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刷新歷史!語文命題呈現三大特點|權威評析

2020-12-12 精華學校

7月7日(今天)上午9點,北京高考正式拉開序幕,49225名高三考生走進132個考點,開啟他們的人生「大考」!目前,高考語文和高考數學已順利結束,來自精華學校的資深高考語文專家表示,2020年北京高考材料作文題材的時效性是北京高考作文歷史上沒有過的,超出不少人的想像。

那麼,在專家看來,今年高考語文命題角度暗藏哪些玄機?2021年高考的命題趨勢會是怎樣?即將步入高三的學生們應該如何備考?精華學校副校長、北京語文學科專家申怡老師在接受北京日報的獨家專訪中做出了專業評析。

在申怡老師看來,無論是微寫作還是大作文,今年的作文落點清晰明了,張力很大,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拓展深度、拓寬廣度,基礎一般的同學也能找到可操作的切口。

延續往年的寫作特點,今年作文題目依然有很強的時代感和時事感,「其實也符合同學們的心理預判,這半年發生了這麼多大事,大家也都有心理準備。」申怡老師認為,作文題目把語文的內容與考生自身生活、社會現實進行了很好的融合。

在微寫作方面,今年微寫作依然三選一。題目一要求學生發表看法,側重議論;題目二要求介紹技能,偏重說明;題目三為快遞小哥寫詩,偏重抒情。

「三個題目把三種重要表達方式的考核點都體現了出來。」

申怡老師介紹,往年出現過微寫作三個題目都圍繞名著閱讀進行的情況。今年,名著相關內容只在第一個題目中出現,「考生還是要有對大部頭的積累,否則說不出細讀所體會到的精緻和精彩。」考生既可以從自己閱讀經驗展開,聚焦細讀的體驗;也可以拓展到不同閱讀方式背後的文化體現,比如快餐文化的影響、碎片化閱讀的方式等。

題目二的技能大賽,讓很多有實際經歷的考生有話可說。「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是對勞動教育的一種考察」,申怡老師表示,考生同樣可以從小的切口進入,「疫情期間在家,我相信很大一部分同學,都會不同程度參與了勞動。在生活中做了一件事情,能不能把要點梳理出來,背後還要有自己的邏輯架構,這體現了學生的語言功力。」

第三道題目的「抒情」對學生來說也並不陌生。疫情期間,學生們被各種感人事跡所打動。申怡老師說,題目給了考生一個小的切口,抒情對象只面向快遞小哥,考生既可以寫自己直接的生活感受,也可以以某些代表人物如被確診的快遞員為對象,突出生活不易、每個人負重前行等主題。

關於大作文方面,申怡老師也提出了獨家看法,她表示,第一道大作文的材料指向北鬥衛星,對於該部分內容不是很熟悉的同學可能會嚇一跳;其實細細一看,「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才是第一道大作文題目的審題要點。

在申怡老師看來,這道作文題目寫作時,主題可大可小:既可以只寫個體的作用,認清自我,發揮自己的功用,站穩自己的位置;也可以關注每一個個體,實現社會協同、創造良性社會環境這一更大的角度;甚至可以繼續拓展,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責任、擔當等話題切入。比如在這次疫情中,不同崗位的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核酸採樣人員有自己的功用,檢測人員有自己的功用,「這樣一來,很多考生提前準備的材料其實也都可以聯繫起來。」

第二道大作文寫「一條信息」,充分貼近學生生活。「寫記敘文,就要寫自己生活中的體察和感受。」申怡介紹,這道題目考生既可以從自身感受出發,也可以發揮想像,把自己代入到一名醫務人員等角色中,比如一條疫情通知如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等。

申怡老師表示,在記敘的過程中,考生可以以「如何看待網絡信息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為重點,既可以突出對自己生活的改變,也可以突出對自己思想見識的改變。

今日,在新京報舉辦的「2020高考命題作文趨勢中的秘密」直播中,北京高考語文專家、精華學校名師王丹寧老師第一時間對本次高考作文做出了獨家評析。

丹寧老師稱,2020年北京高考這道材料作文題材的時效性是北京作文歷史上沒有過的。之前時效性比較好的作文材料來自2008年高考,以及2018年高考。今年高考材料源自6月23日這一天的新聞,其實即使考生沒關注此信息也能寫出來,因為這個信息只是引出一個點,類似於北京考生之前做過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作文題。這一次作文出題用意很明確,如果把衛星聯繫到我們每個人,我們都是國家的一份子,身上肩負著責任,而社會主義價值觀之一就是「擔當」二字,考生作文時若聯繫到「責任」,會比較容易得分,但是要記住,「核」不等於立意,「核」是聯繫立意的橋梁,所以準備素材要有方向性。

如何寫議論文一類文?

丹寧老師提到,2020年與2019高考最大的不同,在於論點成為顯性要求,由觀點清晰變成論點清晰。面對今年的作文題,你的論點是否有因果,你的論點是否可操作,將是吸引閱卷人關注你作文的最大的點。

丹寧老師說,北京新高考語文改革的宗旨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學。如果大家看到2016年北京議論文的題目就知道這句話的含義。2016年北京議論文題目看似沒有太大特點,但是出題人在幫助考生更好地寫出有操作性的論題。從中我們可以明確一點,議論文寫作中,只要有了明確的因果關係,就具有可操作性。只要去解釋因果,就有規矩可尋。在議論文中,找到可論證的因果關係,很有可能會被歸類為一類文。

丹寧老師建議2021屆考生,要清楚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高考是一個過程,尤其是北京卷,所以對北京高考作文題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王丹寧老師稱,議論文很可能會成為北京高考語文出題的標杆,相較於全國範圍內考查議論文,北京考題更加明確,所以,北京的考生若議論文寫不好,會比較不佔優勢。丹寧老師還建議,能否起一個漂亮且吸引人的有創作力的作文標題很重要,標題寫得好,一定會被閱卷老師get到。所以,第一時間獲得閱卷老師關注,以及第一時間做出可論證的觀點很重要。

同時,今日的高考語文結束後,北京教育考試院也對於本次高考語文試卷的命題特點進行點評與分析。

堅持「立德樹人」的總目標,體現以「考」育人的自覺

1.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發展,激發愛國情懷和責任感

當今時代,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考不僅是為國選才的重要途徑,也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引導考生關注個體對社會的責任與價值,培養家國情懷。

2.注重選材的思想性,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

突出素材的思想性和文化性,關注個體生命成長,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化考生對語文學科內容及現實生活的思考與體驗。古代詩歌考查,選取李白《寄東魯二稚子》一詩,詩人借「桃樹」這一形象,構造了優美的意境,洋溢著一個慈父對兒女的憐愛、思念之情。散文閱讀考查,選取了沈從文具有獨特的美感的《從音樂和美術中認識生命》一文。作者通過對自然萬物及人世間的種種細節的觀察與敘寫,表達出對音樂與美術的獨特理解,提醒人們重視具體事實與感官經驗,去發現蘊含在平凡生活中的美與詩意。文章語言簡淨醇厚,韻味悠長。

3.闡發經典文化內涵,引導學生從中汲取積極有益的營養

試卷選擇《論語》和《紅樓夢》的部分內容進行考查,發揮文化經典的育人價值。《論語》的考查,所選三章內容,表達了孔子對學習的積極主張,提出了增廣見聞、擇善而從、注重實踐等學習途徑。《紅樓夢》的考查,以小說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詞為切入點,考查對整本書的閱讀情況和對人物的理解水平。

考慮疫情下考生實際,注重基礎考查,落實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

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考慮到2020年高三備考的實際,在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維品質的考查中,適當增加基礎性題目,但保持一定數量的中檔難度題目,以利於選拔。

充分發揮作文題目功能,引導考生在寫作中升華精神境界

寫作題是語文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由兩道題目構成,一道題是「微寫作」,三選一;一道題是「大作文」,二選一。

總之,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充分考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考生學習的特殊性,試卷在保持穩定的同時,加強素材情境與社會現實、個人生活和學科特點密切貼合,注重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重視試題的基礎性、應用性和綜合性,強調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拓展考生個性化、創造性表達的空間,切實發揮好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導向教學的積極作用。

明天的高考科目是英語,建議考生們,不論今天考試情況如何,考過的科目就不必再想了,集中注意力迎接後面的科目,調整心態,輕鬆應試。

文章素材源自於北京日報、新京報、北京考試高考,精華學校整理與補充。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特點,揭示高考作文備考4大方向
    這與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是密切相關的,應該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並不難寫,但想要寫好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也意味著2021年的高考作文備考形式更為嚴峻了。為了給大家的高考作文備考提供一些參考,我將自己對今年高考作文題所呈現出來的特點整理一下:
  • 今年語文試卷命題有哪些特點趨勢?這些名師給出權威解讀
    三湘都市報7月8日訊( 記者 黃京)一套語文試卷,如何通過命題注重考查學生關鍵能力,有哪些命題特點和趨勢?今天,三湘都市報記者邀請長沙市長郡中學、周南梅溪湖中學的多位名師進行解讀。對語文根本的一次固守,向新高考「隔空召喚」【王衡保】長郡中學語文教研組長、2020屆高三語文備課組長雖然今年這套試卷是做為現行高考模式的最後一考,很難在形式上看出它有較大變化。
  • 權威專家評析高考語文數學試卷
    7月7日,我省高考語文、數學考試結束後,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對語文、數學學科試題進行了評析。 語文試題評析 今年貴州省高考語文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合理,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高考|今年高考作文題怎麼寫?武漢名師、教授這樣評析
    今年的湖北高考作文題目揭曉這樣的作文好寫嗎?↓↓↓記者特邀武漢教授、名師第一時間進行評析——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樊星▼通過讀史來認識自我,感悟生活去年考演講稿,今年考發言稿。在文體上有新的側重。
  • 高考作文題背後的語文教改新走向
    注重凸顯作文的「文以載道」功能一道好的作文題,不僅能讓考生終生銘記,而且還能在引發社會思考的同時,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仔細對比研究了今年9道作文題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北大附中原校長康健認為:「今年的作文題,堅持了近幾年高考語文命題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貫風格。
  • 2020年高考重點考了啥?——專家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題:2020年高考重點考了啥?——專家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新華社記者胡浩、趙琬微、謝櫻8日下午,2020年全國高考在大部分省份落下帷幕。今年高考重點考什麼?命題有哪些特點?反映出何種趨勢?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和一線教師。
  • 貴州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評析我省今年高考試卷
    點擊關注·網羅貴州最新最全資訊來源:貴州省招生考試院6月8日,我省2019高考順利結束。高考結束後,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對我省今年高考各學科試卷進行了評析。
  • 權威!2020年高考語文10套試卷,試題評析來了!
    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試題評析,專家認為,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湖南一線名師解析今年高考作文題:考作文就是考做人
    根據材料,圍繞齊桓公、管仲、鮑叔寫一篇發言稿——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題公布後,引起不少網友刷屏。有人覺得「出乎意料」,有人覺得「不好寫」,也有人覺得題目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考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三湘都市報記者第一時間邀請了幾位湖南名師對今年高考作文題進行解析,請他們來談談要怎麼寫好這篇文章。
  • 從2020年高考作文題看未來命題的方向
    高考作文多年來備受關注的主要原因,不是由於語文是第一個考試的科目,而是高考作文容易被大眾理解,很容易成為社會的談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全國四個地區新高考,加上上海和浙江,全國有6個地區已經進入了新高考;同時通過全國卷高考作文題,可以大致分析出大致未來方向。第一,高考作文字數要求呈現遞減的趨勢。高考作文題的字數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因為幾十年來,高考作文都是要求不少於800字。
  • 北京:專家預估高考分數線 難度係數比去年降低
    按照北京高招日程安排,正式權威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將於6月23日左右公布。昨天,本報特別邀請來自新東方銘師堂學校特聘專家、北大附中、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北京八十中學等知名學校的高考專家對各科試卷試題進行詳細分析後,先替考生預估出今年高考錄取分數線。
  • 今年高考作文考什麼?來看語文特級教師的預測
    今年還會延續材料作文嗎?今年的文體會不會有所限制?根據2016年的考試說明,今年的作文最有可能出現什麼命題形式?臨考前,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特級教師們給考生們帶來一些實用的建議,千萬別錯過!杭州高級中學語文教師鍾峰華:關注三對關鍵詞自2004年以來,浙江高考自主命題至今已歷時13年。縱觀浙江高考語文十二年的作文命題,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變化,也同樣能找到其中不變的規律。研究浙江高考作文「變」與「不變」的特點,我們不難發現2016年作文的命題趨勢。
  • 2020高考作文怎麼寫?高考命題研究組專家解讀,全國卷Ⅰ作文評析
    破解歷史密碼 回應時代關切——2020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評析羅田縣教研室 高永平【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教育科研之星、學術帶頭人,優秀語文教師,黃岡市高考命題研究組專家】【試題解析】全國Ⅰ卷的作文題。2019年全國卷Ⅰ小說《理水》就曾經巧借大禹治水的歷史故事折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時代主題,今年的作文,命題人有意識通過春秋時期齊國霸業成功的歷史引導考生在品評歷史中關照現實,思考我們時代的發展的動力,從歷史中汲取智慧與精神,加深對民族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 今年的高考語文題怎麼樣?
    今年高考語文命題的四個方面評價:難度略降,新高考地區現代文閱讀結構有調整一、穩字當頭,難度略降,或者說難度不超過去年1、簡單從語文試題看,對比2019年,從試題結構順序、知識點到題型沒有變化。新高考地區完全對標了各地的測試題,保持了絕對的穩定。
  • 今年高考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為什麼受好評?
    命題思路透露了未來高考的哪些趨勢?「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多位權威教育專家。 多地命題涉疫情,人生感悟、歷史、國際關係、科技同為熱點由於使用不同的試卷,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今年高考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為什麼受好評?
    「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多位權威教育專家。多地命題涉疫情,人生感悟、歷史、國際關係、科技同為熱點由於使用不同的試卷,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教育部考試中心權威綜評2018年高考作文題命題特點
    教育部考試中心權威綜評2018年高考作文題  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今年高考作文都考了啥?有哪些特點?
  • 2020年高考重點考了啥?——專家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題:2020年高考重點考了啥?——專家評析2020年高考試題特點與趨勢  新華社記者胡浩、趙琬微、謝櫻  8日下午,2020年全國高考在大部分省份落下帷幕。今年高考重點考什麼?命題有哪些特點?反映出何種趨勢?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和一線教師。
  • 2020年高考作文題有哪些新特點?
    「今年北京的作文題,時效性很強」「怎麼把自己代入生活,寫自己與疫情之間的聯繫」「上海卷作文題給考生提供的空間很大」……和往年一樣,高考第一天,備受關注的高考語文作文題成了社會各界廣泛談論的焦點。 2020年高考,全國各省市8套語文試卷共採用了11道作文題,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2020北京高考語文題:命題穩定,培養考生家國情懷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首場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總結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為「變中求穩,正面導向,發揮育人功能」。記者注意到,今年語文試卷命題中出現了「嫦娥四號」「北鬥三號」等國家重大成就相關素材,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這體現了今年試卷對培養考生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的引導。同時,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