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好玩好吃的就拍照發微信群,讓家人也參與挑選,我再將這些『尖貨』統統收入囊中。」11月30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迎來公眾開放日,也迎來了「大客流」,市民張旭以微信群圖片直播的方式,讓沒能到現場的家人和朋友們一同感受這場盛會的魅力。
昨日,東博會展館內人頭攢動,美妝日化、玩具禮品、各國美食、服裝箱包、珠寶首飾等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趨勢,匯聚了時尚潮流和品質生活的「吸睛」利器。
買買買「我們帶來了200多個貓山王榴槤,一天下來只剩不到10個。」在「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廣西螞蟻洋貨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彭雪豔忙得連軸轉,「前來試吃、購物的顧客絡繹不絕,開展不到10分鐘,限量供應的榴槤雪糕就被搶購一空。」
開放日當天,東博會展館奏響購物「狂歡曲」,眾多「東博尖貨」被市民加入「購物車」。
大家都青睞什麼特色商品?法國紅酒、越南咖啡、日本手辦、韓國化妝品、伊朗工藝品……既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老牌子,也有年輕小眾的新品牌;既有來自東協國家的暢銷貨,也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緊俏品,各式各樣、琳琅滿目。
「我喜歡喝茶,看到這款日本鐵壺就挪不開腿。」市民覃智威告訴記者,平時很難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做工精美的國外商品,這回「任性」了一把,一口氣買下3個鐵壺。
澳大利亞冠軍羊毛被工廠中國辦事處的渠道經理陳禛告訴記者,他剛「走出」進博會,又「走進」了東博會,帶來的澳大利亞羊毛被、羊毛毯等商品受到熱捧。「數百床羊毛被銷售一空,借著好口碑,目前我已在南寧找到了合作機構,將通過電商渠道把澳大利亞更多商品帶到國內市場。」陳禛說。
在東博會的舞臺上,依靠電商渠道直播帶貨的參展商不在少數。在印尼商品展區,直播用到的攝像頭、麥克風、補光鏡等設備被搬到展臺旁,工作人員變身帶貨主播,東博會展臺成了帶貨現場。
能帶貨的不只是客商。在東協展館裡,市民陳燕與朋友通過視頻確認,幫朋友購買了馬來西亞燕窩。「朋友因為工作關係不能進入現場,但在『雲上東博會』上相中了一款心儀的馬來西亞燕窩,於是我就成了『代購』。」陳燕說。據悉,市民在開放日購買的東協特產,還可以通過「中國-東協博覽會特許商品官方服務平臺」在線下單,即可直接快遞到家。
受疫情影響,本屆東博會首次採取「實體展+雲上東博會」形式,致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東博會」,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新路徑。來自廣西全健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參展商楊建軍告訴記者,通過本屆東博會,他認識了來自緬甸、寮國的養蜂同行,計劃在線上營銷,延伸蜂產品產業鏈,與對方開展交流合作。
新體驗在東博會先進技術展上,各式各樣的創新成果和技術令人目不暇接,琳琅滿目的創新產品、設備更使人大開眼界。本次先進技術展共吸引了12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織的350多項科技成果參展。
「現在的人工智慧真先進,讓我們大開眼界。」在D3展館,市民遊客對人工智慧機器人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對機器人操作躍躍欲試。
清晨,一曲你喜歡的音樂把你從睡夢中叫醒;廚房裡的電飯煲開始自動加熱;在你洗漱時,一個會賣萌的聲音與你聊天,讓你了解當日的溫度和行程安排……「這不是想像中的場景,『人工智慧』這一富有科幻色彩的詞語正逐漸變為現實,加速走進尋常百姓家。」廣西人工智慧協會副會長黎豐表示,無論時代怎麼變,好的產品和服務永遠是客戶最需要的,高新技術可幫助企業通過更多渠道去服務客戶,通過更多路徑去發現和生產好產品。
3D列印眼球及骨修復再生材、AI農技服務平臺、抗原檢測試劑、5G/AR智能安全頭盔……在D3展館,各種高新科技爭奇鬥豔、各顯神通。專業觀眾黃靜潔告訴記者,這些技術和產品覆蓋了各行各業從開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各個產業鏈,可全力解決新時代下的各項技術難點。
B2展館集中展示了中科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長安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產學研合作成果。集齊了華為、華大基因、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東風柳汽、中國科學院等著名科技企業和機構,各路名企爭先亮相,帶來行業前沿技術,為觀眾帶來新的感官體驗和腦力「震蕩」。
「作為『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我們的項目實現了『首個4聯晶片的測序平臺』『滿負荷PE150不超過24小時』『1天最多可完成60例個人全基因組測序』,堪稱超級生命計算機。」華大基因展位工作人員馮園園告訴記者,企業擁有核心技術和研發創新能力,開發的多款測序儀各方面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在各個高科技產品展臺前,市民互動體驗熱情高漲。大家紛紛表示,先進技術展能很好地讓各方客商了解中國科技發展,並開展合作交流、獲取商機,是一張中國與東協國家開展科技合作的靚麗名片。
開眼界「太奇妙了,一張平平無奇的木製圓桌,將環繞桌面的把手抬起,竟成了一面自帶果盆的桌臺。」在巴基斯坦展區,各款特色手工藝品讓逛展群眾嘖嘖稱奇。
巴基斯坦展區集合了巴基斯坦、捷克、伊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產品,包括特色手工藝品、特色食品、酒水飲料等,這些精美絕倫的異域商品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在伊朗展臺,五光十色的琉璃燈、柔軟舒適的毛毯大受青睞;在尼泊爾展臺,一排排造型獨特的頌鉑在牛皮木棒的敲擊下,發出微微共振;在捷克展臺,波西米亞水晶玻璃工藝品璀璨奪目,酒杯、器皿、耳環、項鍊等特色商品應有盡有。
「水晶玻璃工藝品是捷克最負盛名的傳統產品之一,也被稱作『透明的黃金』,在東博會上很受年輕顧客喜愛。」捷克展臺負責人曲喜梅說。跟隨顧客的腳步,杜拜展臺的香精進入了記者的眼帘。除了沁人心脾的芳香,更吸人眼球的是裝盛香精的金屬瓶。「這些金屬瓶子從圖案、色彩等設計上就充分體現了阿拉伯風格,有沙漠、駱駝、帆船酒店等杜拜元素。」杜拜展臺負責人卜祥貞說,「香精十分走俏,前來諮詢的顧客非常多。」
「一帶一路」國際展區特別增設了「南寧國際友城進東博」區域,有日本秋田市的清酒、手工藝品、動漫手辦,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紅酒、橄欖油、薰衣草精油,泰國孔敬市的特色食品……各色商品好玩又好賣,慕名而來的市民絡繹不絕。
新加坡商品展區的「綠植隧道」更是值得打卡拍照的好去處。「隧道」裡,滿目的翠綠覆蓋了整片展臺,周圍點綴著朵朵蘭花,讓人仿佛置身花園城市。泰國商品展區通過藍天、大海、沙灘、遮陽傘和休閒椅等圖像,濃縮了泰國濱海的迷人風景。
「我雖然沒去過東南亞國家,但走進東博會,就好像來了一趟『跨國旅行』。從各國展臺可以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光、民俗與文化,令人印象深刻。」市民李唯一說。
更貼心快遞服務、12315熱線服務臺、珠寶首飾檢測……東博會現場提供的貼心服務,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還有一個空箱,趕緊把咖啡存放在這裡,我們再繼續逛展。」在D區二樓的「一帶一路」展館門口,市民黃女士打開了一個儲物箱,招呼朋友把逛展買到的咖啡、堅果等「戰利品」放進箱裡。黃女士坦言,開放日當天許多展商都推出打折促銷活動,她們購買的商品太多了,提著逛展不方便,這個設置在展館門外的儲物箱幫了大忙。
D區二樓的東協展館外還設有快遞點,方便市民郵寄包裹。提著大包小包的鄧女士表示,她遠在福建的閨蜜最喜歡榴槤幹、白咖啡等東協特色食品,她逛展購買這些商品後即可通過快遞郵寄到福建,這樣的服務非常貼心。
為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市場監管部門在展館內設置了「12315消費者服務熱線」服務臺,現場受理消費投訴和舉報,倡導誠信消費,規範展會期間的經營行為。在東博會舉辦期間,海關、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還組成聯合執法組,重點關注是否有國家禁止進出境物品、未獲得進出口許可證的國家限制進出境物品、假冒偽劣商品,以及是否有侵犯版權等情況,著力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為防範疫情風險,邕州海關抽調精幹力量組成駐會監管組,並在東博會現場駐點設置食品、工業品及植物檢疫3類快速檢測鑑定實驗室,按照高、中、低3個風險等級對展品進行精準檢疫,護航展品安全。
此外,廣西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還在東博會現場設置服務點,為市民購買的翡翠玉器等貴重珠寶首飾提供檢測服務。市民林先生坦言,做檢測能鑑定珠寶首飾真偽,自己買得更放心。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楊盛 楊玲 馮梓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