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全家賞月吃月餅,多麼溫暖的日子,但學校老師總會布置學生寫一篇關於中秋節的作文,下面是不同字數的關於中秋節的作文範文26篇,還有中秋節作文寫法及素材,綏德萌芽作文社傾情奉上,解決孩子們關於中秋節作文的煩惱。
陝北大地的八月,秋高氣爽,在豔陽高照下,瓦藍瓦藍的天空像洗過一樣明淨,棉花團似的雲朵就像繡在藍色絨毯上的大花。瑟瑟的秋風吹熟了田裡的莊稼,大白楊的葉子變黃了,爬山虎的葉子已經變紅,小草,不像夏天那樣精神抖擻,果樹上那累累果實由青變黃,由青變紅,漸漸從葉子中間顯露出來,散發出一陣陣清香。成熟的氣息蕩漾在秋天的空間,豐收的喜悅流淌在人們的心田裡。
此刻,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也邁著輕盈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它給我們帶來了溫馨,帶來了希望。中秋節也叫仲秋節或團圓節,每到這個時候,出門在外的人們都要回家過節,人們有院子的,把家裡的桌子搬到院子裡,擺放上貢品,有香蕉、蘋果、紅提、馬奶提、梨,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月餅。媽媽還在桌前擺上香爐,裡面插上了三根香。我心血來潮,把我所有的賽車從盒子裡拿了出來,擺到了桌子的下層,我邊笑邊說:"哈哈,看,我的賽車多酷!"我把其中唯一的一輛帶車燈的車打開開關。哇!我的車燈比蠟燭還亮!
這時,媽媽出來了,對我說:"你在忙活什麼呢?"我笑嘻嘻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的傑作!"媽媽仔細一看,下面擺的全部是賽車,媽媽讓我別擺,我說:"不要嘛,再說了,我也要讓月亮公公,不,是月亮婆婆,讓月亮婆婆看看我們地球孩子玩的是什麼,也讓她給星星孩子們買點好玩的嘛!"媽媽笑了笑,便讓我擺著了。
之後,爸爸把桌子搬回了家,這時,中秋聯歡晚會已經開始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月餅邊看電視,直到晚會完畢,這時,外面又是一片炮聲,我想到了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還想到七子之歌裡的第三首——臺灣……
2018年的中秋節,我在家裡過中秋,幸福、難忘!
我的家鄉在龍港,我最喜歡家鄉的中秋節。每到八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團團圓圓,一起過節。
中秋節那晚的月亮比平時更亮、更圓,就像一個晶瑩透亮的大玉盤,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呀!
說到中秋節,那首先要說的當然是月餅了。月餅各種各樣,美味可口,水果月餅、冰皮月餅、蛋黃月餅、五仁月餅……聞一聞,垂涎三尺。
你想我們知道中秋節玩些什麼嗎?那活動可多了,有猜燈謎、堆寶塔、拜月、燒塔仔、跳月……我最喜歡的是家鄉的舞火龍。那晚,大街小巷,燈火通明,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十幾個小夥子身穿彩衣,手握龍杆,整齊有序地擺弄起來,就像一條巨龍在人間飛舞,十分壯觀。
告訴你們吧!中秋節還有一個十分美妙的月老傳說。相傳,在唐代有個叫韋固的人,旅行時住在宋城。一天晚上,他遇到一個老人正在朦朧的月光下翻閱書信,老人的布袋裡有很多紅繩。韋固驚奇地問道:「紅繩有何作用?」老人答道:「紅繩用來系夫妻的腳,一系上去,原是仇人也會和好,原本各在一方的定會團圓。」後來人們把他稱為月老。
原來,中秋節那麼有趣,那麼快樂。
終於可以坐大伯的車回闊別已久的老家了,我背著鼓鼓的書包興奮地跑下了樓。正當我和姑姑在樓下等車時,姑父突然說了句:「今天可是十五了……」一瞬間,淚水朦朧了我的雙眼。
每個月的十五都是月圓的日子,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多麼美好啊。可是我卻不能和遠在廣東打工的父母見上一面。打開記憶之門,我竟找不到一次與父母過中秋節的情景——的確,我從來沒有與父母在中秋節團聚過!
在我心中,中秋節更像是月餅節,因為這一天的到來只是告訴我是時候吃月餅了。嚼著美味的月餅,我卻嘗到了家人不能團聚的酸楚。月餅上充滿喜氣的文字本是在傳遞合家團圓的幸福,可是,它卻讓我那麼心酸,我真想對著天空大聲疾呼:「爸爸,媽媽,回來和我一起過中秋節吧!」
夜晚,望著萬家燈火,我的思緒仿佛飄到了遙遠的廣東。我依偎在媽媽溫暖的懷裡,和爸爸、弟弟一起,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談笑風生,或者我和爸媽手牽著手,在戶外散步,沐浴著柔和的月光,暢談心中悲喜……
這些支離破碎的幻想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我沒有勇氣說出來,更不能怨恨父母。為了一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他們別無選擇。
正當我情緒低落時,突然接到了媽媽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是媽媽的噓寒問暖,一瞬間所有的落寞立刻煙消雲散,所有複雜的情感仿佛最終都化成了一句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中秋之夜,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裡,賞月聊天,好不開心。
「鄉村的月夜格外富有詩情畫意啊!」爸爸提議,「我們來舉行一次有關月亮的詩歌朗誦會,人人都參與,獎品無限!」
「好!好!」大家鼓掌支持。
掌聲剛停,讀一年級的妹妹就迫不及待了。只見她仰望明月,背著雙手,踱著小方步,搖頭晃腦念起來:「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家情不自禁地為她叫好。她得意揚揚地把手伸向爸爸。
只聽見一聲「且慢」,自稱為「小文豪」的哥哥不慌不忙地站起來,拿起茶杯,眺望遠方:「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蟬娟。」哥哥的這首詞聲情並茂,引來喝彩聲一片。
明月當空,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爸爸和媽媽亮起歌喉:「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我們陶醉在婉轉動聽的歌聲中。
在妹妹催促下,我倉促上場,只好背起小時候學過的《看月歌》。還沒背完,只見大家笑得前俯後仰,我便悻悻跑下臺。
「只有爺爺沒上節目了。快!快!」大家異口同聲道。
爺爺擺擺手,可妹妹推著爺爺說:「就看您的了,大家鼓掌!」被推上臺的爺爺無可奈何地吟起「打油詩」:「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全家共吃團圓飯。孫背詩詞子媳唱,惟我憂心思老伴。」說罷老淚橫流。霎時間,月夜下,萬籟寂靜,全家都陷入了對奶奶的無限思念中。
夜漸深沉,明月依舊,無法入睡的我,默默地祝福奶奶在另一個世界「中秋節快樂」。
——題記
又是花好月圓時,轉眼間,中秋節到了,每到這時,忙碌在外的大人們總會回來和家人團聚。
獨自漫步在街頭,抬頭望著那火紅的太陽,太陽仿佛給大地披上一層節日的盛裝。街上,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到處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月餅香。
但對我來說,歡快的節日裡卻有些悽涼,因為這個中秋節,爸爸說工地上忙,不回來和我們一起過中秋了。想到這,我的腳步不由得快了起來,想飛快地跑回家,想要把這些煩惱,隨著風一起飄向遠方。
離家不遠處,聽到一陣嬉笑聲:「不會是爸爸回來了吧!」
我轉憂為喜,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到院裡。
眼前的一幕,讓我驚喜萬分:爸爸正在和弟弟談論著什麼。
「爸,你怎麼回來了,工地上不忙了?」
「我請了幾天假,回來陪你們一起過中秋。」
「太好了!」我高興地歡呼著。
弟弟也隨著我,高興地大笑著。
一家人在一起過中秋,其樂融融,感覺真好!
望著那圓圓的月亮,我想起一句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每到中秋節,那寒冷的月光,照射著大地,寂靜一片,讓人心裡不由自主地打冷戰,不由自主地想起遠方的親人,無不為未能團聚的人們感到惋惜。
天漸漸地暗下來,月亮也慢慢地爬上樹梢。吃過晚飯,我搬了一個板凳,拿了一塊月餅,坐在院子裡。品嘗著香甜的月餅,賞著圓圓的月亮,望著那皎潔的月光,穿過那薄薄的雲層,映到我那又圓又香的月餅上……
月餅真甜,月亮真美,我的心真暖。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每當中秋的月下,我最熱衷於賞月,因為月亮象徵著團圓。透過一層薄薄的紗,漂泊在外的遊子一定會想起自己的家鄉吧。身在他鄉的途中,心卻時刻想念著自己的家鄉。可我總會想:在中秋節這一天又有多少家、多少戶沒有團聚呢?
中秋節,月亮又圓了,月亮又分外亮了,又到了團圓的時候。奶奶最熱衷於張羅一桌飯菜,全家團聚吃團圓飯,最後總不會忘記讓我們把月餅擺得整整齊齊,以此來祭祀夜空明亮的月神,可能還是會慶祝一年的豐收。我躺在奶奶家的床上,望著天空,蕭瑟的秋風吹進了屋子。我望著天空的月亮想:嫦娥是不是又在天上擺月餅呢?此時他鄉的遊子又是如何思念著家鄉的呢?猶如我的媽媽,她是否也心繫著自己的媽媽呢,是否也懷念著以前生活過的故土呢?是否還記得兒時的生活……
中秋的夜空,晴朗,閃亮,近似華麗。妹妹十分聰明,她最熱衷於猜燈謎,而我的腦袋裡的謎底實在太少,被她問得答不出來,便能看到她得意的笑。
把酒問月,以示與遠方的親友,在同一圓月下祝願對方健康快樂,生活美好。而在奶奶家團聚的時候,我和媽媽,還有妹妹是不喝酒的,我們用牛奶代酒,全家人把「酒」言歡,其樂融融,這就是幸福啊!
我會拒絕吃月餅,但是爺爺奶奶總是勸我吃,說一起吃了月餅才叫團圓。我不禁問奶奶:「那外婆家該如何吃月餅呢,會不會像奶奶一樣每人一塊,那麼在外婆家媽媽的那一份呢?」媽媽卻總是說我多慮了。
星星打扮得美美的,圍繞在月亮周圍,此時月亮如此高貴,卻也不孤獨。月亮如典雅的王后,在這個中秋時節,帶給人們團圓,帶給人們快樂,帶給人們幸福。
中秋月圓,願天下人在這一天,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愛和暖暖的思念!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纍纍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裡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這句詩是詩人李嶠在中秋之夜作的,來讚美中秋圓月。
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與元宵節、端午節並稱三大節。這個節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臺或坐船賞月,北宋太宗(97--997)年間,定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也就是公曆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後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人們也會談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之有關的神話傳說。
人們在中秋節互相贈送月餅,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餅,用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徵團圓。在中秋節這一天,如果家中有親人在外沒有回家的,分月餅時也要為他留一份。在現代,中秋節夜晚,人們通常是一邊吃著月餅和柚子,一邊賞月。孩子們大都是提著燈籠,以大紅紙燈籠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著五顏六色的卡通燈籠、塑料燈籠,種類繁多,多不勝數。民間的習俗還有送給孩子」兔兒爺「以供玩樂,包糖餅,把香紮成龍點燃,用來舞龍等。中秋節晚上,各地都會放煙火,來裝飾夜空,更帶來節日氣氛。
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過中秋節,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去年過中秋節的時候,因為外婆就要回武漢老家了,所以那天我們全家都很傷心,連說笑的都沒有。今年過節,外婆留在這裡,還為我們準備了不少美味佳餚:有紅寶石似的石榴;有紫得發黑的大葡萄;有紅中帶黃的水晶蘋果;有讓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黃蓮蓉月餅;還有雞、鴨和汽水,真是吃喝玩樂全都有,我們興奮得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昨天是中秋節,不知怎的,爸爸特別暴躁,一反常態,是失去親人的痛苦讓他這樣的。
爺爺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剛剛離開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親的親人,可她卻遠在江蘇,連電話都沒來幾次。
親人的力量,是多麼大,它能給人帶來無限的痛苦和快樂。
願世上的人都能在這中秋佳節,與自己最親的親人團圓!中秋節,你有多麼悠久的歷史!中秋圓月,你寄託著多少人思念親人的心!
每一個佳節都充滿歡樂;每一個承諾都充滿期待;每一個季節都充滿魅力;每一個中秋都充滿團圓的熱淚!
此時何掛心頭重石,何須多次思人間愁苦,只願置身於幸福與情親之間,無憂,享受天倫之樂,此生何求什麼。在何時,在何地,哪能缺少這中秋佳節,與親人共擁抱!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今日,家人團聚在此,皎潔的月光灑向這個節日,馬路上人聲鼎沸,廣場四周每一個燈塔託著明亮的色彩,月餅的販賣人高聲呼喊。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臉上洋溢著笑意,高興得說到:兒子回來了,一家人終於可以團圓了。說罷又笑笑精心挑選著月餅,滄桑的手上,可見她受了多少苦,才盼來這天的團聚。我慢慢地走,細細地想,手裡端著滿滿的幸福走回家。我望著天空上的星星,呆呆的笑了。我推開家門,一陣溫馨的暖氣向我撲面而來。
夜晚,星空灑遍,每一個閃爍的光芒,都充滿溫馨。一家人坐在月下,坐在屋子中,談笑風聲,吃著甜美的月餅,嘮嘮家常,問問身體,聊聊喜悅,談談學習。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音聲,每一份迫切的心情。都被美好所衝破,人世間的煩惱,都被這一切的慰問所打動。我不由的忘記平日的負擔,充分的和夥伴們,玩耍。月的美,不及一家的情意,也許正真讓家人高興的是不是中秋,而是見面的喜悅。以前一家人總是分割與不同的區域,探望的時間也及少,不管是什麼節日,有時勉勉強強地通話安慰,可見不到的溫暖面孔也不足以表達愛,見一面真好不容易。一天的光陰不能撫平幾年的時間差距,只因在這佳節能想念,能團聚,也許中秋是遠在他鄉的兒女要感謝的一個節日,我也有時把它看做一個,說不出名字的天使,在中秋的夜空上灑下團聚的光芒!遺憾的是舅舅沒有回家,可能是工作繁忙的原因,不知道他一個人怎麼樣,在中秋沒有返回真可惜,月明回來一家人多好啊。我責備起來。夜晚,我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看著電視節目,想起工作的明星們,連中秋的到來也不知道,生命中只有工作二字,無論在忙,也要看看自己最親的人啊。錢,畢竟是身外之物,畢竟不能與親情相提並論。
我躺在床上細細地想,回味著這天的歡樂與溫馨!
範文10
期待已久的中秋節終於到來了。今天一大早,我就早早地起了床,順手拿了幾張紅紙,剪成了各種各樣的窗花,有鳥形、魚形……貼在我們家的窗戶上,屋子裡到處洋溢著中秋節喜慶的氣氛。
中秋節又為團圓節。今天,我們全家人相約一起去天旺廣場海底撈飯店吃火鍋。飯店裡人山人海,到處飄逸著熱騰騰的煙霧,都是親人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呢!我們來到了預定的位置,只見服務員端來了一個大盤子,裡面全都是月餅,有豆沙的、鳳梨的、棗泥的……看上去非常好吃,我拿了一塊兒,咬了一口,嗯,真甜呀!一直甜到了我的心裡。
火鍋菜的種類各式各樣,非常豐盛,我吃得津津有味。和親人們聚在一起吃飯,是一件特別高興的事!
晚上,我們散步去體育中心賞月,只見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夜空,把整個夜晚照得亮亮的。周圍繁星點點,也好像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似的。突然,一束煙火直竄天空,開出燦爛的花朵,之後「隆隆」的聲音就把寧靜的夜空霸佔了。夜空此時格外絢麗,圍觀的人們都在歡呼,共同慶祝中秋節的到來。
迎著皎潔的月光,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歡樂的笑聲一直伴隨著我們。與此同時,我也在慢慢地期待,下一個中秋節快點來吧!
範文11
在圓圓的月亮下,我願隨明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浪漫的古老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靜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的獨特之美。
正逢中秋佳節,我們全家乘著汽車準備回奶奶家過中秋節,沿途一路的風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能忘懷。
晚上,我利用爬梯,坐在高高的瓦房上觀看者獨一無二的明月:那皎潔的明月,周圍帶著層層輕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寧靜的夜晚月朗風輕,總會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
明亮清澈如柔水般月色,清幽明淨,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她那銀盤似的臉蛋透過樹梢,照在人們幸福安詳的臉上。星星也散布在月亮周圍,眨呀眨的,似乎在向人們傾訴自己的冒險經歷,訴說月亮的美麗多姿,並祝願人們:「中秋節快樂!」
可是有多少人不能團聚,有多少人居無定所,家人離去,有多少人遠在他鄉思念親人卻無法回到故鄉。想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一句詩:「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此事古難全」。
在圓月下我不禁想起我的太姥,那去世的太姥為我付出了多少,奉獻了多少無人知道。從我呱呱落地到幼稚無知。太姥把她最寶貴的晚年時間送給了我。
當父母忙於工作時,是她陪伴在我身邊,照顧我生活;她把姑姥們給她的零花錢全用到了我的身上,給我買衣服,買零食,買書,而當我開始上學離開她的時候,她眼含熱淚依依不捨。而此時當別的老人都在安享晚年,而太姥卻……。唉!早知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我一定始終陪在她的身邊,好好聽話讓太姥可以安心的走,到另一個世界唱歌。
我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卻不忍流下,我想此時在另一個世界的太姥也一定在思念我們這些家人吧。
時光匆匆流去,夜已深去,我扶著梯子,走下瓦房,躺在柔軟的床上,卻久久不能睡去,睡去……
範文12
爸爸回來了
「十五的月亮,掛在天上掛在邊疆。」這句歌表達的含義是:親人不管在哪裡,這一天他們的心都會團圓在一起。那就是八月十五中秋那天。中秋節吃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它隱含了一個神話,話說:「後翼得到了一顆神藥,他的弟弟非常好奇。於是,他就把後翼約了出去,自己卻悄悄地跑了回來潛入後翼的房裡。企圖偷他的神藥。不料被後翼的妻子嫦硪看見。嫦硪為了不讓神藥落入別人手中。順手就把藥給吞進了肚子裡,立刻就從窗裡朝著月亮飛去,後翼知道上當了。撒腿就往回跑;回到家時,看見嫦硪已經飛到了空中,據了解知道她是吃。了神藥而飛出去的。
因為嫦硪飛走是八月十五日。而他非常喜歡吃月餅。於是,後翼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會在嬌潔的月光灑滿的庭院中。擺上嫦硪最喜歡吃的月餅。所以每年八月十五日被後人稱為「中秋節」並要吃月餅。
後翼就因為和嫦硪不能團圓:而感到非常傷心。所以八月十五那天每家每戶都要團圓,我家就不一樣。我爸爸遠在山西不能和我們一起過中秋。在媽媽和嬸嬸為了讓我們高興,弄了一桌豐盛的中秋飯,飯香飄滿了整間小屋,可就差爸爸一個人,奶奶叫我們全部坐下吃飯,奶奶問:「人齊了沒?」沒齊,還差你爸爸一個。我從門口走進來說。全家人都陷入了沉思中,叔叔說:「不要想那些。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幹嗎這樣?」。
我們開動筷子了,剛吃了一會兒。「咚咚咚」有人敲門,我馬上站起來去開門。開門一看是爸爸,我無比高興,一下子撲向了爸爸的懷裡,我們全家人終於團圓在一起吃中秋飯了。
全家日一起吃飯,那滋味不是能用語言表達的,爸爸的出現出乎我的預料,遺憾不再有,此時的月亮正在皎潔的照著我的心。我太幸福啦!
第二天,爸爸又走了。
我又盼著明年的中秋節快點到來,因為那時侯爸爸就又會回來了。
《中秋之月》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我們一家和芊芊姐姐一家相約去體育公園賞月。公園裡來了很多賞月的人們,有的搭起帳篷,有的席地而坐,湖邊,草地上,到處都是。公園裡瀰漫著濃鬱的桂香,到處蕩漾著人們的笑聲,中秋之月,我們期待著。
來到離湖不遠的地方,我們找到一塊滿意的草地,把帳篷搭好,大人們坐在墊子上聊天,我和芊芊姐姐去湖邊散步,沿著湖邊慢慢地走著,天漸漸暗了下來,走著走著,突然,芊芊姐姐手指遠處天地相接的地方,「快看」!在天地相連的地方,一輪巨大的蛋黃色的月亮露出了半個臉,天空大幕開啟,很短的時間,月亮就從地上跳到了天幕上,蛋黃色,無光,無比的大,讓我們欣喜若狂。不一會兒,一輪皎潔的明月就掛在了遠處的樹梢上,月亮向上一竄一竄的,像邁著輕盈的腳步。過了一會兒,便騰躍到更高的空中了。抬頭望去,在天空大舞臺上,彩雲是燦爛的背景,星星是舞伴,它們簇擁著這位出色的舞蹈家,盡情地變換著舞姿,月兒似銀鏡般光彩奪目,月光如流水般清澈,月光撒到湖水上,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湖面波光粼粼,不由得讓人想起許多文人墨客有關月亮的詩句: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多美妙的意境呀!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也是在寫這中秋之月嗎?只有這中秋之月,才有這般迷人的魅力,才能這般令人陶醉!
環顧四周,遠處的紫金山,近處高低不齊的樹和小山丘,都沉醉在朦朧的一片夜色之中,月亮把銀色的光芒傾瀉在大地上,給遠處的樹木蒙上了一層白紗,仿佛仙境。我們抬頭仔細端詳月亮,上面還有一塊黑影呢?那可能就是嫦娥吧!旁邊那一小塊黑影,應該就是玉兔啦!我真想和她們會會面,可惜那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
月光似水,月色如華。中秋之月,帶給我們無限遐想,帶給我們詩情畫意的美好意境,帶給我們光明、團圓的歡樂!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家裡可熱鬧了,姑姑帶著姐姐和弟弟都來我們家過中秋。中午,奶奶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大家高興的吃了個團圓飯。下午,天氣適宜,我們到人民廣場去釣魚,餵鴿子,在我的努力下,還小有收穫,釣了兩條小金魚。
晚上,姑姑建議去哥倫布餐廳吃自助,那裡有很多好吃的,大家吃的可飽了。夜幕慢慢降臨,月亮也露出了笑臉,我們決定到北街去賞月,街上可熱鬧了,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往江邊走去,不遠處,我看見天空中飄著很多孔明燈,姐姐告訴我那是人們通過孔明燈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出於好奇,我們也買了一盞孔明燈,取了一個小火點,孔明燈就慢慢鼓起來了,在風的帶動下,升到天空中。
天空中的孔明燈越來越多,此時,月亮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孔明燈的光,就「回家吃月餅」去了。雖然今晚的月亮「偷懶」了,但孔明燈就像一個個月亮照亮著每一個人。江邊還有一些人在放蓮花燈,各式各樣的燈在水中飄動,漂亮極了!
這是我過得最難忘、最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裡,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鑽進雲姐姐的懷裡,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
此時,讓我想起了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后羿為名除害,射掉了九個太陽。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嫦娥。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之後,王母娘娘給了他一顆仙丹,吃了那顆仙丹可以長生不老。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晚上,我們在家吃月餅、吃水果,看電視。多麼美麗的中秋之夜,多麼愉快的中秋節。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按照往年的慣例,我們和表姐、弟一家吃完飯都會聚在一起賞月。
據說今年是圓十五,月亮會又大又圓,而下一個圓十五就要等到2021年了。所以我不能錯過今晚的月亮。
到了晚上,媽媽和奶奶在陽臺上擺滿了我們愛吃的水果、月餅等賞月的食品。
不用我們的呼喚,月亮就早早的高掛在空中,遠遠望去月亮光芒四射,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白玉。皎潔的月光籠罩著大地,像給大地披上一層透明的銀裝,夜色迷人極了。隨著時間的轉移,月亮的周圍布滿了雲海,雲煙縷縷另有一番景色。這時對面大廈的樓頂升起了一盞又大又亮的孔明燈,它從圓圓的月亮飄過為月亮增添了光芒,我靜靜的看著月亮,仿佛看到了美麗而孤獨的嫦娥和玉兔。
夜深了,我喜歡這皎潔而寧靜的夜晚,更喜歡中秋節的天倫之樂。
時間似流水,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節。
夜幕降臨,天空中顯得有些陰天,沒有幾顆星星的陪伴,明月如鏡,滿月如盤。
晚上六點剛到,奶奶就在外面院子裡放了一張桌子,上面放了月餅、茶水、蘋果……奶奶還在桌子旁邊放了鬥香。一切準備完畢後,我們一家人就開始等月亮的出現。
我等著等著,天空中有一點白色,好像月亮要來了。就在那一剎那間,月亮出現在人們眼裡,但是月亮還不圓,也沒有光。天空中的黑雲向月亮圍攏過去,月亮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困難、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終於照亮了整個天空,頓時,天空一片暗藍。整個世界煥然一新,在月亮的光線下,草坪上都變成金光般的了。遠處的那幾顆星星也被月亮的光蓋住了,天空上除了月亮什麼也沒有。月亮像一個大銀盤。它看起來很孤獨,我真想變成一顆明亮的星星,飛上天空陪伴月姐。
看著月亮的孤獨,我不禁學著蘇軾的模樣,低聲吟誦起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一家人看到我這「大詩人」的模樣兒,都哈哈大笑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題記
歲月匆匆,花開花落,轉眼間,又是一年中秋節,又是一年月圓時。俗話說「十五月亮十六圓」,中秋節之際,必不可少的節目便是賞月。
我們一家,早早地便準備好,來到陽臺上,或是席地而坐,或是仰臥著,涼爽的風兒輕輕地拂過我們的面孔,我們的心好像敞開在了這無邊無際的夜幕之下。此時的月亮,正掛在東方的天空上,如一位害羞的少女,躲在了雲兒後頭,不好意思出來見人。在雲兒遮擋下的月亮若隱若現,倒多出了一份神秘的美感。月亮那耀眼的亮光愣是把旁邊的天空映得光彩十足。
不知過了多久,月亮漸漸升上了天空正中。這時的月亮大膽起來,褪出了雲兒遮影之中,露出了玉盤似的身姿,向大地灑下了一片銀光。頓時,大樹上、屋頂上、還有我們的身上,都被鍍上了一層柔和的月光,美不勝收。注視著這美麗的月亮,朦朦朧朧,我好似看到了住在月亮之上的婀娜多姿的嫦娥姑娘與她那可愛活潑的玉兔,情不自禁地問一句:嫦娥姑娘,你還好嗎?
許久,月亮又跑進了雲層中,與我們玩起了捉迷藏。反反覆覆,別是一般滋味。我拿起一塊月餅,品嘗起來,真甜啊!
看著這輪明月,心裡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風兒輕輕吹過我的臉龐,不禁感慨:又是一年月圓時!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一家人去雁蕩山玩。到了那裡我看到一座很大的水庫,水庫裡有人在玩遊船。我們進入了景區,看到了一座鐵索橋,出國留學網搖搖晃晃的走過去,這時天下起了毛毛細雨,大家急忙把雨傘撐起來。我們繼續往前走,看見一道很漂亮的瀑布,它叫八折瀑,瀑布流下的水很急,濺的像一朵朵很大的水花。再往上爬看見各種各樣的山峰,就像書上讀的黃山奇石,千姿百態,有貓戲鼠、中龍秋、觀音禮佛、石柱峰等等。剛剛下過的雨,山峰上面正飄著一層層白霧朦朦朧朧很迷人也很漂亮。
最後我們就沿著山路慢慢走下去,這就是雁蕩山。這個中秋過的真開心。
今天,我與平常一樣,哼著小曲蹦蹦跳跳的回家……
到了家中,發現媽媽在切月餅,我口水直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拿一個,可媽媽攔住我,問我今天是什麼節日,當時我口水都流到了下巴,就沒在意。媽媽說今天是中秋節!晚上可以一家人溫馨的坐在陽臺上賞月吃餅,我心裡大喜……
到了晚上,爺爺奶奶也來歡聚,我們大家坐在陽臺賞月吃餅,我再看著那圓圓的月亮……我把月餅吃了,就以為把月亮也吃了,大家都說我傻的可愛……
爺爺奶奶還給我講了中秋節的來歷,給我講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以及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我聽得津津有味……
啊,那圓圓的月餅讓我回味無窮,那圓圓的月亮在我心中蕩漾……從此,每個中秋,我們一家人都溫馨的聚在一起吃月餅!
我喜歡這歡樂無窮的中秋!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裡,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洩的清流,注滿大地。
爸爸的摩託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儷儷,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嘗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自行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裡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麼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聲,禮花像流星一樣出現了。紅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聲一片連一片,使人忘記了白天的疲勞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煙花連續綻放了近30分鐘,一會兒如天女散花,一會兒又有繁花似錦的「菊花」布滿夜空,一會兒晶瑩透亮的「星星」向你撲來,一會兒又見「五彩蘑菇雲」向上升騰……
煙花晚會結束了,人們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麼圓,那麼亮……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裡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纍纍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裡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衝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範文24
每逢佳節倍思親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位月亮增添了詩意。漆黑的夜幕把月亮襯託得更顯瞇矇,點點的星鬥也為之失去了光彩。皎潔的月光為中秋節拉開了序幕。
中秋節當晚,地上擺滿了烤肉用具及食品,旁邊還放著飲料、柚子和月餅。
此時爸爸正手忙腳亂的把烤得快焦掉的肉翻面,媽媽也不閒著,她一面在廚房裡洗碗,一面叮嚀爸爸記得打電話邀請親朋好友過來家裡一聚。相較於爸媽的忙碌,我和哥哥則悠閒的看著電視。
「叮咚!」門鈴突然響了,當哥哥打開大門一看,他的驚呼聲引起了爸嗎和我的注意。「小阿姨!」原來遠住在上海的小阿姨趁著連假,帶著小表弟和小表妹來家裡玩。聽到阿姨從千裡迢迢的上海趕來,媽媽和阿姨立刻在家中上演感人的手足相逢的戲碼。
當媽媽和阿姨好不容易寒喧完之後,媽媽立刻把他們「請」到沙發上,並毫不留情的把正再看電視的我們向趕蚊子一般的趕離沙發。當大家酒足飯飽之後,便三五成群圍在一塊兒,天南地北各聊各的。
中秋節是我初三大節日之一,有著團圓的意謂,而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是將團圓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範文25
我喜歡的中秋夜晚
看著這張全家人的合照─中秋節合照,當時照片中的情景,彷彿歷歷在目,令我回味無窮,也讓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中秋節時,家人都團聚在一起,氣氛熱鬧、有說有笑,還有滿桌的美味佳餚和應景食物─柚子和月餅。我最喜歡吃柚子和鳳梨酥,柚子有除臭的功能,還可以拿來當帽子玩,真是有趣。酥酥甜甜的鳳梨酥,吃完之後齒頰留香喔!
中秋節當天,我和媽媽去市場買烤肉的食材,爸爸和弟弟去買木炭和煙火。我們開心地準備過節要用的所有東西,期待夜晚快點到來。皎潔的明月緩緩露出笑臉,家人們要準備動工了,準備好好的大玩大烤了。
「中秋月圓人團圓」,親人們趁著佳節相聚在一起,增加大家的感情,這就是我最快樂的事。再二個星期後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我們全家人期待有一個更驚喜、刺激的中秋夜晚喔!
範文26
團團圓圓的中秋節
陰雨天,讓我準備好賞月的心情徹底崩潰了,但我有一支神奇的願望筆,所以能把我對美好節日的祝福通通展現出來。
我要先畫一輪圓圓的皓月當空,讓它的光輝灑到每家每戶,再添幾顆眨著眼睛的星星,帶去我對那朋友美好的問候。
看,明月下,那每家每戶盡享天倫之樂,月餅是不可缺少的傳統美食,那美味的月餅被端上桌,香味撲鼻,好讓我的口水都不禁流了下來。那五花八門的水果:紅通通的蘋果,黃澄澄的橙子,好似一輪彎月似的香蕉都爭先恐後的在桌子上跳著優美的舞蹈,它們爭先登臺,為節日添來喜慶色彩。老的、少的都在一旁品嘗著美味的月餅,,一邊仰望著那明亮的月亮。奶奶給我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爸爸帶我們進入神秘的太空,一起和神舟九號進入那美麗的月宮;我和弟弟妹妹已經迫不及待地亮開了嗓子,吟起古詩《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搖頭晃腦萌萌的樣子,樂得大人們捧腹大笑。幸福美滿充滿整個中華大地,日子就像那芝麻開花——節節高。
停不下來的畫筆呀,又畫出了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景象。商場裡,買月餅的人山人海,每個人臉上都衝滿了笑容,人人都樂開花,每個人都談論著團圓的祝福;在河邊,譁譁的流水也奏起了月光曲,河堤上賞月的人們三五成群;放煙花的,五顏六色的煙花一飛沖天,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花朵,把月亮襯託的更美麗,把整個白河邊打扮的火樹銀花,猶如仙境一般。
我的畫筆永遠都停不下來,我們每天都在上演一出出幸福美滿的生活劇,我願世界上再無戰爭、再無疾病、再無貧窮,大家都和和睦睦、團團圓圓。
中秋節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寫有關中秋節的作文。會寫中秋節的作文之後,其他的節假日,比如清明節、端午節、春節、兒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等,相關的作文我們也都會寫了。
從內容上區分,節假日作文的「三件套」,分別是寫俗、寫情、寫事。
寫「俗」,就是寫風俗、民俗、風物。中國的傳統節日,往往是跟各種風俗分不開的,尤其是飲食的風俗。比方說,過年吃餃子,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吃螃蟹。當然,也不全是吃吃吃吃。比方說,過年的時候逛廟會,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中秋節的時候賞桂花、賞菊花、賞月亮,這都是民俗活動。
中秋節的作文,最簡單、最容易上手的就是寫跟中秋有關的風俗。比方說,我們前幾天推送的《中秋節最佳散文三篇》(點此查看),其中豐子愷的那一篇,寫的就是江南中秋吃蟹的風俗。我們的作文,也可以寫一寫中秋節吃月餅、螃蟹,賞月、賞菊、賞桂花。是寫其中一種,還是都一一寫到?建議大家只寫其中的一種,這樣可以訓練我們寫具體、寫生動的能力。
注意,不要抄百度百科,那樣抄出來的作文是沒有絲毫意義的。中小學階段寫作文,必須首選寫自己的生活經歷。豐子愷寫中秋吃蟹,吃的可不是網上查來的螃蟹,而是養在他們家天井角落缸裡的那幾隻。那幾隻螃蟹和洋油燈、紫砂酒壺、碎瓷蓋碗、水菸袋、一本書、一隻貓,還有豐子愷的一家人出現在一起。你也要寫你現實生活中吃到的那一隻螃蟹,這樣寫出來才有可能生動。
寫「情」,就是寫情感。傳統節日往往是家庭團聚的日子,有人就會有情感的流露。或者,家庭在節日不能團聚,這更加會激發親人之間的情感。重陽節,王維一個人在長安求學,不能和自己的兄弟們一起登高。於是他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秋節,蘇東坡和弟弟不能相見,寫下了一首《水調歌頭》寄給弟弟,送上「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祝願。
中秋月圓人更圓,團圓是中秋的情感主調。當然,除了對親人的思念之外,我們也還可以寫一寫更加深厚與廣闊的情感。比方說,我們前幾天推送的《中秋節最佳散文三篇》(點此查看),其中於丹的那一篇,所表達的就是父母之間的那種深沉雋永的愛。有同學可能要反駁了,說不對啊周老師,這篇文章寫的不是桂花嗎?是的,情感它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寫情感必須有所寄託,通過寫事來抒情,通過寫景來抒情。
於丹的《一枝桂花》是通過寫事來抒情,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則是通過寫景來抒情。他寫了兒時故鄉的月夜風景,也寫了北大朗潤園的月夜風景,對比之下,仍然覺得「月是故鄉明」,從而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搜索這篇文章來讀讀)寫風俗也好,寫情感也好,都不是截然分開的。豐子愷寫吃蟹,仍然表露了對往日生活的懷念。「三件套」,看上去是三件,其實還是一套。
寫「事」,就是寫事件、講故事。有些假日,不像節日那樣可以寫民俗、寫情感,比方說暑假,既沒有吃粽子可寫,要團圓也牽強。怎麼辦?所有的節假日,總會發生各種大小事的,寫節假日裡發生的各種事情,這也是節假日作文的最常見內容。
比方說,我們前幾天推送的《中秋節最佳散文三篇》(點此查看),其中林清玄所寫的《月亮與颱風》就是很典型的敘事散文。兒子的作業是要記錄月亮,然而中秋節期間來了颱風,看不到月亮了,怎麼辦?父親就出主意說,其實颱風也很美啊,兒子記錄下來的颱風果然很美:「風從東西南北吹來,雲在天空賽跑,雨勢一下大一下小,傘在路上開花。」凡事不要強求,也許轉過街角就會遇上更美的風景。
如果說我們平時都在學校上課,節假日裡可記之事就太多了。出門旅遊,去爸爸媽媽的老家,上遊樂場,逛街……記住「三件套」的說法,寫事的時候可以說理,可以抒情,寫民俗的時候,本質上也就是寫事。一定要寫自己在節假日的親身經歷,這才是顛撲不破的規則。
最後,高彥老師放個大招,「中秋節作文素材大禮包」,專治作文困難戶!
《印度洋上的秋思》徐志摩
《中秋節的月亮》周作人
《人好月嬋娟》臧克家
《今夜月》徐福熙
《長安一片月》鄧雲鄉
1、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4、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6、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 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 一輪圓月升起來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天幕上。
☾ 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村落和田野,極像一隻擦亮的銅盤。
☾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 滿月像個黃黃的燈籠,從東方天邊挑起在天空。
☾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
☾ 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 清晨,殘月像一塊失去了光澤的鵝卵石,拋在天邊。
☾ 初升的月亮掛在山頂上空,雖然像雲朵一樣蒼白,但是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
☾ 月亮出海了。在騰空的一瞬間,它仿佛猛地一跳,渾身披滿水花,讓多情的大海把它衝洗得分外明麗和潔淨。
【關鍵詞「新」】: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關鍵詞「親人」】:在賞月之際,家中的親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身在異鄉的親人,而異鄉的人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家中的親人。因此,中秋節有「團圓節」之稱,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關鍵詞「月亮」】:夜更深了,當月亮在屋簷下再次出現時,它已經換上了一件明亮的白禮服,霎時,光彩照人。月亮變得成熟了,它不在玩耍了,而是一直靜靜地走在我們前面。
【關鍵詞「夜」】:黑色的夜幕漸漸垂下來,布幕上畫著各種各樣、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星星,一眨一眨的。還有些看不大清的、一絲絲飄飄悠悠的雲彩,這些仿佛都是侍衛,在恭候月亮公主再一次的到來。
【關鍵詞「夜、月」】:這時,天色逐漸暗下來了,大地籠罩著一片朦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圓圓的笑臉,俯視著遼闊的大地。村莊山川田野,好像一座逼真的玉雕,莊嚴而美麗。奔騰一天的小河,在皎潔的月光下慢慢的流淌。晚風吹來,波光粼粼,就像無數小魚在水面追逐跳躍歡騰。河邊有許多人在那裡乘涼,輕鬆而閒適。孩子們在這月白風清的夜晚下捉迷藏……連歌聲笑聲說話聲也像月亮那樣輕柔和諧。
【關鍵詞「中秋故事」】:中秋節,就這樣在富有神奇色彩的傳說中,慢慢延續,恆古不變。不只是那些神話故事陪伴我成長,還是我在祝待和尋找那些美妙的傳說度過那段悽苦的歲月。
【關鍵詞「熱鬧」】:中秋好像一切都不甘寂寞,偶爾天空飛過幾隻小鳥,三三兩兩嬉戲追逐著,輕快的畫著弧線,那不知誰家的小孩,在樹下呀呀學語,快樂的追逐著,旁邊那白白的小狗,隨著孩子的蹦蹦跳跳也開始左右尾隨,歡快的搖著小尾巴,不遠處的草地上,那誰家的貓咪也開始歡蹦亂跳,對著旁邊的草叢,玩起了迷藏。
【關鍵詞「嫦娥」】:李白舉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其實,寂寞孤獨的他,忘記了月中的嫦娥,那個來自原始社會的精靈。嫦娥寂寞麼?自從吃下那不死藥,飛進美麗寂寞的廣寒宮,從原始母系氏族,直到今天,她就一直注視著人間。想對於繁華富庶的天堂,嫦娥是個邊緣人,雖然她最初的理想在那裡,可是她留在了月宮,就這樣獨立於天庭和凡世,細數著幾多星轉鬥移的滄桑。
年年歲歲話中秋,今年中秋特好寫!
這個假期「中秋」主題的作文、日記,靈活運用成語詩詞,生動模仿好句好段,素材積累滿滿,怎麼可能還是乾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