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魯迅作品大撤退

2020-12-13 騰訊網

「阿Q」是不少網友對語文課本的深刻回憶。

你還記得《藥》中的「血饅頭」嗎?

9月6日,編劇劉毅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文/本報記者李穎 武威

遭遇「大撤退」

網友為魯迅叫屈

很多網友認為,刪除大量經典作品無論對於老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不利。一位叫做「陰謀小集團」的網友為魯迅「叫屈」:「為什麼魯迅先生被踢掉這麼多好的文章,從小他的文章就是重點學習的內容,現在突然來個大轉彎,真的是對學生好嗎?」

一位叫「末小瓶」的網友憤憤地表示:「為什麼《藥》會被踢出來?!當年它帶給我的震撼是相當大的!難道說如今再提人血饅頭已經過時?還是不敢讓祖國的花朵直面鮮血淋漓的人生?」一位叫「官窯沒人」的網友說:「中國教育需要改革,可是有點矯枉過正了,刪除了不少佳作。」

但也有相當部分網友力挺新語文教材。網友「本來老六」說:「那麼多年課文一直不更改才叫人沮喪呢,哪怕這些作家其他的文章也可以用的啊。」網友「費舍」說:「很多文章到現在確實沒有意義了,應該更換。」

記者了解到,發軔於本世紀初的普通高中新課改,率先在廣東、海南等四省(區)啟動,按教育部規定的時間表,今年,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甘肅等也陸續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階段。

阿Q走了,餘華來了

巴金反思散文入選

一位名叫彭博的四川教師拿到了人教的新教材。他透露,與此前相比,新課本「現當代作品及外國作品54篇,其中新選課文35篇,佔總數的64.8%」。

儘管有不少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人物,比如「阿Q」,離開了新教材,但也有一些新面孔加入——根據彭博的總結,現代文部分中,課本新增了反映「神舟六號」飛船升空的《飛向太空的航程》,呼喚奉獻精神的《尋找時傳祥——重訪精神高原》,反映香港回歸的通訊報導《別了,不列顛尼亞》等作品。

散文方面,則有巴金的《小狗包弟》,這是一篇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學」,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散文集《隨想錄》。該散文集中的許多文章是巴金用「自我懺悔的形式,從反省自己的軟弱開始,逐漸進入對全民族的靈魂的拷問」。這是巴金寫《隨想錄》的一個重要特點。

而古代詩文也新增了諸如柳永的《望海潮》、杜甫的《詠懷古蹟》、辛棄疾的《水龍吟》、李商隱的《李賀小傳》等作品。

「小說部分,則選入了『先鋒派』作家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是一篇『荒誕小說』,寫的是一個18歲的年輕人第一次走出家門在外面的遭遇,全文都在用一個18歲孩子的口吻進行敘述。閱讀這篇小說的高中生也差不多處於那個年齡階段,所以他們會覺得有同感,讀來很親切。」彭博說。

廣東今年也有改動

保留魯迅《祝福》換《藥》

事實上,自高中課改以來,每年都會引起關於語文課文刪改的爭論。去年就曾經因為魯迅的文章大幅減少,而引起輿論的廣泛爭議。今年,亦有專家提出應刪除《背影》,理由竟是文章裡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橫穿軌道。

此次引起爭議的是「人教版」的語文教材。而早在2004年,當時廣東省在選擇高中課改的教材時,就首次打破了多年來高中教材由「人教版」一統天下的局面;廣州市高一年級語文、物理兩門課程選用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這也是解放以來,廣東省第一套通過國家教育部審定的教材。

當時,粵教版新版語文課本新課文佔了54%,做了大力度的改革。以第五冊為例,在國內首次推出「走進經濟」單元,充分展現廣東特色,收入經濟學教授王則柯的《錢》和沈傑《向小康生活邁進的期待》等文章,被視為一大創舉。

昨天,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廣東今年語文教材也有改動,比如增加了現代文《論握手》、古詩文《蘭亭序》等。

在有爭議的魯迅作品方面,廣東方面則做了保留,但是將《藥》換成了《祝福》。「我們認為祥林嫂更符合典型的小說人物形象。」而網友熱議的《記念劉和珍君》,廣東版語文課本本來就沒有收錄。至於「朱自清的散文,我們沒有選《背影》,一直選的是《荷塘月色》」。

相關焦點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熱議
    9月6日,編劇劉毅在其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熱議(圖)
    9月6日,編劇劉毅在其新浪微博上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 各地語文教材大「換血」 課本刪除魯迅經典文章
    「阿Q」是不少網友對語文課本的深刻回憶。魯迅教科書作品選擇爭議不斷 "戰士思想"如何傳承9月6日,編劇劉毅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 看新聞學英語: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看新聞學英語: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2010-09-08 15:02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爭議
    中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新學期裡,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引起熱議,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今天的新聞編輯曹暢。   主持人: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新學期,各地語文課本都有了哪些新變化?
  • 高中課本大「變臉」 「魯迅大撤退」惹爭議(圖)
    [提要] 9月6日,編劇劉毅在其微博上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六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魯迅經典名篇未被大量刪除
    記者翻閱目前全國各地採用的6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目錄發現,絕大多數網上傳言被「刪除」的經典名篇依然在教材中。  文/本報記者黃茜、徐靜  阿Q、老夏、劉和珍……很多人在高中時代,通過語文教材認識了這些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並且終生難忘。如今卻有網友發帖稱,發現20多篇經典文章被語文教材刪除,其中包括魯迅的諸多名篇。
  • 全國六版高中語文教材調查:魯迅等經典未大撤退
    記者翻閱目前全國各地採用的6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目錄發現,絕大多數網上傳言被「刪除」的經典名篇依然在教材中。  文/本報記者黃茜、徐靜  阿Q、老夏、劉和珍……很多人在高中時代,通過語文教材認識了這些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並且終生難忘。如今卻有網友發帖稱,發現20多篇經典文章被語文教材刪除,其中包括魯迅的諸多名篇。
  • 人教版語文教材刪除魯迅文章 網友追憶那些年的語文課本
    新學期伊始,人教版語文教材進行了調整,初一年級30篇課文中,9篇被更換,單元順序也做了較大調整,其中魯迅文章《風箏》消失不見。人教版語文教材「微調」,魯迅文章《風箏》被刪除。由於調整幅度過大,網上甚至有了「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刪除魯迅文章」的傳聞。對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教材調整,是為了落實2011版課標要求,「目前為止,人教版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7-9年級中,魯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冊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實際上,和高中相比,初中課本的魯迅大撤退並未見端倪。
  • 北大教授談教材增減名家文章:魯迅部分作品太深
    中學語文課本為何調整魯迅作品?「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對包括魯迅多篇文章在內的名篇進行了調整,這引起一些讀者的質疑。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執行主編溫儒敏近日解釋說,這是課程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適應現在中學生的需要。
  • 語文教材中魯迅作品大撤退?新教材主編回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闞楓)針對輿論中「魯迅文章在語文教材中大撤退」的言論,新編語文教材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28日回應稱「沒那回事」。他表示,新教材中,魯迅作品依然保留了一定比重,不存在「大撤退」的情況。
  • 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 贊成派:新教材貼近生活
    原標題: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 贊成派:新教材貼近生活 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胡強俊 畫  新學期開學,新生和老師在拿到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語文教材時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少變化。最明顯、也是爭議最多的變化莫過於魯迅先生的《風箏》一文被刪除。一同消失的還有郭沫若、瑪麗·居裡等的文章,取而代之的是賈平凹、史鐵生、邱吉爾和海倫·凱勒等。晚報記者了解到,從2002年初中教學改革之後,雲南省選用了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昆明市語文學科就一直選用蘇教版(江蘇教育出版社)教材,持續至今。
  • 魯迅文章被踢出中小學課本,地動儀被刪除,我們學的都是謬論?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對中國的文學甚至是世界的文學都做出了重點的貢獻。當年諾貝爾文學獎想要提他為候選人可是被他拒絕了,他認為自己不配。很多人從小學就被這個大文豪「折磨」著,每當遇到魯迅的文章不是背誦就是抄寫,至今很多文章都還記得。
  • 高中課本刪掉魯迅著作、《背影》《孔雀東南飛》惹爭議
    網友熱議高中課本大「變臉」9月6日,編劇劉毅在其微博上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
  • 七年級人教版語文教材調整 魯迅作品《風箏》被刪
    「沒想到今年語文教材科目變化這麼大!」「新增加的9篇文章確實更貼近初中生的生活實際!」「最後一篇魯迅的文章也被刪除了,真是遺憾啊!」……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合肥市部分中小學教師昨天開始已經陸續領到了新課標,令不少七年級語文教師感到「意外」的是,新課本有近三分之一的課文進行了調整,包括魯迅《風箏》在內的9篇文章被調換,取而代之的是賈平凹的《風雨》等9篇文章。遺憾:最後一篇魯迅作品《風箏》「飛」走了!一大批名家的經典作品被刪除,調整幅度這麼大確實有點出乎意料。
  • 教材大改變!語文教材中魯迅作品大撤退?真相是…
    首先,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新編語文教材增加了古詩文的數量,小學語文有古詩文129篇,初中語文古詩文選篇132篇,其次,增設專題欄目,如小學的「日積月累」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  此外,初中的「綜合性學習」欄目,圍繞「友」「信」「和」等傳統文化關鍵詞,設計了一系列專題活動。大量編選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
  • 教材刪除魯迅文章你怎麼看 再見阿Q閏土祥林嫂
    【華聲在線導讀】近日有媒體報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的作品明顯減少,初一教材僅存的唯一一篇魯迅作品《風箏》也被刪除了。其餘多個版本的教材中魯迅的作品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儘管先生早就在《野草》中唯願自己的文章速朽,但關於魯迅作品在教材中的「進退」,總能輕易地激蕩起輿情的漣漪。  又一次,網友在熱議著魯迅文章的「退出」,在熱議中表達著溫情與敬意。關於「撤退」,圍觀者其實是在擔心「魯迅」從中小學教育的課堂中心逐漸淡出,成為無法被容忍的文化行為。在此種幾乎一觸即發的情感反射背後,隱藏的是固化的認知。
  • 中學課本刪減魯迅文章爭議再起 專家:不必太糾結
    一個老話題,又在開學之際「周期性」地發生——散落在中學語文教材裡的魯迅名著,是該增還是該減?這次的起因是本學期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將魯迅的《風箏》刪除了。  值得思索的是,每次涉及魯迅作品的調整,語文教育界對此大多「心平氣和」,倒是坊間輿論的褒貶頗為激烈。
  • 魯迅的文章被語文課本不斷刪除,是我們已經不再需要他了嗎?
    作為一個很有意思的文豪,魯迅的作品一直被收錄在我國的語文課本中。從小學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到初中的《藤野先生》再到高中時期的《記念劉和珍君》。在我們的學習生涯裡,魯迅先生和他的文章一直陪伴著我們的學生時代。老師也一直強調,魯迅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也是革命家和思想家。因此,對於魯迅,都是很崇拜的。近年來,我們經常會看到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從語文課本中刪除。
  • 魯迅文章被踢出課本,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人教社給出答案
    眾所周知,我們這一代人,那可是從小就學魯迅的文章,應當說是從小學到大,他的很多文章,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藥》、《社戲》、《論雷峰塔的倒掉》等等,這些文章那時被收錄在了課本裡。但凡只要上過學的人都知道,課本中最常出現的就是魯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