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9日),《老酒館》將播出最後一集。這部由黃金編劇聯手國民導演,並有一眾國劇臺柱加持的大劇,在開播後不久就取得了8.4的高分,但隨著劇情推進,網上評分一路下滑,到曲終人散之際,已經跌至7.8分。這讓《老酒館》的導演劉江也坐不住了,前兩天他發微博稱這部劇被黑了,已掌握實錘證據,出品方已就此報警。客觀來看,《老酒館》7.8分仍是高分劇,體現了作品的精良品質,但口碑高開低走也難掩部分觀眾的失望之情。
《老酒館》開篇劇情融合了懸疑、喜劇等多重元素,劇情充滿傳奇和神秘色彩,很吸引人。劇中人物除了陳寶國飾演的掌柜陳懷海,很多配角也是一出場就博得滿堂彩,電視劇前半部分出場的三爺、老蘑菇、半拉子、雷子、亮子、老二兩、白爺、那爺,一個個都是鮮活的人物,讓電視劇收穫了不少喝彩聲。但隨著劇情推進,尤其是進入到後半部劇集,人物故事缺乏起承轉合、臺詞「空洞」、節奏緩慢等問題逐漸顯現出來。
《老酒館》的構架與日劇《深夜食堂》有相似之處,通過一個開門營業的老闆視角,去展現時代背景下的芸芸眾生,但《老酒館》故事的特點在於,所有的人物、細節和故事,都是用來突出主角——也就是酒館老闆陳懷海的氣節大義和足智多謀。鐵打的酒館,流水的人物,這樣的結構導致很多人物演著演著就沒有下文了。比如牛犇飾演的老二兩很傳神,一出場就吊足觀眾的胃口,但後面的劇情中,人物脈絡並沒有展開,角色在完成了「守規矩」的道德言說就落幕了。這樣既無返場、也不推動劇情發展的人物讓觀眾看得不過癮,也會覺得期待落空。劇中一些人物的行事做派在前後情節中缺少合理的解釋和鋪墊,難免讓人覺得人物邏輯線欠佳,故事存在「看不懂」的地方,而主角光環又顯得過重。
《老酒館》的臺詞精雕細刻,下了很大功夫,很多臺詞都可以總結出意味深長的道理來。但另一方面,帶有說教意味的臺詞在劇中反覆出現,而且稍顯直白,一開始觀眾聽著會覺得有啟迪、有道理,聽多了就會覺得堆砌、刻意,失了語言的靈氣。
此外,節奏拖沓引起觀眾的不滿。臺詞的精良講究、展示演員刻畫人物的細節等等,都不是一部作品節奏緩慢的理由。缺乏強烈與合理的戲劇與情節衝突,尤其在後半部劇集中,並未出現觀眾期待的劇情提速,是《老酒館》讓不少觀眾感覺缺少「味道」的主要原因。(本報記者 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