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媽媽殘忍殺害5個孩子:「後悔成為母親,但我不敢說出口…

2020-10-30 Cai隨遇而安


兩天,和幾個當媽的同事閒聊,有人給我看了知乎上一篇題為「有沒有人後悔過生了孩子?」的熱帖,底下的留言讓我驚呆了——



其實,不止留言裡的這些媽媽,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過類似的情況:在某一時刻,突然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常討厭,恨不得把他塞回肚子裡。美國作家Anne Lamott把這種近乎「路怒症」的情緒稱為「母怒症」。

01

我愛我的孩子

但我真的後悔生了他

全職媽媽們應該都深有體會,一個人帶娃的「勞動強度」真的很大,經常得24小時連軸轉,有時候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蹲個馬桶的功夫都得抱著娃,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就著急上火,焦慮、失眠、掉頭髮……


前幾天還有閨蜜跟我抱怨:「我最近不知怎麼了,看到我兒子我就煩,一點兒不想陪他玩兒……雖然我很愛他,但我真的想逃離當媽的生活。」

以色列社會學家奧爾納·多納斯(Orna Donath)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後悔成為母親」的調研,結果顯示,不論年齡多大,有怎樣的經濟條件,婚姻狀況,知識背景,女性都有可能後悔成為母親。

有些媽媽還會對自己產生懷疑:他是我的孩子,我為什麼會那麼討厭他,我是不是病了?

別急,下面我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件事兒~

02

看孩子不順眼?

養育倦怠期了解一下

《親密關係》這本書中把親密關係總結為「絢麗、幻滅、啟示、內省」四個階段,而「開始討厭孩子、怎麼看孩子都不順眼」,就是四個階段中的「幻滅」,也就是親子關係中的養育倦怠

比利時心理學家Isabella曾對1723名父母做過一項養育調查,一句話概括結論就是養育倦怠是一種特殊環境下所形成的與養育情景相關的情緒失調。大約有8%-36%的父母會出現養育倦怠的狀況,以媽媽為主。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緒失調呢?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3種:

01

催產素在作怪

我曾經看過一個有趣的研究結論:

催產素和愛、信任、人際關係息息相關,能促使人們做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Delgado, 2008)。

不論是在產前還是產後, 催產素對於母嬰親密關係的形成以及降低母親壓力反應都有重要的作用(Neumann, 2008)。


也就是說啊,媽媽的催產素水平越高,就有可能越愛孩子。你突然開始看孩子不順眼,很可能是催產素在作怪。


(新生兒父母的催產素水平變化圖)

而影響催產素分泌的三個重要因素是生產、哺乳和老公。

所以和奶粉餵養的媽媽相比,親餵的媽媽會更晚出現累覺不愛的狀況。而當哺乳結束後,媽媽們的另外一個催產素來源——寶爸,就開始發揮主要作用。因為催產素是一種情緒激素,看到爸爸與孩子的親密互動,都可以牽動媽媽的催產素水平再次上升。

02

婚姻幸福感低

做早教這幾年,我聽過太多的媽媽吐槽隊友不給力。

其實啊,長久以來,父親在育兒過程中的缺位都是普遍存在的,他們可以說是那些抨擊「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文章中當之無愧的男主角。

而女性在成為母親後,無論是做全職媽媽還是重返職場,都是養育孩子的主力軍。


(《2019-2020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研究報告》)

被老公忽視和付出的不平等,都會激發越來越多的矛盾,導致夫妻關係緊張,婚姻幸福感降低。

Moira在《Child Abuse & Neglect》上發布了一項針對歐洲國家的1261名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婚姻的滿意度越低的家庭,出現養育倦怠的可能性越大。

03

「完美媽媽」的期望

小步的家長中有很多特別愛學習的媽媽,她們生怕因為自己的失誤而耽誤孩子的健康成長,甚至為此制定了嚴格的日程表。

在和一位高知媽媽聊天時,她告訴我:「為了照顧孩子,我辭掉了金融公司主管的工作,希望能做個完美的媽媽。

最近孩子正式進入『可怕的2歲』,搞得我很崩潰,我感覺自己喘不過氣來。我老公說,如果請個育兒嫂會不會好一點,我覺得不會,因為我是媽媽,責任還是在我身上。」


其實啊,很多媽媽都會遇到同樣的困擾——自己帶,太累;別人帶,又不放心。但追求完美的同時,我們可以試著尋找一些巧方法,讓育兒過程輕鬆起來~

除了自我苛責之外,媽媽們還會受到很多來自外界的壓力。

每次聽到「媽媽是超人」「不給孩子餵母乳是最自私的行為」這種「聖母」言論,我都氣得不行,這簡直就是把媽媽的辛苦和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也會讓我們的倦怠感和挫折感不斷加重。

03

危險的不是情緒本身

而是對待情緒的態度

當然,每個人都會疲憊,但「養育倦怠」不同之處在於,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疏解,很可能會導致非常可怕的後果。

相信大家看到過不少類似這樣的新聞——



雖然比較極端,但我想說的是,養育倦怠不僅讓父母痛苦,還極有可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

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31對母嬰的腦-腦同步情況進行過一次測量實驗。結果發現,育兒壓力大的母親對孩子的情緒狀態不怎麼敏感。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嬰兒不會說話,但是媽媽可以很敏銳地分別它不同的哭聲代表的是餓、害怕還是不舒服……

而處於高壓狀態下的媽媽就做不到,她們會覺得自己不再愛孩子。


那麼,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和處理這種倦怠情緒呢?我建議大家從下面3個方向努力~

01

做「60分」媽媽

英國兒科醫生溫尼科特在《萬千心理: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中提出,最好的爸爸媽媽不是完全為了孩子而犧牲自我的「100分父母」,而是更能顧及自身需要的「60分父母」。

這裡的「100分」和「60分」不是對孩子愛的程度,而是育兒態度哦~

大亨剛出生那會兒,我總想給他最好的,感覺自己付出再多都不算什麼,但我慢慢發現,這樣下去很容易覺得自己的努力和回報不成正比,然後就特別焦慮和委屈。

後來,我開始調整自己,從追求完美到盡力而為,給大亨我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但絕不讓自己受委屈,媽媽自己的快樂也很重要

02

允許情緒的發洩

一直以來,母親這個詞總是和道德感捆綁在一起,如果誰說自己後悔生孩子,很容被推到道德的制高點接受各方的評判。但意識到問題,拿到檯面上來討論,遠遠好過遮掩、迴避和傷害孩子。

我在Facebook、Quora和Reddit上看到過不少類似「我後悔當媽媽」的版塊供媽媽們吐槽發牢騷,並且點讚數輕易過萬。


其實啊,絕大部分坦誠自己後悔成為母親的人,本質上都是希望解決問題的。我們不妨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為什麼會後悔:

是得不到丈夫的幫助和關心而身心俱疲?

是養育孩子耗費太多精力,而無法擁有自己的生活?

還是因為經濟狀況的原因,導致生活質量直線下降?


這些養育過程中的問題,只有被說出、被看見,才有可能被解決。

03

關心自己,給自己放個假

全職媽媽們會發現,我們辭掉的不只是工作,還有自己的社交圈。微信裡的「姐妹群」慢慢被「媽媽群」「育兒群」取而代之,每天的話題都是寶寶的吃喝拉撒、抱怨老公、吐槽婆婆……

而上班族媽媽們呢?生活節奏更是緊湊,除了白天高強度的工作,晚上回到家還要抓緊陪娃,把娃哄睡之後,都會感覺耗盡了老母親渾身的力氣。

如此無縫喘息的一天,很容易讓人覺得人生無趣,渴望「一鍵還原」到沒有娃的時光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強調,關心自己比關心孩子更重要。

育兒是持久戰,媽媽們一定要學會忙裡偷閒,給自己喘息的機會,在孩子睡著或周末的時候,製造一點獨處的空間,做個瑜伽,看個電影,或者約閨蜜一起美甲、做SPA。

我全職帶娃那年,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比如,逛煩了動物園,我就帶大亨去看我喜歡的畫展,沒時間去健身房,就趁大亨玩兒的時候,練會兒瑜伽……

總之啊,即使成為媽媽,也要堅持愛自己,讓自己電量滿格,這樣很多家庭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27歲媽媽殘忍殺害5個孩子:「後悔成為母親,但我不敢說出口……」
    以色列社會學家奧爾納·多納斯(Orna Donath)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後悔成為母親」的調研,結果顯示,不論年齡多大,有怎樣的經濟條件,婚姻狀況,知識背景,女性都有可能後悔成為母親。有些媽媽還會對自己產生懷疑:他是我的孩子,我為什麼會那麼討厭他,我是不是病了?
  • 後悔成為母親,但我不敢說出口
    幾個月前,我在微博上發了個小調研,有後悔成為母親的人嗎?悔是不悔,如何判斷?先捫心自問兩個問題:一、如果你能帶著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回到過去,你還會選擇做母親嗎?她們最少也有 1 個孩子,最多的有 4 個孩子。孩子最小的 1 歲,最大的已經 48 歲。雖然 23 人只是個小樣本,但也體現出不論怎樣的經濟條件、婚姻狀況、孩子情況……女性都有可能後悔成為母親。
  • 母親辭職陪讀被殺,17歲兒子被抓卻稱不後悔:我可以不用學習了
    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特別是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不少父母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有的父母還特意辭職在家,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不過,父母的這種愛,有時候卻成了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近日,江蘇一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迅速竄上熱搜。
  • 那些後悔成為母親的人
    在這種意識形態的壓力下,「後悔成為母親」難以言說,但我們仍然能夠在公共空間裡看到它的碎片化表達。3年前,一位匿名答主在知乎上發問:「突然開始討厭自己的孩子,不想再愛他,我是病了嗎?」這個問題收到了1994個回答,有人建議她,「你是病了,病得不輕,快去看醫生吧。」
  • :其實我後悔做母親,但我不敢說
    多納斯訪談了以色列23個後悔成為母親的人。她們的歲數從26歲到73歲不等,其中5人甚至已經做了祖母。雖然23人只是個小樣本,但也體現出不論怎樣的經濟條件、婚姻狀況、孩子情況……女性都有可能後悔成為母親。
  • 「你怎麼當媽媽的?」:其實我後悔做母親,但我不敢說
    很多家人不理解,認為女人矯情,事多,不就是餵個孩子嗎?等等一些不痛不癢的話向女人襲來,這也就是產後抑鬱的很大原因。在國外的調查中,很多女性坦言,後悔做母親。但是在咱們國家,要是說了這句話,很多道德的綁架的語言,足以把自己淹沒。甚至親人都會說上三天三夜的理由讓你把這句話咽下去。因為在女人的潛意識裡,擔負育兒是天職,要做到無怨無悔,心甘情願。
  • 那些後悔成為母親的人|百家故事
    在這種意識形態的壓力下,後悔成為母親難以言說,但我們仍然能夠在公共空間裡看到它的碎片化表達。3年前,一位匿名答主在知乎上發問:突然開始討厭自己的孩子,不想再愛他,我是病了嗎?這個問題收到了1994個回答,有人建議她,你是病了,病得不輕,快去看醫生吧。
  • 江蘇高三男生殘忍弒母:那些殺害媽媽的兒子背後,是爸爸在遞刀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的高三男生李某,晚上10點下課回家寫作業,遭到母親說教、辱罵。 情緒激動之下,李某舉起了菜刀,將母親殘忍殺害。 案發後,李某不顧倒在血泊中的母親,漠然地換了衣服出門,在同學家借宿一夜。
  • 1歲女童被飛行員父親殘忍殺害,母親在法庭上當庭翻供
    根據《每日郵報》的報導,這名殺害自己1歲女兒的惡魔父親名叫Mohamed Barakat,41歲,英國人。他還有著一個相當「體面」的工作,是香港航空公司下屬一家子公司的民航機長。此前他還曾在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工作過。
  • 江西一男子問母親要錢不成,殘忍殺害將其殺害,怕弟弟報警,又溺死12歲弟弟
    9月12日,江西上饒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命案,一男子殘忍的殺害了46歲的母親,還用臉盆溺死自己的親弟弟。據知情人透露,嫌疑人今年21歲,整天好吃懶做,不掙錢就問家裡要在案發當天,該男子向母親要錢,母親沒有給,拒絕了他,嫌疑人一氣之下就殘忍的殺害了46歲的母親,看見12歲的弟弟,怕弟弟出將此事說出去,於是就用裝滿水的臉盆,溺死弟弟。
  • 小媽媽狠殺5個子女!最小才1歲殺人後母親跳軌重傷,獨留11歲兒子
    德國一名27歲母親生有6個孩子,最小的只有1歲,最大的有11歲,但除了長子之外,她竟然親手殺了其他的5個孩子,自己再跳軌輕生,目前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這起案件轟動德國,讓人不敢置信。
  • 7歲女孩被埋屍後院,13歲女孩遭綁架殺害:孩子,媽媽不要你當一個善良的人
    身為一個媽媽,真的不忍心看這種生死離別。孩子,這個社會並不太平,你的善良有時救不了你的命。就在前幾天,湖北襄陽7歲女孩果果的遺體在鄰居高某家後院中被挖出。我們現在無從得知一個57歲的鄰居為何能夠對一個7歲可愛的女孩下此殺手,但我們知道,那個原本活潑可愛,享受著無憂無慮的暑期假期的女孩,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而她的親人只能默默承受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孩子,媽媽不敢想像親人離開那一瞬間的天崩地裂。
  • 12歲小學生、24歲的大學生殺死親生母親!無知的孩子,有多可怕?
    12歲的吳兵(化名),上學之前,偷偷地溜進了廁所。媽媽敲門,他很不耐煩。當廁所的門打開時,媽媽聞到了濃烈的煙味,開始不斷斥責吳兵:「說你多少次了,為什麼就改不了?」吳兵惡狠狠地看著母親,然後不屑地說:「你到底有完沒完?」
  • 南京16歲女學生與母親合謀綁架殺害女同學
    南京16歲女學生與母親合謀綁架勒索殺害女同學一篇網帖爆料稱,南京一名16歲的在校女生,被她的同班同學及其母親合謀殺害。記者調查後發現,南京的確發生了這樣一起綁架殺人案——2月25日晚,16歲的李某將同班同學馮某騙出,與其母親一起殘忍地將馮某殺害。
  • 北大學生殘忍弒母:一頭母親一頭孩子,死刑有爭議
    「一頭是母親,一頭是孩子,家屬也很悲傷。吳謝宇沒有兄妹沒有父母,就這麼一個孩子。」胡朝暉說。案發後逃亡三年2016年,「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案」轟動一時。根據福州警方通報,2月14日,警方發現女子謝天琴被人殺死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22歲的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隨後,吳被懸賞追逃。
  • 殘忍母親用枕頭捂死3歲兒子,案發前竟曾搜索……
    殘忍母親用枕頭捂死3歲兒子,案發前竟曾搜索…… 2019-08-2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7歲媽媽殺害5個子女,外婆報警
    媽媽殺害自己5個孩子,將最後一個長子扔在火車上,然後臥軌自殺。也沒有太多的苦惱。"全國十大馳名商標"。中華牌捲菸已逐步形成了18mg、15mg、11mg不同焦油量以及多種規格包裝的系列產品。玉溪。因此在上市的第一個月就取得了近3000的銷量好成績。
  • 江西上饒男子殺害母親與12歲弟弟,起因令人咋舌
    人倫悲劇,心理不正常的巨嬰為何如此冷血殘忍,說到底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下,從小加強孩子的抗挫能力很重要。9月12日,江西上饒市廣信區應家鄉石門村發生一起命案,21歲男子家中殺害母親與弟弟,據當地村民介紹,男子疑似因向母親要錢未果,一氣之下殺害46歲母親與12歲的弟弟。目前,男子已被警方帶走。
  • 21歲男子家中將母親與弟弟一同殺害,手段極其殘忍
    沒事的話多回家看看,看看自己的家裡人,看看愛你的人,他們不求自己的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和成就,只求健健康康和平安,其次就是需要你們多回家看看他們,不要一有時間就浪費到娛樂上面,娛樂場所是永遠都會存在的,那些酒肉朋友也不值得讓你深交,請別人讓父母的眼睛看穿了都不看到你們。自古以來,孝順父母尊重長輩一直是我們的文化傳統,自己的父母要做到細心照顧。
  • 我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後悔當媽媽了
    (以下皆為化名)「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不會生小孩」50多歲的瑞秋,是3個孩子的媽媽,最小的也快20歲了。即便歷經了生活的錘鍊,她還是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不會生小孩。」她告訴BBC。在生養3個孩子的大部分歲月中,瑞秋都是以單親媽媽的身份過活,身上的擔子非常重。「有時候,我都覺得年輕的自己不夠成熟,貿然地想為一個小生命負責,其實是對他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