兒園也產生了擔憂。「我們的國際幼兒園資歷比較久,撐過二月份沒問題,但如果疫情戰線持續拉長,也會有一定風險。「孩子的故事國際連鎖幼兒園董事長王應運說。

」一些傳統的線下留學語培中介機構面臨著挑戰,留學業務的籤證申請和雅思託福考試的進行,均受到了影響。「某留學語培機構負責人高益告訴燃財經,「好在我們是純線上,現在和平時沒太大區別,反而生意還會比之前好些,可能就是員工之間的溝通少了點。」

02.望星盼月,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疫情發生後,也有一些線下培訓機構緊急將課程搬到線上,但短時間多數學生和老師湧入,導致多家第三方教育平臺超負荷運轉,伺服器幾近崩盤。

「這個星期我們基本上幹了今年一年要做的事情,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湧上平臺上課,導致平臺負載率過高。」某在線教育平臺負責人王偉告訴燃財經,為了保證平臺正常運行,他緊急加了一些負載加速器和帶寬。購買帶寬需要付費,但他提供給一些學校和機構的服務都是免費的。「其實我們並沒有從中盈利。」王偉說。

對於舞蹈、體育和民營幼兒園等線下培訓業務而言,將教學搬到線上不太現實,對此機構負責人們只能採取一些直播、社群打卡、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等迂迴之策。

近日在一些直播平臺上,很多從事藝術培訓的名師們做起了公益性直播,嘗試為疫情下的線下藝術培訓機構突破新的出口。依靠直播平臺打賞勉強能有一些收入,但這也是只屬於為一小部分人開的出口。

「在網上做舞蹈類直播,做的比較好的都是一些很有名氣的老師們。像我們這種普通機構,基本上做直播是沒人看的,所以就是純做公益。而且線上課程幾乎不賺錢,老師們都不願意做。」麗娜談道。

這段時間,她只能通過會員群,鼓勵會員們拍攝舞蹈視頻進行打卡比賽送課,以此來調動積極性。但如果營業時間遙遙無期,恐怕這種方式也持續不了太久。一些體培機構也採取了類似的打卡機制,「連續四天了,家長學生對打卡的熱情都不高,這個時候非常難調動積極性。」張峰說,疫情過後,可能會迎來一波小高峰,目前只能加油把疫情熬過去,但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還不知道。

對於重線下服務的民營幼兒園,面對無法開園營業的現狀,也只能積極探索線上教學的新模式。幼兒園面向的是3-6歲的低齡化用戶,如何陪伴孩子是家長們的核心訴求。「這段時間,我們給家長提供了一些心理諮詢服務,結合前期研發的類似於美國版巧虎的線上產品,教會家長如何帶孩子。「王應運說。

但另一方面,他也對疫情發展有所擔憂。如果幼兒園遲遲無法正常開學,並且在這段時間不能給予家長提供等值服務的話,很難保證家長不會要求減免學費。

「像音樂、美術、體育、舞蹈這些偏肢體運動的培訓,純線上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經過大量的實踐驗證了,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有一些肢體的動作,必須需要現場進行糾正和示範。「樂斯教育創始人宮旭生說。藝術類培訓機構業務轉線上,其實是一種應急方案,對於藝術培訓行業,線下教育幾乎很難找到線上的完整替代品。

他判斷, 疫情結束後線下教育會迎來一個短暫的爆發點。現階段,機構首先應該做好冬眠的準備,其次也得更多關注疫情結束後,業務如何復甦的問題。

03.軍心難穩,轉型線上困難重重

面臨退費危機的,還有靠線下業務作為主力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

「我們主打的線下一對一口語教學業務關停了,說服不了家長們以同樣的價格轉線上,好多都要求退費,我們這種小機構利潤很薄,一旦停業不堪設想。而且機構裡的外教們最近情緒也很不穩定,吵著喊著要回國。「某地方K12英語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劉雯告訴燃財經。

一些涉外培訓機構的外教們陷入了左右為難。如果機構無法保證收入,外教們接下來的去留也是難題。

「作為全英文授課的國際園所,我們一共有80多名外教,外教們現在其實很糾結。疫情發生後,一些外教情緒比較激動,一方面比較擔心安全問題,但另一方面更擔心自己的就業問題。而且就算現在回到自己國家,也不太好找工作,回國之後還會被隔離起來。「 王應運談道,」好在我們機構短期內還比較穩定,不會影響到外教們的正常收入。「

這場未知的「戰疫」到底什麼時候結束,尚無定論,但給企業帶來的危機是有目共睹的。「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控制住,房租、老師們的工資開銷都是問題。線下課程多數被叫停了,線上課程客單價較低,競爭也非常大,純靠線上業務很難維持生存,每天還要處理各種退費,讓人焦頭爛額。「劉雯說。

受疫情影響,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同時各省市逐步叫停寒假線下課外培訓。各大教培機構紛紛將業務搬到線上,線上教育迎來了轉機,但中小機構的日子依舊不好過,資源流量傾向頭部機構,一些在線教育腰部機構普遍產生了獲客焦慮。

圖 / Pexels

「在線教育太燒錢了,線上獲客成本高,是在線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我們用了四五年的時間,花了幾千萬才打磨出現在線上的這套產品。」王應運告訴燃財經。

在線教育獲客成本高是行業的最大痛點,而在線教育機構的獲客途徑,大多是通過廣告投放和銷售轉化來完成。

新東方在線發布的2019年中報顯示,其獲客成本雖然要低於行業內水平,但銷售費用卻還是上漲了25%。而根據好未來2020年財年Q3財報,好未來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增長87.6%,主要由於線上業務的營銷費用增加。此前在2019年中,好未來的專家電話會中,曾提到好未來的獲客成本達1300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18%。

此外,作為唯一一支實現正向盈利的,在美上市的在線教育中概股跟誰學,雖然在其2019年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中,披露其2019年累計三季度獲客成本僅為545元,低於行業水平,但也不容樂觀。跟誰學披露,其採取的計算方式為用Non-GAAP銷售費用(5.95億元)除以付費課程人數。

這種算法僅是一種粗略的計算,忽略了公司獲客所需時長、真實新課人數、以及支持獲取新客的所有人力和財力的支出等因素。

巨頭們依舊在打燒錢戰,中小型在線教育機構仍在泥潭中掙扎。

在線教育雖多次成為所謂風口行業,但也一度不被看好。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叫停線下培訓機構,對於一些被迫將業務轉到線上的傳統線下教學機構,無疑是雪上加霜。但危機也伴隨著機遇,隨著「停課不停學」的政策一出,頭部在線教育機構們紛紛嗅到了「潛在流量」的味道。

04.逆勢擴張黃金期,在線教育迎來機遇

針對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程教學造成的影響,教育部目前印發了相關指導意見,要求採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並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截至2月2日,教育部組織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在線課程2.4萬餘門,覆蓋了本科12個學科門類,專科高職18個專業大類。

資本市場大受政策鼓舞,A股開市以來,在線教育股二六三、三盛教育、和晶科技、世紀天鴻等逾十隻個股多日漲停,股價持續走高。

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推出免費線上課程。新東方、好未來、網易有道、跟誰學、51Talk、VIPKID等一些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慷慨捐資、成立專項基金、向全國範圍內的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在線教育課程,向一些學校機構免費提供技術輸出。

這些舉動也提升了美股和港股資本信心,近日好未來、新東方、跟誰學、樸新教育等股價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疫情催熟了在線教育行業發展,在「停課不停學」的政策指向下,在線教育逐步滲透到更多家長和學生心中。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頭部教育機構在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平臺,將在線教育的概念沉了下去,家長和學生們在疫情的影響下,只能通過在線形式進行學習。對於在線教育來說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在線教育迎來了崛起和彎道超車的歷史時刻。

圖 / Pexels

創新工場合伙人張麗君提到,疫情會加速用戶對線上教育的認知,線上教育的滲透率會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獲取用戶的轉化率也會短時間內提升,獲客成本短期內會降低一小段時間之後再恢復。

藍象資本創始合伙人寧波宇建議道,疫情之下教育行業創始人要做路徑創新,不要在自己具備核心優勢的點上做改變;初創團隊一定要計算好現金流,最大程度保障公司的核心團隊,及時溝通解決協商方案;有部分創始人可考慮提前啟動下一輪融資計劃,不必過度糾結估值;窮盡所有手段,尋求股東幫助。

*題圖來源於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峰、高益、王偉、劉雯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氪記2018 | 教育,黃金賽道巨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很多投資人開始休假了」,一位教育行業的資深FA告訴36氪,「即使在教育領域也沒有項目可投,沒有項目敢投。之前動輒天使、Pre-A就幾千萬的融資,下半年除了頭部公司之外,公開宣布出來的項目金額,大多回到了數百萬到千萬區間內。」
  • 推動培育上市企業 餘杭放大招」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杭州日報」,原標題《推動培育上市企業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放大招」》,作者 胡琦暘 王麗娟,36氪經授權轉載。隨後,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服務中心負責人為企業解讀最新政策。 「我們圍繞專題動員、專庫培育、專班推進、專業指導、專項支持全面開展上市培育工作。」餘杭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發區專門組建了上市工作服務專班,制定企業上市協同服務工作方案,採取「一事一議」等直達式、定製式辦法,協調解決企業股改、輔導、掛牌、上市各階段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36氪深度 | 這個程式設計師,9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家長們對36氪說,其實並不是在編程上面的進步,而是孩子因為能夠編出很好的程序,而在同學中受到稱讚,變得更加自信積極。在與人合作中,孩子能夠完成自己分工的角色,做事變得更加有條理。 這超出了編程教育、機器人教育的初衷 —— 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培養,更是一種素質的構成。
  • 預付費最後的瘋狂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財經」(ID:rancaijing),36氪經授權發布。 多名投資人對燃財經表示,在教育行業,預付費加劇了群體性暴雷事件的風險,但出於行業存在課程周期的屬性,短周期的預付費依然需要。而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按照財務口徑核算,可能只有5%的從業者能盈利,「跑路」的是絕大多數,這也在傳統健身行業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如果嚴格執行新規,超過八成機構會立刻停業。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應該會有中間地帶。
  • 矽谷全面「封城」,YC取消線下路演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矽兔賽跑」(ID:sv_race),36氪經授權發布。 YC路演轉線上,還提前一周,著實讓很多正在搶項目、還沒開始看YC項目的投資人亂了陣腳,本來指望著線下social、當天給創始人留下好印象的金主們,這下都沒了招數。 大家開始更激進地想辦法在Linkedin、Crunchbase、angelist各個公開平臺上,通過蛛絲馬跡找到這期YC badge的founder。
  • 鵝組的十年奇幻漂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鹿鳴財經」(ID:luminglab),作者:陳妍如 周有輝,36氪經授權發布。 豆瓣鵝組就像一個酒館,上演了一出網際網路角落邊上的群像戲——消息靈通的八卦人士,靜靜聆聽的沉默者,大發厥詞的鼓動者,站在桌子上講著瘋話的演說家,隨時準備砸桌子的酒鬼,在一旁品鑑好戲的老主顧,站在門外的信使,看著酒館監控的安保。
  • 大企業開放式創新的技術策略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在這樣技術爆炸和新舊技術融合的背景下,創新科技在不同行業的滲透情況是怎樣的?與企業應用相關的科技趨勢有哪些?企業創新將面臨哪些挑戰?企業又將如何決策和設計合作框架? 針對這些問題,Kr8與ABeam Consulting聯合發布了以下調研報告《大企業開放式創新的技術策略》:
  • 2018年度商業好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今今樂道讀書會研究院&盒飯財經研究院;36氪經授權轉載。 今年大環境急劇變化,即便是龐大的公司,也能感受到凜冬的肅殺。泡沫破裂、架構調整、To C轉向To B,商業環境變化的種種跡象時刻提醒著,危險就在身邊,而機遇就隱藏其中。
  • 用智慧打造智能能源生態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遼氪小結 目前,在「新基建」的浪潮中,數字經濟必將被進一步激活,為製造業的發展注入鮮活動力。以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打造一個集"智能晶片設計、模組生產、大數據整合分析"為一體的能源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圈。 36氪遼寧——讓遼寧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遼寧。 36氪遼寧專注於發掘優秀遼寧企業,深度挖掘創投底層邏輯,搭建產業對接通道,連結創業者與投資人資本生態平臺。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遼寧的報導,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送至指定郵箱:liaoni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 網際網路醫療20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健道」(ID:ArtofWealthandHealth),作者:海若鏡,36氪經授權發布。 醫生和患者的診療才是核心,診療要保證質量和患者安全,需要到線下見面完成,他堅持「輕問診其實是個偽命題」。一直專注做線上「輕問診」的春雨醫生,在這個階段也準備進入線下,張銳宣布2015年底要落地300家線下春雨診所。
  • 量子傳感合作研究的杭州樣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之江實驗室」,作者 ,原標題《之江實驗室在量子傳感合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36氪經授權轉載。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
  • 唯品會的市值救贖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如今,中國電商市場天下三分格局,阿里自然是無可爭議的頭把交椅,京東第二,拼多多橫空殺出、強勢追趕,暫居第三;你追我趕的電商市場,唯品會也需要想辦法重回舞臺。 根據麥肯錫《2019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線下仍然是購買奢侈品的主戰場。報告指出,消費者傾向於在線上購買標準化、價格相對較低的日用品,從而省下更多的時間享受獨特的,有格調的購物體驗。據估計,線下渠道將會繼續主導今後的奢侈品銷售,未來幾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6%左右。
  • 陸家嘴「黑洞」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證券市場紅周刊(ID:hkcj2016),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上海浦東最有影響的國企,陸家嘴自成立以來就一直致力於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開發建設,曾有過輝煌的歷史。然而陸家嘴在近兩年展開的資本運作中,涉嫌關聯交易、信披違規、財務造假、國有資產流失等開始引起市場關注。
  • 盲盒的本質不是割韭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與運氣競爭」(ID:ShinengResearch),作者立濤,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一個不想追熱點的作者,原本不想討論這個已經被談爛的話題,但看到一堆影響力很大的自媒體都跳出來說盲盒是「割韭菜」,實在是忍不住想動筆寫點什麼。 確實,有人靠倒賣稀缺款盲盒賺了錢,確實,稀缺款盲盒有很高的溢價,但當定義一種商品是不是割韭菜的時候,還是得去看驅動市場增長的主流購買行為是什麼樣的。
  • 資本和技術催生的教育獨角獸江湖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一對一課外輔導的行當,從誕生起就一腳踏進了紅海,來自線上線下的競爭則可以用肉搏來形容,線下有新東方、好未來、學大、精銳等巨頭環伺,線上有老牌網校和線下機構內部孵化項目先行試水。目前,網際網路教育公司的營銷費用主要由銷售費用(電話銷售、試聽課教師和助教的費用)、線上投放開支、品牌開支(明星代言)構成,而即便是聽上去高大上的網際網路教育公司,也不得不採用和線下機構一樣的電話銷售方式去獲客,51Talk的電銷費用就佔到了銷售費用的60%、整體營銷費用的36%。 而據業內人士透露,「試聽+電銷」的銷售機制,試聽到付費的轉化率如果能達到5%已經算高。
  • 「潮」向天貓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我非常看重天貓的一點是,它一直站在潮流前線,所以我們也希望將Sneaker Con的球鞋文化和平臺帶到中國很有實力的平臺」,Alan向36氪透露。 你必須不斷以一種高速的方式前進,以保持和行業趨勢的相關性」,Sean 這樣告訴36氪。 與球鞋文化類似,潮流文化的萌芽期或許具有魅力,但以往並不能快速在大眾市場形成廣泛影響;而要縮短潮流文化的引爆進程,無論流量、產品還是技術上擁有優勢的天貓都正在成為驅動力和加速器,這讓天貓開始於潮流生態中開始佔據越發獨特的位置。
  • 疫情之後,「好公司」的新時代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峰瑞資本」(ID:freesvc),36氪經授權發布 疫情仍在持續。關於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個意外的結果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應用得到了一次涉及人群極廣的下沉。 因為疫情防控過程中,宅在家裡是有效的、被鼓勵的措施。所以,各線城市的人每天都有足夠長的時間(可能超過 10 小時)使用各種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產品。
  • 家用美容儀「等風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新消費風起雲湧,任誰都不願錯過,在Z世代的生活中,粉刷上濃重一筆。 DoNews特別策劃《新消費祛魅》專題,試圖消解多領域新風潮的神秘和魅惑。 此為第四篇:初老恐懼下的家用美容儀消費潮,不過是一副有時效的安慰藥? 在變美這件事上,女孩們再次進入新的群體性高潮。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我思鍋我在」(ID:angelplusdevil),作者:我思鍋我在GN,36氪經授權發布。 有別於最近市場上的一些聲音,我始終認為: 不能服務大型客戶的SaaS公司不是一家成熟的SaaS公司。 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 我將從兩個維度論述這個觀點。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he Great Filter」(ID:TheGreatFilter),作者:Zoe*π,36氪經授權發布。 世界上至少有兩種遊戲。一種可稱為有限遊戲,另一種稱為無限遊戲. 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James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