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網:新語文課本中新中國紅色經典有幾篇

2020-12-12 海疆在線

導讀: 部編本新教材的確選入了少量帶有紅色色彩的課文,即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但是相對應的是增加了兩篇外國公知的洋雞湯,特別是增加了兩篇逃到臺灣的反共文人林海音和梁實秋的作品。兩相抵衝之下,總的來看教材還是進一步公知化了。而且,新中國前30年的紅色經典仍然是教材刻意迴避的禁忌。因此,實現新中國紅色經典文學在語文課本中的回歸,恐怕仍然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

前兩天我談了談川普談話所反映出來的高中歷史課本的問題,今天再談談語文課本中的問題。其實,以前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已經談得不少了。這裡僅僅就新中國紅色經典在中國以及外國的高中語文課本中情況做一下簡單介紹,也算是幫朋友們了解一點常識吧。

一、朝鮮語文課本的多元化與中國語文課本的「紅色恐懼症」

中國的公知和某些專家們整天大罵中國的語文課本宣傳紅色文化、革命傳統,並稱這些課文是「狼奶」。於是很多人信以為真,還認為今天的課文裡真的是大量宣傳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的。可是,事實卻與這些人的宣傳相去甚遠。這裡僅僅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為例,關於新中國前30年的紅色經典文學在課本中到底有幾篇呢?估計絕大多數讀者們絕對想不到:答案是零,即一篇也沒有。

其中,必修一介紹了毛澤東主席早年的一首詞《沁園春·長沙》,但是是作為選學內容的。另外,還有一篇報告文學《包身工》是30年代左翼文學的產物,不過據說是由於一度退出課本後引發了很大爭論才不得不保留下來。當然,還有一篇魯迅的作品《紀念劉和珍君》。不過這是魯迅早年接受馬克思主義前的作品,而後期接受馬克思主義後的另一篇經典作品《為了忘卻的紀念》雖然在文筆與思想上都遠遠高出這一篇,但是卻被刪除了。而且,儘管有這兩篇具有紅色色彩的課文,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反共文人的作品和傷痕文學。比如說像民國時期的反共文人徐志摩模仿西方空洞無聊的詩歌《再別康橋》和批判新中國的傷痕文學《小狗包弟》均被列為學習重點,還選入了被魯迅先生稱為「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極端反共的文人梁實秋的文章《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國前30年的那些紅色經典一篇也沒有,被語文課本視做了文學史上的一個空白期:

必修1目錄: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毛澤東3

2.詩兩首

雨巷................................................戴望舒 6

再別康橋.............................................徐志摩 8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10

第二單元

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16

5.荊軻刺秦王........................................《戰國策》 18

6.鴻門宴............................................司馬遷 22

第三單元

7.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27

8.小狗包弟..............................................巴金 32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梁實秋 36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周婷 楊興 39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 41

11.包身工...............................................夏衍 44

12.*飛向太空的航程............................賈永曹智 白瑞雪 52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人教版語文課本還被視作是最具有正統色彩的,其中必修一又是幾冊語文課本中最具有紅色色彩的一本。其他的幾冊課本情況就更糟了,比如說必修四中選取現代文的第三單元,五篇作品中竟然有四篇是外國公知的心靈雞湯:

必修4目錄:

第一單元

1.竇娥冤...............................................關漢卿

2.雷雨.................................................曹 禺

3. *哈姆萊特 ...........................................莎士比亞

第二單元

4.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悽切)

5.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6.辛棄疾詞兩首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李清照詞兩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第三單元

8.拿來主義.................................................魯 迅

9.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弗羅姆

10.*短文三篇

熱愛生命..................................................蒙 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帕斯卡爾

信條......................................................富爾格姆

第四單元

11.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12.蘇武傳 .................................................班 固

13.張衡傳 .................................................範 曄

事實上,中國對於新中國紅色經典的重視甚至不如我們的鄰國朝鮮。我們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個朝鮮高中語文課本中外國文學部分的目錄,既包括莎士比亞這樣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也包括19世紀雨果和拜倫的浪漫主義文學和巴爾扎克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還有20世紀蘇聯高爾基、馬雅可夫斯基和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社會主義文學。就中國文學部分所選取的三篇課文,包括魯迅的一篇小說,30年代左聯蔣光慈的一篇作品和新中國紅色經典《青春之歌》的節選。可以說,所選篇目雖然不多,但是比較完整的涵蓋了世界文學,特別是近現代文學發展成果:

(上圖轉自中央民族大學金真迪的博士論文《解放後韓、朝、中國朝鮮族文學教育比較研究》)

這個朝鮮高中語文課本目錄還戳穿了中國公知長期散布的兩個謠言,一個是朝鮮長期推行「去中國化」,不承認中國革命對朝鮮革命的幫助。從上面這個目錄中可以看出,朝鮮總共選取的十篇外國課文中英國兩篇,法國兩篇,蘇聯與中國各三篇,中國算是朝鮮最為重視的國家之一。朝鮮尤其重視中國的革命文學傳統,從魯迅到30年代的左翼文學,一直到新中國的紅色經典全部被選入了高中課本,反倒是中國自己出現了文學史的缺項,把新中國紅色經典從高中課本中全部刪除了。第二是中國公知們總是攻擊社會主義國家的語文課本是洗腦,然而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朝鮮語文課本並沒有單一選取紅色文學,而是社會主義文學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學平分秋色,人文主義、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等主要流派都照顧到了。其實新中國前30年的課本也是這種情況,雖然比較重視紅色文學,但是紅色文學並沒有一統天下,其他資本主義各流派文學也佔了半壁江山。反倒是自稱多元化的公知們編寫的課本實現了資本主義的一元化,沒有任何社會主義紅色文學的空間。

二、從越南語文課本看「紅色恐懼症」的危害

附帶說一個問題,中國語文課本的這種「紅色恐懼症」也對對外文化輸出有了很大不良影響。這裡僅以我們另一個鄰國越南的情況為例。1963年版的越南高中語文教材對於中國文學的介紹非常詳細,古代文學與紅色文學各佔半壁江山:

到新世紀2006至2008年版的越南高中語文教材當中,只選取了唐詩,明清小說和魯迅的作品,新中國的紅色作品被刪除的乾乾淨淨:

(以上材料引自南京師範大學段明海的碩士論文《越南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中國作品選編及教學研究》)

當然,越南語文課本中新中國紅色經典的退出與中國近年來的教育改革並沒有直接關係,早在70年代中越關係惡化時,就刪除了課本中幾乎全部中國文學作品,只保留了一篇魯迅《阿Q正傳》的節選。但是,近年來越南恢復教材中的中國文學作品卻沒有恢復紅色經典,就恐怕和中國語文課本自身的變化不無關係了。

今天,有些人把中國的文化輸出單純定義為古代文學作品。事實上,古代文學作品是非常不利於中國加強對外文化影響力的,單單是語言就是難逾越的障礙。像越南雖然選了不少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但是學生們普遍感覺這些作品晦澀難懂,學習起來痛苦不堪。甚至不少學生因為學了這些課文而討厭中國。至於其它和中國文化背景差異更大的國家,大力宣傳古代文化就更不合適了。相比之下,今天的朝鮮和60年代的越南學習中國紅色經典的時候,從來沒有過這種語言障礙。《紅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等紅色文藝作品在前三十年文化輸出時也得到了世界各國民眾的普遍接受。

只有近現代作品才能真正徵服人心,無論中國與西方都是這樣。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我們的課本裡選的西方文學作品是以荷馬史詩和但丁的神曲為主體,那麼學生會是一個什麼感覺?至於一些人宣稱的如果要是對外輸出紅色文化會引起政治紛爭就更加荒謬可笑了。試問,那些好萊塢大片裡哪一個不是宣傳美國體制與價值觀優越的?為什麼中國就不能進行紅色文化輸出呢?西方國家不是號稱言論自由嗎,即使是輸出紅色文化時遭到了西方國家禁止,不是也能暴露他們的虛偽嗎?

三、最新的部編本教材仍以新中國紅色經典為禁忌

言歸正傳,近年來中國與西方國家文化交流中的不對等性,說到底還是由於中國的不自信,某些專家學者處處以西方的標準為標準。諸如西方國家把紅色文化視為洪水猛獸,他們便也東施效顰,把新中國紅色經典無一例外的趕出了語文教材。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別說建設什麼軟實力與發展文化輸出了,鬧不好會比蘇聯更慘。要知道,蘇聯雖然從史達林去世以後就不斷削弱紅色經典在語文教育中的地位,但也是在解體前夕的1989到1991年才把法捷耶夫和奧斯特洛夫斯基等人創作的紅色經典從課本中完全刪除的。

最後說一下,有些朋友們認為今年開學開始就要換教材。其實這種說法不太準確。換新教材的是小學和初中,高中暫時不換。不過,就以小學和初中的情況來看,語文課本的「紅色恐懼症」並沒有根本改變,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進一步惡化了。我們可以看一下初中七年級上的目錄,紅色部分為新選入的課文:

從上圖的這個目錄中我們可以看出,部編本新教材的確選入了少量帶有紅色色彩的課文,即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但是相對應的是增加了兩篇外國公知的洋雞湯,特別是增加了兩篇逃到臺灣的反共文人林海音和梁實秋的作品。兩相抵衝之下,總的來看教材還是進一步公知化了。而且,新中國前30年的紅色經典仍然是教材刻意迴避的禁忌。因此,實現新中國紅色經典文學在語文課本中的回歸,恐怕仍然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

相關焦點

  • 語文課本中,七篇經典文言文,小夥伴們還記得幾篇?
    語文課本中,七篇經典文言文,小夥伴們還記得幾篇?文/史克朗作為一個從學校裡摸滾打爬出來的人,小編相信大家都跟小編一樣,從小就學語文,而且語文的難度還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高,我們要背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多。那今天小編整理了七篇在語文課本中比較經典的文言文,不知道你們還能記得幾篇,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七大經典的文言文吧。第一篇,他就是非常短還很簡單,同時也是一篇需要我們背誦並詳細了解他每一句話意思的一篇小短文,他就是《陋室銘》。這篇文章他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的淡雅品質,當然一般來說如果描寫一個人,大家平日都會通過描寫他的一些特質來表現出它的品質的淡雅。
  • 紅色經典帶給讀者新收穫新體驗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出版《星火燎原全集》20卷。2015年,又出齊百集《星火燎原》系列連環畫。半個多世紀裡,《星火燎原》成為新中國幾代人了解中國革命鬥爭和人民軍隊歷程的啟蒙讀物,書中《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等30多篇文章被選入全國中小學語文課本,《紅色娘子軍》等還被改編成電影或戲劇作品,在無數人腦海裡打下深深烙印。
  • 記新中國首套中小學語文課本
    其中有個人在這套語文課本的編寫工作中功勞最大,但未署名,那就是葉聖陶。一批新選文1950年版初中語文課本開篇的「編輯大意」對語文課如何實現政治教育的目標作了明確的闡述:「無論哪一門功課,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這個任務,在語文科更顯得重要。要通過語文科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不能單靠幾篇說理的論文。
  • 《星火燎原》精選本(融媒書)——紅色經典帶給讀者新收穫新體驗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出版《星火燎原全集》20卷。2015年,又出齊百集《星火燎原》系列連環畫。半個多世紀裡,《星火燎原》成為新中國幾代人了解中國革命鬥爭和人民軍隊歷程的啟蒙讀物,書中《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等30多篇文章被選入全國中小學語文課本,《紅色娘子軍》等還被改編成電影或戲劇作品,在無數人腦海裡打下深深烙印。
  • 回憶經典,盤點80後《語文》課本中的十大紅色記憶英雄人物
    曾經,是它伴我們走過了快樂的童年;曾經,是它教會了我們寫下了我們的名字;曾經,是它讓我們懂得了英雄的最初概念,它就是,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現在就讓我們回憶經典,盤點80後《語文》課本中的十大紅色記憶英雄人物。
  • 新中國第一代初中語文課本是什麼樣子的?
    新中國第一代初中語文課本是什麼樣子的?我手頭的《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0年6月原版。是新中國第一代初中語文教材。豎版排印。在開篇的「編輯大意「中說:」說出來的是語言,寫出來的是文章,文章依據語言,語和文是分不開的。」
  • 上海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全部古詩 杭州語文教材不變
    昨天,一條微博「上海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全部古詩」在網上熱傳。消息來自上海的《新聞晨報》: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教材刪除了每個章節後的「古詩誦讀」部分,共有《尋隱者不遇》《登鸛雀樓》《夜宿山寺》等8首古詩被刪。此外,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北京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 部分經典名篇被刪 圖
    》則替掉《孔雀東南飛》……新的當代作品大量湧現,而不少傳統經典篇目則淡出視野。  「我們比北京此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還要新」,北京版語文編寫組成員、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特級教師薛川東說,新就新在它帶有很強的實驗性。  目前這套正式出版的教材還未上市,新入學的高中學生要到開學後才能看到。記者從北京出版社拿到了這套教材,發現確實有很多新變化。
  • 語文課本中,那些「開局一張圖」的「假故事」,你學過幾篇?
    雖然不應該這麼說,但是語文課本在我小學階段的意義,基本就相當於一本夾雜了太多「嚴肅內容」《故事會》。但是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語文課本跟我開過的「玩笑」,遠不止枯燥無味難以理解這麼簡單。但是有兩個問題,卻讓我這個語文學渣有點揪心。
  • 初一語文教材又見白求恩!曾取消的經典重回課本
    《秋天》《紀念白求恩》等經典又回來了  不論是小學一年級語文還是初一語文,不少課文都發生了變化,而且曾經的一些經典課文又回來了。  「比如《秋天》這篇課文,在很早前的語文課本中收錄過,後來就去掉了,而新版一年級語文中,《秋天》作為拼音學習後第一篇課文出現,讓人眼前一亮。」曹麗媛介紹,不僅是《秋天》,《拔蘿蔔》這樣的文章雖然不是作為課文出現,但它們的回歸,也讓一些經典再次進入語文教學。
  • 北京高中語文課本換血
    導語:經濟觀察網訊 北京9區縣的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替掉《阿Q正傳》,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替掉《陳煥生進城》,海子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則替掉《孔雀東南飛》……新的當代作品大量湧現,而不少傳統經典篇目則淡出視野。
  • 暑假後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換新,竟有五年級的課文?快來看熟悉嗎
    暑假後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換新,裡面有五年級學過的課文,快來看今年暑假後,小學語文全使用統編版教材,之前的文章裡我已經講過要改變語文學習方法。今天來先睹為快,看一看暑假後,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具體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從課文內容改變來談,五年級的學生會發現其中有些課文很熟悉,竟然是五年級學過的呢。(註:此為送審版,實際可能會有一些細微變動。)
  • 葉聖陶《開明國語課本》:小學語文課本必是兒童文學
    今年秋季開學,我國中小學新生統一更換語文課本,此舉意在增強學生的閱讀、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說到語文教材,我們不能不想起葉聖陶先生,他是我國最著名的作家、編輯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傾注語文教材的編輯和教育教學,是我國語文教學的開拓者。「語文」這兩個詞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由葉聖陶提出來的。他說,說話就是語,寫字就是文,所以叫語文。
  • 經典課本插圖,你還記得幾篇?
    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小時候每個學期開學,都盼望著老師下發新課本。特別是小學語文教材,我們從中學習知識、明白道理。,是來自哪篇課文嗎?這篇課文讓我們了解到陳毅爺爺勤奮刻苦、如饑似渴的讀書精神。,將更為鮮活啦~大朋友、小朋友們,6月1日晚黃金時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六一」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中,也會有很多課本故事哦!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熱議
    「阿Q」是不少網友對語文課本的深刻回憶。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初中語文課本中的6張經典插圖,你能認出幾張?能全答對的是學霸
    很多中、小學課本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會配上大量切題的圖片,其中有些圖就非常經典。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六張初中語文課本中的經典插畫,你能認出幾張呢?全部都認識的一定是學霸。由圖中可知這篇課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我國古代,其實它主要講的是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非常好奇,不知道它有多重,但是由於大象太過龐大,在場所有人都想不出為其稱重的方法。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熱議(圖)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魯迅作品大撤退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 語文教材近年刪減43篇經典 被周杰倫作品取代
    9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師大參觀時表示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  日前,負責主編北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從明年9月起,北京部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爭議
    中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新學期裡,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引起熱議,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今天的新聞編輯曹暢。   主持人: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新學期,各地語文課本都有了哪些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