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開學,我國中小學新生統一更換語文課本,此舉意在增強學生的閱讀、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說到語文教材,我們不能不想起葉聖陶先生,他是我國最著名的作家、編輯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傾注語文教材的編輯和教育教學,是我國語文教學的開拓者。「語文」這兩個詞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由葉聖陶提出來的。他說,說話就是語,寫字就是文,所以叫語文。
作為教育家,葉聖陶在語文教材的編著上非常用心。上世紀三十年代,他編寫了《開明國語課本》,因為精心的編排,這套課本在當時深受師生的歡迎。直到今天,這套教材還有借鑑意義。
資料圖
葉聖陶(1894-1988)在很早的時候,就投身於教育事業。1907年,他中學畢業後就開始做小學教員,後來嘗試創作。1915年,葉聖陶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尚公學校國文教員,開始編寫小學國文課本。與此同時,他創作出了童話故事《稻草人》。他在教育上的不同理念和實踐受到人們的關注。1917年,葉聖陶的一位同學在蘇州甪(lù)直小學當校長,請葉聖陶到那裡去教書。當時,這所學校集結了一些熱愛教育、志同道合的人,大家提出很多教育改革的想法,其中就有編寫新的教科書。從那以後,葉聖陶的一生就跟編寫課本結緣。值得一提的是,葉聖陶業餘時間的文學創作沒有停止,他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後來大家所熟知的童話《小白船》,也是在這一時期發表。
1931年,葉聖陶進入開明書店,從事編輯工作。這期間,他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編寫了一套小學生《開明國語課本》,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發行。
葉聖陶在編寫這套教材時,有幾個與眾不同:第一,他是一個綜合素養極高的人,他是作家,寫過書;也是教師,教過學生;還是編輯,編輯過書。他對課本的品質、品位追求卓爾不凡。第二,葉聖陶在編寫課本時,自己創作、自己編輯,甚至自己設計。
《開明國語課本》版面採用了小孩子們喜歡的手寫體,葉聖陶又力邀大畫家豐子愷加盟,豐子愷為每篇課文精心繪製了插圖。這套精心製作的教材,上市後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讚譽。尤其小學教員反響更是強烈,他們說原來有的教材內容陳腐,語言枯燥,插圖呆板,孩子們見了就厭煩,新編寫的教材孩子們都愛看。葉聖陶和豐子愷受到了鼓舞,1934年,他們兩人又完成了高等小學用的四冊國語課本。
葉聖陶的這套課本初小八冊,高小四冊,共四百來篇課文,全套教材反映了葉聖陶的編撰思想,所有課文都充滿童心和童趣。葉聖陶曾說,「給孩子們編寫語文課本,當然要著眼於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須符合語文訓練的規律和程序。但是這還不夠。小學生是兒童,他們的語文課本必是兒童文學,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樂於閱讀,從而發展他們多方面的智慧。」
《開明國語課本》部分內容
第47課泉水和小草
泉水從山上下來。小草問:「你到哪裡去?」泉水說:「我到地上去。」小草說:「請你停一停。我和你一同玩。」泉水說:「這裡我停不住腳。再會吧!」
第48課泉水和老樹
泉水從山上下來。老樹說:「我看你很忙。可以停一停嗎?」泉水問:「你有什麼事?」老樹說:「請你幫助我。我渴得很。」泉水跑過老樹的根下,對老樹說:「現在你不渴了。再會吧!」
第49課泉水到了河裡
泉水到了河裡,許多朋友歡迎他。太陽光拍拍他的背。白鵝到河裡看他。小魚和他一同玩。又有不少的花草,都對他點頭。泉水說:「這裡好朋友很多。我在這裡住一下吧。」
葉聖陶這套《開明國語課本》不是為了灌輸知識,應付考試,而是從社會對於教育的要求出發,講求科學性,側重於幫助學生掌握系統的學習方法。因此課文的內容都與「兒童生活」相適應,採用做遊戲、講故事、介紹見聞、思考辨析等方式,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比如低年級的《幼童國語讀本》有很多言淺意豐的語句,全是用孩子的母親或老師跟孩子談話的口氣寫成。此外還有較多的兒歌與童詩,也有話劇、校園新聞、書信等實用文。課文中的大量對話也非常吸引小朋友。
《開明國語課本》初版於1932年,距今已八十餘年,這套書先後印刷發行了40多個版次,也算得是「暢銷書」。儘管過了很多年,《開明國語課本》仍然不過時。2005年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的「上海圖書館館藏拂塵:老課本」系列,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歡,有些內容,現在讀起來,仍然趣味盎然。
《開明國語課本》也給葉聖陶極大的啟發,後來在教材編寫過程中,他一直堅持這種理念。多年後,他在日記裡談及他的兒童詩《小小的船》時曾說,這首兒歌完成了他多年的一個願望:「20年前在開明編小學課本,即設想及此,直至今日使乃完成。」
作者丨劉永加
原標題:葉聖陶與《開明國語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