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點評
大千世界,「原點」無處不在。「原點」可以是道路的起點,可以是長河的源頭,可以是坐標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今年廣東高考以「回到原點」為題,要求考生聯繫生活體驗與認識,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
今年作文題比去年稍難
點評人:華師附中特級教師鄒壽元
從命題方式看,今年的高考作文依然是材料加命題的方式,這樣的方式為廣東考生所熟悉,符合考生的實際。從審題角度看,提供的材料對「原點」做了解釋和說明,考生一般不會離題———「回到」是指返回併到達原來的地方;「原」,又指根本或開端;「點」,是指位置。動賓式結構,有比喻的性質。
從內容角度看,可寫空間大,角度多,可記敘、可議論,也可以側重怎樣回到原點,也可以寫為什麼要回到原點。比如我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應當保持正直、善良的本性;又比如我們得到一個成功之後,下一個目標要讓我們從零開始。這是起點也是終點,就好像李娜奪冠一樣,她今後的路還很長遠,永遠保持奮鬥、進取。
從導向意義看,命題顯然引導考生關注現實、思考生活,比如面對當前的社會風氣、文化形態、人的情感,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態度,應該怎麼做、如何思考等等。
從選拔性考試的特點來看,寫好這篇作文也不容易。考生要有理性冷靜的思考,這個題目可以拉開分的差距,同時也不會造成千篇一律。相對去年作文題來講,今年的稍微難一點,但不至於離題。
「原點」一詞有哲學意味
點評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著名文學評論家謝有順
這個題目的自由度還是比較大的,長於議論、抒情或敘事的學生,各自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發揮空間。學生之前的作文預備,看似用得上,但要真正切題,又得重新琢磨,因為這個題目的「文眼」不好找,很容易就流於空洞的感嘆,或者把這個題目寫得太實了,只講某件事情,而無法有思想的縱深感。因此,這個作文要寫好,找角度、找題意的落實點,可能比文採更重要。
但是,這個題目要寫好,也不容易。「原點」一詞有哲學意味,如果學生審題時,一味地往人生或世界的來處想,持文化關懷的姿態,並對此作哲人般的沉思狀,要想把作文寫得深刻,怕是很難,因為受他們的年齡、閱歷所限,這樣的作文方式很容易讓他們流於公共感嘆,或借用之前的閱讀所得加以發揮,真情實感的東西會比較少,有光彩的細節更是不易有。
我倒是覺得,學生若能在個人生活、個人回憶中截取一個重要的節點,在此基礎上展開聯想,把它塑造成與「我」密切相關的某個原點,可能反而能把作文寫好。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