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市縣鎮村四級公園體系 江門市民「逛公園」選擇多

2021-01-13 金羊網

建起市縣鎮村四級公園體系 江門市民「逛公園」選擇多

金羊網  作者:陳卓棟、彭紀寧、江訊、譚耀廣  2020-09-09

以前大家提起江門的公園,只會想起東湖公園,「現在江門到處都有新的公園,晚上乘涼散步多了不少選擇。」

萃錦園「口袋公園」獨具嶺南文化特色 楊興樂 攝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彭紀寧 通訊員 江訊 譚耀廣

小朋友在兒童公園中嬉戲,追求健康的成年人在體育公園盡情揮灑汗水,情侶沿著蘭石公園的湖邊休閒散步,爸爸媽媽在主題教育公園中向小孩們講授知識,不便出遠門的老人在家門口的口袋公園乘涼聊天……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江門市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建設美麗僑鄉的目標,以建設「公園城市」為主線、以「提升城市品質」為抓手,全力推進各級各類公園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城市面貌和品質、改善了人居環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江門已經擁有了國家森林公園、兒童公園、體育公園、親水休閒公園、主題教育公園、口袋公園等不同形式的公園,功能多樣化、靠近市民居住區,滿足了市民的不同需求。市民鄒小姐說,以前大家提起江門的公園,只會想起東湖公園,「現在江門到處都有新的公園,晚上乘涼散步多了不少選擇。」

居民出行「500米見公園」

正如鄒小姐所說的,在江門市區長大的市民,以前提起公園,第一時間總會想到東湖公園。這座1958年建園、位於江門市中心的人工湖公園,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都是江門市民「逛公園」的唯一選擇。

而在2010年後,隨著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需求,江門進入了公園建設的高峰期。以今年為例,在市級層面,江門計劃安排公園城市類項目8個,總投資6.1億元,年度投資計劃4.1億元,將建設東湖公園品質提升、江門兒童公園、下沙水上人家公園、江海區都市農業生態公園、廣東響水龍潭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等項目。今年上半年,江門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推進公園公共設施配套建設工作,已完成江海區兒童公園、龍溪河公園,新會區啟超公園、象山公園,開平市人民公園、港口公園、祥龍公園等公園的公共設施配套建設。

而在江門各區(市),公園建設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蓬江區副區長張文新介紹,該區以深化國家森林城市為切入口,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現已建成園山湖公園、潮頭中央公園等16個大型公園,新、改建132個村(居)公園。在新會區,該區崖門鎮被廣東省林業局授予「森林小鎮」稱號,是廣東省首批被授予森林小鎮稱號的單位之一。2018年,坑口村格木古樹公園被省林業局授予「廣東省古樹公園」稱號。臺山市近年來持續深入推進新一輪綠化大行動,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森林公園16個。開平市方面,近年來以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和公園城市建設為主線,積極推進公園綠地、綠色家園、城市綠道網建設,累計新建改建村居公園232個、鎮街公園14個、森林公園19個。

江門市城管局介紹,至今,江門市域基本建成市、縣、鎮、村級四級公園體系,基本實現村居公園全覆蓋,居民出行基本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江門兒童公園成了小朋友的「天堂」 廖柏鋆 攝

新建公園各具特色

如今,市民「逛公園」有了更多的選擇。喜歡親近大自然、享受原生態、體驗農耕生活的,可以前往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鎮海灣國家紅樹林公園或者臺山中國農業公園;喜歡體育運動的, 可以前往改造後的白水帶體育公園、元寶山體育公園;小朋友在周末、假日需要出門遊玩的,今年新開放的江門市兒童公園是最佳選擇;而新建設的江海區國防教育公園,則適合爸爸媽媽們向小孩講解國防知識,培養小孩的愛國主義精神。公園的數量不僅多了,而且功能更加多樣化,市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來決定「逛公園」的路線。

「兒童公園建好後一直想帶孩子來玩,環境好交通也方便。」江門市民陳小姐說。前不久,她就帶著兒子到了兒童公園的B區嬉戲。雖然天氣炎熱,但孩子在B區玩沙玩得不亦樂乎,在那裡玩了一個下午。

園區運營方江門市高新技術工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惠藩介紹,江門兒童公園由高新區(江海區)傾心打造,江門兒童公園總投資約1.23億元,定位為功能全面、主題鮮明、具有原創特色的高品質無動力兒童公園。從功能來看,公園共分為「夢」主題遊樂區和「沙」主題遊樂區,其中,「沙」主題遊樂區打造具有原創特色的高品質沙地公園,其中包括沙地穿梭、沙地爬網、沙地營地、沙地探險、停車場五大功能區。而「夢」主題遊樂區打造了入口廣場、中央地標、繩網攀爬及滑梯區、鞦韆及蹦床區、坡地攀爬及滑梯區、玩水區、科普感知區等七大功能區。「園區的最大特色在於所有遊樂項目都設置了無動力設備,並且是國內原創大型遊樂設備。」楊惠藩說,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探索是兒童成長的必然過程,無動力設備讓孩子減少對成品及電動設備的依賴,讓孩子在遊樂中體驗和學習自然,在探索中激發創造力、想像力和合作能力,也能增加親子互動。

而在蓬江區的園山湖公園,則成為了「網紅」晚上拍照留念的最佳「打卡點」。據介紹,園山湖公園位於保利中心附近,是濱江新區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濱江新區水利建設的成果之一 。園中芳草遍地,綠樹成蔭,各種蜿蜒優雅的小徑,移步換景,讓人心曠神怡,給人一種到了水鄉的感覺。園內沿湖水岸有廣闊親水平臺,可漫步湖岸,乘涼風、賞湖景。到了晚上,天空遠處星光點點,園內燈光閃閃,還有如夢如幻的音樂噴泉,夜景非常「養眼」。市民黃姨參觀園山湖公園後「點讚」道:「我很喜歡水,看到水就很開心,所以很喜歡這裡的『親水平臺』,與大自然很親近。」

園山湖公園夜景 周華東 攝

見縫插針建「口袋公園」

白石大道與院士路交會處,是江門市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段之一。坐落在此的聚德街口袋公園改造面積約為3200平方米,採用抬高地平面的方式打造景觀廣場,園內不僅有休閒長廊,還有一處以不鏽鋼柱、玻璃牆面為背景的觀景平臺,廊架採用仿木紋的烤漆不鏽鋼,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打卡」。

為了建設「公園城市」,滿足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江門市把目光瞄準了街頭巷尾的邊邊角角。記者了解到,2019年,江門市城市品質提升辦公室牽頭啟動口袋公園建設,利用公共綠地、邊角地、零碎綠地等小地塊,在群眾家門口建設了一批主題鮮明、綠量充足、功能完善、親民便民的口袋公園。通過科學規劃引領,江門建設了石鶴利口袋公園、天河小苑側公園等一批「口袋公園」精品工程,滿足了周邊居民對公園綠色休閒的需求,廣受好評。在示範公園的帶動下,更多的口袋公園投入建設,據統計,目前江門市已建成口袋公園42個,成為江門街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口袋公園主要利用城區功能單一、設施陳舊或純觀賞功能的小公園或公共綠地、邊角地、零碎綠地等地塊進行改造建設,通過賦予其鄰裡交流、街頭休閒等功能,激活地塊的功能活力和潛在價值。」江門市提質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口袋公園投資不高、且選址易、見效快,因此在投資建設環節的效率較高,能夠迅速回應和滿足群眾訴求,同時促進公園城市體系的完善。

「晚上過來散步乘涼,呼吸新鮮空氣,再愜意不過了!」在豐樂口袋公園內,正在散步的市民楊小姐感慨道,身處繁忙的都市,走出家門就有這樣一處安靜休閒的公園,滿目皆綠,對緩解工作壓力,放鬆身心很有幫助。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蓬江十大公園你pick哪一個?愛逛公園/野餐/拍照的你千萬別錯過!
    既可逛「家門口」的「口袋公園」也可走遠一些去逛園林湖景皆相宜的「都市綠洲」也可花上大半天的時間走進森林公園與大自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互動帶著這份幸福感-蓬江公園地圖-01東湖公園(蓬江區港口一路7號)蓬江區委宣傳部供圖在江門,只要一提到東湖公園,幾乎無人不識。這座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公園,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沉澱與發展,愈發迷人。
  • 江門兒童公園大年初一開放
    江門兒童公園大年初一開放 「夢」「沙」兩大主題區,總佔地面積約
  • 江門兒童公園大年初一開園啦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江門人期待已久的兒童公園要在1月25日(大年初一)正式對外開放啦! 據了解,江門兒童公園揭幕儀式將在當天上午9時舉行,儀式結束後市民可以步行進入兒童公園進行遊覽體驗。 據早前報導,江門兒童公園選址在白水帶公園周邊,佔地10.8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23億元。
  • 中國中山公園:江門中山公園,這裡有著怎樣的風景?
    你知道全國有多少個中山公園嗎? 據查資上的統計,全中國(包括臺灣在內),共有267座中山公園,其中廣東就有23座,最早中山公園的當然是孫中山的故鄉中山市。 你的家鄉有中山公園嗎?當天的江門之行最後一站來到了中山公園。
  •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 繪就綠色發展畫卷——江門成功創建國家森林...
    「江門城區的公園很多,綠化很好,非常宜居。」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市民張先生帶著家人把家附近的園山湖公園、龍舟山公園、豐樂公園逛了一遍。從求職、工作到定居,綠色生態帶來的高品質生活環境是他選擇江門的重要原因。作為珠三角城市群中腹地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江門有接近一半的土地被綠色覆蓋,這是僑鄉重要的城市競爭力之一。
  • 「五一」假期,江門兒童公園將實行遊客限流
    記者剛剛獲悉,五一假期(5.1-5.5),位於江海區的江門兒童公園「沙」主題遊樂區臨時封閉,限額進園。屆時,該公園開園時間為08:30-20:00,在園限額人數為1000人;滿員暫停遊客進園,未進園遊客待園內遊客離場,依據離場人數相應放行進園。
  • 圖書館讀書充電 公園遊逛散心
    原標題:國慶假期很多市民會出門旅遊,也有不少市民這樣過——圖書館讀書充電 公園遊逛散心記者 王簫 國慶假期來臨,很多市民選擇出門旅遊、欣賞山水美景放鬆心情,但也有不少市民選擇假期去圖書館看書充電或是逛公園。
  • 江門兒童公園「夢」主題遊樂區開門迎客
    南方日報訊 (記者/董有逸 通訊員/梁雲峰)近日,建設用地面積達120畝的江門兒童公園「夢」主題遊樂區開園迎客,填補了全市無大型兒童公園的空白。筆者從園區運營方獲悉,兒童公園備受市民熱捧,開園當天入園人數近萬人次。
  • 江門超大型兒童公園效果圖曝光!太驚豔了!
    作為江門今年十大精品工程之一, 新建兒童公園備受市民關注! 好消息!即將動工建設, 將於明年春節前完工, 免費向市民開放。
  • 龍溪湖公園開園!江門新增一城市溼地公園
    龍溪湖公園開園!江門新增一城市溼地公園金羊網  作者:彭紀寧 陳卓棟  2018-01-02 金羊網訊 記者彭紀寧、陳卓棟,通訊員吳麗芳、譚耀廣報導:日前,江門高新區(江海區)舉行龍溪湖公園開放儀式,活動以「綠動新城幸福主新」為主題,組織了近千人的環湖騎行及輪滑活動
  • 假日打卡江門兒童公園
    公園內的遊樂設施尋找江門僑鄉網紅打卡點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文生攝影報導)假期來了,孩子們去哪裡玩耍?當然是江門市兒童公園,該園自從在「六一」國際兒童節開園後,這裡便成為了孩子們專屬打卡地。據了解,位於江海區白水帶釜山體育公園對面的江門兒童公園由江門市高新區(江海區)傾心打造,總佔地面積約10.8萬㎡,公園整體分兩大主題區。江門兒童公園總投資約1.23億元,分A、B兩區同步建設,A區選址在白水帶籃球場東北側地塊,B區則位於白水帶大道南側大草坪地塊,項目總建設用地面積約108000平方米。其中A區為「夢」主題遊樂區,該區建設用地面積約5萬㎡,遊樂面積2.5萬㎡。
  • 建起休閒綜合體可以讀書看展學園藝 北京「公園+」讓公園冬天不冷清
    ,尤其是天氣轉冷之後,溫暖而安靜的書房成了他的不二選擇。公園文創經營中心副主任蔡澍光介紹,書房由紫竹院公園與國圖書店合作打造,國圖書店精選3000冊文獻圖書,免費供市民遊客閱覽。「在定位友賢山館空間利用的時候,我們就依託地區共建,聯合我們的『鄰居』國家圖書館,實現資源共享。」
  • 3年後江門將建成15個溼地公園
    近日,江門市政府印發《江門市綠色生態水網建設實施方案(2016- 2020年)》(以下稱《方案》),成立江門市綠色生態水網建設工作專責小組,統籌江門綠色生態水網資源,規劃不僅涉及溼地、公園等資源的保護,還納入了水資源整治。這是江門首次正式出臺專門的五年相關規 劃 ,按 規 劃 ,至2020年全市將建成15個溼地公園。
  • 【好消息】又有一個特色公園開園了!江門街坊又多了一個休閒好去處!
    下面,小編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江門人從此又多了一個好去處那就是1月25日,位於我市東湖公園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正式開園,從此廣大市民多了一個休閒遊憩的好去處,我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惠紅出席開園儀式。
  • 江門兒童公園公交站正式啟用!去這些景點更方便
    南都訊 記者嚴亮 據江門公汽公司消息,位於江門市江海區江海一路的釜山公園站,已更名為「江門兒童公園站」,途徑多條公交線路已變更站點名。
  • 騰退160多畝!通州這3村村口多了一個大公園!
    本文內容來源於公眾號--  通州小兵  據媒體報導,在張家灣鎮北大化村與垡頭村的交界處,新增一處可供居民免費進行體育活動的生態公園,正式開放後,將為北大化、三間房、垡頭三個村的百姓提供休憩、遊玩的好去處。
  • 江門這些籃球場、足球場開放了!至於兒童公園、圖書館、博物館……
    新聞詳情 在剛過去的周末,本臺記者首先來到江海區白水帶體育公園,見到有不少市民經過測量體溫後,進去打籃球鍛鍊。球場工作人員雷先生介紹,從2月21日起,籃球場片區就已經對外開放。
  • 皇城根遺址建起城市公園
    皇城根遺址公園無疑是其中的一個佳作。這處在原本明清皇城東牆所在位置上建起的公園,不僅綠化了環境,還延續了北京古城的一些歷史文脈。 1 城中心何以「奢侈」建公園? 上個世紀末,作為一個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北京缺少公共綠地。特別是城市的中心區,更是難見綠茵。據1998年的統計,當時市中心的東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個區,綠化覆蓋率僅為27%,人均公共綠地不足4平方米。
  • 又多休閒去處!金山水庫村溼地公園、曹家渡花園、古美公園……這些...
    河流蜿蜒如迷宮的金山漕涇鎮水庫村溼地公園,社區微更新的產物——曹家渡花園,地鐵站出口即達的古美公園……近期,申城又有一批公園綠地已經或即將開放,市民又多休閒好去處。日前,漕涇鎮水庫村溼地公園一期正式開放,「水+園」、「水+島」、「水+田」的園區建設初具規模。溼地公園一期中,水域面積約110畝,棧道總長約1公裡。
  • 唐家嶺舊址變身中關村森林公園 公園成記憶之城
    2015年6月底,西北旺鎮政府、海澱城管執法監察局、公安、消防等多部門拆除了「唐家嶺公寓」 5.9萬多平方米的違法建設,疏解9300多人。「原來我們村除了房子還是房子。」曾經的唐家嶺村65歲村民張正還記得當年老村的樣貌,「誰家不加蓋個兩三層樓,太亂,住著沒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