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市縣鎮村四級公園體系 江門市民「逛公園」選擇多
金羊網 作者:陳卓棟、彭紀寧、江訊、譚耀廣 2020-09-09
以前大家提起江門的公園,只會想起東湖公園,「現在江門到處都有新的公園,晚上乘涼散步多了不少選擇。」
萃錦園「口袋公園」獨具嶺南文化特色 楊興樂 攝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彭紀寧 通訊員 江訊 譚耀廣
小朋友在兒童公園中嬉戲,追求健康的成年人在體育公園盡情揮灑汗水,情侶沿著蘭石公園的湖邊休閒散步,爸爸媽媽在主題教育公園中向小孩們講授知識,不便出遠門的老人在家門口的口袋公園乘涼聊天……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江門市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建設美麗僑鄉的目標,以建設「公園城市」為主線、以「提升城市品質」為抓手,全力推進各級各類公園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城市面貌和品質、改善了人居環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江門已經擁有了國家森林公園、兒童公園、體育公園、親水休閒公園、主題教育公園、口袋公園等不同形式的公園,功能多樣化、靠近市民居住區,滿足了市民的不同需求。市民鄒小姐說,以前大家提起江門的公園,只會想起東湖公園,「現在江門到處都有新的公園,晚上乘涼散步多了不少選擇。」
居民出行「500米見公園」
正如鄒小姐所說的,在江門市區長大的市民,以前提起公園,第一時間總會想到東湖公園。這座1958年建園、位於江門市中心的人工湖公園,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都是江門市民「逛公園」的唯一選擇。
而在2010年後,隨著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需求,江門進入了公園建設的高峰期。以今年為例,在市級層面,江門計劃安排公園城市類項目8個,總投資6.1億元,年度投資計劃4.1億元,將建設東湖公園品質提升、江門兒童公園、下沙水上人家公園、江海區都市農業生態公園、廣東響水龍潭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等項目。今年上半年,江門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推進公園公共設施配套建設工作,已完成江海區兒童公園、龍溪河公園,新會區啟超公園、象山公園,開平市人民公園、港口公園、祥龍公園等公園的公共設施配套建設。
而在江門各區(市),公園建設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蓬江區副區長張文新介紹,該區以深化國家森林城市為切入口,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現已建成園山湖公園、潮頭中央公園等16個大型公園,新、改建132個村(居)公園。在新會區,該區崖門鎮被廣東省林業局授予「森林小鎮」稱號,是廣東省首批被授予森林小鎮稱號的單位之一。2018年,坑口村格木古樹公園被省林業局授予「廣東省古樹公園」稱號。臺山市近年來持續深入推進新一輪綠化大行動,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森林公園16個。開平市方面,近年來以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和公園城市建設為主線,積極推進公園綠地、綠色家園、城市綠道網建設,累計新建改建村居公園232個、鎮街公園14個、森林公園19個。
江門市城管局介紹,至今,江門市域基本建成市、縣、鎮、村級四級公園體系,基本實現村居公園全覆蓋,居民出行基本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江門兒童公園成了小朋友的「天堂」 廖柏鋆 攝
新建公園各具特色
如今,市民「逛公園」有了更多的選擇。喜歡親近大自然、享受原生態、體驗農耕生活的,可以前往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鎮海灣國家紅樹林公園或者臺山中國農業公園;喜歡體育運動的, 可以前往改造後的白水帶體育公園、元寶山體育公園;小朋友在周末、假日需要出門遊玩的,今年新開放的江門市兒童公園是最佳選擇;而新建設的江海區國防教育公園,則適合爸爸媽媽們向小孩講解國防知識,培養小孩的愛國主義精神。公園的數量不僅多了,而且功能更加多樣化,市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來決定「逛公園」的路線。
「兒童公園建好後一直想帶孩子來玩,環境好交通也方便。」江門市民陳小姐說。前不久,她就帶著兒子到了兒童公園的B區嬉戲。雖然天氣炎熱,但孩子在B區玩沙玩得不亦樂乎,在那裡玩了一個下午。
園區運營方江門市高新技術工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惠藩介紹,江門兒童公園由高新區(江海區)傾心打造,江門兒童公園總投資約1.23億元,定位為功能全面、主題鮮明、具有原創特色的高品質無動力兒童公園。從功能來看,公園共分為「夢」主題遊樂區和「沙」主題遊樂區,其中,「沙」主題遊樂區打造具有原創特色的高品質沙地公園,其中包括沙地穿梭、沙地爬網、沙地營地、沙地探險、停車場五大功能區。而「夢」主題遊樂區打造了入口廣場、中央地標、繩網攀爬及滑梯區、鞦韆及蹦床區、坡地攀爬及滑梯區、玩水區、科普感知區等七大功能區。「園區的最大特色在於所有遊樂項目都設置了無動力設備,並且是國內原創大型遊樂設備。」楊惠藩說,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探索是兒童成長的必然過程,無動力設備讓孩子減少對成品及電動設備的依賴,讓孩子在遊樂中體驗和學習自然,在探索中激發創造力、想像力和合作能力,也能增加親子互動。
而在蓬江區的園山湖公園,則成為了「網紅」晚上拍照留念的最佳「打卡點」。據介紹,園山湖公園位於保利中心附近,是濱江新區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濱江新區水利建設的成果之一 。園中芳草遍地,綠樹成蔭,各種蜿蜒優雅的小徑,移步換景,讓人心曠神怡,給人一種到了水鄉的感覺。園內沿湖水岸有廣闊親水平臺,可漫步湖岸,乘涼風、賞湖景。到了晚上,天空遠處星光點點,園內燈光閃閃,還有如夢如幻的音樂噴泉,夜景非常「養眼」。市民黃姨參觀園山湖公園後「點讚」道:「我很喜歡水,看到水就很開心,所以很喜歡這裡的『親水平臺』,與大自然很親近。」
園山湖公園夜景 周華東 攝
見縫插針建「口袋公園」
白石大道與院士路交會處,是江門市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段之一。坐落在此的聚德街口袋公園改造面積約為3200平方米,採用抬高地平面的方式打造景觀廣場,園內不僅有休閒長廊,還有一處以不鏽鋼柱、玻璃牆面為背景的觀景平臺,廊架採用仿木紋的烤漆不鏽鋼,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打卡」。
為了建設「公園城市」,滿足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江門市把目光瞄準了街頭巷尾的邊邊角角。記者了解到,2019年,江門市城市品質提升辦公室牽頭啟動口袋公園建設,利用公共綠地、邊角地、零碎綠地等小地塊,在群眾家門口建設了一批主題鮮明、綠量充足、功能完善、親民便民的口袋公園。通過科學規劃引領,江門建設了石鶴利口袋公園、天河小苑側公園等一批「口袋公園」精品工程,滿足了周邊居民對公園綠色休閒的需求,廣受好評。在示範公園的帶動下,更多的口袋公園投入建設,據統計,目前江門市已建成口袋公園42個,成為江門街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口袋公園主要利用城區功能單一、設施陳舊或純觀賞功能的小公園或公共綠地、邊角地、零碎綠地等地塊進行改造建設,通過賦予其鄰裡交流、街頭休閒等功能,激活地塊的功能活力和潛在價值。」江門市提質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口袋公園投資不高、且選址易、見效快,因此在投資建設環節的效率較高,能夠迅速回應和滿足群眾訴求,同時促進公園城市體系的完善。
「晚上過來散步乘涼,呼吸新鮮空氣,再愜意不過了!」在豐樂口袋公園內,正在散步的市民楊小姐感慨道,身處繁忙的都市,走出家門就有這樣一處安靜休閒的公園,滿目皆綠,對緩解工作壓力,放鬆身心很有幫助。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