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章被踢出課本,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人教社給出答案

2020-12-12 學生愛學習

眾所周知,我們這一代人,那可是從小就學魯迅的文章,應當說是從小學到大,他的很多文章,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藥》、《社戲》、《論雷峰塔的倒掉》等等,這些文章那時被收錄在了課本裡。但凡只要上過學的人都知道,課本中最常出現的就是魯迅的文章。那些在我們年少時看起來晦澀難懂的課文,現在看起來,卻越發覺得寫的真好,可是這些年隨著教育減負,教育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大,教科書也不斷的在改版。

據媒體報導,今年開學伊始,不少老師和學生發現,新版的高中語文課本刪除了魯迅的《阿Q正傳》,《藥》,《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引起了很多爭議。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對中國的文學甚至是世界的文學都做出了重點的貢獻。當年諾貝爾文學獎想要提他為候選人可是被他拒絕了,他認為自己不配。而魯迅先生的文章,寫作技巧不用說,必然很優秀,但是拋開技巧談內容,也同樣高人一等卻又入骨三分,及其鋒利,同樣文章也是艱澀難懂。

其實這是魯迅所處的時代決定的,因為當時正值新文化運動時期,文言文和白話文處於並存的時代,魯迅所處的那個的時代正好是文言轉變到白話的時期。從魯迅文章的語言中你既能領略到文言的生冷,又能體會到白話的雛形所帶來的青澀感。

不得不說,魯迅先生真的是我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僅能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而且具有很深的文學性。不管是散文還是小說,亦或是諷刺文,魯迅先生總能妥善地處理好文字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可是魯迅的文章,卻是被刪除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要知道魯迅的很多文章,那對於那些愚昧的人,那是有著警醒的功能,他告訴人們什麼是應該做,什麼事是不能去做。

不過也有些人是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刪除魯迅的文章的確可以降低很多難度,留出更多的位置去「引進」更多的當代作家們的好文章,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這樣一想其實也不錯,而人教部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

這樣的事還發生在歷史課本上,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有關張衡所發明的候風和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印在歷史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漸漸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地動儀,是張衡發明的,在幾代中國學生的歷史課本中,都能夠看見關於張衡以及候風地動儀的描述以及模型圖片。但是現在它卻被慢慢地從書上移除了,相信以後了解的人也就會慢慢地變少。

我們曾經歷史書中,地動儀的圖片,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考古學家王振鐸根據記載復原的,但只有形狀相似,無法具備預測功能,其中也有一些科學暫時無法勘測到的問題,所以其中的一部分內容被刪除,但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刪除。

針對這些歷史人物「莫名消失」的質疑,人教社也做出過回應,只是是因為教材內容安排有變,其中一些有爭論性的內容被刪除,人物及相關內容並未刪除,當然這也是為了保證歷史課本的科學性和真實性。

對於以上內容,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

相關焦點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網友:一不小心上了絕版課
    據悉,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1953年中國發行的「張衡地動儀」郵票)在幾代中國學生的歷史課本中,都能夠看見關於張衡以及候風地動儀的描述以及模型圖片。
  • 魯迅文章被踢出中小學課本,地動儀被刪除,我們學的都是謬論?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對中國的文學甚至是世界的文學都做出了重點的貢獻。當年諾貝爾文學獎想要提他為候選人可是被他拒絕了,他認為自己不配。很多人從小學就被這個大文豪「折磨」著,每當遇到魯迅的文章不是背誦就是抄寫,至今很多文章都還記得。
  • 歷史課本刪除張衡地動儀?現存的地動儀是假的?真的已被復原!
    古代預測地震的神器地動儀和它的發明者張衡在不知不覺中退出了課本,從此與課堂無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家、發明家,開創了我國天文、地理研究的先河,他一生之中最為著名的發明物地動儀,一度是國人的驕傲。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究竟是什麼樣子?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復原模型飽受爭議,網友:一不小心上了絕版課
    據悉,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2010年1月24日,馮銳接到時任教育部長袁貴仁的電話,袁貴仁表示仔細閱讀馮銳修改教科書的建議和相關資料後,原則同意修改「張衡地動儀」這一章節。並在2010年秋季教改出臺以後,按照教學大綱,「張衡地動儀」已不再是歷史課本中的內容。
  • 張衡的地動儀,為什麼會從歷史課本上刪除?原因很簡單真實
    張衡是發明家,也是詩人。對於天文學,地理學有著深刻的研究。 張衡曾經是課本上的內容,但是現在內容卻被刪除了。
  • 張衡地動儀被教科書刪除,專家給出注釋,網友:刪的好!
    一說到張衡,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發明的地動儀。雖然大家可能並不清楚它的具體構造和原理是什麼,但是堅信它就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大發明之一,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可是你知道嗎?如今,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早已被教科書給刪除了,甚至有位專家直接稱其無用,還不如在房梁上吊塊肉呢。
  •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材?真相來了
    有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有記者向人教社求證,人教社明確回應,張衡及地動儀內容並未消失,只是教材編排上做了調整。發生了什麼事?真相到底如何?畢業多年之後你還記得多少課本中的知識?
  • 張衡地動儀到底長啥樣?我們翻了一百多年的歷史……
    作者:宋宇晟課本中的「張衡地動儀」最近成了關注的焦點。
  • 張衡地動儀到底長啥樣? 我們翻了100多年的歷史
    課本中的「張衡地動儀」最近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材??真相來了!
    實際上,歷史教材上展示的地動儀,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古代科技史學家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早在1936年,王振鐸畫出了第一套自己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圖稿,並採用「懸垂擺」的結構原理。也就是從地動儀的上部垂下來一根擺,用以判明地震方向,並控制相應機關。
  • 人教版語文教材刪除魯迅文章 網友追憶那些年的語文課本
    新學期伊始,人教版語文教材進行了調整,初一年級30篇課文中,9篇被更換,單元順序也做了較大調整,其中魯迅文章《風箏》消失不見。人教版語文教材「微調」,魯迅文章《風箏》被刪除。由於調整幅度過大,網上甚至有了「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刪除魯迅文章」的傳聞。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教材調整,是為了落實2011版課標要求,「目前為止,人教版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7-9年級中,魯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冊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實際上,和高中相比,初中課本的魯迅大撤退並未見端倪。
  • 張衡地動儀被刪出教科書,因為根本測不出地震?真相到底是什麼…
    那麼,那個印刷在中國現代教材之中,讓我們對其充滿想像的「地動儀」,又是怎麼來的呢?實際上,歷史教材上展示的地動儀,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古代科技史學家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早在1936年,王振鐸畫出了第一套自己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圖稿,並採用「懸垂擺」的結構原理。也就是從地動儀的上部垂下來一根擺,用以判明地震方向,並控制相應機關。
  • 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魯迅作品大撤退
    9月6日,編劇劉毅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 專家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近兩年,我們的教科書發生了很多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少經典的作品從教科書中被刪除了。同時,還有個別篇目,也被專家建議刪除。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專家給出了他們的理由。這篇文章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父愛,對學生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某高校副教授建議將《背影》從課本中刪除,理由是作者父親在買橘子過程中,翻過了鐵軌,這違反交通規則。同時,作者父親的形象也不瀟灑,所以他建議刪除《背影》。不過,對這位教授的說法大多數人並不認可,這是一篇文學作品,我們要結合時代,理性地看待這篇散文。
  • 課文《陳涉世家》被替換 人教社:「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仍在
    回應關於歷史課本刪除張衡及地動儀:教材中有詳細介紹對於網上反映國家統編教材刪除關於張衡及地動儀的內容。2018年10月1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經查閱,實際情況是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 被推上神壇的地動儀究竟是真是假?為何將它從歷史課本裡面刪除?
    被推上神壇的地動儀究竟是真是假?為何將它從歷史課本裡面刪除?記得小編小時候在學歷史的時候,課本上記載有一種神器,那就是地動儀。課文上在介紹這件神器的時候,說它能感知千裡之外的地殼活動,如果哪裡發生地震的話,利用這個神器,就可以提前預知。
  • 中學歷史教材刪除張衡地動儀的內容,網友:應該刪
    中學歷史教材刪除張衡地動儀的內容,網友:應該刪。凡是學過中國歷史人都知道,東漢時期的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發明之一。每一個中國人都為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驕傲自豪。但是最近新版的歷史教材卻刪除了這部分內容,這又是為什麼呢?
  • 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 贊成派:新教材貼近生活
    原標題: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 贊成派:新教材貼近生活 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胡強俊 畫  新學期開學,新生和老師在拿到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語文教材時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少變化。最明顯、也是爭議最多的變化莫過於魯迅先生的《風箏》一文被刪除。一同消失的還有郭沫若、瑪麗·居裡等的文章,取而代之的是賈平凹、史鐵生、邱吉爾和海倫·凱勒等。晚報記者了解到,從2002年初中教學改革之後,雲南省選用了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昆明市語文學科就一直選用蘇教版(江蘇教育出版社)教材,持續至今。
  •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在我們古代,雖然那時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材料也沒有現在這麼全面,但是仍然有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創造出了許多精密的儀器,這些儀器在當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僅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實惠
  • 《陳涉世家》確定從語文教材中刪除!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正常變動
    果然,在昨晚,人教社回應了:確!實!刪!了!不過,歷史教材裡還在。 而2018年部編本的新教材中,是直接刪除了,並沒有挪到其他年級的課本中;這意味著《陳涉世家》將徹底退出人教版的中學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