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集的《老酒館》播完了,不知道大家對這部劇的感覺怎樣?
總之我追了這一個月,先是在豆瓣上評了5星,然後改了4星,最終定格在了3星。原本是一部我個人特別想追的劇,可是越看到後面,我越不想追了。
從豆瓣評分的變化,大家也都看得出來,開畫近9分,如今僅剩7.7分,這個走勢十分明顯了。
先從《老酒館》這部劇的結局說起。
故事的結局和歷史一樣,日本人戰敗,新中國成立。但山東老酒館怎麼樣呢,小棉襖做地下黨但因為太衝動失去了生命;樺子愛小尊,但小尊跳海自殺;來往的酒客依舊來來往往。
乍一看這結局還不錯,但是真的拍出來可真不是那麼回事。
實際上46集的劇,更應該在45集這張大合照的時候就結尾的,因為46集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講述小尊的身份害死小棉襖的事情,並且又把前一集大合照中的重要人物拉出來,再拍了一次婚禮酒席。
剩下的二十分鐘,都是讓陳懷海重述一遍老酒館來來往往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最後留下的是真英雄。可這一段怎麼這麼尬,偏偏選在了清明節這天,搞的觀眾不知道小晴天、賀義堂、金小手這些人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
最後這一集簡直就是多餘的,這到底拍的是《老酒館》呢,還是《樺子和小尊的虐戀》?
當然,這部劇的爛尾,不僅僅是在這最後一集才展現出來的。劇情過半,這部《老酒館》的味兒就變了。
前二十集,講的都是至真至情的人,比如說,陳懷海智鬥老警察、賀義堂興衰史、老白頭和老二兩、那正紅的老派思想等等,每個人物有每個人物的故事,豐滿有趣。
但是到了後半段,老酒館不再是老酒館了,變成了「陳懷海難斷家務事」,先是兩個孩子的叛逆,後是自己的三段孽緣,直到這些都解決了,劇情也不是老酒館了,開始轉向了政治和愛情話題:谷三妹和小棉襖的地下黨生活,以及樺子和小尊的愛情故事。
用「高開低走」來形容這部《老酒館》是再好不過的了。
《老酒館》不僅僅是劇情的走向不行,劇情的設計感也實在是差了。
先說陳懷海的兩個孩子,小棉襖和樺子,開始都是極為叛逆的孩子,在老酒館各種搗亂,一點素質都沒有。可是後來莫名其妙都能接受後媽了,而且小棉襖還去參與地下黨生活了。
洗白程度非常之迅速。入獄之後,看看小棉襖這身打扮,現代流行款的大毛衣,加上開叉到大腿根的素款旗袍,還有這手銬腳銬,不僅大到能輕鬆拿掉,還給上面加了面料,是怕小棉襖在獄中不舒服?
這種細節簡直是太糟糕。
前半段賀義堂還是個「爹寶」,做生意沒頭腦、要飯當乞丐、流落街頭……可是到了結尾人家就成了人生贏家,娶了個俄羅斯老婆,還送了陳懷海一顆大鑽石。
這種性格的人,是怎麼成大器的?難不成就是靠女人?
曾經的金小手是劫富濟貧的江洋大盜,可是後來人家就成了正義的共產黨,這種設計也太正能量了吧,但就是沒啥邏輯。
老戲骨數量之多,是很多劇都比不上的,可是憑藉著老戲骨而吸了不少粉的劇集,怎麼在後面就虎頭蛇尾的了,不管這些人物的發展,簡單潦草的一筆帶過,這是想要讓觀眾自己腦補的意思嗎?
這樣的《老酒館》不是爛尾,而是在一開始就犯了錯誤的。
首先是集數少,但人物和內容量都不少,在短時間內講述一個酒館南來北往的人,實在是支撐不起來。
其次是發展走向沒有堅持下來,最開始的老二兩、老白頭、那正紅這幾個人物的內容量足以支撐起整部劇,卻到了後面不堅持講述了,改變模式以人物取勝。
最後是主角的光環太大,和以往的手撕鬼子等抗戰片差不多,悲劇成分都是可以營造出來的,顯得格局太小。
所以說,這部《老酒館》開局滿分,結尾卻只拿到了及格以上,原因都在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