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3 07:56 |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任斌
自從2004年開始浙江省實施高考自主命題以來,材料話題作文已出現了12次。今年還會延續材料作文嗎?今年的文體會不會有所限制?根據2016年的考試說明,今年的作文最有可能出現什麼命題形式?
臨考前,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特級教師們給考生們帶來一些實用的建議,千萬別錯過!
2016考試說明編寫組專家:寫作會強調思辨性
今年是浙江省沿用2009年制定的《浙江省新課程高考改革方案》的最後一年,2017年浙江省將實施新的高考方案。在這樣的背景下,2016年高考以「平穩過渡」為原則,考試內容與要求、試卷結構與分值等不會有大的調整與變化。
根據《考試說明》的有關內容以及命題趨向的分析,關於寫作上特提出下列值得關注的方面:
寫作強調思辨性。
近幾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對思辨性越來越重視,考生應加強素材積累,夯實思想積澱,提高思辨能力,學會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人」、「事」、「理」的關係,作出理性的價值判斷,提出獨到的見解,寫真言、表真意、抒真情、立真見,這樣才能寫出有個性、有思想的作文。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朱昌元:現實感和正能量也很重要
高考作文,分值高達60分,有的省份高達70分,這「天下第一題」的交椅,非它莫屬。
「鑑往而知來」,縱觀去年全國十幾道高考作文題,可謂選材各異,命意有別,然而,好的高考作文題模樣總是相似的,這就是富有現實感、傳遞正能量與不乏思辨性。這些亮點,相信會在2016年的作文命題中繼續閃耀。
現實感
好的高考作文題總是立足於現實生活,取材於生活土壤,並用現實的觸發點來「點燃」「引爆」考生的生活積累和情感積蓄。
「生活」其實並不是什麼玄虛的東西,它就在我的家庭、我的學校、我的鄉村、我的社區當中。人處天地之間,不外乎保持著與自然與他人與社會各種各樣的聯繫。生活就是聯繫,各種各樣的聯繫滋生出人情世態、喜怒哀樂。
正能量
現實社會是錯綜複雜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光明的也有陰暗的。高考是大規模的選拔性考試,往往更注重調動正面的人物正面的事例正面的精神力量來引領考生,包括材料的選用、命意的提煉、價值精神的追求,都要求能積極地發揮精神引領、靈魂滋育的作用。
嶽飛、林則徐、鄧世昌、趙一曼、張自忠、黃繼光、鄧稼先……都是英雄人物,「假如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以此為題寫一篇文章,就需要考生設身處地,「復活」英雄人物生活的時代及特定的情境,使之有現場感,有生活氣息和具體細節,作者在接受英雄人物精神薰陶的同時,最好也能發出自己的叩問,進行「平等」的交流。
思辨性
引領考生全面、深入、辯證地思考問題,重視考查正走向成熟的十七八歲的青年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
包括浙江在內的不少省市卷的作文題都重視思辨能力的考查。考生可適當聯繫、運用曾經學過的哲學,進行辯證思維,面對問題,不要「一根筋」,不要墨守一隅,要善於多角度思考、多層面觀照,要學會換位思考、假設思維,儘量想得多一點、深一點,挖得透一點。
杭州二中語文特級教師陳婕:也許會更強調議論文
縱觀歷年來的我省高考作文題,大家能發現一個規律,我省的作文題從來不會是高考後全國作文題全民大討論中最熱點的那個,但也從不會脫離現實,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拿到題目都會有話可說,引發思考。
去年的高考作文題是「論文章和人品」,很多家長一見到這題目,就慌了,擔心孩子無話可說。實際上,現在的孩子閱讀量都比較大,生活上也會有類似的感受,一般的學生都能寫。
今年的高考作文也許會更強調議論文。《2016考試說明》中的參考試卷採用了2013年浙江卷的作文題,寫作要求「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什麼所思所感?寫一篇論述類文章」,透露出兩點信息:一是考生本人的思考和感悟,二是對文體的明確規定。
都說語文學習要慢工出細活,但臨近考試,如果我們能科學安排,臨陣巧磨槍的話,我們的語文成績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語文試卷中有最鮮活的生活,無論是基礎知識題,語用題,小閱讀題,還是作文題,常常會連結現實生活,這兩天還得多翻翻報刊雜誌。
報刊雜誌中匯集了許多文質兼美得文章,既是寫作的範文,又為我們寫作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寫作素材。翻閱報刊雜誌還是一種輕鬆有效的學習,也給我們以調節,放鬆我們緊張的情緒。
杭州高級中學語文教師鍾峰華:關注三對關鍵詞
自2004年以來,浙江高考自主命題至今已歷時13年。縱觀浙江高考語文十二年的作文命題,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變化,也同樣能找到其中不變的規律。研究浙江高考作文「變」與「不變」的特點,我們不難發現2016年作文的命題趨勢。
總體來看,浙江高考作文命題呈現三點明顯的變化:命題類型上,從話題作文過渡到標題作文再到材料作文。第二,文體要求上,從文體不限過渡到文體自選再到最近幾年要求明確文體。考生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今年的考試說明特別強調要寫論述類的文章。第三,從命題內涵上,由過去注重「文化反思」到最近幾年注重「思辨精神」,凸顯浙江省命題者對考生理性精神的關注。
浙江高考作文命題還呈現三點「不變」:第一,以「人」作為命題的核心關鍵詞不變,始終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與自我的維度,圍繞人的成長發展,與考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讓考生有話可說。第二,作文命題的「防套性」不變。即防止套作,強調真實的寫作,捍衛高考的公平公正。第三,作文命題的「限制性」不變。特別強調命題的限制性,特別強調考生在寫作時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明了命題者的命題意圖,不可天馬行空,無視其限制性。
今年的高考作文建議考生關注三對關鍵詞:堅守(公平與正義、人性之善、光明與希望)與摒棄(人性之惡、黑暗與墮落);資訊時代的喜與憂;內心的躁與安。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學語文組汪嘯波:做一個有獨立思考的「有心人」
由於高考牽涉千家萬戶,為確保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避免過大變革帶來的整體不適,估計今年的作文題仍會延續以往的方式,以較為穩妥的方式進行。
我們不妨回顧往昔,預測當下,展望未來。
浙江卷高考作文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與趨勢:一是作文題目與政治的關聯度較淡,而貼近學生閱讀視野和心靈體驗的文化味比較濃;二是作文的文學色彩漸漸弱化,而對考生理性思維科學分析的考查逐漸增強;三是單向式、限制性主題的作文題早已消失,而多指向、開放式命題卻是全面覆蓋,一統天下。命題者試圖通過富有思辨性的作文題,更好地選拔兼具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作為「老高考」的最後一年,為實現平穩過渡,作文試題與傾向都不會出現大的變化。因而,我們可以謹慎推斷:思辨性的題目,論述性的文體,貼近考生生活與思想的內容,將依然是今年高考作文題三大特點。
考生最後複習階段應該關注下列幾方面內容:
一、作為剛步入成人世界的青年,學生應該對自身有較為深刻的認知,注重個人品德、修養、意志、毅力的培養,做到正直善良,誠實守信,熱情友好,心態陽光。考生首先要關注自己,了解自己,做一個三觀端正富有情趣的人。
二、作為有責任感的社會人,還應該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悲憫的心。觀察世間百態,感受苦難人生,關懷弱勢群體,憐愛大自然中一切生命。請考生關注一些有典型意義的社會事件和熱點問題,並作理性分析中肯評價。
三、作為有健康情感與欲望的自然人,理應熱愛生命中難忘的時刻。觸發真情的作文,需要真正能觸動心靈的元素。建議考生關注「母校」「故鄉」「生命中最激動的」等事物和節點,既要有感恩感激之情,也須有相應的思考。
四、作為受母語薰陶多年的文化人,應該熱愛文學、藝術、歷史。對於傳統文化,也應該充滿熱情地去了解,去親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明辨慎思中,把我們民族的根留住。考生應該關注「書畫、民俗、先賢、建築」等蘊含民族文化的內容,此事關涉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繼承和分析和批判問題,須謹慎為之。
五、作為有科學精神的學生,還應該學會鑑賞經典。在社會轉型期,在審美價值日益多元,崇高常被消解,良知易被遮蔽,自媒體悄然崛起的今天,如何看待經典,是一個重大的問題。經典不是一種奢華的點綴,而是蘊含文明密碼的文化精華。請考生關注,讀圖時代,經典如何回歸?追求「時尚」,「經典」怎樣融入?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多作理性剖析。
總之,要在高考作文中勝出,除了直接的語言表達能力外,考生還要做一個對弱勢群體、文學藝術、歷史現象、自然風物、民俗風情、社會現狀等方面都關注的,並且都有獨立思考的「有心人」。
146491180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