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作文,都集聚了萬千目光。寫什麼、好不好寫、如何才能獲得高分?雖然高考評分都設有嚴格的標準,但並不影響考生之外的人們好奇和躍躍欲試。
今年廣西高考考的是全國第Ⅲ卷,大家最關心的高考作文題目,在語文考試結束後不到半小時,網上已公布。
廣西考生考的作文是「看圖說話」:
閱讀一幅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請插入圖片)材料的基本素材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執書背手站著,深情地看著坐在他面前的學生。學生所坐的課桌上堆滿了書,他們抬頭看著老師。
畫面上有兩行粗體字:畢業前最後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6月7日中午,記者就今年的高考作文,採訪了柳州市多所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資深高三語文教師。他們的分析,或可管中窺豹。
「今年的廣西高考作文題,相對去年的高考作文,以及今年的全國Ⅰ、Ⅱ卷高考試題的作文題來說,相對好寫。」有著20餘年高三語文教學經驗,又擔任著學校高三教研組負責人的何老師介紹說,這樣的漫畫題材作文,以前也出現過在高考作文中。作為教師來說,不陌生。絕大多數學校都給考生做過練習,所以說只要跟上了學校考前複習的考生,都不會覺得難寫。這幅漫畫的內涵,是倡導尊師重教,引導學生品格修行。借景寄情,敘寫家國情懷,將小我融入國家、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大建設、大發展之中。
何老師說,高考的目的,是為國家選賢。這則高考作文,如若寫好,寫深寫透,即可回歸人性本能,透過漫畫遠景,展現考生本我胸襟,文品即人品。漫畫中的教師深情地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這最後的一課,古往今來、國內國外,都有無數能人志士透過他們的「最後一課」,闡述自己的宏圖大志。今天的你(考生),又是怎樣的情懷?「作文雖然只是高考中的一小部分,也體現了國家對高考考生這些明日棟梁的殷切期待之情。」何老師如是說。
「這是一個很容易讓考生產生共鳴的題材。一般的考生都容易迅速抓住重點,不會跑偏。」韋老師已帶過5屆高三生,他認為今年廣西高考作文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親切感,很多高三班級的主題班會,都設計過「最後一課」。由於不同的學校、班級、學生,「最後一課」的內容不同、主題各異,學生的感悟有別。漫畫中老師的神情和言語,飽含對即將畢業的學生的期待與希望、眷戀與不舍,考生可以從中解讀出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期待與祝福,也可以由此及彼,從領悟老師的奉獻精神、園丁品格和責任意識,引申到更深層次的問題和志向,寫出具有獨特個性的思辨性文章來。
已有近二十年高三語文教師的蔣老師,也是學校高考備考負責人。他認為今年廣西高考作文,「看上去很輕鬆,實際上不容易。」他說如果考生不仔細審題,很容易就掉進了出題者設下的「小我」阱陷:只顧敍情了。
蔣老師說,縱觀近年來的作文取材、立意,都富含新義。將「最後一課」這樣的老題材、普通題材寫出新意,需要的是考生透過現象寄情未來,格局要高,立意要深,寫出大胸襟、大格局、大情懷的文章,才能獲得高分。否則,專注老師對學生的眷戀與不舍,偏頗於人情、常情,忽略了考生本身即將成人、成才,擔當國家建設、民族復興之大業的責任意識,文章寫得再煽情,也難以獲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