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點評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在全球化時代確認自我身份

2020-12-15 澎湃新聞

每年高考,語文科目的作文題總是聚焦全社會目光,今年同樣引起熱議。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已經發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第一時間奉上語文特級教師的精彩點評。

今年的作文題是「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上海市特級教師、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黃榮華告訴記者,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的大主題是——全球化時代,多元文化時代,對自我身份的確認。具體到題目而言,音樂如此,其他更是如此;由音樂「中國味」到其他中國味,最終是「文字」的中國味,「語言」的中國味。漢字、漢語,是我們的「身家性命」,是我們存在的家。這是當下語文教育、母語教育的重要議題。這個題目呼喚我們對自己擁有的幾千年民族文化進行深情地回顧、體認、欣賞與皈依。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立定中華大地,放眼世界,擁抱世界,更有力量地參與到現代世界的建設之中。

相關焦點

  • 專家點評上海高考作文題:延續了貼近時代注重思辨的路子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2020高考上海卷語文作文題剛剛揭曉。作文題如何把握?從何角度切入?發揮空間如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第一時間邀請了專家進行點評。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特級教師黃榮華今年題目思考點與2017年思考「預測」是否可能相似,但今年集中思考對「事物發展進程」的把握是否可能,比2017年題目思考的範圍更小一些。
  •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點評
    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捨棄的微光【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點評一】與往年高考一樣,高考作文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筆者查閱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發現有一個特點,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時,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給題目的做法,讓考生自擬題目。這種開放式的命題方式,避免了主題先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值得提倡。
  • 全國11道高考作文題怎樣寫?《帥作文》約全國名師來點評
    《帥作文》周報編輯部統稿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上海教育考試院發布春考作文題點評:關注生命成長,引導自我省察
    2021年上海春考語文科目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公布了作文題。2021年上海春考作文題目是:有人說,你怎麼做,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昨日晚間,市教育考試院針對今年春考作文題,發布了專家點評。
  • 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題目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光明日報7月8日消息,各具特點的高考作文題有何深意,體現出哪些重要信號?怎樣寫才算好?本報特邀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第一時間給出點評。點評人:汪鋒(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員)管然榮(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鄧彤(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褚樹榮(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全國Ⅰ卷: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哪個感觸最深汪鋒:從表面上看,全國Ⅰ卷僅僅是根據一則歷史材料寫讀後感,考慮到考前各種針對疫情材料的押題,這種迴避是一次成功的反猜題
  • 2015高考作文集錦與點評
    考閱讀量 考思考力 考想像力——2015高考作文集錦與點評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7日是高考第一天,首考科目——語文的作文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今年高考全國有18個省是統一命題,其他省份仍然是自主命題。
  • 高考作文點評:較多關注「心靈閃過的微光」
    以開放的心態對待每一篇作文「今年的作文題目非常有新意,可以避免考生套題。 」多年參與高考作文閱卷的專家分析道,在往年的高考作文閱卷中,發現很多考生習慣套作文。
  • 省特級教師、鎮江教育名師詳解今年江蘇高考作文
    今年江蘇高考作文怎麼寫,怎麼理解……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多位江蘇省特級教師,鎮江市語文教學、研究知名人士。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鎮江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教科員姜洪根告訴記者,今年的江蘇高考作文題秉承了江蘇卷的一貫特點和風格,既注重時代特點,反映現實生活,又直擊考生心靈,聚焦個人成長,材料內涵豐富,具有思辨性和引領性,給考生預留的寫作的空間比較大。
  • 專家點評今年的8道高考作文題:破題不難,寫好不易
    專家點評今年的8道高考作文題:破題不難,寫好不易 原標題:   6月7日上午11點30分,2019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正式結束。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澎湃新聞邀請了專家及語文教師,對8套試卷中的作文題逐一進行了點評。  對於三套全國卷的作文題,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黃德初認為,三套題目都強調了「有我之文」,「就是說我是當代青年,我就是要進考場的考生,寫作時更加強調真實感。」
  • 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
    汪鋒(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員)管然榮(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鄧彤(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褚樹榮(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全國Ⅲ卷: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鄧彤:這道題同時考查了學生的兩大能力:邏輯思辨能力與書面交際能力。這道作文題特別注重思辨,將「如何認識自我」這一頗具哲學思辨色彩的話題作為寫作內容。為降低難度,命題人又從兩個方面提供了支架:認識自我的路徑——尋找鏡子、繪製「自畫像」;認識自我的內涵——「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想過怎樣生活?」
  • 今年高考作文考什麼?來看語文特級教師的預測
    今年還會延續材料作文嗎?今年的文體會不會有所限制?根據2016年的考試說明,今年的作文最有可能出現什麼命題形式?臨考前,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特級教師們給考生們帶來一些實用的建議,千萬別錯過!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朱昌元:現實感和正能量也很重要高考作文,分值高達60分,有的省份高達70分,這「天下第一題」的交椅,非它莫屬。「鑑往而知來」,縱觀去年全國十幾道高考作文題,可謂選材各異,命意有別,然而,好的高考作文題模樣總是相似的,這就是富有現實感、傳遞正能量與不乏思辨性。這些亮點,相信會在2016年的作文命題中繼續閃耀。
  • 專家逐一點評今年的8道高考作文題:破題不難,寫好不易
    6月7日上午11點30分,2019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正式結束。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澎湃新聞邀請了專家及語文教師,對8套試卷中的作文題逐一進行了點評。
  •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題怎麼寫?語文特級教師這樣說 | 附全國高考...
    每到高考,每年各地的作文題都會是全國人民熱議的話題。今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題是這樣的↓↓↓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 2018高考作文權威點評:引導考生在新時代找到個人意義
    6月7日11時30分,幾乎在高考語文科目結束的同一時間,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高考作文引導著語文教育,也聚合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  今年高考作文題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體現出哪些價值特點?本報與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邀集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對今年高考作文題,第一時間作出點評。
  • 2011廣東高考作文點評:今年作文題比去年稍難
    高考作文點評  大千世界,「原點」無處不在。「原點」可以是道路的起點,可以是長河的源頭,可以是坐標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今年廣東高考以「回到原點」為題,要求考生聯繫生活體驗與認識,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
  • 【聚焦】名師點評2015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 <下水作文、微作文賞析>
    上午開考語文科目,作文題歷來受大眾關注。「上海升學」第一時間請滬上名師點評2015高考上海卷語文作文題。另外,名師和首屆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實踐活動「作文之星」得主也撰寫了下水作文,上海升學徵集的高考「微作文」也收到了眾多讀者和粉絲的來稿,小編擇優選登,看看他們的思路是不是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 中外"釣魚之道"入上海高考作文 名師點評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上午11∶30發布)  名師點評高考作文  出題很好有現實意義  「這個作文題出得非常好,很有現實意義。 」特級語文教師毛榮富說。「現在的社會很浮躁,這種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的例子太多了。 」  毛老師說,這是一篇帶著哲理性的材料作文,學生寫作時,首先要讀懂材料,然後聯繫生活提煉觀點。
  • 上海高考作文快評|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當下語文教育...
    2019高考上海卷作文題: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 2018年上海市春考作文題 幾位特級教師有話說
    晨報記者也就今年春考語文科目的作文題,邀請了多位專家做了點評。  黃玉峰(語文特級教師、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  春考作文應有變化  今年春考作文題反映了客觀的事物及社會不是以個人的好惡和意志為轉移的,社會的曲直是非善惡自有公論和評價,不會因為個人的辯護和找理由就能夠改變,所以每個人做事情都應該順應這樣的規律、遵循社會共同遵守的標準。
  • 2020高考作文怎麼寫?專業學者、一線教師權威點評
    高考作文引導著語文教育,也聚合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7月7日11時30分,高考語文科目結束,幾乎在同一時間,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今年高考作文題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體現出哪些價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