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工作者「深調研」園山湖公園現場採風創作厚植公園文化

2021-01-15 環京津網

蓬江區音樂工作者孔雷等在園內演繹原創歌曲《到江門來》。

江門日報訊(文/圖記者/胡晴晴通訊員/賴峰鵬)記者獲悉,濱江新區園山湖公園建成後,區委、區政府要求各有關單位要齊心協力把公園管好用好,尤其要把公園「親水平臺」建設成為全區人民共享的公共空間。為發揮文學藝術力量,助力公園文化品味提升,3月17日,區文聯在園山湖公園舉行一場城市文化建設「深調研」活動,並組織部分骨幹文藝家隨行實地採風創作。

「這裡的變化真大!有了這個親水平臺,視野開闊了,與大自然更近了。」採風當天,大家剛下車進入到公園,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紛紛拿出手機、相機取景採風。據了解,園山湖公園位於江門體育中心旁,是濱江新區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閒、遊覽、鍛鍊的場所。

公園內,除了沿湖水岸廣闊的」親水平臺「,還有隨處可見的漂亮綠植。園中芳草遍地,綠樹成蔭,各種蜿蜒優雅的小徑,移步換景,讓人心曠神怡,全園集自然、生態、湖面和親水為一體,給人一種到了水鄉的感覺。

文藝工作者和文藝家們每到一處,邊走邊看邊思考,尋找文藝靈感,醞釀藝術創作。大家普遍認為,園山湖公園的落成為市民創造了舒心、靚麗的生活休閒環境,公園處處蘊藏著生活的詩意,尤其是「親水平臺」的打造,讓市民的城市生活更親水、更自然,也為廣大的文藝愛好者提供了廣闊的活動場地。

文藝家們還提出一些建議,比如加強公園的文化主題建設以及文化設施建設,吸引藝術表演團隊到公園表演,以增加人氣,並為表演團體提供存放器材的場所。

區文聯負責人表示,今後將繼續定期組織文藝家到園山湖公園舉辦文藝活動和採風,為厚植公園文化盡一份力,用文藝的力量促使園山湖的品質和魅力「雙提升」。應邀參加調研活動的區文廣體旅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後要藉助文藝家群體等各方資源,共同努力提升蓬江城市文化建設軟實力。

調研採風期間,來自區詩詞楹聯學會、區音樂家協會、棠下文體中心等團體和單位的文藝工作者們在「親水平臺」上即興表演了詩詞朗誦、歌曲、舞蹈和武術等節目,體驗了園山湖「親水平臺」大舞臺的魅力。調研結束後,區文聯迅速對此次調研和採風的素材進行整理和創作,首先創作了一批詩詞和書法作品供讀者欣賞。

相關焦點

  • 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圖為開幕儀式現場 王建攝河北新聞網12月5日訊(王建)今天上午10點,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和河北省藝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 band隊現場演唱經典流行曲、專場文藝匯演「上島」…精彩享...
    band隊現場演唱經典流行曲、專場文藝匯演「上島」…精彩享不停!園山湖公園10月2日晚,首屆園山湖音樂節暨2020蓬江區電聲專場音樂會火爆開唱,活動共組織了400名觀眾進場觀看,同時吸引了觀眾近8000人次駐足觀看,現場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
  • 天全縣文聯組織開展文藝採風暨紅色主題文藝創作交流活動
    4月23日,由天全縣文聯、仁義鎮黨委主辦,天全縣文旅公司及縣文聯直屬7個文藝協會協辦的「4·23世界讀書日」文藝採風暨紅色主題文藝創作交流座談活動在仁義鎮紅軍村舉行。「4·23世界讀書日」文藝採風暨紅色主題文藝創作交流座談會|天全縣文聯 供圖活動旨在倡導全民閱讀,推進「書香天全全民閱讀」活動,弘揚本土文化,助推文旅融合發展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
  • 商洛市文藝界舉辦「守衛秦嶺生態」採風創作暨志願服務活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拓展「秦嶺最美是商洛」文化品牌內涵,聚集守衛秦嶺生態環境的磅礴力量,5月11日,由商洛市文聯、柞水縣委宣傳部、柞水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柞水縣小嶺鎮政府主辦,商洛市文藝人才志願者服務團、市直文藝界協學會、柞水縣文聯承辦的商洛市文藝人才志願服務團
  • 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開幕
    開幕式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12月5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和河北省藝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
  • 成都東湖公園「變身」文藝範兒 錦江打造中西部文化之心
    走進文藝範兒十足的錦江區,答案一一浮現。把藝術搬到公園東湖跨年藝術季讓藝術更「接地氣」    2015年2月12日,以「文化過年」為主題的首屆東湖跨年藝術季在成都東湖公園紅美術館開幕。青年藝術聯展、新春文藝匯演、社區植入計劃三大活動輪番上陣,好戲連臺。    如果說2015年的首屆跨年藝術季喊出了「文化過年」的口號,那麼第二屆東湖藝術季,則在內容上更加豐富。
  • 「詩意行走·文化奇旅」全媒體採風行走進首都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
    為打好2021開年文旅營銷宣傳攻堅戰,提振旅遊經濟,拉動旅遊消費,鼓勵市民健康出行,持續打通國內大循環系統加油助力,2020年12月22日,「詩意行走·文化奇旅」全媒體採風行走進首都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開展採風創作活動。
  • 新化縣民協到龍灣溼地公園開展採風活動
    (活動現場)(活動現場)(合影)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鄢吉)8月4日,新化縣民間文藝家協會一行20多人到琅塘龍灣溼地公園開展採風文化活動,同時在蘇溪湖耕客農莊體驗生活上午10點半,採風團就趕到了當天採風的第一站——楊木洲劉氏宗祠。該祠位於坪口鎮旁邊,又名劉氏(新化)總祠,或玉盛公總祠。據史載:劉玉盛,字緒昌,號福裔,梅山劉姓始遷祖,生於宋建隆二年(961),卒於宋嘉佑四年,享年99歲,葬新化縣蘇溪,原籍江西泰和縣圳上潼江江灣,曾官至江南丹徒令,升授漢丹府主官,旋擢邵陵太守,改補淮鹽御史。
  • 「肥女」來天河公園啦!這裡景觀又將提升變靚!
    ,意在通過高峰藝術名家創作以人民為中心、展現城市精神風貌的時代作品,為城市厚植文化底蘊、增添藝術魅力。以名家獨有的優勢,打造藝術創意、生態自然和城市人文「三位一體」的公共空間,植入高端文化元素,實現開放共享,拉近高雅文藝與普通市民的距離,打破「千園一面」的常規格局。據悉,該項目突破常規運作限制,在全市範圍內首開政府與名家個人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先河。
  • 奮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樣板」
    今年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局之年。在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杭州聚焦重點,堅持保護優先,在傳承文化根脈上作示範;推進活態傳承,在發掘文化內涵上出精品……杭州在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上的成果特色亮點,可謂源源不斷、精彩紛呈。
  • 福州市領導調研新店古城遺址公園項目
    5日上午,市長尤猛軍帶領市直有關部門以及晉安區主要負責同志,調研新店古城遺址公園項目。尤猛軍實地察看了新店古城遺址公園項目進展,聽取了古建築修復、景觀設計等情況匯報,並召開現場辦公會議,研究部署推進項目加快建設。
  • 北京十大公園將上演30場文藝演出
    在文藝演出方面,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們將用歌曲、舞蹈、器樂演奏等形式,為觀眾呈現精彩的文藝節目,表達對祖國的深情祝福。國慶期間,漫步在縱貫天壇公園南北,由立體花堆點綴的大道上,欣賞著「普天同慶逢盛世」市花月季菊花聯展,天壇公園的景色美不勝收。
  • 永康市文藝工作者傾情創作,為抗「疫」助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我市眾多民間文藝工作者的心。他們積極發揮自身特長,第一時間創作了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他們以聲為矛,用筆作劍,宣傳防控知識,鼓舞抗疫決心,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吶喊助力,向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工作者們致敬。
  •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攜手省舞協赴湘西地區開展「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創作採風活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2日訊(通訊員 陳蕊 李開沛 魯明新)7月31日至8月7日,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院長李開沛、舞蹈系主任譚建斌、舞蹈系基訓教研室主任陳旋、舞蹈系民間舞教研室主任卓妮妮、舞蹈系青年教師陳蕊、史馥源等一行6人,與湖南省舞蹈家協會組織的省內外知名青年舞蹈編導共同組成調研團,赴湘西地區開展「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創作採風活動。
  • 建起市縣鎮村四級公園體系 江門市民「逛公園」選擇多
    萃錦園「口袋公園」獨具嶺南文化特色 楊興樂 攝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彭紀寧 通訊員 江訊 譚耀廣小朋友在兒童公園中嬉戲,追求健康的成年人在體育公園盡情揮灑汗水,情侶沿著蘭石公園的湖邊休閒散步
  • 厚植「上海之根」歷史文化底蘊 打造「五穀豐登」全域旅遊體系
    央廣網上海9月1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堅定『上海之根』文化自信和文化擔當,打造綿厚歷史與新時代文明交相輝映的人文之城。」在今天(15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表示,下一步,松江將深入推進人文松江建設,加快上海科技影都建設進程,進一步厚植全域旅遊特色亮點。
  • 致全縣文藝工作者的一封信
    桃江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 致全縣文藝工作者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文藝工作者: 桃花江是一片神奇的文化熱土,這裡文脈深,文氣厚,文人輩出。
  • 讓文藝之花在涇水河畔綻放 陝西文藝名家走進涇河新城採風活動側記
    12月11日至12日,「陝西文藝名家走進涇河新城採風活動暨2020陝西鄉村文藝創作座談會」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成功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百餘位文藝名家深入涇河新城,在這裡品茯茶之香,看新城巨變,用文化的視角記錄和描繪涇水河畔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聚焦攻堅一線 感受綠色脈動——「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採風四川...
    採風團圍繞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這一創作主題,感受千年古韻,行走詩意山水,聚焦攻堅一線,把脈綠色發展,深入了解眉山各地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走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努力與實踐。
  • 鐵路文化公園很文藝,貫穿了整個廈門的本島
    廈門這座城市一直是文藝和大海的代表,充滿著中式和西式建築風情的鼓浪嶼,只在國外的遊客眼裡,也十分的受歡迎。人們也會去曾厝垵裡逛一逛,拜訪一下這座小清新的漁村。或者是在環島路騎行一天,享受沿海公路的海風與陽光,還能夠去沙灘上肆意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