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人活躍央視春晚 電視人阿原是第一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6日 13:24 來源:
從1984年央視首次邀請臺灣藝人參加春晚開始,猶如一花引來萬花開,時至今日,央視春晚已成為臺灣藝人展示風採的重要舞臺,也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獨特紐帶。而其中一幕幕鮮為人知的故事,更為兩岸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寫下難忘的歷史註腳。
首個登上舞臺的人
還能記起第一位參加央視春晚的臺灣藝人嗎?他就是臺灣著名電視製作人、主持人黃阿原。早在大學時代,黃阿原就創作了紅遍海峽兩岸的歌曲《一支小雨傘》。大學畢業後,他邁入電視業並迅速成為紅遍全臺的電視人。從小就受到父輩愛國教育的阿原一直認為自己的根在大陸。1982年,一次特殊的會面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當年,黃阿原去日本訪問。他來到中國駐日大使館,使館同志紛紛鼓勵他回內地發展。回臺後,阿原就日思夜想這件事。1983年,他毅然決定要到大陸去。為防止臺當局從中作梗,他特地迂迴日本輾轉來到大陸,成為央視海外電視中心的顧問。
1984年,央視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大膽提出了一個設想——邀請黃阿原作為主持人參加春晚。此時的黃阿原尚屬「保密人物」,參加全國性節目非常敏感。不過,導演組頂住了各方壓力,也打消了黃阿原的種種顧慮,令他最終成為參加央視春晚的第一位臺灣藝人。阿原也不負眾望,將自己的成功經驗與導演組分享,比如春晚日後的現場抽獎就是來自他的提議。當年的春晚非常成功,當黃阿原與來自香港的陳思思、張明敏一起站在舞臺上向全國人民拜年時,全球炎黃同胞都感受到了兩岸三地一家親的骨肉親情。
春晚背後的故事
第一炮順利打響後,陸續有臺灣藝人在春晚露面,而最成功的當數費翔。1986年,費翔從美國回到大陸尋求發展,1987年的春晚導演作出了兩個決定,一是讓費翔唱兩首歌《故鄉的雲》和《冬天裡的一把火》,前者符合大環境需要,後者獲得廣大觀眾喜愛;一是讓他邊唱邊跳迪斯科。這一下就讓費翔紅遍全國,唱片銷量高達2000多萬,創造了中國唱片市場的奇蹟。這次成功的演出,不僅創造了邀請臺灣歌星參加春晚的先例,更讓大陸與港臺及海外的流行文化正式接軌。
臺灣藝人凌峰因為上春晚還收穫了姻緣。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凌峰就突破重重困難到大陸進行文化交流。在春晚露面後,他更是拍攝了專題紀錄片《八千裡路雲和月》,讓臺灣同胞認識大陸的風土人情,同時他還邀請楊麗萍等大陸藝人赴臺演出。因為參加了1990年春晚,凌峰還俘獲了一個青島女孩的芳心,開創了兩岸婚姻風氣之先。
也有人被貼上「賣臺集團」標籤
從費翔之後,邀請臺灣歌星參加春晚就成了慣例,潘安邦、文章、姜育恆、潘美辰、庾澄慶、孟庭葦、任賢齊、周杰倫等都曾亮相春晚。他們中有的因此唱片大賣,有的獲得藝術生涯第二春,有的甚至引領了大陸的流行文化。近年來,春晚語言類節目也有了來自臺灣的聲音。2002年,臺灣導演賴聲川編導的相聲劇《誰怕貝勒爺》引起人們的高度興趣。去年,臺灣相聲演員朱德剛和劉增鍇表演的《新說繞口令》更是博得滿堂彩。
不過時至今日,頑固阻撓兩岸交流的臺當局還是對臺灣藝人參加春晚大為不滿,給他們貼上「賣臺集團」的標籤,一些藝人在臺當局的重壓下不得不放棄參加演出,比如2005年,張惠妹和蔡依林就不得已選擇留在臺灣過年,而人氣王周杰倫則遠赴美國。島內媒體對此評論說,臺當局簡直就是用政治白色恐怖來控制藝人的自由。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