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著名詩人北島在《給父親》的詩裡寫道:
我從童年的方向看到的
永遠是您的背影……
你召喚我成為兒子
我跟隨你成為父親
誰也不能否認,父親是男孩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人。
家有男孩,爸爸腳下的路還很長很長……
一個男孩子想要成長為成熟穩重有擔當的男子漢,其父親的力量不可小覷。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四件需要由爸爸來陪兒子做的事。
一、陪兒子打鬧
美國的沃爾特基德軍事研究所在研究猴子的社會結構時發現:雌性猴子等級的關係鬆散,上下級之間僅有梳理毛髮的關係。而雄性猴子卻不同,大家清楚的知道誰是猴群中的老大、老二、老三……等級森嚴。
而它們決定雄性等級的是打鬥。因為雄性的激素決定了動物的精力。雄性的激素水平越高它的精力越旺盛,越渴望打鬥。
所以媽媽們不難發現,爸爸有時就像家中的「大寶」喜歡跟孩子鬧作一團。
比如功夫巨星吳京,他在家就跟兒子玩擊劍、打拳擊……各種打鬧。
所以,各位媽媽們,如果爸爸喜歡和兒子鬧作一團的話,千萬別嫌他們吵,也別擔心孩子變得暴力。恰恰相反,打鬧能刺激兒子的大腦神經生長,讓他變得聰明,還能鍛鍊身體靈活性、協調性,使父子關係更加融洽。
二、陪兒子運動
對於精力旺盛的男孩子來說,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有助於他們發洩多餘的精力,塑造良好的性格。
然而相較於爸爸來說,媽媽們一般不那麼熱愛運動,所以帶兒子參加體育運動,爸爸是不二的人選。
願意陪兒子運動的爸爸是最有愛心的爸爸。有爸爸陪伴運動的兒子,是最幸福的兒子。
三、與兒子定期的談心
中國的教育科學研究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男孩比女孩更不擅長坦露心事。他們遇到壓力的話更傾向於獨自忍耐,這樣的忍耐非常不利於身心健康,也不利於建立家人之間的情感。
這時兒子很需要爸爸站出來,來一場「男人之間的對話」。
可惜的是,現實中很多爸爸是沉默的,父子倆很少溝通,隨著孩子越長越大經歷叛逆期後會出現很多誤解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爸爸們!如果你不想在兒子遇到壓力時把自己封閉起來,或者更糟糕的離家出走;如果你不希望和兒子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請經常跟兒子談談心吧!
四、放下對兒子的過高期望
中國式教育悲劇在於很多父母喜歡把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在我們的文化中,兒子常常被賦予「傳承」的責任。跟女兒相比,爸爸們往往對兒子期望更大。
紀伯倫說過:「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一味地將執念強加於兒子身上,只會造成兩代人的不幸。爸爸們,對於那個不善於袒露心事的兒子多一些尊重吧。
畢竟,男孩的健康成長,既需要媽媽的關愛,也需要爸爸的寬容。
當然,一個家最重要的是爸爸愛媽媽哈!孩子才能感到滿滿的愛!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收穫!愛你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