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一直重男輕女,老了之後想讓女兒養老,女兒:簡直在做夢!

2020-12-19 小瓜子電影

養兒防老,這是不少老年人的思想。

如今我們國家老齡化嚴重,隨著老年人的數量開始變得越來越多,養老成了一個大難題。很多老年人都想著養兒防老,所以想著在老年以後孩子會理所當然的照顧他。

但是呢,現實往往事與願違,不過這一切也許和老年人重男輕女的思想有很大的關係。

李大叔年輕的時候和妻子剛結婚沒多久就生下來了一個女兒,但是兩個人重男輕女的思想都特別嚴重,生個女兒以後一家人都表現得很不開心,如果沒有生兒子是會被同村人取笑的。

生活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兩個人重男輕女的思想也變得根深蒂固。為了能夠傳遞香火,為了能夠臉上有面子。李大叔和妻子很快就又有生二胎的想法了,很快兩個人就有了二胎,為了能夠提前知道這次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特意去找了關係,讓醫生幫忙看看。當醫生告訴李大叔是個兒子的時候,兩個人簡直笑開了花,這一次終於合了兩人的心願,可以生個兒子了。

在懷孕期間,李大叔捨不得讓妻子在幹活了,讓妻子在家裡安心養胎,他出去幹活,回家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時令水果,帶上一些補品。兩個人都精心地照顧肚子裡的孩子,終於,孩子生下來了,是男孩。

從生了兒子以後,家裡的重心就變成了兒子,全家人都圍著兒子轉,但是生活哪裡有事事順心的呢?自然女兒就變成了家裡面的受氣包,兩個人只要有不順心的時候就會罵女兒一頓,來緩解內心的不爽。

李大叔和妻子還總是讓女兒做這事做那事的,當女兒做的事情不合他們心意的時候,少不了對女兒一頓責罵。

但是對兒子卻無比的溫柔,從來沒有讓兒子做過任何事情,也從來沒有罵過兒子,不管他學習如何,換來的都是表揚。家裡面只要有什麼好東西了,也第一時間惦記著兒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兒子自然是被兩個人寵壞了,女兒也變得越來越內向。

雖然女兒並沒有反抗家庭的不平等待遇,但是內心早已經有了想法,一直都在忍氣吞聲,想通過優異的成績考一所外地的大學,離開這個讓她憋屈的家庭。

女兒如願考上了外地的大學,畢業以後留在外面工作。但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李大叔的妻子突患惡疾,醫院無法救治,最後離開了人世。在去世之前,李大叔和妻子商量要把這些年所有的資產都過戶給兒子,還有家裡的一套樓房也過戶給兒子,卻沒有給女兒留下一分錢。

這個時候在外工作的女兒已經事業有成了,聽到這樣的分配,心裏面雖然有非常多的不滿,但是她還是像小時候一樣也沒有吭聲,不過卻開始越來越少回家了,等到媽媽去世了以後更是回去的次數更少了,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去吃個團圓飯。

李大叔的歲數也大了,內心開始思考自己的養老問題了。可是呢?當初過戶給兒子的錢和房子,都讓兒子拿去賭博輸的一分不剩,現在連在外面租房子的錢都沒有了,更不要指望兒子給他養老了。

走投無路的李大叔想到了女兒,只好給女兒打電話,希望女兒能夠贍養他安度晚年,只不過電話才接通,女兒明白了他的心意以後,果斷的拒絕了他,並掛掉電話。

這個時候李大叔才開始擔心自己年輕時候的行為,內心非常後悔,哽咽著說:「生男孩跟生女孩真的不一樣,是我自己一心太想要男娃來傳宗接代了,到頭來是自己毀了自己啊!」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會非常影響女孩的思想,而且這種影響會伴隨她一輩子。

首先女孩的性格會變得越來越內向,開始自我懷疑。

女孩在家庭當中完全得不到爸爸和媽媽的愛,甚至還會當成爸媽發洩的工具,長期下來,女孩的心理會變得非常脆弱。

她們會變得越來越不敢講話,不敢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回到家裡面也都會選擇沉默,長期下去,她的性格就會變得越來越內向,甚至會變得孤僻。

每次爸爸媽媽都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去指責女孩的不對,時間久了會讓她懷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在哪些地方做錯了,才會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對她如此不滿意。

自我懷疑慢慢地變成一種習慣以後,女孩的自信心就會被打擊得一文不值,這會非常嚴重的影響她以後的發展。長大以後面對家庭,面對工作她都不敢發表自己內心的想法,同樣也會讓她面對人群沒有自信。

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會嚴重影響女孩的愛情觀。

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當中,她的內心一定充滿了很多的陰影,等到她長大成年了以後,會對愛情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

那個時候的她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愛情,甚至不知道擁有愛情以後,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以後該如何面對孩子。

在潛移默化中,女孩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會下意識地把生兒子當作人生的目標,覺得只有生個兒子,自己才能夠揚眉吐氣,自己的臉上才能夠有面子。

同樣這樣的女孩子在戀愛當中是非常難分辨對方的心意的,她無法分辨對方到底是真心實意的對她,還是虛情假意的對她,甚至還會陷入愛情的陷阱。

因為從小缺少家人的照顧,所以內心會非常渴望自己可以被愛包圍,當從異性的身上找到了一點這種感覺以後,她就會覺得自己非常幸福,願意為了這段感情而變得奮不顧身,甚至飛蛾撲火,直到自己被打擊的遍體鱗傷。

其實不管生男孩還是生女孩,他都是自己的骨肉,沒有必要去區別對待。只有把自己的愛都給了孩子以後才是對孩子負責,希望大家都不要讓自己人生留下遺憾。

相關焦點

  • 家長「重男輕女」,老了卻變成「啃女族」,大女兒:找你兒子去
    而重男輕女一直都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即便現在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然而在很多地區依然不看重家裡的女兒,而這些「重男輕女」的人卻是家裡面的媽媽,明明都是女性卻變成了這樣,也是讓人感到非常無可奈何。家長非常「重男輕女」,老了之後卻變成「
  • 67歲老人重男輕女的下場,女兒在養老,兒子在啃老
    年輕時重男輕女,晚年女兒在養老,兒子卻在啃老。 向阿姨/67歲 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真的是一言難盡,其實也都怪我,年輕的時候太糊塗了,到老了才明白,女人都不容易,真是苦了我的女兒。
  • 重男輕女的媽媽,在寒透了女兒的心之後,終於感到後悔了
    而對於一個生長在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孩子而言,做人莫做樊勝美,要敢於對親人不合理的索取說不,也是十分重要的。重男輕女是封建思想遺留下來的糟粕,雖然現在男女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重男輕女的父母依然不在少數。在他們的眼裡,兒子才是自己親生的,女兒小時候是個賠錢貨,長大了就是棵搖錢樹。女兒為家裡付出再多,那也是理所應當的。
  • 父母把家產全給兒子,晚年卻讓出嫁女兒輪流養老,兒子:應該的
    前不久,我們老家一個跟我同歲的朋友,因為不肯與哥哥輪流養老被父母起訴了。原因是,父母原本重男輕女,給兒子買房結婚不說,去年還把家產全給了兒子。但是,今年老兩口接連生病,都是她這個做女兒的出錢出力在照顧,他們覺得還是女兒靠得住,於是就想跟著女兒養老。可是,女兒也是拖家帶口的,再養父母實在艱難。
  • 「新型重男輕女」已盛行,父母完全沒察覺,卻讓女兒更加傷心
    但在孩子眼裡卻不是這樣想,認為父母偏向老二或者偏向男孩。慢慢的人們思想發生改變,重男輕女已明顯改善。但在多數父母心裡這種思想並沒有根除,特別是那些封建落後的地區,更想生個男孩來賺面子。你不是我女兒嗎,我找你也不對嗎?」父母把房子積蓄都留給兒子卻讓女兒養老,放在誰心裡都不好受。這種「新型重男輕女」只會讓女兒越來越傷心。在小事上沒有明顯偏差也很平等,但在大事上都先順著兒子。
  • 父母重男輕女,女兒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他們呢?
    擁有兩個女兒的一家四口而中年人或是年輕人中很少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化衝擊,傳統的養老模式的地位有所動搖,固有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也逐漸淡化。一方面社會老齡化,年輕人的養老壓力逐年增大,各種新興養老模式已經出現,「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養兒只會增加自己年老之後的壓力,因為當子女承受不住生活的壓力時,作為父母的很可能要為子女承擔一部分。所以,如今再去強調「男尊女卑」、「養兒防老」,就是封建、無知。
  • 父母把3套房子都留給了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父母這樣做太讓人心寒!
    還有,老百姓常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很多子女多的老人,在對待子女方面總是偏向小兒子,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小兒子,在老人老的時候,也都是把所有的財產,包括房產和金錢都留給了小兒子,大兒子或者女兒什麼都沒有,還要求所有的子女對老人一樣孝順,養老費均攤,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會導致兄弟姐妹之間失和,還有子女少的老人,甚至把所有的家產都給了兒子,嫁出去的女兒毛都沒有,等老了沒有了經濟來源的時候
  • 「隱形」重男輕女正在流行,苦楚只有女兒懂
    再仔細一想,即將要有一個相差20歲的弟弟/妹妹,對自己來說也是很大的衝擊。按照父母的說法,生二胎能給女兒作伴,雖然年齡相差很大,但父母老了還能幫著茹茹分擔養老負擔。,比「顯性」的重男輕女更可怕女兒:父母的若即若離讓自己寒心把重男輕女放在明面兒上的家庭,雖然女兒會從小受到不公平待遇,但她能提前感知家庭的冷暖,一旦對家人寒心,可以遠走高飛獨立生活。
  • 重男輕女的根源,不是觀念守舊,而是「養兒防老」!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關於重男輕女,這一直是大家所反感的思想不少人一直強調,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多活在封建社會,即便他們能在現代社會,但思想卻依舊停留在遠古時代。那些重男輕女的人,真的是因為觀念守舊而導致的嗎?如果改變這種觀念,改變一下心態,他們是不是就不會這樣做了呢?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國大部分存在重男輕女思想的地區,都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習俗,那便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年老之時靠兒子兒媳養老。
  • 這種「隱形」的重男輕女,比明著偏心更可怕,女兒很難擺脫自卑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同事從小在父母的關懷下長大,她一直覺得自己很幸福,直到上大學的第二年媽媽高齡產下弟弟。當時在學校的她剛得知媽媽懷孕的消息,還以為是惡作劇,畢竟40多歲的人了,不說身體吃不消,就是以後撫養孩子也是個巨大負擔。
  • 那些重男輕女的家長老年幸福嗎?網友:肯定幸福,因為女兒心太軟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那些重男輕女的家長,老了後過得好嗎?一說到「重男輕女」,想必又要拿兒子說事了,畢竟過去的父母,遵循養兒防老的傳統,尤其是70年代以前,男人都盼著自己有個兒子,沒有兒子,還有種抬不起頭的感覺呢!
  • 夫妻重男輕女連生12個孩子,卻靠11個女兒替兒子買房娶親,太諷刺
    山西一對夫妻為生兒子,連生11個女兒,後續太諷刺來自山西呂梁的一對夫妻,年輕時一心渴望生兒子,結果足足生了11個閨女之後,才得償所願。可是由於有12個孩子要養活,所以夫妻倆壓力很大,家中的經濟條件也相當不好。
  • 夫妻生了11個女兒和1個兒子,養老不愁:養女兒真的不比養兒子差
    小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有這麼多位姐姐,肯定不必替父母的養老操心了。有網友評論說,「生了11個女兒,最後才生1個兒子,最後不還是靠女兒養老,真的很諷刺的了!」啃女這個詞,真的好扎心。不知道在這些女兒的心裡,是不是也曾抱怨過,親生爸媽不該重男輕女!畢竟,如果不是爸媽一味地堅持,非想要個男孩,也許自己的人生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了。
  • 現在的農村父母還會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嗎?房產會分給女兒嗎?
    昨天看到有網友提問:如果你有一兒一女,有兩套房產,你是否會送給女兒一套?我想說兒子女兒都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手心手背都是肉,難道我們這輩人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我有一兒一女,四套房產,孩子都在上高中,我和老公按揭買第一套房子的時候,老公就說:「我們還要再辛苦幾年,再買一套房子給女兒。」打算在女兒結婚時送一套房子,我們夫妻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只有性別不同,我們對兩個孩子不分厚薄,什麼吃穿住行、文化教育都一樣,甚至有時候偏袒女兒多點。
  • 「寧養兒子,不生女兒」,老人的無奈,和重男輕女無關
    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也漸漸告別了歷史舞臺。很多年輕人在生男生女的問題上,都很隨緣,有的甚至就想要女兒。不過,有些老人可不這麼想,她們寧願多養幾個兒子,不想只有一個女兒,理由現實又心酸。我是當地公益組織的志願者,經常去養老院看望老人。
  • 「我用女兒換你兒子吧!」三胎得女的媽媽,揭露重男輕女的悲哀
    因為生了個男孩,閨蜜的老公有些不高興,因為他一直渴望有個女兒。而聽到閨蜜老公這麼說的時候,病房裡的另一個產婦瞬間激動了起來,哭著喊著求閨蜜跟她交換。原來,她已經生第三胎了,卻依舊是女兒,公婆重男輕女,產前就跟她撂了狠話,再生不了男孩就離婚。她正感到絕望的時候,正巧聽到了閨蜜老公的話,結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張口請求了,令人悲哀。
  • 隱形「重男輕女」正在傷害你的女兒
    其實,在生活中像萍姐這樣的二孩家庭的隱形重男輕女的現象並不少見,她們平時口口聲聲地說男女都一樣,可行為上卻表現出更喜歡兒子因為在她的思想裡,女兒都是賠錢貨,嫁出去是外姓人,而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人。這些父母平時都是嘴裡一視同仁,私下裡卻對女兒不重視、不理解、不愛護,使她們有苦說不出。那麼隱形重男輕女有哪些特徵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如下:1.小事男女平等,大事兒子優先。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真相戳心窩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總以為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是電視劇才有的情節。沒曾想同事小瀟就遇到了這個難題。前幾天上班,同事們都在議論,原來小瀟的父親重病住院,母親來單位找她,說讓她籌款給父親看病,小瀟不同意她母親就在單位眾人面前各種扮演可憐。不知情的還以為我這同事不孝順,可知情的都知道小瀟的父母就是自作自受。
  • 「生下女兒後,我想把她扔了」:身為母親,為什麼也要重男輕女?
    且長久以來,在我們的文化習慣中,兒子負責繼承財產和姓氏,替父母養老送終;而女兒都是要嫁到別人家的。所以,這也造就了大多數父母有「生兒最好」的信念。但在新時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父母重男輕女呢?好在命運眷顧,她靠自己的努力,開啟了新的人生,結婚,還生了一個女兒......一切似乎都朝著好的方向前進。直到有一天,她鼻青臉腫地去上班,在同事的關心詢問之下,她才說出是愛人打的。然而被打的原因卻讓大家噤聲了——她想把女兒扔了,生個兒子。
  • 「女兒,現在你奶奶老了,你負責給你奶奶養老吧」「那是你的事」
    特別是對於家裡的女兒,就是想要護女兒的周全,不想女兒在嫁人之後受委屈。 偏偏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那麼明事理的,就有這麼一群父母,他們生女兒,就是為了養兒子的,只不過是為了讓家裡的男丁過上更好的生活。 雨晴的父母就是這樣的。