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篇:2019屆高三最後一課

2021-03-01 老楊培優

人生就像弈棋,一次重大的失誤,則滿盤皆輸;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夠悔棋!一位東北小夥向傾慕很久的江蘇姑娘表白,江蘇姑娘羞澀地回了一句:「討厭。。。!」,小夥沒有明白意思,自己感覺很尷尬,轉身離去,結果和真愛插肩而過。。。高考亦是如此,高考命題老師其實很友善,只是有時你卻不懂她的心。

對於大多數高三學子都是經歷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努力過程,踏踏實實走到現在,一般高考的基本及中檔題型已經爛熟於心,甚至有些難題也是曲徑通幽。同時這並不能說明高考時一定可以考出理想成績,很多人會出現「茶壺煮餃子」的狀況,其關鍵就是審題問題,這「最後一課」就來說說審題這回事,希望能給學生提個醒敲個鐘。

總結高考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不難發現,高考時知識點往往會出現在新的情境中,如果你不能入鄉隨俗,不能察言觀色,很容易會出現上面「東北小夥」的情況,懊悔一生。在高考這樣十分重要的考試中,審題能力的高低已經成為決定高考成績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通常高考試卷控制在2000個左右的印刷符號,若以每分鐘300-400個符號的速度讀題審題,約需5-7分鐘,考慮到有的題要讀兩遍以上,審題需要約15分鐘.能否迅速準確地理解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了高考的成敗,即重視審題是高考中取得最佳成績的關鍵。

審題,即弄清題意.審題,是解題的基礎,是正確迅速解題的前提, 要想有效解決問題,關鍵要過審題這一關,最糟糕的情況是學生沒有弄清問題就進行演算和作圖。而在沒有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做題,其解題過程肯定不是命題老師想看到的,所以你會荊棘密布,每一步都感覺走在「蜀道天梯」之上,誤判卷子很難,甚至影響下面考試的狀態和發揮,從而導致陰溝翻船。從這個意義上講,高考數學謀試在「審」,成試在「審」,一點都不過分.

怎樣審題呢?

解題雖然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我們可以從解題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出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合理的解題步驟.以迅速提高解題能力.因為深入細緻地審題分析,可以選擇合適的解法成功解題。

一、審題的第一步就是弄清問題和熟悉問題.主要是弄清題目的已知條件和解題目標,這裡面包括;1.有幾個已知條件,能否把各個已知條件分開;2.解題的目標是什麼?要求是什麼?3. 是否需要畫一個圖,如果能畫圖,最好畫一個圖,並在圖中標出必要的條件和數據,畫圖的過程是一個熟悉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對已知條件和解題目標進行再認識的過程.

二、審題的第二步就是注意題目的隱含條件。有些題目中有些條件給出的並不明顯,需要對這些條件進行再加工,也有些條件雖然題目已經給出了,而考生卻沒有把它作為條件來使用,從而使解題遇阻, 需要對這些條件進行再認識.

三、審題的第三步就是弄清已知條件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已知條件與所求目標之間的相互聯繫。當分清有幾個已知條件之後,要分析這些已知條件之間有些什麼聯繫,哪些條件結合可以得出新的結論;根據已知條件和解題目標,要思考「你是否知道一個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由已知條件可以推出哪些對解題目標有用的東西.

四、審題的第四步就是思考所求解的題目與以前曾經做過的哪個題目相類似,即這個題目是否好像見過面?整體觀察題目,想一想,「是否有一個與你現在的問題有關,且早已解決的問題。」,「是否做過具有相同的未知數或相似未知數的熟悉問題」,「如何把生題轉化為熟題。」當解題遇阻時,要進行再審題,思考「你是否利用了所有已知數據?你是否利用了整個條件?你是否考慮了包含在問題中的所有必要概念?」

另外,審題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思維直接指向試題,一定要眼到、手到、心到。一般我都鼓勵考生利用三遍審題法,尤其是應用題和壓軸題(簡單題至少也是兩遍):第一遍粗讀題,使自己大致了解題目的意思。第二遍精讀題,要逐字逐句地讀,仔細理解題目中各個條件的含義。讀的過程中不妨用筆把題目中的重要條件,重要語句劃下來,圈出來,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視,把文字性的東西翻譯成數學語言,進一步用代數式或者是符號語言來表達。第三遍重讀題。作完一道習題後應回過頭來重新審題,看看哪些數據、關係還沒有用上,已用上的用得是否準確;關鍵詞句的理解是否準確、到位;結果是否符合題意,符合生活經驗。

存在的問題:

一、一部分考生由於審題不認真,未看出題目的潛在本質或題目隱含的關係造成錯誤.

二、一部分考生審題時要思維定視造成錯誤,由於考生考前做了大量的題目,考試不可避免地會在某些地方令考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原本是件好事,但考生的思維定式把這變成了一件壞事。有的考生看題還沒過半,發現類似的題目老師講解過,立即興奮地動筆,有的考生甚至靠記憶老師講過的解法來依葫蘆畫瓢,誰知道試題的其他條件、需要求證的結果已經做過變化,錯解是必然結果。

三、一部分考生沒有勇氣去掀開難題的「蓋頭」來。同樣拿到一個難題,任何人都不能保證一看就會做有思路和方法,作為芸芸大眾的我們,不要奢望看到題目就有思路,一動手就水到渠成地完成解答。先樹立良好的心態,和打攻堅戰的決心,是做題的第一步。 很多學生說不會做題,其實並不是真的「不會做」,而是「不敢做」。看到難題,自己先害怕了,認定自己做不出,心裡打退堂鼓,就不能全力以赴,也就真的做不出了。

應試的技巧:我們分析了解題的「三多」方法,就是多觀察、多試驗、多歸納。然而從哪裡著手試驗呢?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曾說:「要大膽地退,足夠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其重要性的地方,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個訣竅。」此一段話,就指出了試驗的著手點——簡單化。將一個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不失去其本質,此即為解決數學問題的訣竅,就比如我說的「端點效應」、「特殊位置」等。

總之,審題是解題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審題,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熟悉題目並深入到題目內部去思考,就會找到解題的入口,也會在解題的全部過程中,不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審清題意是致勝的前提,粗心和膽怯就等於拉低了你身價,把成功推向你的競爭對手。因此一定要細之又細,慎之又慎,滴「分」不漏。

在此,祝2019屆高三學子高考順利,考出理想成績!6月7日我在九華山頂,為你們祈福,奔跑吧,高三!

戰略篇:2019屆高三最後一課

戰術篇:2019屆高三最後一課

預測篇:2019屆高三最後一課

應試篇:高考答題策略指南

請關注「老楊高考數學」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高考衝刺|高三化學最後一課考前叮嚀!!
    高三化學最後一課第一部分:心理調節熟題不一定易,生題不一定難。新題不會難,大題不會深。重Ⅰ卷,保證拿足基本分。 攻Ⅱ卷,規範表達奪高分。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括閱讀、理解、分析、歸納、綜合等多種能力,也包括嚴謹、認真、細緻的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幾種具體的方法:     1、由「大」到「小」、由「粗」到「細」,多層次多角度獲取信息:審題時,要先「縱覽」再「深挖」、先「泛讀」再「精讀」,即先粗略將題目瀏覽一遍,了解題目的概況。
  • 山師附中高三最後一課 學生贈別老師寫下藏頭詩
    山師附中翟厚嵐老師帶領2017級學習社同學觀摩曹士禹老師給高三學生最後的叮囑,提前感受高考氛圍  魯網6月4日訊(記者殷會麗)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園空氣中瀰漫著離別的味道,上千名高三畢業生們正在上最後一節課。
  • 高三班主任帶著幸運蛋糕走進最後一課!
    老師們最後的囑咐,同學間相互勉勵與依依惜別,令人銘記一生。7月3日,在福州屏東中學高三(9)班高考前的最後一堂課上,班主任林芝手捧著一塊大蛋糕走進教室——蛋糕上印著全班48位同學的名字和全班師生的大合影。那一瞬間,教室沸騰了,同學們歡呼著,感動著,淚目了……師愛生,生敬師。互相為對方準備驚喜,才有了這段令人感動的視頻。
  • 高考作文最後一課
    老師說:「畢業前的最後一課,你們看看書,我看看你們。」要求考生以漫畫「畢業前最後一課」入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好下筆,真情流露,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讓我想起畢業季的點點滴滴。」記者詢問了十幾位考生,紛紛表示雖然之前沒有「練」過類似題目,但還是比較好寫。  「依據漫畫中老師的語言,寫出深度和思辨將是這篇作文要突破的難點,也是作文優劣之所在。」
  • 高三最後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卷子,我再看看你們 | 這就是老師
    ,在最後一節課上,學生們集體合唱《情非得已》來感謝老師。視頻中,學生們聲音哽咽,顫抖的歌詞中帶著不舍,今年已經58歲的馮老師更是激動落淚,他說——「看著她們長大陪著她們成長,對我而言(今天)是無數節課中的一課,對他們是人生中最後一節數學課,能陪他們成長我感到很高興很幸福。」
  • 山師附中高三最後一課,高三老師為班上40名學生親手編織手鍊
    這天是高三畢業生離校的日子,也是他們高中生涯的「最後一課」。下午3點50分,山師附中高三最後一課上,同學們互相在校服上簽名,聆聽著老師們最後的教導。高三五班班主任田雪蓮已經懷孕8個月了,她坦言高三一年是辛苦並快樂著,雖然懷孕了但捨不得離開孩子們,想陪他們走完高中三年。
  • 2021屆上海長寧區高三一模作文《說理與懇求》範文5篇
    >高考命題作文類型、審題與寫作方法議論文寫作:精準用例——舉例典型,論證有力記敘文(小說)的寫作立意高考記敘文(小說)寫作情節篇2021上海崇明高三一模語文卷 含答案2021上海寶山高三一模語文卷 含答案2021上海普陀高三一模語文卷 答案 詳細解析
  • 高三學生最後一課 班主任下了道「聖旨」
    「奉天承運,Red(紅)詔曰:高中三年,轉眼即逝,這是我們在高中的最後一節英語課,希望高三(6)班的同學們高考順利,前程似錦。個麼,祝大家,畢業快樂。」鍾紅在這段話的末尾籤上名字,最後一筆寫完時她頓了頓,轉過身已淚眼朦朧了。
  • 作文「最後一課」到底什麼感受?成都教師這封「家書」走紅
    2019年高考四川(全國三卷)作文題目《最後一課》一出,就引來高關注度。在考前,不少四川學生才剛剛經歷了「最後一課」,「感覺就是情景再現。」對於此次作文題目,一名考生這樣說道。在高考前夕,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有一名數學老師,在上完「最後一課」後寫下了離別感觸,這也是他寫給學生們的最後一封「家書」,沒想到的是,今日高考作文一出,這封「家書」迅速走紅,被眾人稱為教師版「最後一課」。
  • 最後一課難說再見 青島3.7萬餘名高三學生即將走上考場
    7月5日,島城3.7萬餘名高三學生結束了高中生活,即將踏上高考的考場。最後一課,難說再見。班主任、任課教師走上講臺,再三囑咐考試注意事項。定製版高考贈言、七彩祝福卡、黑馬「戰袍」等等,幾乎每名學生都收到了貼心的小禮物與暖心的祝福。他們將帶著這份祝福與期待,為夢想而戰。
  • 高三「最後一課」成舌尖上的別離
    齊魯網6月6日訊「再見了相互嫌棄的老同學,再見了來不及說出的謝謝,再見了不會再有的留堂作業,再見了我留給你畢業冊的最後一頁……」高考在即,這個六月增添了一絲離別的氣息。在高三班的「最後一課」上,班主任劉家志現場託起一個大餑餑,寓意「穩操勝券」。一個個瀰漫著鄉愁又凝聚著美好祝願的花餑餑新鮮出爐,只願莘莘學子考出理想的成績。大花餑餑端進教室,離別的情緒彌散開來,老師親自分大花餑餑,每一口都是家鄉的味道。高考的最後一課,緊張和焦慮少了一點點,想念和不舍多了好多。
  • 2021屆上海閔行區高三一模作文《特立獨行與隨波逐流》範文8篇
    高考命題作文類型、審題與寫作方法議論文寫作:精準用例——舉例典型,論證有力記敘文(小說)的寫作立意高考記敘文(小說)寫作情節篇2021上海崇明高三一模語文卷 含答案2021上海寶山高三一模語文卷 含答案2021上海普陀高三一模語文卷
  • 北京市西城區2021屆高三期末議論文範文《說「強基」》9篇
    2020北京密雲高三(上)期末語文2020北京房山高三(上)期末語文北京市豐臺區高三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北京市西城區高三語文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2020北京海澱高三(上)期末語文(含答案)北京市東城區2020屆高三期末語文試卷及答案北京市石景山區2020學年高三期末語
  • 《山西話》丨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給2020屆畢業生的「最後一課」
    《山西話》丨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給2020屆畢業生的「最後一課」 2020-06-25 0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三數學】全國各地高2019屆第一次模擬數學試題集
    全國各地高2019屆第一次模擬數學試題集 裡面包含:2019屆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診斷性檢測數學(理)試題 PDF版2019屆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診斷性檢測數學(文)試題 PDF版2019屆四川省樂山市高三第一次調查研究考試數學(理)試題 掃描版2019屆四川省樂山市高三第一次調查研究考試數學(文)試題 掃描版2019
  • 不到24小時的巧合:當新聞裡的「最後一課」遇上高考作文裡的「最後...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昨天封面新聞的報導:送走最後一課。今日高考作文題目:最後一課。——最後一課,老師說:同學們再看看題,我再看看你們。很感人很煽情的一個題目。6月6日,高考前一天,封面新聞曾獨家報導七中八一學校的「最後一課」,在網絡引起廣泛熱議和討論,內容是這樣的: 高三(1)班的歷史班主任陳久平老師,在最後一節班會課上,為學生送上了告別和祝福。
  • 實拍廣州高考生的最後一課!說好不哭卻淚如雨下!當年的情景你還記得嗎?
    今天,廣大附中高三(10)班的最後一堂課,令人動容!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一份純真的青春感動又悄然而至。▲圍觀廣大附中高考前最後一課在廣大附中,高三的學生上了離校前的最後一課,離別在即,有歡笑也有淚水。
  • 資深高三語文教師說:一不小心就會掉進...
    畫面上有兩行粗體字:畢業前最後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6月7日中午,記者就今年的高考作文,採訪了柳州市多所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資深高三語文教師。
  • 2019年中考滿分作文:最後一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滿分作文:最後一課,希望對2020屆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漫長的星際旅行後,我又一次來到了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地球。   一百年前的這一天,我成為了第一批被送上太空的廢物,因此我也被人們理所應當的稱為「太空垃圾」。
  • 這位老師的最後一課竟這樣上!老師,你的最後一課會怎麼上? | 特別關注
    短短20分鐘的高數課很快過去,正當楊老師宣布下課時,學生們給了他一個意外驚喜,不僅送上了定製的蛋糕和鮮花,還請來了楊老師昔日的學生,共同紀念楊老師的「最後一課」。 每位老師的「最後一課」對自己來說應該都是很特別的,都是獨一無二的一份回憶吧,如果你還沒有想過這件事情,今天不妨和小編一起,為自己的最後一堂課,做一次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