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爭議

2020-12-13 央廣網

    中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新學期裡,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引起熱議,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今天的新聞編輯曹暢。

  主持人: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新學期,各地語文課本都有了哪些新變化?

  記者:隨著各地高中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新學期開始,語文教材可以說變化不小,不少經典篇目被從語文課本裡刪除,像《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雷雨》、《背影》等等承載幾代人記憶的課文從教材中消失。

  同時各地課本也增加了一些新面孔:四川的課本新增了一些有時代氣息的文章,像反映「神舟六號」飛船升空的《飛向太空的航程》,反映香港回歸的通訊報導《別了,不列顛尼亞》等。江蘇語文教材增加了海子、韓少功、曹文軒、周國平等現當代詩人、作家的作品,更加關注人文精神、回歸到文學欣賞的本身。廣東的教版新版語文課本在國內首次推出「走進經濟」單元,收入經濟學教授王則柯的《錢》和沈傑《向小康生活邁進的期待》等文章,充分展現廣東特色,也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主持人:對於語文課本的這種變化,各方的反應如何?

  記者:對於這樣的變化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其實大部分同學們對新教材反響還不錯,覺得很親切。贊同的人們也覺得教材更新很正常,經典文章也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要尊重學生的口味需求,還原文學審美本質功能,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順應時代的要求。

  也有人強烈反對語文教材有如此大的改動,認為編寫教材,要用一種長遠和宏觀的目光來選擇教材內容,既要能夠傳承文明,又能夠面向未來,不應把原先擁有頑強生命力的傳統篇目都撤換掉,這無益於文化的傳承。

  還有比較中立的看法認為,應該客觀地看待教材「換血」,一些新增的篇目也是經典作品,語文教材有變化是正常的,不必太過敏感。語文課本應該多嘗試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閱讀興趣,二不是只是為了適應考試。

【中廣調查:你如何看待「家長夜臥高校體育館」事件?】

熱搜詞:東方微點 馬雲最新回應  北影校花脫衣

  (中國之聲、中國廣播網聯合推出新聞線索提供平臺,您可將新聞線索發至郵箱:xwxs@cnr.cn,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導事實、揭開真相。)

責編:楊禕

相關焦點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熱議
    「阿Q」是不少網友對語文課本的深刻回憶。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熱議(圖)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魯迅作品大撤退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六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魯迅經典名篇未被大量刪除
    記者翻閱目前全國各地採用的6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目錄發現,絕大多數網上傳言被「刪除」的經典名篇依然在教材中。  文/本報記者黃茜、徐靜  阿Q、老夏、劉和珍……很多人在高中時代,通過語文教材認識了這些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並且終生難忘。如今卻有網友發帖稱,發現20多篇經典文章被語文教材刪除,其中包括魯迅的諸多名篇。
  • 各地語文教材大「換血」 課本刪除魯迅經典文章
    「阿Q」是不少網友對語文課本的深刻回憶。魯迅教科書作品選擇爭議不斷 "戰士思想"如何傳承9月6日,編劇劉毅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 高中課本大「變臉」 「魯迅大撤退」惹爭議(圖)
    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高中課本刪掉魯迅著作、《背影》《孔雀東南飛》惹爭議
    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看新聞學英語: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看新聞學英語: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2010-09-08 15:02 來源:滬江英語 作者:
  • 察網:新語文課本中新中國紅色經典有幾篇
    這裡僅僅就新中國紅色經典在中國以及外國的高中語文課本中情況做一下簡單介紹,也算是幫朋友們了解一點常識吧。一、朝鮮語文課本的多元化與中國語文課本的「紅色恐懼症」中國的公知和某些專家們整天大罵中國的語文課本宣傳紅色文化、革命傳統,並稱這些課文是「狼奶」。於是很多人信以為真,還認為今天的課文裡真的是大量宣傳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的。可是,事實卻與這些人的宣傳相去甚遠。
  • 語文教材近年刪減43篇經典 被周杰倫作品取代
    「廣州的高中學生大多數用的是粵教版的語文教材,教材中有5個必修課本,每課本有4個單元,古文詩詞佔比1個單元,即佔了四分之一。」廣鐵一中副校長、語文高級教師陳暾表示,一直以來,這樣的佔比都較穩定,很少有增減。一些篇目,如《赤壁懷古》《逍遙遊》《蘭亭序》《與妻書》等較為經典的篇章都有。  在高考方面,語文150分的總分中,古文詩詞佔了35分,佔比近四分之一。
  • 全國六版高中語文教材調查:魯迅等經典未大撤退
    記者翻閱目前全國各地採用的6個版本高中語文教材目錄發現,絕大多數網上傳言被「刪除」的經典名篇依然在教材中。  文/本報記者黃茜、徐靜  阿Q、老夏、劉和珍……很多人在高中時代,通過語文教材認識了這些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並且終生難忘。如今卻有網友發帖稱,發現20多篇經典文章被語文教材刪除,其中包括魯迅的諸多名篇。
  • 《陳涉世家》確定從語文教材中刪除!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正常變動
    近日,有微博網友發文稱,「部編本」語文教材將初三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刪除。 而2018年部編本的新教材中,是直接刪除了,並沒有挪到其他年級的課本中;這意味著《陳涉世家》將徹底退出人教版的中學教科書。
  • 北大教授談教材增減名家文章:魯迅部分作品太深
    中學語文課本為何調整魯迅作品?「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對包括魯迅多篇文章在內的名篇進行了調整,這引起一些讀者的質疑。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執行主編溫儒敏近日解釋說,這是課程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適應現在中學生的需要。
  • 北京高中語文課本換血
    導語:經濟觀察網訊 北京9區縣的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替掉《阿Q正傳》,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替掉《陳煥生進城》,海子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則替掉《孔雀東南飛》……新的當代作品大量湧現,而不少傳統經典篇目則淡出視野。
  • 北京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 部分經典名篇被刪 圖
    從1951年以來在全國通行的「人教版」語文課本  北京9區縣的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替掉《阿Q正傳》,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替掉《陳煥生進城》,海子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副教授建議中學課本刪去朱自清《背影》引發爭議
    《背影》,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爭論。  另一方面,真正的經典並不會因為有人質疑,就會變得黯淡無光,反倒有助於公眾更加清醒地認識經典意義所在,並正確對待文章中可能存有的某些瑕疵。也正是緣於對這種固有模式的盲目臣服,一些圍繞經典文章提出的應試問題,居然常常難倒高知群體。有必要指出的是,許多國家的教科書更具開放性,相互之間還存在競爭特徵。正是因為對教科書的重視,關於教科書內容的爭議倒也司空見慣。
  • 北外副教授建議中學課本刪去《背影》 引發爭議
    《背影》,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爭論。  另一方面,真正的經典並不會因為有人質疑,就會變得黯淡無光,反倒有助於公眾更加清醒地認識經典意義所在,並正確對待文章中可能存有的某些瑕疵。也正是緣於對這種固有模式的盲目臣服,一些圍繞經典文章提出的應試問題,居然常常難倒高知群體。有必要指出的是,許多國家的教科書更具開放性,相互之間還存在競爭特徵。正是因為對教科書的重視,關於教科書內容的爭議倒也司空見慣。
  • 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 贊成派:新教材貼近生活
    原標題: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 贊成派:新教材貼近生活 初中語文課本刪除魯迅文章胡強俊 畫  新學期開學,新生和老師在拿到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語文教材時發現,課本出現了不少變化。最明顯、也是爭議最多的變化莫過於魯迅先生的《風箏》一文被刪除。一同消失的還有郭沫若、瑪麗·居裡等的文章,取而代之的是賈平凹、史鐵生、邱吉爾和海倫·凱勒等。晚報記者了解到,從2002年初中教學改革之後,雲南省選用了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昆明市語文學科就一直選用蘇教版(江蘇教育出版社)教材,持續至今。
  • 媒體盤點:這些年語文課本裡被刪掉的古代經典
    對於為何要刪除8首古詩,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語文教研員薛峰迴應說,「以往在課堂學習古詩時,學生不僅要面對生字,還要學習大量文學背景知識。」他舉例說道,比如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學生就要接觸到鸛、渙等比較難的生字,老師往往還會補充不少關於朝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文史知識,家長也往往會讓孩子進行背誦、默寫,無形中加重了孩子的負擔。
  • 「山外青山樓外樓」入選課本多年,有家長卻建議刪除,為什麼?
    在五千年的時光遷移中,我們的先輩留下了許多的古書典籍,用以薰陶後代,綿延文脈,他們當中的一些篇目,被選入了教材,成為了我國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近年來,卻有人認為這些經典篇目不適合學生,應該將其移出教材,比如一位家長就認為就該把林升的《題臨安邸》從教材中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