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防護的故障保護措施-樹上鳥教育

2020-12-13 電氣設計狄老師

1 電流對人體的效應

1.1 電流對人體效應的約定時間/電流區域

在電氣裝置的選擇和應用中,首先應保障人身安全。設備或裝置發生電氣故障時,電流對人體的危害主要取決於電流的數值和通電時間的長短。電流對人體的效應中,心室纖維性顫動是致命的最主要因素。為了探索纖維性顫動的閾值,奧地利專家畢格麥亞教授曾經用自己的身體做通電試驗,為IEC60479系列標準提供了早期必要的試驗數據。

最新的研究發現,決定心室纖維性顫動閾值的電氣參數是電流的持續時間、路徑和電流的特性等。從電擊事故統計資料得知,心室纖維性顫動主要由從手到腳流過人體的縱向電流產生;由動物實驗得知,更高強度的橫向電流也會導致心室纖維性顫動。

交流電流對人體效應的約定時間/電流區域見圖1所示[1]。

當電擊持續時間小於0.1s,電流大於500mA時;或者當長時間通過的電流大於30mA時,纖維性顫動就有可能發生。

根據對動物實驗結果的統計計算,建立了5%和50%的纖維性顫動概率曲線C2和C3;把動物實驗應用於人體,從左手到雙腳的路徑,得到C1曲線;C1曲線以下,纖維性顫動不太可能發生。

1.2 電流對人體效應的約定時間/電壓區域

電流和時間特性圖不便於進行電擊防護的設計選型,通常以時間和接觸電壓允許值作為安全判斷的標準。

接觸電壓等於通過人體的電流和人體阻抗的乘積。其中,人體阻抗不易確定,它和很多因素有關,特別是,電流的路徑、接觸電壓、電流的持續時間、皮膚的潮溼程度、接觸面積大小、施加的壓力等。

通過對表1中人體阻抗和生理效應的電流閾值進行分析,IEC標準提供了接觸電壓-持續時間組合閾值曲線(見表2)[2]。

表2中的分析表示,考慮到人口的5th百分比的人體阻抗值,相當於覆蓋了95%以上的人口,該阻抗值被認為是保守的,它們對應的是人體流過較高的電流。表中,大的接觸面積考慮為整隻手接觸帶電面,面積為82cm;中等接觸面積按12.5cm考慮,代表一隻手的掌心接觸導電部分情況;小的接觸面積按1cm考慮,代表用手接觸一個小的帶電部分。

表2的曲線未涵蓋以下因素:

①減少接觸的可能性(通過障礙物、遮欄、警示標誌,置於伸臂範圍以外的防護措施,進行人員培訓等);

②降低相對於故障電壓的接觸電壓(例如通過等電位聯結);

③和人體串聯的附加電阻(例如手套、鞋、地毯等)[2]。

也不考慮高壓事故致死的因素,高壓電擊一般導致心跳驟停,不會出現心室纖維性顫動。

圖中有三條重要的生理效應閾值曲線a、b和c1:

①當電流大於曲線a時,可能發生驚嚇反應;

②當電流大於曲線b時,會發生較嚴重和不希望的生理學效應;

③當電流超過曲線c1時,有出現心室纖維性顫動的可能性。

2 故障保護措施

故障保護是設備或裝置發生單一故障條件下的保護。由單一故障導致一個或多個隨後的故障仍然屬於單一故障條件。

等電位聯結和自動切斷電源是故障保護中兩個最主要的保護措施。等電位聯結的保護注重降低預期接觸電壓,使得故障電壓低於預期接觸電壓閾值;而自動切斷電源的保護強調在約定的時間內切斷電源迴路。從單一故障保護的角度,採用自動切斷電源屬於有效的保護措施,可以獨立地完成故障保護功能。表1節選自文獻[3]附錄A,圖A.1.

然而,配電系統和電氣裝置並非只存在單一故障,例如,TN系統由於接地故障可能在電氣裝置中產生轉移故障電壓,並能沿PE或PEN導體蔓延到整個TN配電系統中[4]。那麼,無論何種接地形式,等電位聯結都能顯示其獨特的均衡電位的能力:

(1)平衡建築物內的地電位;

(2)消除建築物外引入的危險電位;

(3)降低建築物內的故障接觸電壓。

因此,IEC標準從降低低壓電氣裝置預期接觸電壓的角度,把等電位聯結的保護作為故障保護的前提是有道理的[5]。

等電位聯結和自動切斷電源最好能同時存在,互相配合,以期達到最佳的保護效果。但是,從上述表1中得知,IEC61140最新的CDV版本也把保護等電位聯結列為單獨的故障保護措施(但應注意,不是用於附加保護的局部或輔助等電位聯結)。

3 保護等電位聯結

3.1 總等電位聯結的保護效果

從整個電氣裝置的角度,每個建築物內都應設置總等電位聯結。通過將總保護導體、電氣裝置的總接地導體、裝置外可導電部分和建築物金屬結構等聯結到總接地端子上,以便在發生接地故障時,達到降低預期接觸電壓的目的。

以TN-C-S系統為例,依據文獻[6],預期接觸電壓Ut″=Id×ZPE

其中:

Id—故障電流;

ZPE—故障點到MET(總接地端子)之間的PE導體上的電壓降.

由上式可知,設置總等電位聯結後,預期接觸電壓會降低,具體降低的數值需要根據實際PE導體和PEN導體的阻抗比值來確定。例如,當故障迴路相導體和PE導體同線徑,PE導體和PEN導體的阻抗比為1:1.預期接觸電壓為:

Ut″=0.8×U0/2×2=0.8×220/4=44V

其中:

0.8為發生短路時的電壓降低因子,具體數值取決於短路點到電源端的距離。然而,設置總等電位聯結是否一定會降低預期接觸電壓值得研究。

3.2 變壓器在建築物內的總等電位聯結

當變壓器設於TN-S系統的建築物內,總等電位聯結板通常設於低壓總配電櫃處(見圖3)。

預期接觸電壓Ut″=Id×ZPE

上式中ZPE是定值時,Ut″沒有因總等電位聯結而降低。此時的總等電位聯結依然具有另兩個重要作用:①平衡建築物內的地電位;②消除建築物外引入的危險電位。

可見,變壓器設於建築物內時,總等電位聯結並不能降低接地故障產生的故障電壓;當變壓器設於建築物外時,總等電位聯結只是降低而沒有完全消除接地故障產生的故障電壓。

3.3 保護等電位聯結的故障保護

雖然IEC標準不再提及局部等電位聯結,但是,獨立於自動切斷電源的保護等電位聯結故障保護措施勢必要設置局部等電位聯結,而且,必須經過有效性校驗。

類似於輔助等電位聯結,交流系統內的局部等電位聯結應滿足下列公式:

R≤50V/Ia

Ia為保護電器的動作電流,單位為安(A).此時,局部等電位聯結有效性的判定應符合最新的時間/電壓區域的要求。根據圖2表示,鹽水溼潤、水溼潤和乾燥等環境條件下,大、中、小接觸面積時的心室纖維性顫動的交流接觸電壓閾值(見表2)[2]。

在預期的環境條件下,如果可達到的最大電壓很低,那麼將不足以產生導致生理學效應的接觸電流。低於不大可能產生危險的臨界電壓值,通常稱為特低電壓(ELV)。IEC/TR60479-5-2007引言中明確,「基於這份資料,各技術委員會可以要求複查他們已規定的特低電壓值[2]」。

以表2顯示,雙手到雙腳的心室纖維性顫動電流閾值最低,危險性最高。乾燥場所,長持續時間大接觸面積的交流接觸電壓閾值為33V.據此,以上有效性校驗的公式應調整為:R≤33V/Ia.

4 自動切斷電源

4.1 最長切斷時間

自動切斷電源是電氣裝置中最常用的保護措施。對於高出接觸電壓閾值,時間/電壓區域給出了人體可承受的最大時間。例如,不大於32A的TN系統終端迴路最長切斷電源時間為0.4s[5].然而,根據圖2所示,時間應調整為0.24s.新舊標準最長切斷時間對比見表3.

左側是根據上一版IEC60479標準制定最長切斷時間,右側是最新IEC60479標準中較為保守的前提下的數據,即按乾燥場所,雙手到雙腳的路徑,大接觸面積下的數據。經過對比顯示,現行標準的自動切斷電源時間已經不夠安全,有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致死的風險。

然而,斷路器固有的自動切斷電源的時間一般小於0.1s,只要設計人員不是機械地按照0.4s(TN系統)或0.2s(TT系統)來設計,或者說,只要不是故意地利用斷路器的延時動作或者熔斷器的反時限動作特性來切斷電源,一般來說,沒有安全問題。

儘管多數情況下不會造成生命危險,國際和國內標準還是應當及時修改最長切斷電源時間數值。

4.2 RCD的故障保護

自動切斷電源的故障防護也可由剩餘電流保護器(RCD)來提供。RCD根據動作方式可分為:動作功能與電源電壓有關的RCD(電子式RCD)和動作功能與電源電壓無關的RCD(電磁式RCD)。我國使用的RCD主要是電子式RCD.IEC/TC64有關專家的意見:電子式RCD的電子元件持續接至配電系統主迴路,導致對過電壓特別敏感以及電子元件易老化。故而,GB16895.21-2011/IEC60364-4-41:2005411.5.2但這裡應注意本部分不涉及故障電壓動作型保護器的應用[5]。此處的「本部分」英文版本為「thisstandard」,應理解為本標準。

對於電子式RCD,IEC60364-5-53:2002531.2.2.2要求,只有滿足以下兩個要求之一時,動作功能與電源電壓有關的RCD必須方可使用:

(1)即使在輔助電源失效的情況下,仍能滿足IEC60364-4-41的413.1規定的防間接接觸保護的要求。

(2)安裝在電氣裝置中的保護電器由專職人員(BA4)或熟練人員(BA5)進行操作、試驗和檢查。[7]」

IEC標準從安全的角度,根據預期的使用功能和外界影響把電氣設備分為五類:BA1一般人員;BA2兒童,BA3殘疾人,BA4受過培訓人員,BA5熟練技術人員。

電子式RCD在產品標準和性能沒有改善的前提下,不太可能滿足條件:1)按照條件;2)電子式RCD應屬於BA4或BA5類,要求由熟練技術人員或具有足夠經驗的人員使用,以避免產生危險。

國家標準GB/Z6829-2008/IECTR60755:2008《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一般要求》8.3.3動作功能與電源電壓有關的RCD的附加要求:「當電源故障時,RCD必須動作;當IΔn≤0.03A電子式RCD,當電源電壓降低到50V時,當出現大於或等於IΔn的剩餘電流時,RCD必須自動動作。[8]」雖未達到上述條件1)的要求,但畢竟有了提高。

GB13955-2005《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安裝和運行》7.5「電子式剩餘電流保護裝置,根據電子元器件有效工作壽命要求,工作年限一般為6年。如果超過規定年限應進行全面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決定可否繼續運行。[9]」

還要注意RCD的額定剩餘動作電流值的選擇,尤其是TT系統,滿足切斷電流時間0.09s的預期額定剩餘動作電流應不小於5IΔn,小於等於30mA的RCD應按0.25A校驗其預期額定剩餘動作電流。

5 摘要

IEC標準基於大量的基礎研究得出電流通過人體的效應區域,據此應相應調整故障保護的相關閾值;經過有效性校驗的保護等電位聯結可以作為單獨的故障保護措施;對電子式RCD的應用和維護應有適當的監督和管理,以保障一般人員使用安全。

相關焦點

  • 配電系統的「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怎麼理解?下面為大家一一說清
    (樹上鳥教育電氣設計)一、其實三級配電這個說法出自於《供配電系統設計規範》 GB50052-2009 4.0.6 供配電系統應簡單可靠,同一電壓等級的配電級數高壓不宜多於兩級;低壓不宜多於三級。樹上鳥教育電氣設計由低壓側為10kV的總變電所或地區變電所配電至項目10kV配電所,這是第一級;再從該10kV配電所配電給變壓器,這是第二級。
  • 系統接地和保護接地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有了系統接地後,就可構成高壓線路故障電流通過大地返回高壓電源的通路,使高壓側繼電保護檢測出這一故障電流而動作,從而消除這一危險。當低壓配電線路發生接地故障時,系統接地也提供故障電流經大地返回電源的通路,使低壓線路上的防護電器動作。它既具功能性的作用,也具保護性的作用。如果不做系統接地。
  • 珠式數奧11:樹上的鳥(逆算)
    1.例題:三棵樹上落著21隻鳥,如果第一棵樹上的4隻鳥飛到了第二棵樹上,第二棵樹上的3隻鳥飛到了第三棵樹上,那麼三棵樹上的鳥數量就相等了。問原來三棵樹上各落著幾隻鳥?4.替換練習:(1)三棵樹上總落著18隻鳥,第一棵樹上飛到第二棵樹上3隻,第二棵樹上飛到第三棵樹上5隻,問原來每棵樹上有幾隻鳥?
  • 【生命教育】樹上落下兩隻鳥,太平小學師生開展護鳥行動!
    這天,一則「小鳥寶寶從樹上掉下來了」的新聞傳遍了校園,同學們在下課後紛紛圍到榕樹下一探究竟,大榕樹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的。為了怕同學們的騷動引起小雛鳥的驚慌,兩隻掉落的小鳥在被同學們圍觀了一節課後,被彭校長帶回校長室安置,並在下午放學後送回鳥巢。放學時,當我還正在為不能近距離看到小雛鳥此而感到遺憾時,媽媽告訴我,小雛鳥又一次在試飛過程中掉落,現在還待著榕樹下的草叢裡。
  • 這四輛車請立即做好防護措施
    趙剛立刻停車,組織輔警對該車做好安全防護,經與駕駛人交談得知,該車全車沒電,且自動擋車擋位鎖死,無法推動。趙剛當即聯繫值班室,值班交警馮穗秋聯繫汽修人員前往現場救援。趙警長組織故障車駕駛人迅速站到應急車道右側隔離護欄外耐心等待救援,切勿因為天氣冷就坐在車內,應在上述車外安全地帶時刻注意來車方向的情況。
  • 河南農村經常能見到樹上有許多很大的鳥窩,到底是什麼鳥?
    在河南農村經常能見到樹上有許多很大的鳥窩,一到冬天樹葉落了之後更是明顯。這些大鳥窩密集地建在楊樹、榆樹等喬木上,到底是什麼鳥呢?對!這就是喜鵲,又叫報喜鳥。喜鵲屬鴉科闕屬類,和烏鴉算是「堂兄弟」,在我國廣泛分布,雜食性。
  • 樹上10隻鳥,開槍打死一隻,剩幾隻?答案你肯定想不到!
    今天說的問題是小時候特別喜歡的腦筋急裝彎一個問題:問題是,樹上10隻鳥,開槍打死一隻,剩幾隻?相信很多人多知道答案:零隻。其實這個答案現在在我看來,並不完全對。因為還有可能是10隻,9隻或者1隻。因為開槍聲音太大,打死一隻,其它鳥全嚇跑了。可能剩10隻。原因是:樹上的鳥都是聾子,被打死的鳥掛在樹上,沒有掉下來。可能是9隻.原因是:樹上的鳥有9隻是聾子,不是聾子的那隻鳥剛好被打死,並且掉了下來。可能是1隻。
  • 接地故障保護:零序電流和剩餘電流一樣嗎?兩者有何區別和聯繫?
    在低壓配電設計與施工中,為了防止人身電擊事故以及以及配電線路因各種原因遭損壞而引起火災事故,保證設備安全和線路的熱穩定性。我國現行的電氣設計、施工等有關規範都提出了在低壓配電線路中必須要設置接地故障保護。按照規範的要求,在三相四線制配電線路的現行施工中,常加裝零序電流保護和剩餘電流保護兩種方式。
  • 工程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在建設工程,要注意做好安全措施,那麼工程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呢?接下來由黃偉勝律師帶大家了解工程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的有關內容,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  一、工程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2.4、項目部門堅持每周一班前半小時安全會,教育施工人員遵守施工安全技術標準、操作規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建立安全臺帳,施工現場實行安全標準化管理。  2.5、健全安全交底制度。各分項工程施工前實行逐級安全、消防技術交底,並不定期地向相關班組長進行交叉作業的安全交底,履行籤字手續。
  • 可能存在電擊危險!深圳這11批手機充電器不合格
    原標題:可能存在電擊危險!深圳這11批手機充電器不合格晶報2020年1月15日訊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了流通領域手機充電器類產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共有25批不合格,其中有11批產自深圳,不合格產品主要存在電氣絕緣、電氣間隙、爬電距離等問題,或給使用者帶來電擊危險。
  • 常見的BIOS硬碟故障現象及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最簡單的方法是事先備份硬碟主引導扇區,以KV3000多功能國際版為例,備份操作方法是:單擊窗口中的「輔助功能」按鈕,選中「安全防護」下的「引導扇區」,然後單擊【備份】按鈕,在打開的對話框中將hdboot.dat保存到軟盤。
  • 非法捕鳥?拘!
    今天先讓我們聽一段美妙的鳥叫聲▽▽▽鳥是大自然的「小精靈」常年生活在我們身邊隨著生態的變遷,一些鳥的種類瀕臨滅絕經查當日早上7時左右鍾某騎摩託到夾湖鄉利用鐵棍、鳥媒、鳥籠等捕鳥工具誘捕「伯勞鳥」一隻經審訊犯罪嫌疑人鍾某對自己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目前
  • 淺析某廠勵磁變故障原因及防範措施
    淺析某廠勵磁變故障原因及防範措施 發布時間: 2019-08-23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朱峰
  • 上百隻鳥兒在瀘州這棵樹上築巢,還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
    在古藺縣,觀文鎮永安村的百鳥沙泡樹早已遠近聞名。近期,永樂鎮簡陽村又發現一株百年古樹,樹上也聚集了上百個鳥窩,白鶴、蒼鷺、白鸛等野生鳥類生活在一起,宛如人類社會中的「大雜院」。東方白鶴多見於我國東部,主要以魚類和一些動物性食物為主,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東方白鶴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在東北中、北部繁殖,越冬於長江下遊及以南地區;長嘴蒼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川南地區較為常見。
  • 解析保護接零與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各自的作用:保護接零: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電力系統的零線連接,以保護人身安全的一種用電安全措施。在電壓低壓接零電網中,若電氣設備的絕緣損壞或意外情況而使金屬外殼帶電時,形成相線對零線的單相短路,由於相線與零線構成迴路,所以該線路上的保護裝置將會迅速動作,切斷電源,防止人身電擊傷害事故。
  • 配電室常見隱患及防護措施
    配電室常見隱患及防護措施一、配電室常見隱患1、溫溼度隱患:由於溫溼度過高造成電子元件提前老化>2、漏水隱患:汛期長降雨造成漏水滲水隱患3、空調控制隱患:空調無法根據配電室環境及時調整溫溼度,導致設備失靈4、火災隱患:煙霧監控不及時而造成的火災隱患5、供電隱患:當配電室發生意外之後,無法持續性供電問題二、配電室環境監測系統及相應防護措施建大仁科的配電室環境監測系統由溫溼度傳感器
  • 災難防護教育放入中小學課程教材,對未成年的保護,越早越好
    那麼做好全方位的教育,任重道遠。所以,不少人建議加強中小學生災難教育,還有人提出,「災難教育應成為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對此,不少家長和老師積極響應,畢竟這些措施都是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災難防護能力。
  • 分析一下常見的建設防護設備電梯防護門
    在此,我國還頒布了有關法規和規章,對建築工地進行安全保護措施,也就是安裝相關的安全保護設施。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這款建設施工比較常見防護設施——電梯防護門。電梯防護門還叫做建築電梯安全門,建築電梯防護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