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海博會成功舉辦 開啟海洋生物醫藥全新時代)
2020年10月15至18日,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順利召開。15日上午,隨著2020海博會的開幕,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產業發展論壇也正式開啟。本論壇由深圳特區建設發展集團與華大海洋承辦,匯聚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圍繞海洋生物藥物與海洋生物製品研發的關鍵技術與產業化中的關鍵難點、未來趨勢等議題展開主旨演講、高端對話與圓桌論壇。
本次論壇群英薈萃,專家論道,精彩內容層出不窮,讓在場的觀眾意猶未盡。
藍色經濟時代 需要合作交流的平臺
活動現場,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營運長王新文、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教學副主任、講席教授張傳倫、深圳市華大海洋研究院院長、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石瓊。
此次論壇圍繞海洋生物藥物與海洋生物製品研發的關鍵技術與產業化中的關鍵難點、未來趨勢等議題展開演講與對話。針對關於論壇活動定位的問題,王新文表示,「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產業發展論壇」立足中國海洋生物醫藥領域,聚焦科研院所、政府、企業等,將產學研用結合,為生物醫藥提供更大的助力和基礎搭建平臺,希望匯聚力量助推中國的海洋生物行業不斷發展。
華大海洋用科技賦能海洋經濟
作為華大海洋的科技人才代表,華大海洋研究院院長、華大海洋首席科學家石瓊教授在採訪中表示,自成立以來,華大海洋已經積累了大量有關海洋生物遺傳信息與生物活性的開發利用的數據,同時計劃利用基因技術進行生物合成探索,為解決藥源瓶頸提供新的方案,為海洋藥物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深厚的科研基礎。
據了解,截止目前,華大海洋已主持和參與完成60餘種重要經濟水產動物的基因組測序與分析,共發表118篇學術論文,其中SCI論文近100篇,在重要魚類基因組文章方面的發文量佔國際總文章數的1/5以上,並建立了魚類抗菌肽資料庫。
與此同時,華大海洋也建立了不同階段、不同深度的海洋生物樣本庫,並打造了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研發及轉化平臺體系,開展了桶形芋螺、海葵、海馬、雨生紅球藻等60多種水生生物的基因組學、轉錄組或蛋白組學研究,獲得了大量的毒素基因、毒素肽序列、抗菌肽、代謝物生物合成關鍵基因等一系列活性物質數據。
與會嘉賓看好海洋經濟
此次論壇不僅吸引了海博會的老朋友,還吸引了很多首次參加論壇的嘉賓。其中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教學副主任、講席教授張傳倫就是首次參加論壇的嘉賓。當記者提問關於本次活動的感想時,張傳倫教授表示第一感受就是震撼,並對本次活動開展的意義給予了肯定。
張傳倫教授認為,海洋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而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又是一個需要人才和時間的過程。首先,我們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對海洋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其次,在海洋經濟的發展上,更需要人才作為動力支撐。這樣,藍海經濟才會美好,擁有無限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