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育兒誤區,你有沒有躺槍?

2020-09-04 曼修媽咪

育兒的路上難免會各種踩坑,踩坑不怕,記得要及時跳出來就好。不管是經驗豐富的媽媽還是新手媽媽,多多少少還是會踩坑的,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我們平時平時容易踩的坑吧!

01寶寶手腳冰涼就是冷了?

很多家長判斷寶寶是不是冷都喜歡摸寶寶的手和腳來判斷,特別是小寶寶,要是發現寶寶的手腳冰涼,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寶寶穿少了,要給寶寶添加衣服,但是很多家長給寶寶添加衣服了依然沒有改善寶寶手腳冰冷的情況。


判斷寶寶冷不冷摸手和腳是不準確的,最準確的還是寶寶的鎖骨和脖子後面,如果是暖的就不是冷了,其實寶寶手腳冰涼並不是真的冷,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血管發育比較小,而且手部和腳部屬於肢體的末梢,往往寶寶血液循環不通暢,就會引起四肢的皮溫偏低。

02衝泡奶粉時越用力搖晃越好?

很多爸爸媽媽為了快點搖均勻奶液,就會很粗魯地上下左右搖晃,其實用力搖晃奶瓶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氣泡,如果馬上給寶寶喝,就會讓寶寶吸入大量的空氣,造成脹氣,從而影響消化。

我們搖晃奶瓶是為了充分溶解奶粉,稍微輔助就可以了,我們可以用兩隻手掌夾著奶瓶左右慢慢搓奶瓶,讓奶瓶來回滾動,這樣既可以讓奶粉充分溶解又不會產生氣泡。

03寶寶吃「烤」的食物一定會上火?

我們很多家長已經習慣性地認為烤過的食物就一定會上火,很多家長特別擔心,覺得烤過的食物不能給寶寶吃,寶寶吃了會上火,而且烤箱還可能有輻射,會致癌呢。


其實「烤」也是和平時蒸煮一樣健康的,當然我們要分清楚怎麼烤,像燒烤那樣的就不行了,平時我們用烤箱烤麵包烤東西放很少油,也不會有油煙,所以不會有致癌物質出現。

我們可以適當給寶寶烤一些新鮮的食物給寶寶換換口味也是很好的,比如焗飯、吐司等等,寶寶吃得香媽媽也放心,不是更好嗎?

04暖奶的水溫越高越好?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暖奶的時候為了讓奶快點暖,就用開水來暖奶,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暖奶的水溫一般是40℃,太高溫度會破壞奶的營養成分,那么喝再多的奶也是沒用的,特別是冷藏的母乳,有的家長想解凍直接放進開水裡解凍,千萬別這麼做,解凍母乳一樣要拿出來自然解凍,如果怕來不及,就提前一點拿出來解凍呢。

05寶寶越早脫尿不溼越好?

我們會發現身邊的長輩在我們寶寶一歲了就開始「關心」我們寶寶了,「怎麼這麼大了還穿尿不溼呀,那麼熱」!不要以為你的以為就是以為,你覺得熱寶寶不一定覺得熱呢,而且尿不溼是透氣的,不是塑膠袋密封的,如果買到質量不好的那另說了。換句話說,如果寶寶是剛剛出生,你可能不會說這麼熱的話了,你也知道寶寶都一歲了,都習慣了尿不溼了,怎麼會覺得熱呢?

很多長輩這麼說無非就想省錢,省錢是應該的,但是也要具體情況,寶寶正常來說20個月才慢慢有排便意識,我們可以引導,但是不能馬上脫了尿不溼,因為寶寶不會說,也不能自如地控制排便,如果這個時候脫了尿不溼那麼寶寶就會到處排便,這不利於他們以後養成固定地方排便的好習慣。


有的人可能會說固定時間把屎把尿啊,我想說在你給寶寶把屎把尿之前可以問問醫生或者先網上搜集一下把屎把尿對寶寶的危害再做決定吧,經常給寶寶把屎把尿會不利於寶寶脊椎的發育、寶寶較難學會自主排便、容易導致寶寶尿頻、容易造成寶寶脫肛、寶寶容易尿床!

06給寶寶喝水溫度越高越好?

有的家長認為給寶寶喝溫度高的水比較好,因為細菌都被殺死了,之前我還聽說有一個爸爸給寶寶喝60℃的水,他說從小就這樣喝習慣了,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驚呆了?寶寶長期喝太高溫度的水會燙傷口腔甚至是喉嚨等其他部位,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一般水的溫度控制在35℃-45℃就可以了,超過45℃的水就高了!

在育兒的路上我們不能說什麼都照搬書上的,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要學會變通,但是錯誤的育兒方式就不要再繼續了,不管它是流傳了多少年的歷史,社會在進步,環境也在變化,很多東西都會發生改變,很多方法在以前可能適用,而到了現在就不再適用了,我們也要學著進步,這些誤區你躺槍了幾個?你還想繼續躺槍嗎?

相關焦點

  • 孩子發燒的6個常見誤區,家長很容易犯,別再躺槍了
    雖說,沒有不發燒就長大的孩子,但孩子發燒還是家長最怕碰到的。看著孩子因發燒而漲得通紅的小臉,整個人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蔫的,每個家長的內心都是藍瘦香菇。特別是不時的新聞報導,某某小孩因為發燒而腦癱、影響智力等類似新聞,更是讓家長們戰戰兢兢。
  • 孩子發燒的6個常見誤區,家長很容易犯,別再躺槍了
    雖說,沒有不發燒就長大的孩子,但孩子發燒還是家長最怕碰到的。誤區3:發燒對身體有害事實上,發燒會啟動自身免疫系統,普通發燒(40℃以下)可以幫助孩子抵抗體內感染,通常對身體有好處。誤區4:發燒就要捂汗老人家似乎都有「發燒就要捂汗」的說法,但對寶寶來說其實可能雪上加霜。按照育兒醫生的說法,發燒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 :發冷、發熱、發汗。在寶寶發冷階段時,手腳發涼才需要添加衣物;在發熱時需要減除衣物;發汗時,需要給寶寶穿的寬鬆,增加散熱,便於排汗。
  • 秋季育兒要注意,這些誤區你中招沒?
    民間有很多關於秋季健康養生的俗語,比如「立秋貼秋膘」、「春捂秋凍」、「立了秋把扇丟」等。秋天早晚溫差較大,空氣也相對比較乾燥。所以,有著秋高氣爽的說法。所以,每年到了秋天網絡上會出現各種各樣育兒技巧,秋天寶寶護理要注意什麼呢?
  • 有了孩子之後才會知道的育兒「誤區」,你碰觸了沒?
    通過分享簡單實用的育兒方法,讓新手爸媽科學育兒,不再焦慮。 下面這三個育兒的誤區,我中招了,你中了嗎? 01 誤區一:孩子怕冷還是怕熱?家長不必過度幹預,孩子天生攜帶「空調系統」 最近我和婆婆的關係有些緊張。入秋後天氣轉涼,我和婆婆經常就孩子穿什麼衣服,穿多少衣服鬧得不愉快。
  • 這些育兒餵養誤區你都知道嗎?不要再犯了
    孩子是父母所有的希望,也是父母生命的一種再延續,初為人母的我們在育兒方法上面可能會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日常要避免的一些事情。對於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人來講,經常會因為缺乏一些專業的育兒經驗而陷入一些誤區
  • 這些坑娃式育兒,招招都躺槍!快別繼續了
    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受傷,希望沒有大礙。下面這些常見的養娃方式,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在「坑」娃,你有沒有中招?追著餵飯關於追餵這件事,我們之前也寫過。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場景:爺爺奶奶端著碗,一圈又一圈地追在孩子屁股後面餵;父母拿著小勺一遍遍督促孩子多吃點,再吃點……你以為你是為孩子好,怕他餓著,卻不知道這樣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長和獨立進食的樂趣,也無法培養起他們對於食物的敬畏之心。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讓孩子自己吃飯,孩子不想吃也不要強喂,過了飯點就沒有飯,孩子挨幾次餓,就會懂得按時吃飯。
  • 「爸爸媽媽放過我吧」,這些育兒誤區你犯了嗎?
    每個寶寶的到來都是給家庭的一個禮物,都是服務的心頭肉、掌中寶,家長們都願意且全心全意的傾盡所有的愛意給到孩子,但在關愛呵護孩子的同時,有沒有誤入一些育兒誤區呢?來了解一下,家長最易犯的幾點: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總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孩子抵抗力差、環境溫度適應能力差,總怕孩子著涼,不管什麼天氣總覺得應該給孩子穿多點。
  • 這些育兒方法是誤區,在做的寶媽快停手,不然受罪的可是寶寶
    文|穀雨老師寶寶出生後,寶媽肯定都會通過各種途徑得知一些育兒方法,穀雨老師身邊的寶媽得知的育兒方法真的是五花八門,有些育兒方法是真正對寶寶好的,而以下這些育兒方法是誤區,在做的寶媽快停手,不然受罪的可是寶寶。
  • 這些育兒誤區有90%的父母都有!
    甚至和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相違背了孩子就越教不好了常用獎勵的辦法對待孩子有時候父母為了能夠讓孩子完成任務,就會採用獎勵法,「如果你今天把作業全部做完,就帶你去吃好吃哦」。正確的方式是當孩子犯錯之後,讓孩子處於一個安靜且無興趣的環境,並且剝奪對孩子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犯錯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 這些秋冬育兒誤區,你還在犯嗎
    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關於秋冬季節的育兒誤區,它們看似正確,實則可能會降低孩子的抵抗力,家長們最好不要犯哦!誤區一:貼秋膘在進入到秋季之後,大人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多吃點肉,覺得這樣寶寶的身體才會變壯,抵抗力才能增強,從而少生病。
  • 跟著廣告買藥和用藥 這些誤區你「躺槍」沒
    昨天,杭州某藥店,一位中年男子正與工作人員交涉,在沒有醫院處方的情況下希望能買到這個處方藥。  隨著大家對健康的日漸關注,不少家庭都有備小藥箱的習慣,一旦發生感冒、發燒、咳嗽等常見病時,就自己在藥箱裡找點藥吃吃,或是臨時到藥店買。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公告,稱我國居民用藥安全存在嚴重誤區。據說中國每年有20萬人死於「吃錯藥」,還有250萬人因吃錯藥而導致健康受損。
  • 這4個成語典故揭示的育兒誤區,你中了幾條?
    現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他的母親了。」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了。育兒誤區:曾子殺彘的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識?育兒誤區: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它是父母教孩子謙讓的經典素材。你知道美國卻有一個「約翰爭梨」的故事嗎?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在全美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寫信邀請他們談談自己的母親。
  • 這4個衝調米粉的誤區,看看你有沒有全佔?不要讓寶寶「活受罪」
    導讀:這4個衝調米粉的誤區,看看你有沒有全佔?不要讓寶寶「活受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4個衝調米粉的誤區,看看你有沒有全佔?不要讓寶寶「活受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兒推拿李波: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容易犯錯誤的育兒方式和誤區?
    小兒推拿李波: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容易犯錯誤的育兒方式和誤區?時代在進步,育兒知識也需要與時俱進,每每新聞上、網絡上看到育兒方法又將舊時的那一套推翻,都有恍然大悟、悔不當初之感。育兒雷區何其多,麻麻們防不勝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於寶寶的行為方式和照護方面,有哪些錯誤的育兒方式在網上流傳。
  • 打破育兒認知誤區,給孩子不焦慮的愛
    而這日復一日的焦慮情緒會傳染給孩子,也讓孩子變得敏感焦慮,那作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掌握育兒的尺度,如何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讓我們不再焦慮呢?最近這段時間,我開始惡補育兒知識,看了一本書《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做不焦慮的父母》,從我們平時的育兒誤區出發,告訴我們該如何打破育兒誤區,做一個不焦慮的父母,給孩子正確的愛。
  • 育兒乾貨|夏季常見的6大育兒誤區,總有一條坑過你
    每到夏季,這樣那樣的「育兒攻略」就會在媽媽圈盛傳……但你知道哪些「攻略」其實是坑娃沒商量嗎?今天就要把那些坑娃的夏季常見育兒誤區公之於眾,請爸爸媽媽們能耐心看完,讓寶寶安然度過這個夏天!天熱了,多喝一些水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也要講究年齡。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六個月之前(未添加輔食前),是沒必要額外餵水的。因為不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它都含有豐富的水分!重要的是,要保持臍部的乾燥!
  • 在2020家長育兒需注意!這些誤區不要踩
    教育孩子的誤區很多家長是第一次當父母,所以教育的時候需要考量很多教育書,借鑑一下別人的做法。所以有時候也會看一些育兒專家的文字、書籍。但是殊不知,書裡寫的一些其實都是偽真理,這些小動作,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例如很多家長認為父母分工,對孩子一個溫柔,一個嚴厲來教育是一個好的方法。
  • 有幾種錯誤的育兒方式,很多家長都在犯,看看有沒有你
    :這幾種育兒方式每個家長都會犯你正在講電話,孩子在一旁玩弄他的電子遊戲機,並且不時地發出尖叫聲,這種聲音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你講電話,你心煩意亂站起身,把孩子的遊戲機插頭拔掉;接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剛走兩步孩子就喊「累了,要抱抱!」
  • 4種常見的育兒誤區,你中了幾個?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兒經,雖然是對孩子的關心,但有些可能並不科學,甚至是誤區。今天為大家總結了幾個比較常見的誤區,希望媽媽們擦亮眼睛,學習並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避免掉坑。誤區一:枕禿、夜裡睡不踏實、出汗多、囟門閉合時間晚是缺鈣枕禿是最常被認為缺鈣導致的症狀了,但事實上枕禿主要跟寶寶躺在床上反覆轉頭、摩擦枕部有關係
  • 寶媽陷入日常中的育兒誤區,深度闢謠後,請收下這份避雷指南
    如果不注意預防齲齒,還在乳牙期的孩子,可能會有不長恆牙的風險。小齊後怕不已,原來孩子並不是沒換牙就可以肆意吃糖、不愛護牙齒的,小時候的口腔健康對未來也有著很大影響。其實不止小齊,其他許多家長在育兒上也都會有著類似的誤區。這些誤區導致的後果有輕有重,但都會給家長在育兒道路上帶去不少阻礙。對於這些誤區,家長們要怎麼發現且避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